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课
思考题
18、请以上师为例,说明一切万法本来清净。并具体分析,上师是三宝、三根本、三身、三世佛的总集。
19、惹琼巴梦中去邬金净土时,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20、为什么说上师的恩德胜过诸佛?有人认为这只是密宗的片面之词,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为什么?
21、我们应当怎么样对道友观清净心?这是基于什么理论?请引用教证加以说明。
22、在闻法时,什么叫做法器之三过?此三过如何依次障碍闻、思、修?你平时具有哪些?今后打算怎么做?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以菩提心听闻佛法的道理已经讲完了。以密宗的观清净心来听法还没有讲完,今天接着讲: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务必明确的是,之所以要对器世界和有情世界观清净心,是因为原本这些就是如此清净——有情世界跟如来、菩萨无有差别,器世界跟极乐世界、现喜刹土无有差别,并不是本不清净而硬观为清净。
这是密宗非常重要的宇宙观,在显宗中是否也存在呢?我前面讲过,显宗的《华严经》、《妙法莲华经》、《入楞伽经》等大乘了义经典,以及龙猛菩萨的《法界赞》、弥勒菩萨的《宝性论》等了义论典中虽然曾提过,但并没有像密宗那样,举出种种理由广泛地阐述,而只是以隐藏方式宣说的。实际上,密宗任何观点在显宗中都能找到。正因为如此,无垢光尊者在《大幻化网大疏》、麦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网总义》中,引用了大量显宗经典的教证,以成立密宗的合理性。
我们学过密宗的人的确认为,没有通达密宗的话,很难以解释显宗的甚深奥义。故希望汉传佛教的修行人,对显经、密续均要闻思,如果只了解一部分,就断章取义地大肆评价,于不合心意的部分加以诋毁,恐怕对自他不会有好处。大家要明白,密宗的发心是至高无上的,这并不是我们自夸自赞,现在东西方许多人通过闻思修行也都完全了解这一点。所以,自己不懂的地方,应当互相沟通学习,倘若对不了解的部分随便毁谤、污蔑,一旦认识到真相,肯定非常后悔。因此,学习佛法要完整全面,这样才能保护自他的相续,同时不会随意造恶业,还能积累福慧资粮。
密宗本来清净的观点,续部中有很多教证,但这次我不用,尽量用显宗的经教来解释。如显宗《入楞伽经》云:“圣人见清净,生于三解脱,远离于生灭,常行无相境。(1)”意思是,圣者现见万事万物皆为清净,如此能生出三种解脱,远离整个轮回的生灭,恒常行于无相寂灭的涅槃究竟处。这就是佛法的真理,此真理在显宗、密宗的教典中均有宣说,只不过有些人被无明愚痴蒙蔽了慧眼,没有能力如理如实地照见这一切。
在闻法的时候,昨天讲了要明观五种圆满——上师是佛陀,处所是佛刹,眷属是佛的眷属,法是大乘佛法,时间是永恒的。虽然处所、法、时间均可一一证明其清净性,但此处不作广说,仅以上师、眷属为例,说明一切本来是清净的。
一、上师
上师是三世诸佛之本体。佛在经典中也说,上师是诸佛的化现,其本体与佛陀无二无别。比如佛陀示现涅槃之际,曾对阿难等有缘眷属说:“阿难莫哀伤,阿难莫哭泣,我于未来时,化为善知识,利益汝等众。”意即你们不要伤心,也不要哭泣,我将于未来时代,以善知识的形象利益你们。这个教证亦可说明,一切具有法相的上师,全部是佛陀化现,与佛陀的本体无有差别,就像大海与波浪的关系一样。
关于此理,下面进一步阐述:
1、上师身是僧众的本体:上师的身体住于清净戒律,令无量众生的身心暂时趋入善法,究竟得到无上解脱。这与僧众的特点相同。
上师语是妙法的本体:上师的语言宣讲三藏十二部等殊胜教言,给无量众生的相续中种下善根,最终断除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与妙法的作用一致。
上师意是佛陀的本体:从自性住佛性(2)来讲,每个众生的心与佛陀无别,上师也不例外;从修增长佛性来讲,上师的心已远离一切戏论,恒时住于无离无合、本来光明的境界中,这即是佛陀尽所有智与如所有智的本体。
所以,上师是三宝的总集——在显宗中,可以说上师跟三宝的本体没有差别,或者三宝通过上师的方便让众生得以成就;在密宗中,把上师看作第四宝,如续部云:“佛法僧三宝,上师第四宝。”
2、上师身为上师:一切诸佛在引导众生时,化为人的形象进行饶益,这就是上师的身体。
