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四课▪P3

  ..续本文上一页想为东方现喜刹土;传法上师观为报身金刚萨埵;闻法眷属观成金刚部尊众——勇士勇母、男女本尊的自性。

  要么,把传法之处观想为西方极乐世界;传法上师观成无量光如来(阿弥陀佛);闻法眷属观想成莲花部尊众的自性。修净土法门的可以这样观。

  (根据个人的信心不相同,可把传法上师观为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也可观为莲花生大士、弥勒菩萨等其他本尊。《入楞伽经》中说:“众生心涅槃,本性常清净。”通过这种方式闻法,自相续肯定得到圆满加持。

  曾有弟子问米拉日巴尊者:“您是谁的化现呢?”尊者说:“我是谁的化现并不重要。即使我是三恶趣众生,但如果你把我看作金刚持如来而祈祷,同样会得到金刚持如来的加持。”后来乔美仁波切讲上师瑜伽时说:“你们一定要记住米拉日巴尊者这句话,就算给你传法的人是地狱、饿鬼中转来的,若把他观作普贤王如来、莲花生大士等圣尊,同样也能得到圣尊的加持。”

  昨前天很多人问:“我上师是觉囊派的,我上师是汉地和尚,修上师瑜伽的时候,我可不可以把他观成莲花生大士呢?”其实是完全可以的。根据米拉日巴尊者和乔美仁波切的教言,只要你有信心的话,可把对自己法恩最大的根本上师观为任何圣尊,然后在他面前祈祷。

  不过,有个别道友认为:“假如上师是法王如意宝等公认的大成就者,这么观想倒还可以,但如果是其他人,这样观就有点困难了。尤其是我们班的小法师,要把他观成莲花生大士,简直差太远了!”如果你分别念这么重,即使真正的莲花生大士来到面前,你也不一定观清净心。)

  无论是以上哪种明观方式,法圆满都是大乘法,时间圆满都是本来常有相续轮。

  所谓“本来常有相续轮”,是密宗不共法语,意为永不间断。《妙法莲华经》中有一句话是:“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释迦牟尼佛示现涅槃,只是度化众生的方便,而实际上佛陀永不涅槃,恒时住于世间说法。藏文《妙法莲华经》中也说:“佛陀无涅槃,正法无隐没。”(以前法王朝拜灵鹫山时,在山下说:“六世达赖喇嘛来到此处时,见到此山堆满了经书,我现在所看见的一切都是光明,真正现前了佛经中所说的“佛陀无涅槃,佛教无隐没”的境界。”)

  从显宗的角度讲,释迦牟尼佛已示现涅槃,佛法住世五千年(8)之后,终有一天会隐没消失。但从密宗的角度而言,其实佛陀没有出世与涅槃,正法也没有兴盛与隐没,一切都是恒时存在,这就叫“本来常有相续轮”。

  这样的道理,只有在密宗中可以解释。希望大家听法的时候,要好好地思维、体会。这次也是一个机会,没有让你们灌顶就传授密法,你们应该生起欢喜心。本来我不能讲得太广,但因为以前学得比较多,这边漏一点、那边漏一点,还是说了一些,不过没讲特别深的修法。无论如何,你们理应懂得密宗的殊胜性,这一点十分重要!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1)《定解宝灯论》云:“假设未知此法理,认为轮回不清净,同时观为净天尊,亦如吐物瓶涂香。”

  (2)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

  (3)《维摩诘所说经》云:“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4)该颂的后两句是:“何处发何愿,彼等定成就。”

  (5)续部云:“宣说续部意金刚,彼唯是我教圆满。”意即凡宣说密宗续部的上师,其智慧与普贤王如来无二无别,他所有的灌顶和教授均已得以圆满,因而上师与普贤王如来没有差别。

  (6) 八大持明:布玛拉美扎、吽嘎绕、文殊友、龙树、扎巴哈德、达纳桑智达、恙威格黑、新觉嘎吧。

  (7)君臣二十五尊:吐蕃王赤松德赞时,莲花生大士应请入藏,为王及其臣僚讲授密法,从而得道证果的二十五人:赤松德赞、囊喀宁波、桑杰也协、杰瓦却阳、喀钦萨、拜吉也协、拜吉僧格、贝若扎纳、涅·杂纳古麻惹、宇札宁波、多吉堆均、也协阳、索波·拉拜、祥·也协德、拜吉旺丘、丹玛则芒、噶瓦拜则、休布·拜吉僧格、杰瓦洛追、且琼洛、卧真·拜吉旺丘、马·仁钦却、拉隆·拜吉多吉、朗卓·衮却穷乃和拉松·吉瓦绛曲。

  (8) 关于佛法的住世期,有些经典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有些经典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但藏传佛教的许多大德认为,了义的说法是住世五千年。大成就者达玛扎修在《大般若释》中说:“佛法住世十数五百年,即:第一五百年为罗汉果年;第二五百年为不还果年;第三五百年为预流果年,以上为果三段。然后第四、五、六中修三学道者多,故为修三段。七八九学三藏者多,故为教三段。十为像法段。”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十数五百就是十个五百,十个五百年就是五千年。第一个五百年得罗汉果的最多,为罗汉果年;第二个五百年得不还果的最多,为不还果年;第三个五百年得预流果的最多,为预流果年,以上叫“果三段”。然后第四个五百年,修戒学的最多;第五个五百年,修定学的最多;第六个五百年,修慧学的最多,所以从一千五百年到三千年为止的这一千五百年,称作”修三段”。接下来从三千年到四千五百年,第七、第八、第九三个阶段分别是学经、律、论三藏的最多,这三个加起来称为“教三段”。最后一个五百年称为像法五百年,只有出家人的形象,没有清净戒律,没有实修者,称它为“像法段”。加起来是五千年。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四课》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