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二位弟子可说是迦叶佛许多得度的弟子当中最为第一的人物,可以代表诸弟子挺身而出,去宣扬真理,使迦叶佛的宏法工作能顺利的推行下去!
「今我二弟子,一名舍利弗,二名目犍连,诸弟子中,最为第一」。舍利译为鹙鹭,是其母亲之名。其母的眼睛黑白分明,有如该鸟的眼睛,故名。弗为弗多罗之略,译为子,合起来为鹙子(身子),也就是从其母名,而为舍利女之子。舍利弗为所有释尊弟子当中,智慧第一的尊者。本为六师外道之一的删阇耶之大弟子。有一天在途上遇见马胜比丘,被其威容所动,就趋前请问其师尊的上下,与其所学的宗旨。五比丘之一的马胜比丘很谦逊的说他只知佛陀所说的无常偈,就将「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名中道义」之偈念出来。舍利弗听后认为这种道理才是他梦寐以求的真理,因此,归后即邀目犍连师兄弟带着二百余名同参去皈投在佛陀的脚下,而为佛陀最为得力的弟子(请参酌目犍连)。
目犍连译为采菽、胡豆,是神通第一的尊者,和舍利弗尊者同为删阇耶的高足,颇为精通外道的教学。虽和舍利弗共同领有二百余名师兄弟,然而还是和舍利弗同样并不以此道为究竟之道,心里仍然常觉不安,因之而与舍利弗互约──如谁先得解脱,或遇明师或真理时,必须互告对方。有一次如前项所述,因舍利弗途遇马胜比丘之缘,而得知佛陀出境在世之事。他们终于拜别师尊,投入佛门,不久即同证阿罗汉果,同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释尊说他得度的弟子当中,首推舍利弗与目犍连,他们是众弟子中的尤物!
佛时颂曰:
骞荼提舍等,毘婆尸弟子。阿毘浮三婆,尸弃佛弟子。
扶游郁多摩,弟子中第一,二俱降魔怨,毘舍婆弟子。
萨尼毘楼等,拘楼孙弟子。舒盘郁多楼,拘那含弟子。
提舍婆罗婆,迦叶佛弟子。舍利弗目连,是我第一子。
佛陀这时以偈颂说:
骞荼与提舍二人,是毘婆尸佛的二位大弟子。阿毘浮与三婆婆二人,是尸弃佛的二位大弟子。扶游与郁多摩,是佛弟子当中最为第一之人,他们二人均已降伏诸魔怨,是毘舍婆佛的二位大弟子。萨尼与毘楼二人,是拘楼孙佛的二位大弟子。舒盘那与郁多楼二人,是拘那含佛的二位大弟子。提舍与婆罗婆二人,是迦叶佛的二位大弟子。舍利弗与目犍连二人,是我众多弟子当中的第一大弟子。
「骞荼、提舍等,毘婆尸弟子」。毘婆尸佛在世时,开二次僧众大会合,每次演说妙法时,都有好多得度解脱的弟子。三次计度三十四万八千位得达无漏落于生死的果位的人。在这众多弟子当中,有二位特出的人物,那就是骞荼尊者与提舍尊者!
「阿毘浮、三婆,尸弃佛弟子」。尸弃佛在世演说妙法,度化众生时,也开过三次僧众的大会合,所度的解脱的弟子,也有二十五万位之多。在这些得度的高僧里,也和毘婆尸佛同样的有了二位特出的人物,那就是阿毘浮尊者、三婆婆尊者二人!
