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三十八课▪P3

  ..续本文上一页,最初应像箭射中自己的要害,其他事情再重要也全部放弃,抓紧时间去抢救。同样,刚生起无常观时,除了修法以外,对什么都不关心,一切都不可能阻拦你。

  中间的时候,应像母亲死了独生子一样,日日夜夜想着他、念着他,对于别的事物,根本提不起任何兴趣。

  到了最后,证得无作无行的究竟果位,此时对一切万法明明了了,但却无法用语言形容,就像牧童的牛都被怨敌赶走了,一时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当然,这种证悟境界,并不像牧童被赶走牛那样特别伤心,此处主要是从不可言说、无有可作的角度说明的。

  在未生起以上如是定解之前,我们务必要唯一观修死亡无常。普琼瓦格西说:“晨不念死,则昼空过;晚不念死,则夜空过。”香怎耶巴说:“上午若没生起无常之念,中午贪图今世的念头就会抬头;中午若没生起无常之念,晚上就会被贪图今世的念头所俘虏。”汉地寺院上晚课时,也有一句:“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因此,我们应时时以无常观督促自己,通过各种教证、公案来观修无常,若能如此,久而久之,生起无常观也并不难。

  佛陀曾这样赞叹观修无常:“多修无常,已供诸佛;多修无常,得佛安慰;多修无常,得佛授记;多修无常,得佛加持。如众迹中,象迹为最,佛教之内,所有修行,观修无常,堪为之最。”《涅槃经》中也说:“一切众生迹中,象迹为上,是无常想亦复如是,于诸想中最为第一。”在一切众生的脚印中,大象的脚印最好,为什么呢?有些上师解释说它圆圆的,特别庄严,而其它动物的脚印不完整;也有上师说大象走路极具智慧,能绕开一切险处,唯一选择安稳之道,若遵行大象足迹,则可避免任何损害,故大象的脚印最为第一。同样,在一切思维观想中,观无常是最殊胜的。

  有些人平时分别念特别重,总喜欢胡思乱想,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老是安住不下来,非常苦恼。其实你若实在喜欢想,那最好想无常:山是无常的,河是无常的,我是无常的,你是无常的……最终我也会死,你也会死,除此之外,再没有更殊胜的教言了。印光大师当年在他的佛堂里,就供一尊阿弥陀佛像,佛像后面贴一个大大的“死”字。其实想到自己要死了,还有什么放不下?哪样东西能带得去?所以,很多大德对修死亡无常特别重视,这也是他们修行得力的秘诀。

  又《毗奈耶经》中说:“对我眷属中如妙瓶般的舍利子、目犍连等百名比丘供斋供物,不如刹那念有为法无常更胜。”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中,舍利子和目犍连如妙瓶一般,戒律清净、修行超群、神通无碍、智慧高深,对像这样的一百位比丘供养各种饮食衣物,功德肯定非常大。(不说像舍利子,即便是对一百位普通比丘供斋,功德也不可思议。)但如果你一刹那间忆念无常,这个功德较前者更大。

  其实,一刹那间忆念无常,是很容易的,希望各位要经常观修,这不仅是一种修行基础,而且功德也特别大。即使你的分别念再厉害,观想一刹那应该没问题,你就想:“一切都是无常的,世界上没有一人不死,不知我什么时候会死?”通过理论来观察也可以,依靠窍诀来观修也可以,只要好好思维无常,每天坚持这样串习,那么修行境界必定会圆满。

  过去很多高僧大德,在每次修行之前,都会观一座无常法,就像修上师瑜伽一样。其实这些窍诀很甚深,大家对此要引起重视。今年我觉得很高兴,因为汉地许多道友以前连基本的法都不懂,不知道哪些法最深、哪些法最浅,通过这次给大家讲了,相信很多人能从中受益。当然,我能做的,也只是把道理告诉你们,至于修不修,则是你们的事,我不可能抓着你们的胸口,一个一个逼着修。释迦牟尼佛也说:“吾为汝说解脱之方便,当知解脱依赖于自己。”但是有心的人,应该明白这个法珍贵无比、来之不易。佛教的道理跟其他道理不同,有智慧的人可以接受,没有智慧的人也可以接受。就像这部《前行》,大学生、博士生有信心的话,谁都会觉得这无懈可击;而从来没读过书的文盲,也不会认为万法无常不合理。所以,通过这次的学习,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些利益。

  尤其是观修无常,平时必须要经常串习。宋朝有个人叫吴信叟,博学多才,一心向佛,他虽在朝廷身居高位,但深知诸法无常之理,从不贪慕荣华富贵。他日日夜夜都观修无常,并请人做了一口棺木,晚上就睡在里面。每到天亮时,要求家仆一边敲击棺木,一边唱道:“吴信叟,归去来!三界无安不可住,西方净土有莲胎,归去来!”他一听这个声音,马上就起来念佛。后有一天,他在念佛的时候,家人听到天乐鸣空,他告诉大家:“金台已到,我也该走了!”说完即安然往生。

  在家里修一个棺材,世人会觉得这不吉祥,但对修行人而言,却是观修无常的不共方便。以前博朵瓦尊者捎给奔公甲格西一块氆氇,说他的行装过于简陋,这氆氇可作他死后裹尸之用。若是换成世间人,听了这话必定勃然大怒,因为他们喜欢听的,多是“长命百岁”、“益寿延年”,如果有人送礼时说:“这礼物是给你裹尸体用的。”他肯定把送礼者棒打出门。但我们修行人,还是应依照噶当派的窍诀来修无常,若能如此,不管你口头上会不会说,但实际行为中,面对生老病死时都不会害怕,不像世间人那样特别可怜。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1)《大智度论》云:“后鬼大嗔。捉人手拔出着地。前鬼取死人一臂拊之即着。如是两臂两脚头胁举身皆易。于是二鬼共食所易人身拭口而去。”但《妙法莲华经文句》在讲离婆多的公案时,说被拔掉的是“四肢”,如云:“空亭中宿。见二鬼争尸。告其分判设依理枉理俱不免害。故随实而答。大鬼拔其手足。小鬼取尸补之。食竟拭口而去。”

  (2)颂云:“断除错误自性之六法:不供今生来世依处师,取悦保护亲友大错误;不诵悉地根本之咒语,永无休止闲谈大错误;不积信等圣者之七财,积累苦源财产大错误;不修心性本义之实相,成办散乱琐事大错误;不调罪过祸源之我执,追求名闻利养大错误;不作遣无明暗之闻思,自高盲修瞎炼大错误。断此错误趋近解脱道。”

  (3)以此为半偈法舍身之因缘,释迦佛迅速圆满十二劫资粮,较弥勒菩萨提前成就无上佛果。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三十八课》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