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七 弊宿经▪P2

  ..续本文上一页为没有他世间的。」迦叶问说:「由于甚么缘由,而可以知道呢?」

  回答说:「迦叶!我有一位亲族,遇患而笃重,我就去对他说:『沙门、婆罗门都各怀不同的见解,而说有后世,他们说: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欺诳、不饮酒的话,其身坏命终之后,都会往生于忉利天上。我乃是不信这种事。为甚么呢?因为始终未曾看见过死后再回来,而说他所堕之处的人。如果有人回来说其所堕而生之处的话,我就必定会相信耳。现在你是我所亲的人,你又具足了五戒,身坏命终之后,必定会生在于忉利天上。现在能令我相信与否,乃从你而取定!假若真正有天福的话,你就应当会回来对我说,使我知道其事,然后我当然会得相信的。』迦叶!我的那位亲戚命终之后,到了现在还不来告诉我。他是我的亲族,不应该会欺骗我。也就是说,他许允我回来说明,然而却不会来,必定是没有他世间的。」

  迦叶回答说:「此人间一百岁,正当忉利天(三十三天,第二层天)上的一日一夜而已。像如是的,他们也以三十日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岁。像如是的,其天寿为那边的一千岁。你的意见如何呢?婆罗门!你的亲族具足了五戒,其身坏命终之后,必定会往生于忉利天上。他生在天上后,曾作如是之念:『我初生于这里,应该在二三日当中,娱乐游戏,然后由天上下来去回报对你的诺言。』的话,是否能得相见吗?」回答说:「弗也!那个时候我已经死亡,怎么能得相见呢?」婆罗门又说:「虽然你这么说,但是我乃不相信的。到底谁来告诉你有忉利天?其寿命是如是的呢?」

  迦叶说:「诸有智慧的人,用譬喻可以得解,我现在更当为你再引一个譬喻。譬如有人,从出生以来就是盲人(失明的人),不能识五色,所谓青、黄、赤、白等(包括黑为五色),不知麄、细、长、

  短,也不看见日、月、星象、丘陵、沟壑。有人问他而说:『青、黄、赤、白等五色为如何呢?』盲人回答说:『没有五色。』像如是的,对于麄、细、长、短、日、月、星象、山陵、沟壑,都说为没有。你的意见如何呢?婆罗门!那位盲人所说的是正答吗?」回答说:「弗也!为甚么呢?因为世间现在确实有五色,如青、黄、赤、白,麄、细、长、短,日、月、星象、山陵、沟壑等物,然而他却说没有。」「婆罗门!你也是像如是的。如忉利天的天寿,确实为有,并不是虚妄,是你自己看不见,便说他为没有。」婆罗门说:「你虽然说为有,但是我,犹然不信的。」迦叶又说:「你又作甚么因由,而知其为没有呢?」

  回答说:「迦叶!我所被封赐的土地的村人,有作贼的人,后来被伺察而被执,就将其带到我所来,那位有司对我说:『此人作贼,唯愿您惩治他!』我回答说:『将此人收缚起来,放在于大釜中,围盖厚泥(用盖盖它后,用皮围起来,然后涂以厚厚的泥土),使它牢固紧密,不可使其有些泄漏之处。做好后,就遣人围遶,用火把他煮熟。』我在于那个时候,欲观知那犯人的精神所出的地方,就率诸侍从,围遶其釜而观看,然而都看不见其精神之出来的地方,又启釜盖而看,也看不见其有精神之往来的地方。由于此缘故,就知道并没有他世。」

  迦叶又说:「我现在问你,如能回答的话,就随意回答好?廿。婆罗门!你在高楼息寝而卧之时:是否曾经梦见山林、江河、园观、浴池、国邑、街巷与否吗?」回答说:「梦见过的。」又问:「婆罗门!你当作梦之时,居家的眷属,曾经侍卫你吗?」(婆罗门为其传承,实为一小邦国之君,故都有人日夜守护他,以防不测)。回答说:「有人在侍卫我的。」又问:「婆罗门!你的诸眷属看见你的识神有出入吗?」回答说:「不看见的。」

  迦叶又说:「你现在还活现在世间,而对你的识神的出入,尚且不可能看见,更何况死后之时呢?你不可以用目前的现事来观察众生。婆罗门!有一种比丘,在初夜(下午五至九点),以及后夜(凌晨一点至五点),都捐除其睡眠(不睡眠),都精勤不懈,专念道品(专心于佛法)。以三昧(禅定)之力,修习清净的天眼,而用此天眼之力,去观察众生。那些众生的死此生彼(于这里死后,转生至他处),从彼生此(从那个地方转生到这里)等事,以及其寿命的长短,颜色的好丑,随着其所做之行而受其果报,趣于善或恶的地方,一切的一切,都尽知尽见。你不可以用秽浊的肉眼,而不能彻见众生所趣等事,就说它为没有。婆罗门!由于此,而可以知道,必定有他世间之事的。」

  婆罗门说:「你虽然引喻来说有他世间之事,然而如我所见的,犹然为没有的。」迦叶又说:「你是否更有甚么因缘,知道没有他世间的呢?」婆罗门说:

  「有的。」迦叶说:「到底是以何因缘,而知道呢?」

  婆罗门说:「在我被所封的土地里的村人,有作贼的人被有司伺察所执,就将其带至我所来,对我而说:『此人作贼,唯愿惩治他!』我就敕令左右收缚此人,活活的剥其皮,以求其识神,然而都看不见。又令令左右脔割其肉(一块一块的割),以求其识神,又是看不到。又敕令左右截他的筋、脉、骨间,以求其识神,也都看不见。又敕令左右打其骨,出其髓,想在其髓中求其识神,但是又不看见。迦叶!我乃由于此缘,而知道并没有他世间/. 。」

