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课
思考题
152、世间上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早晚会死,这是不是就足够了?为什么?在这方面,世间人和修行人最关键的差别是什么?
153、请大致叙述,如何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对此你有哪些体会?
154、为什么说在这个世界上,生缘少得可怜,死缘却多如牛毛?请举例说明。明白这个道理有什么用?
155、修死亡无常的过程中,要观想行、住、坐、卧一切所为都是今生最后一次,这种修行方法是否有点不可理喻?你是怎么理解的?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继续学习《大圆满前行》中的“寿命无常”。此科判分为七部分,今天开始讲第六个。
观修无常的每一个引导都特别重要,大家若能对书中的内容经常串习,时时刻刻观得起来,始终有种无常的感觉,那么修行肯定会成功。因此,我们所学的法一定要融入心,与自己的相续完全结合,而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虽然广闻博学也有意义,但你的心若没有调柔,即使通达了千经万论,一切显密教法倒背如流,也不会有非常大的利益。当自己面对生老病死时,当离开这个世间时,如果没有以修行境界来摄持自心,很容易与法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所以,我们作为修行人,要常常思维高僧大德传下来的这些殊胜金刚语。
丁六、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
我们南赡部洲的人,从出生那一刻开始,便一步一步迈向死亡。人人都清楚自己终究难逃一死,但死的方式、死的因缘、死的时间却决定不下来,也就是说,以何方式死、以何因缘死、于何时何地死,谁都无法确定。
在座的道友们,未来在一百年之内,基本上会一个都不剩,纷纷离开人间。不过,每个人死的方式却不相同:有些死在医院里,有些死在马路上,有些跳河而死,有些自杀身亡,有些在天灾人祸中受难……但你自己到底会怎么死?可能谁也不清楚。
死的地方也是不定的。学院许多道友非常希望能死在喇荣,但你身体好的时候这样讲,而身体一旦生病了,由于这里医疗条件比较差,就忙不迭地请假下山看病,结果没有死在喇荣,反而到自己的故乡去“圆寂”了。
死的时间也没个定准。假如死的时间能决定下来,我们知道自己还有几年才会死,就可以合理安排剩余的时间,规划每天修几座法、念多少咒语,可是这个也定不下来。
那么,唯一能决定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生命有减无增,一直在不断流逝。如寂天论师云:“昼夜不暂留,此生恒衰减,额外无复增,吾命岂不亡?”中阴窍诀和其他修法中也比喻说:如同一个人坠入万丈深渊,紧急中抓住一把草,可旁边有黑、白两只老鼠轮番啃这些草,眼看着草就要被啃断;下面还有猛兽张开大口在等待着。正在这时,他看到上方的蜂窝里滴下蜂蜜,甘甜清爽,于是忘记了自己身处险境,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蜂蜜。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寿命像所抓的草一样特别脆弱,昼夜流逝就像黑鼠和白鼠在交替啃草,死后所堕入的恶趣犹如张开血盆大口的猛兽,然而,眼看着生命就要走到尽头、来世的命运令人堪忧,人们却仍沉迷于如蜜汁般的五欲妙乐中,这是极其愚痴的行为。
所以,大家一定要多思维死亡无常。很多人经常为未来勾画宏伟蓝图,包括来学院的一些居士,也总是说:“我现在不空,要先离开学院去上班挣钱。等过了四五年,我再来学院出家,好好修行。”结果一回去之后,因为出现了各种无常,这种愿望往往中途夭折,要么自己死在了外面,要么短期内发生了重大变故。
前不久,我们去朝心宝山的那天,来了个刚从青海医学院毕业的藏族小姑娘,她以前看过《入行论》及其他法要的光盘,对佛法生起了很大信心,觉得人身特别难得,不愿意再混在世间中,非要到喇荣来出家。她母亲也跟她来到我面前,同意让孩子出家修行。我当时见她们态度诚恳,就没有拒绝。她们见我同意了,就欢天喜地地回去了,准备筹钱在这边买房子。
但前两天,她母亲突然哭着给我打电话,说她女儿本想尽快出家,但在医院检查身体时,发现得了晚期癌症,不能过来了。她女儿也给我通电话说:一方面她自己很高兴,能在临死之前听闻佛法,现在面对死亡也没那么恐怖了,但遗憾的是,她一直想在喇荣当个出家僧,不过这辈子没有这个因缘了,只有发愿下一辈子在我座下出家。她还有一个愿望是,她曾在学院看见一些老觉姆的鞋破破烂烂,以前我在《旅途脚印》中也提到过(1),所以这次若有人给她一些钱看病,她死后准备把这钱寄过来,让我给这些老觉姆,或者救济一些贫困的人,她愿以此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我刚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还是有点难受,毕竟她只有26岁,无常的降临实在太快了。但她不顾一切过来的话,一是路途太遥远,二是她父亲不同意,因为她父亲是个比较有名的医生,要求她尽快做化疗,虽然这病无药可救,但还是要作一些努力。