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 大本經▪P15

  ..續本文上一頁二位弟子可說是迦葉佛許多得度的弟子當中最爲第一的人物,可以代表諸弟子挺身而出,去宣揚真理,使迦葉佛的宏法工作能順利的推行下去!

  「今我二弟子,一名舍利弗,二名目犍連,諸弟子中,最爲第一」。舍利譯爲鹙鹭,是其母親之名。其母的眼睛黑白分明,有如該鳥的眼睛,故名。弗爲弗多羅之略,譯爲子,合起來爲鹙子(身子),也就是從其母名,而爲舍利女之子。舍利弗爲所有釋尊弟子當中,智慧第一的尊者。本爲六師外道之一的刪阇耶之大弟子。有一天在途上遇見馬勝比丘,被其威容所動,就趨前請問其師尊的上下,與其所學的宗旨。五比丘之一的馬勝比丘很謙遜的說他只知佛陀所說的無常偈,就將「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名中道義」之偈念出來。舍利弗聽後認爲這種道理才是他夢寐以求的真理,因此,歸後即邀目犍連師兄弟帶著二百余名同參去皈投在佛陀的腳下,而爲佛陀最爲得力的弟子(請參酌目犍連)。

  目犍連譯爲采菽、胡豆,是神通第一的尊者,和舍利弗尊者同爲刪阇耶的高足,頗爲精通外道的教學。雖和舍利弗共同領有二百余名師兄弟,然而還是和舍利弗同樣並不以此道爲究竟之道,心裏仍然常覺不安,因之而與舍利弗互約──如誰先得解脫,或遇明師或真理時,必須互告對方。有一次如前項所述,因舍利弗途遇馬勝比丘之緣,而得知佛陀出境在世之事。他們終于拜別師尊,投入佛門,不久即同證阿羅漢果,同爲佛陀十大弟子之一。釋尊說他得度的弟子當中,首推舍利弗與目犍連,他們是衆弟子中的尤物!

  佛時頌曰:

  骞荼提舍等,毘婆屍弟子。阿毘浮叁婆,屍棄佛弟子。

  扶遊郁多摩,弟子中第一,二俱降魔怨,毘舍婆弟子。

  薩尼毘樓等,拘樓孫弟子。舒盤郁多樓,拘那含弟子。

  提舍婆羅婆,迦葉佛弟子。舍利弗目連,是我第一子。

  佛陀這時以偈頌說:

  骞荼與提舍二人,是毘婆屍佛的二位大弟子。阿毘浮與叁婆婆二人,是屍棄佛的二位大弟子。扶遊與郁多摩,是佛弟子當中最爲第一之人,他們二人均已降伏諸魔怨,是毘舍婆佛的二位大弟子。薩尼與毘樓二人,是拘樓孫佛的二位大弟子。舒盤那與郁多樓二人,是拘那含佛的二位大弟子。提舍與婆羅婆二人,是迦葉佛的二位大弟子。舍利弗與目犍連二人,是我衆多弟子當中的第一大弟子。

  「骞荼、提舍等,毘婆屍弟子」。毘婆屍佛在世時,開二次僧衆大會合,每次演說妙法時,都有好多得度解脫的弟子。叁次計度叁十四萬八千位得達無漏落于生死的果位的人。在這衆多弟子當中,有二位特出的人物,那就是骞荼尊者與提舍尊者!

  「阿毘浮、叁婆,屍棄佛弟子」。屍棄佛在世演說妙法,度化衆生時,也開過叁次僧衆的大會合,所度的解脫的弟子,也有二十五萬位之多。在這些得度的高僧裏,也和毘婆屍佛同樣的有了二位特出的人物,那就是阿毘浮尊者、叁婆婆尊者二人!