「扶游、郁多摩,弟子中第一。二俱降魔怨,毘舍婆弟子」。毘舍婆佛在世时,所开的二次僧众大会合里,所度的十三万得道的高僧当中,有二位特优的人物。第一位叫做扶游尊者,另外一位叫做郁多摩尊者,是所有得度的弟子里面的第一号人物。此二位尊者均已降伏一切魔怨,是无漏的果位之人,是毘舍婆佛之二位得力的大弟子。
「萨尼、毘楼等,拘楼孙弟子」。拘楼孙佛降生在世所开的一次僧众大会合时,所化的得度的四万名高僧里,也有二位突出的人物。一位是萨尼尊者,另一位为毘楼尊者。此二位无漏的果位的尊者,是拘楼孙佛最为得力的弟子。
「舒盘、郁多楼,拘那含弟子」。舒盘那尊者与郁多楼尊者,是拘那含牟尼佛降生在世,法开一次僧众大会合时所度的三万名得道的高僧当中,最为出色的人物。他们是拘那含牟尼佛最为得力的大弟子。
「提舍、婆罗婆,迦叶佛弟子」。提舍尊者与婆罗婆尊者,是迦叶佛在世,开一次僧众大会合时,化度的一万名无漏果位的弟子当中,最为优胜的人物。是迦叶佛座下最为得力的大弟子。
「舍利弗、目连,是我第一子」。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是释迦牟尼我,所开的一次僧众大会合时所度的一千二百五十名阿罗汉,也就是解脱生死的果位的贤者当中,最为出色的人物。可说是释迦我的第一优胜的大弟子。
毘婆尸佛有执事弟子,名曰无忧。尸弃佛执事弟子,名曰忍行。毘舍婆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寂灭。拘楼孙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善觉。拘那含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安和。迦叶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善友。我执事弟子,名曰阿难。
毘婆尸佛有一位为他执事的侍者,名叫无忧尊者。尸弃佛也有一位执事的侍者,其名为忍行尊者。毘舍婆佛也有一位名叫寂灭的执事侍者。拘楼孙佛也有一位名叫善觉的执事侍者。拘那含佛也有一位名叫安和的执事侍者。迦叶佛也有一位名叫善友的执事侍者。释迦我的执事侍者,就是阿难!
「毘婆尸佛有执事弟子,名曰无忧」。执事就是为佛执管日常生活之事,所谓执巾取瓶,所谓执辨杂事是。执事和侍者同,是侍候在佛的身运,以便替佛治理杂事的人,故也可以叫做第一常随的弟子。毘婆尸佛立有一位为他执事的常随弟子,此人叫做无忧尊者。
「尸弃佛执事弟子,名曰忍行」。尸弃佛也立有一位为他执巾取瓶,治理日常生活所需的零碎的杂事之人。这位佛陀的执事弟子,是一位名叫忍行的尊者。
「毘舍婆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寂灭」。毘舍婆佛也立有一位第一常随的弟子,其名叫做寂灭尊者。这位佛陀的执事弟子,是常侍在佛陀的身边,以便听候佛陀的使唤之人。
「拘楼孙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善觉」。拘楼孙佛也不例外,也立有一位平时可以使唤,可以协助佛陀日常生活所需的零碎的工作的执事弟子。此人的名就是善觉尊者。
「拘那含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安和」。拘那合牟尼佛也同样的立有一位为佛执巾取瓶,照顾佛陀的日常生活的执事弟子。这位佛陀的侍者,是一位叫安和的尊者。
「迦叶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善友」。迦叶佛也同样的立有一位侍者弟子。以便看护佛陀的日常起居等零碎杂事。这位佛陀的执事弟子,是位名叫善友的尊者。