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边发生的无常非常多,然而很多人没有把它当回事,总认为示现无常的是别人,自己永远不会这样。尤其是以前没学过佛的人,或即使学了佛、但没有特别深入的人,无常观可以说比较欠缺。因此,通过这次闻思,希望大家好好思维这个道理,看看外面的山河大地、春夏秋冬是不是刹那变化?内在的信心、悲心,或贪心、嗔心是不是瞬息万变?包括自己最珍爱的身体和生命,是不是也没有恒常稳固性?这方面一定要仔细观察。正如前辈大德所说,要把双手放在胸口,敛神闭目想一想:“我在这个世间还能活多久……”但可惜的是,千千万万的人从没想过无常之理,他们只顾眼前的利益,盲目追求今生的享乐,最终获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很多人应该反省一下。
这个世界上,生缘可谓少得可怜,死缘却多如牛毛。如圣天论师云:“死缘极众多,生缘极稀少,彼亦成死缘。”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也说:“死缘何其多,生缘何其少,彼等亦死缘。”在我们每个人周围,火灾、洪水、毒害、地震、险地、野人、猛兽等死缘层出不穷,看看每天的新闻报纸,时时都在报道世界各地所发生的种种灾难,人类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威胁。除了这些自然灾害,人类自身的四大不调,也是不可忽视的致命之因,如佛典中言,人类疾病有440种,魔障有8万种……可见,危害生命的死缘多之又多,而生缘却微乎其微,即便是人们视为生缘的衣食、药物,有时候也会成为死缘。
尤其是现在人没有因果观念,为了牟取暴利而不择手段,制造出大量武器、伪劣商品,直接或间接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譬如,被诩为延年益寿的营养品或健康食品,里面的有毒物质令人咋舌;还有被誉为高贵身份象征的皮草、真皮,在加工生产过程中,能分解出多种有害芳香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可诱发皮肤病及癌症。
值得一提的是,在饮食方面,致死的因缘也不计其数:许多人抱着对身体有利的希望,争相享用一些昂贵的食品,结果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食物变成毒,诱发各种各样的疾病;或者有些食物不宜合在一起食用,如牛肉配红糖、狗肉配黄鳝,同吃则发生不良反应引起中毒,乃至会置人于死地,但很多人却没有这种常识;还有些食物因烹调方法不当(2),或者贮存不当(3),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毒素。
尤其是一些肉食更为可怕。2004年,广东佛山超过100万人感染了肝吸虫病,据了解,这次致病的原因,是当地人有吃生鱼肉的习惯,却不知这些“美味”竟然是肝吸虫的大宿主。以前藏地也有人爱吃生的羊肉、牛肉,其实这些生肉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寄生虫,吃到肚子里以后,可引起种种恶疾。还有,南方很多人喜欢吃猴脑,但医学专家表明,猴子身上有一种可致命的病毒(猴白血病),一只携带病毒的猴子,即使只对人吐口唾沫,也可能致人感染,更不要说去生吃猴脑了。
然而在当今时代,大多数人过分贪爱荤腥,肆无忌惮地享用血肉,根本没有佛教因果观念。在藏地,华智仁波切没有出世之前,因受苯波教传统的影响,享用血肉的现象非常严重,人们似乎没有不染上“玛敦”病或“夏珍”病的(4)。而在汉地,尤其是住在海边的人,经常生吃虾蟹等海鲜,因此而罹患肺吸虫病、肝吸虫病、菌痢、肝炎的不胜枚举。如1983年和1988年,上海发生了两起甲肝大流行,前一次发病人数2万人,后一次发病人数达31万多人。调查证明,这都是由于生食毛蚶引起的。
现在人不但对“海味”极有兴趣,即便是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的“山珍”,也不愿意放过。可是食用这些野生动物,并非安全无虞、高枕无忧。例如巨蜥的身上,就被检测出有近700个寄生虫体,一旦将其吞食下腹,其危险性不言而喻。
不过,不吃肉就不会有这些担忧,所以对吃素的观念,大家理当广泛弘扬。如果你懂因果,读过《楞严经》、《涅槃经》,就会对此非常清楚,但即使你不信这些,仅仅是为了身体健康,吃素也有很大利益。前不久,我看到老年编委的一本书中,有个记者问本焕老和尚:“佛门里的人不吃肉,好像不太科学,我觉得人体需要营养。”本老笑笑说:“你看看我的身体,活到102岁了,我缺不缺营养?”
的确,吃素是长寿之因。1972年,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本间道、光岗知足,他们通过观察发现,东京地区的居民比住在乡村的居民寿命短。当时东京居民约70岁,长寿村的人则能活到90岁、100岁。原因是什么呢?研究表明,东京居民生活好,赚钱…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三十七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