上师语为本尊:上师口里说出的语言,如果依教奉行,就能获得成就。这如同修持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等本尊而得成就一样。
上师意为空行:凡是证悟大悲、空性的圣者佛母,均称之为空行。如云:“空性的虚空中,大悲的妙力任运行持。”由于上师始终安住于大悲、空性的境界中,故上师的密意就是空行。
通常来讲,上师是加持的来源,本尊是悉地或成就的来源,空行是事业的来源,三根本要分开修。但究竟而言,上师就是三根本的总集。
有些大德认为本尊和上师不是一体,见到本尊时,选择向其顶礼,而没有向上师求悉地,最后本尊坛城全部融入上师,以这种缘起,他这一生没有获得金刚持果位,解脱成就因此而拖延,这种现象在印度高僧的传记中也比较多。所以,从某一个角度讲,上师应该胜过本尊。无垢光尊者在《虚幻休息》中也说:“修上师瑜伽的时候,上师的面相不能改变(3)。为什么呢?因为续部中并没有说依靠本尊能即生成就,而全部说是依靠上师迅速成就。”
3、上师身为化身:上师的身体在孩童时代,纵然跟其他小孩玩耍嬉戏,这种行为也能给他人植下解脱的种子;在年轻或中年时,通过转妙*轮,可令许许多多众生获得解脱;最后示现圆寂,能让无量众生感悟无常之理。因此,上师的身体完全是利益众生的一种幻化身。前面那个教证也说——“化”为善知识,所以上师就是佛陀的化身,这一点通过教证可以成立,通过理证也可以成立。
上师语为报身:语言清净和风清净时,在所化清净众生面前所现之身,就是报身。而上师的语言清净,在证得圣果的有情(登地以上)面前,全是与报身无别的一种妙力,这种妙力即是所谓的报身。
上师意为法身:上师的心识与法界光明无二无别,而法界光明的智慧实际上就是法身。
所以,上师是法、报、化三身的总集,而且上师的三身遍于整个法界。这并不是分别念强迫去观想,而是本来就这样。然而,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因为心不清净,见不到上师的无上功德,只见到上师有生老病死、贪嗔痴、种种不如法行为。因此,圣者见什么全是圣者,凡夫见什么全是凡夫。
关于这个道理,我顺便讲一个故事,这也是米拉日巴尊者传记的缘起:曾经有一次,米拉日巴尊者在雅隆地方,准备给惹琼巴等有缘弟子传授大乘妙法。前一天晚上,惹琼巴做了一个梦,梦中去了邬金空行净土。当时不动佛给大众宣讲了过去诸佛菩萨稀有、微妙的精彩传记,接着又讲了帝洛巴、那若巴、马尔巴三位上师的感人事迹。要散会的时候,不动佛对大家说:“一切传记中最稀有、最伟大和最动人的,要算是米拉日巴的传记,明天你们再来听吧!”
惹琼巴听到几个人私下议论:“米拉日巴尊者如今在什么地方啊?”“米拉日巴尊者吗?他不在东方现喜净土,就在普贤王如来的常寂光土……”他心里暗想:“尊者现在明明是在西藏,为什么说在清净佛刹呢?”
后来惹琼巴从梦中醒了过来,那时天已快亮,他心想:“这次到邬金刹土去听法,完全是上师的加持。那里的人说上师在常寂光土或现喜净土,我们却以为是在西藏,与我们没有什么不同,一样过着人的生活。哪里知道上师早已成佛,与十方诸佛等无差别,法身遍满宇宙,报身、化身的变化更是不可思议。我们自己业障深重,见圣人亦如见凡夫,真是诬蔑了圣者!”他转念又寻思:“昨晚的梦,不是一个寻常的梦,是空行叫我向上师请法的暗示,我一定要祈求上师宣说稀有传记!”于是他向上师请求,米拉日巴尊者就开始叙述自传……
这个自传,张澄基以前翻译过,汉地有缘众生读了以后,的确非常非常感动。我们藏地很多修行人依靠它的不共加持,内心也完全得以转变。记得我在读中学时,左手生病化脓,差点死了,当时有一个藏医,他是位老修行人,天天用藏药给我治疗。还有个喇嘛叫丹增嘉措,每天晚上给我们读米拉日巴的传记。当时政策没有开放,我们害怕被人发现,就把院门、房门关得紧紧的,三更半夜才开始听。那个喇嘛读的时候,常常热泪盈眶,激动得不能自禁。我那时虽然比较小,读中学一年级,但依靠传记的殊胜加持,到目前为止,很多道歌的内容、感人事迹仍记得清清楚楚。
通过刚才的公案可知,上师无论于你面前显现何种形象,其本体实则与十方诸佛无别,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度化众生。这方面,法王如意宝在梦中见到托嘎如意宝时讲了很多窍诀(4),诸位道友应该非常清楚。
因此,对上师理当观清净心,了知上师绝非一般凡夫人,只不过因为我们有无明烦恼的病,看到再清净的东西也觉得不清净。实际上通过教证和理证来观察,外在环境也好,传法上师、听法道友也好,全部都是清净的,这是最强有力的事势理。当然,对佛教不是特别精通的人,讲太多了…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五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