「我执事弟子,名曰阿难」陀。阿难陀译为庆喜,是释尊的堂弟(斛饭王之子),释尊五十五岁时,正式立阿难尊者为侍者。在此之前,佛陀并没有指定那一位弟子为他的常随侍者。也许佛陀正式任命一位侍者之前,身体正很壮健,自己的事自己做,很少用得到弟子去效劳,在特殊场合,需用到执事去代劳时,都随时可以使唤任何一位弟子,弟子们都很乐意为佛陀效劳,故无需立一位固定的侍者。自目犍连尊者劝告阿难陀尊者为侍者起,佛门才有了侍者亲炙于佛陀的身边,以便代佛执一切杂事,是为佛门侍者的嚆矢。佛教到了吾国,在禅林里,已发展为五侍者、六侍者之普。方仗(住持)的六侍者为:1.巾瓶侍者。2.应客侍者。3.书录侍者。4.衣钵侍者。5.茶饭侍者。6.干辨侍者,都亲炙于方仗室中。这些人必须为法忘躯,必很严密,始能任之,故侍者虽是杂役似的工作,但也不是随便的执事。
阿难陀尊者担任佛陀的侍者,历有二十五年之久,被称为多闻第一的尊者。佛陀入灭后,在结集佛经时,阿难尊者的贡献非常的大,他是担任诵出经语的主角,在佛经开头之「如是我闻」一句,多为阿难尊者的自白如前述。(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佛时颂曰:
无忧与忍行,寂灭及善觉,安和善友等,阿难为第七。
此为佛侍者,具足诸义趣。昼夜无放逸,自利亦利他。
此七贤弟子,侍七佛左右,欢喜而供养,寂然皈灭度。
佛陀这时以偈颂说:
无忧尊者与忍行尊者,寂灭尊者和善觉、安和、善友等六位尊者,暨列为第七的阿难尊者,均为各位佛陀的侍者。他们都是具备了解佛教教义的皈趣的尊者。不管白天或夜晚,绝不放逸懈怠过他们的工作,是自利,也是利他之行。此七位贤弟子,都常侍在过去七佛的左右。心常欢喜,自愿供奉佛陀,愿意听佛之使唤。他们是一群寂然而归于圆寂的得度者!
「无忧与忍行,寂灭及善觉,安和善友等,阿难为第七」。无忧尊者是毘婆尸佛所立的侍者。忍行尊者为尸弃佛所立的侍者。寂灭尊者就是毘舍婆佛所立的侍者。
善觉尊者即为拘楼孙佛所立的侍者,安和尊者是拘那含牟尼佛所立的侍者。善友尊者是为迦叶佛所立的侍者。至于排在第七的阿难尊者,就是释迦文佛所立的侍者。
「此为佛侍者,具足诸义趣,昼夜无放逸,自利亦利他」。义趣为义理之所皈趣,具足则为具备充足,也就是说,当一位佛陀的侍者之人,应该了达所有佛教的教义与教理,无论是对于自己,或为他人,才有益处,才能应付自如。放逸则任放偷逸,也就是不精勤之意。一位佛陀的侍者,应具有如下的八种德:1.信根坚固。2.其心觅进。3.身体无病。4.精进。5.具念心。6.心不憍慢。7.能成定意。8.具足闻智。释尊说如上所指的七位尊者,是真正堪任为佛陀侍者之人。他们已具足通达一切义理所皈之旨趣,不管是白天或夜间,都未曾懈怠放逸过,都能遵守担当一位侍者应做的工作之人,是自利,也是利他的功行之人!
「此七贤弟子,侍七佛左右,欢喜而供养,寂然归灭度」。上面的七位尊者,是过去七佛众多弟子当中特别优胜的贤弟子。他们在二六时中,也就是整天整夜,都侍候在过去与现在计七佛的身边,以便七佛的使唤。其工作虽很辛苦,可是却很愿意的为佛服务。他们都以供养佛陀,服务佛陀为己务,不但不怨言,心理还而非常的喜悦自足。寂然为寂静无事的状态,寂灭则为涅槃之译,涅槃寂灭就是已经灭除三毒,及诸戏论的境界。七位七佛的侍者的心境,已能达到法喜充满,以奉事佛陀为安心立命的哩!
毘婆尸佛有子,名曰方膺。尸弃佛有子,名曰无量。毘舍婆佛有子,名曰妙觉。拘楼孙佛有子,名曰上胜。拘…
《一 大本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