(七)弊宿经{七}
大意:
此经叙述迦叶童子(鸠摩罗迦叶。经文说童女迦叶,为童子迦叶之误),对于弊宿婆罗门之恶见邪说-断见论。举出十二譬喻以攻破,而说有他世,有业果之存在等事。其譬喻的种类如下:
1.日月之喻,2.盗贼之喻,3.坠入深厕之喻。4.盲目者之喻,5.事大梵志之喻,6.铁丸之喻,7.贝声之喻,8.智愚二人朋友之喻,9.二队商主之喻,10.养猪豚之喻,11.妊扫自杀之喻,12.戏丸之喻。
弊宿婆罗门一直都在静听这些譬喻,在其听到月亮之喻时,就已了解,唯欲见闻迦叶童子之辩才,藉以牢固其信解,故从始至终,都恭聆其说,听后,即皈依佛法,而为优婆寒。
大意:本经叙述童女迦叶(为童子迦叶之误)以十二种譬喻去破斥弊宿婆罗门的断见论,也就是破其恶见邪说,而说有他世,有业果的存在。所谓1.日月,2.盗贼,3.堕入深厕者,4.盲目者,5.事火梵志,6.铁丸,7.贝声,8.智愚二人朋友,9.二队商主,10.养猪豚,11.妊妇自杀,12.戏丸等譬喻是。弊宿婆罗门听后,说他听说日月之喻时,就已了解,由于要彻闻童子之智慧辩才,以固其信耳。最后乃皈依佛法而为优婆塞。
那个时候(有一个时候),童女迦叶(为童子迦叶,八岁出家,已得阿罗汉果的比丘),和五百名比丘游行在于拘萨罗国,渐诣于斯波酰(憍萨罗国之一个村)-婆罗门之村,这时,童女迦叶乃休止在于斯波酰村之北方尸舍婆林里。当时,有一位婆罗门名叫弊宿,止住在于斯波酰村。此村乃很丰乐,民众也非常的多,树木很繁茂。为波斯匿王(憍萨罗国王)特别封村(由国王分割给与的村里),赐与弊宿婆罗门,以为梵分(所谓净施之地,不需纳税金之地)。这位弊宿婆罗门,为一常怀异见的人,他向人说:「并没有他世(他界,也就是说没有甚么后世),也没有更生(没有轮回而再生为其它的众生),更没有甚么善恶的果报。」
这时,斯波酰村的民众听到童女迦叶和五百名比丘,从拘萨罗国渐至于此尸舍婆林来,就自相谈说而说:这位童女迦叶有很大的名闻,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为一耆旧长宿,多闻广博,聪明叡智,辩才应机,善于谈论的比丘,现在得以拜见,不亦善哉(非常荣幸的一件事)!当时的该村的民众,都每天按次顺第的前往礼拜迦叶。那个时候,弊宿曾在高楼上面,看见村民群队相随(结队成群而行),不知道到底到甚么地方去?就问其左右的那些持伞盖的侍从而说:「那些人为甚么群队相随而行呢?」侍者回答说:「我听说童女迦叶曾率五百名比丘游行至于拘萨罗国,而住在于尸舍婆林内。又听说此人有很大的名称。已经证得阿罗汉。是一位耆旧长宿,而多闻广博,聪明叡智,辩才应机,善于谈论的比丘。那些人们,群队相随而行,乃欲前诣迦叶之处,去和其相见耳。」
这时,弊宿婆罗门就敕令侍从说:「你赶快去向他们说:『大家请等一下!当会和你们同行去看看那个人。』为甚么呢?因为那个人乃为愚惑,而欺诳世间的人,说甚么有他世,说甚么有更生(死后一再的转生),说甚么有善恶报(作善恶之因,而会受善恶的果报)。其实并没有甚么他世,也没有甚么更生,更没有甚么善恶的果报的。」
当时,使者受其敕令后,就去对那些斯婆酰村的人们说:「婆罗门有话说:『你们且停一些!我会和你们同往去看看那个人!』」村人回答说:「善哉!善哉!如能赶来的话,当可以同往。」使者听后回去报告主人而说:「那些人已暂停下来了,如可动身的话,就可以去了。」
这时,婆罗门就由高楼下来,就令使者严饰其驾车,就和那些村人,被他们前后围遶,而往诣尸舍婆林。到达后下车,行步而进诣于迦叶之处,到后问讯,然后退坐在一边。那些村人当中的婆罗门、居士,有的礼拜迦叶,然后坐下来的,有的问讯后就坐下,也有自称其名后就坐下来的,更有叉手(合掌)后就坐下来的,有的甚至是默然而坐下来的。当时,弊宿婆罗门对童女迦叶说:「现在我欲有所问,是否有闲暇得见听许吗?」迦叶回答说:「随你所问,我听后,当会了知其问。」
婆罗门说:「现在我的论说,就是:并没有他世,也没有更生,更没有罪福的报应。你的论说是如何呢?」迦叶回答说:「我现在问你,你就随意回答我。现在得以看见的上空的日与月,这些是此世界的呢?或者是为他世界的呢?是人呢?是天呢?」婆罗门回答说:「日月是他世界的,并不是此世界的。是属于天,并不是属于人。」迦叶回答说:「由于此,可以知道,必定有他世间,也必定有更生,更有善恶的果报的。」婆罗门说:「你虽然说有他世间,也说有更生,及善恶的果报。然而如我之意见的话,这些均为没有的。」
迦叶问他说:「是否有甚么因缘(因由,道理),可以知道并没有他世,也没有更生,更没有善恶的果报呢?」婆罗门回答说:「有因缘的。」迦叶问说:「由于甚么因缘,而说没有他世间呢?」婆罗门说:「迦叶!我有亲族知识的人,遇罹困苦的疾病,我就去慰问,也对他说:
『诸位沙门、婆罗们,都各怀异见(各人都抱着不同的见解)。而曾经说:如果有人在生之时,都行杀生、盗窃、邪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取、嫉妒、邪见的话,在其身坏命终之后,都会堕入于地狱。我始终都不相信,为甚么呢?因为到了现在,并未曾见过死后回来说他所堕入之处的人。假若有人来说他所堕入之处的话,我就必定会相信的。你现在是我所亲的人,你行十恶,也很齐备(十恶都具全),假如像沙门所说的话,则你死后,必定会堕入于地狱之中,现在我是否会相信,都从你的一切而取定的。假若实在有地狱的话,你就回来对我说,使我知道有地狱之事,然后就当会相信的。』迦叶!我的那位亲戚命终之后,到了现在还不回来。他是我的亲戚,不应该会欺骗我,然而许允我,而却不来。可知!并没有甚么后世的。」
迦叶回答他说:「诸有智慧的人,用譬喻就得以了解,现在当为你引喻来解答。
譬如盗贼,都常怀奸诈,冒犯国家的禁令,而被有司伺察而得,就将他牵往王所,而白王说:『此人作贼,愿王惩治他!』国王就敕令左右,系缚那个人,遍令街巷的人都知见,然后将他押载在囚车,出城外而交付给行刑的人。当时,左右的使人,就将那个贼人交付给行刑的人。那个盗贼乃用柔软之语,对守卫的人说:『你可以放我回去看看我的诸亲里的,和他们谈话辞别,然后当会回来。』到底如何呢?婆罗门!那位守卫的人是否肯放他回去吗?」婆罗门回答说:「不可能的。」
迦叶又说:「那些同于人类的人,都俱存在于现世,尚且不会放人,何况你的亲戚,为一十恶都备足的人,身死而命终之后,必定会堕入于地狱。地狱的鬼卒并没有仁慈之心,同时又不是和他同类,死与生为不同的世间,他如果用软言去求狱鬼而说:『你暂时放我,还回人间,看看那些亲族,和他们谈话道别,然后当会还回
这里。』这,是否可得而放吗?」婆罗门回答说:「不可能的。」迦叶又说:「以此来作为比类,自会足以知道。为甚么守执其迷惑的见解,而自生邪见呢?」婆罗门说:「你虽然引此譬喻,说有他世间,但是我,仍然说没有的。」
迦叶又说:「你是否更有其它的因缘,可以证知没有他世之事吗?」婆罗门说:「我更有其余的因缘,知道没有他世间的。」迦叶问说:「由于甚么因缘而知道呢?」
回答说:「迦叶!我有亲戚,遇患危笃而很严重,我曾经去看他而对他说:『诸沙门、婆罗门,都各怀有异见,他们说有他世。说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欺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不贪取、不嫉妒、不邪见打话,在其身坏命终之时,都得往生于天上。我始终不信其言。为甚么呢?因为我从来未曾看见过死后又回来,而说他所堕之处的。如果有人来说他所堕而生的地方的话,我能
必定会相信的。现在你是我的亲戚,你十善都具备,假若如沙门所说的话,则你现在命终之后,必定会生于天上。现在我会相信与否,乃从你而取决定的。如果真正有生天之报的话,你就应当必定回来告诉我,使我知道,然后我就会相信的。』迦叶!他命终之后,到了现在还不回来告诉我。他是我的亲戚,不应该会欺骗我,怎么许诺于我,而不回来告诉我呢?必定没有他世的。」
迦叶又说:「诸有智的人,以譬喻而得以了解的。我现在当应为你再说譬喻。譬如有人,堕入于深厕(便所、厕所的深处),其身与首都没溺在里面。王曾敕令其左右,去挽引此人上来。用竹作的篦,刮其身体三次,用澡豆净灰(豆屑、灰粉),依次而洗个清净,然后用香汤,沐浴其身体,用细末众香,坌在其身上。也敕令除发师(理发师),去净他的须发(修整须发)。又敕令左右,去重新洗沐,像如是的至于再三。用香汤去洗,用香末去坌,乃至给他穿上名贵的衣服,以庄严其身。又用百味甘膳,以恣其口,将他引到高堂,以五欲给他娱乐。那个人再会还入于厕所里吗?」回答说:「不可能的。那个地方(指厕所)乃很臭恶,怎么可以再还入呢?」
迦叶说:「诸天也是同这道理的。此阎浮利地(阎浮洲,胜金洲),乃为臭秽不净。诸天在上面,离开这里有百由旬(一由旬为二哩乃至三十里等)之远,诸天在那里遥闻人臭,乃超越于厕溷的。婆罗门!你的亲戚知识,具足了十善,必定会生在于天上,会以天的五欲而自娱,可说是快乐无极,怎么又肯还回人间而来,而入于此阎浮如厕呢?」回答说:「弗也!」迦叶又说:「用此譬喻以相模拟,就可自足而知,为甚么还要守迷,而自生邪见呢?」婆罗门说:「你虽然引此譬喻,以明有他世,但是我犹然说没有他世间的。」迦叶又说:「你是否更有余缘,可以引知为没有他世间吗?」婆罗门回答
说:「我更有其余的因缘,可以知道…
《七 弊宿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