  迦叶又说:「诸有智慧的人,由于譬喻而得以了解,我现在应当再为您引喻:在过去久远的世代之时,有一国家已败坏,荒毁而未复。那时,有商贾,为五百乘之车,经过其土地,有一位梵志,为奉事火神的,常止于一林内。这时,诸位商人都去投宿在林中,到了清旦之时,告别而去。那时事火的梵志曾作如是之言:刚才的那些商人曾宿上于此林中,现在都已去了,倘若有遗漏的,可以一试去查看。就诣于那个地方,然而都没有所见,唯有一小儿,年只一岁,独住在那个地方而坐。梵志又作此念:『我现在怎么忍心看见这位小儿在我眼前死去呢?现在军可将此小儿带至我所住的地方,去把他养活为妙吗?』于是,就抱起那位小儿,回到自己所住的地方,去把他养育。小儿就展转而长大,而至于十几岁。

  这时,这位梵志,由于有少因缘,欲游行于人间,而对那位小儿说:『我有少缘(一些少事情),欲暂时外出,你就好好的守护此火,要谨慎,不可使它消灭。假如火灭之时,就用钻去钻木,而取火去燃烧它。』将此事都诫敕交代后,就出林外,去游行,梵志离开后,小儿因贪戏,并不依吩咐去视察火炎,火炎就因此而灭。小儿由游戏回来后,看见其火已灭,乃懊悔而说:『我所造的为不是,我的父亲要外出时,曾交代我,叫我守护此火,叫我要谨慎,不可使火息灭!然而我却贪戏,致使其火息灭,将怎样是好呢?』那个时候,那位小儿就吹灰而求火,然而不能得火,就以斧头去劈薪,去求火,又不能得火,就又斩薪放置在于臼中,把它捣之,以求火,然而又不能得火。

  那时,那位梵志从人间(俗世间)还回,回到其林所,而问那小儿说:『我曾经敕令你,叫你守护火炎,火炎不灭吗?』小儿回答说:『我刚才出去游戏,不能随时护视,火炎现在已经息灭了。』又问小儿说:『你到底是以甚么方便,去求火的呢?』小儿回答说:『火乃出自于木,我乃用斧去破木求火,然而不能得火。又斩它使其段碎,而放置在于臼中,用杵捣它去求火,又不能得火。』这时,那位梵志即用钻去钻木而出火,积薪就燃起来,而告诉小儿说:『如果欲求火时,其方法应该如此,不应该破析木材,杵碎木材去求火啊!』

  婆罗门!你也是如是,你并没有方便,而剥死人而求识神,你不可以用目前的现事去观察众生。婆罗门!有一类比丘,在于初夜后夜,捐除睡眠,而精勤不懈,专念于道品,以三昧之力,而修得清净的天眼,用天眼之力,去观察众生。那些众生的死于此,而生于彼,从彼处而转生至于此等事,以及其寿命长短,颜色之好丑,随着其行而受果报,善恶之业趣等,都能悉知悉见。你不可以用秽独的肉眼,而不能彻见众生所趣为何,就说为没有这回事。婆罗门!由于此事,可以得知,必定有他世间之事。」

  婆罗门说:「你虽引喻,说明有他世间之事,但是如我所见的,犹然为没有他世间的。」迦叶又问:「你是否更有因缘,知道没有他世间吗?」婆罗们说:「有的。」迦叶说:「由于甚么因缘,而知道的呢?」

  婆罗门说:「在我所被封的土地的村人当中,有作贼的人,被有司伺察而被抓到,就缚他至于我处,向我而说:『此人作贼,唯愿惩治他。』我就敕令左右而说:『将此人用称(秤)去称他。』侍者就受命,就用称去称他。又告诉侍者说:『你将此人,安徐(慢慢)的杀,不可以损伤其皮肉。』侍者就受我之教,徐杀而无损。我又敕令左右说:『再次的用称去称他。』称后回报说:比原本还重。迦叶!活活时去称他,那时识神还在,颜色还是悦豫,犹然能说话,其身体却轻一些。死后重称之时,其识神已灭,已没好颜色,也不能说话,然而其身体却更重,我乃由于此因缘,知道没有他世间的。」

  迦叶对婆罗门说:「我现在问你,你就随意回答我:如人之称铁那样,首先冷冷时称它,然后火热时去称它,到底那一种为光色柔软而轻?那一种为无光色,而坚仰而重呢?」婆罗门说:「热铁有色泽,柔软而轻,冷铁无色悦,则刚强而重的。」迦叶对他说:「人也是如是,活活时有颜色,就柔软而轻,死后就没有颜

  色,就刚强而重,由此可知,必定有他世间。」

  婆罗门说:「你虽引喻,说明为有他世间,然而如我所见,必定没有的。」迦叶说:「你又有甚么因缘,知道没有他世间呢?」

  婆罗门回答说:「我有亲族,遇患而危笃很严重,那时,我曾到过其处,对侍从说:『扶此病人,使他右胁而卧。』其视瞻、屈伸、言语,都如常。又使其左胁而卧,反复宛转,其屈伸、视瞻、言语,都如常。不久就命终…

《七 弊宿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八 散陀那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