  「扶遊、郁多摩,弟子中第一。二俱降魔怨,毘舍婆弟子」。毘舍婆佛在世時,所開的二次僧衆大會合裏,所度的十叁萬得道的高僧當中,有二位特優的人物。第一位叫做扶遊尊者,另外一位叫做郁多摩尊者,是所有得度的弟子裏面的第一號人物。此二位尊者均已降伏一切魔怨,是無漏的果位之人,是毘舍婆佛之二位得力的大弟子。

  「薩尼、毘樓等,拘樓孫弟子」。拘樓孫佛降生在世所開的一次僧衆大會合時,所化的得度的四萬名高僧裏,也有二位突出的人物。一位是薩尼尊者,另一位爲毘樓尊者。此二位無漏的果位的尊者,是拘樓孫佛最爲得力的弟子。

  「舒盤、郁多樓,拘那含弟子」。舒盤那尊者與郁多樓尊者,是拘那含牟尼佛降生在世,法開一次僧衆大會合時所度的叁萬名得道的高僧當中,最爲出色的人物。他們是拘那含牟尼佛最爲得力的大弟子。

  「提舍、婆羅婆,迦葉佛弟子」。提舍尊者與婆羅婆尊者,是迦葉佛在世,開一次僧衆大會合時,化度的一萬名無漏果位的弟子當中,最爲優勝的人物。是迦葉佛座下最爲得力的大弟子。

  「舍利弗、目連,是我第一子」。舍利弗尊者和目犍連尊者,是釋迦牟尼我,所開的一次僧衆大會合時所度的一千二百五十名阿羅漢,也就是解脫生死的果位的賢者當中,最爲出色的人物。可說是釋迦我的第一優勝的大弟子。

  毘婆屍佛有執事弟子,名曰無憂。屍棄佛執事弟子,名曰忍行。毘舍婆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寂滅。拘樓孫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善覺。拘那含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安和。迦葉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善友。我執事弟子,名曰阿難。

  毘婆屍佛有一位爲他執事的侍者,名叫無憂尊者。屍棄佛也有一位執事的侍者,其名爲忍行尊者。毘舍婆佛也有一位名叫寂滅的執事侍者。拘樓孫佛也有一位名叫善覺的執事侍者。拘那含佛也有一位名叫安和的執事侍者。迦葉佛也有一位名叫善友的執事侍者。釋迦我的執事侍者,就是阿難!

  「毘婆屍佛有執事弟子,名曰無憂」。執事就是爲佛執管日常生活之事,所謂執巾取瓶,所謂執辨雜事是。執事和侍者同,是侍候在佛的身運,以便替佛治理雜事的人,故也可以叫做第一常隨的弟子。毘婆屍佛立有一位爲他執事的常隨弟子,此人叫做無憂尊者。

  「屍棄佛執事弟子,名曰忍行」。屍棄佛也立有一位爲他執巾取瓶,治理日常生活所需的零碎的雜事之人。這位佛陀的執事弟子,是一位名叫忍行的尊者。

  「毘舍婆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寂滅」。毘舍婆佛也立有一位第一常隨的弟子,其名叫做寂滅尊者。這位佛陀的執事弟子,是常侍在佛陀的身邊,以便聽候佛陀的使喚之人。

  「拘樓孫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善覺」。拘樓孫佛也不例外,也立有一位平時可以使喚,可以協助佛陀日常生活所需的零碎的工作的執事弟子。此人的名就是善覺尊者。

  「拘那含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安和」。拘那合牟尼佛也同樣的立有一位爲佛執巾取瓶,照顧佛陀的日常生活的執事弟子。這位佛陀的侍者,是一位叫安和的尊者。

  「迦葉佛有執事弟子,名曰善友」。迦葉佛也同樣的立有一位侍者弟子。以便看護佛陀的日常起居等零碎雜事。這位佛陀的執事弟子,是位名叫善友的尊者。

  「我執事弟子,名曰阿難」陀。阿難陀譯爲慶喜,是釋尊的堂弟(斛飯王之子),釋尊五十五歲時,正式立阿難尊者爲侍者。在此之前,佛陀並沒有指定那一位弟子爲他的常隨侍者。也許佛陀正式任命一位侍者之前,身體正很壯健,自己的事自己做,很少用得到弟子去效勞,在特殊場合,需用到執事去代勞時,都隨時可以使喚任何一位弟子,弟子們都很樂意爲佛陀效勞,故無需立一位固定的侍者。自目犍連尊者勸告阿難陀尊者爲侍者起,佛門才有了侍者親炙于佛陀的身邊,以便代佛執一切雜事,是爲佛門侍者的嚆矢。佛教到了吾國,在禅林裏,已發展爲五侍者、六侍者之普。方仗(住持)的六侍者爲:1.巾瓶侍者。2.應客侍者。3.書錄侍者。4.衣缽侍者。5.茶飯侍者。6.幹辨侍者,都親炙于方仗室中。這些人必須爲法忘軀,必很嚴密,始能任之,故侍者雖是雜役似的工作,但也不是隨便的執事。

  阿難陀尊者擔任佛陀的侍者,曆有二十五年之久,被稱爲多聞第一的尊者。佛陀入滅後,在結集佛經時,阿難尊者的貢獻非常的大,他是擔任誦出經語的主角,在佛經開頭之「如是我聞」一句,多爲阿難尊者的自白如前述。(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佛時頌曰:

  無憂與忍行,寂滅及善覺,安和善友等,阿難爲第七。

  此爲佛侍者,具足諸義趣。晝夜無放逸,自利亦利他。

  此七賢弟子,侍七佛左右,歡喜而供養,寂然皈滅度。

  佛陀這時以偈頌說:

  無憂尊者與忍行尊者,寂滅尊者和善覺、安和、善友等六位尊者,暨列爲第七的阿難尊者,均爲各位佛陀的侍者。他們都是具備了解佛教教義的皈趣的尊者。不管白天或夜晚,絕不放逸懈怠過他們的工作,是自利,也是利他之行。此七位賢弟子,都常侍在過去七佛的左右。心常歡喜,自願供奉佛陀,願意聽佛之使喚。他們是一群寂然而歸于圓寂的得度者!

  「無憂與忍行,寂滅及善覺,安和善友等,阿難爲第七」。無憂尊者是毘婆屍佛所立的侍者。忍行尊者爲屍棄佛所立的侍者。寂滅尊者就是毘舍婆佛所立的侍者。

  善覺尊者即爲拘樓孫佛所立的侍者,安和尊者是拘那含牟尼佛所立的侍者。善友尊者是爲迦葉佛所立的侍者。至于排在第七的阿難尊者,就是釋迦文佛所立的侍者。

  「此爲佛侍者,具足諸義趣,晝夜無放逸,自利亦利他」。義趣爲義理之所皈趣,具足則爲具備充足,也就是說,當一位佛陀的侍者之人,應該了達所有佛教的教義與教理,無論是對于自己,或爲他人,才有益處,才能應付自如。放逸則任放偷逸,也就是不精勤之意。一位佛陀的侍者,應具有如下的八種德:1.信根堅固。2.其心覓進。3.身體無病。4.精進。5.具念心。6.心不憍慢。7.能成定意。8.具足聞智。釋尊說如上所指的七位尊者,是真正堪任爲佛陀侍者之人。他們已具足通達一切義理所皈之旨趣,不管是白天或夜間,都未曾懈怠放逸過,都能遵守擔當一位侍者應做的工作之人,是自利,也是利他的功行之人!

  「此七賢弟子,侍七佛左右,歡喜而供養,寂然歸滅度」。上面的七位尊者,是過去七佛衆多弟子當中特別優勝的賢弟子。他們在二六時中,也就是整天整夜,都侍候在過去與現在計七佛的身邊,以便七佛的使喚。其工作雖很辛苦,可是卻很願意的爲佛服務。他們都以供養佛陀,服務佛陀爲己務,不但不怨言,心理還而非常的喜悅自足。寂然爲寂靜無事的狀態,寂滅則爲涅槃之譯,涅槃寂滅就是已經滅除叁毒,及諸戲論的境界。七位七佛的侍者的心境,已能達到法喜充滿,以奉事佛陀爲安心立命的哩!

  毘婆屍佛有子,名曰方膺。屍棄佛有子,名曰無量。毘舍婆佛有子,名曰妙覺。拘樓孫佛有子,名曰上勝。拘…

《一 大本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二 遊行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