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九节 二谛与一切法空无我▪P3

  ..续本文上一页的普遍理性,婆沙自宗说的是随事差别的理性。他们同将胜义建立在圣人的特殊认识上,只因《婆沙》以「四谛渐现观」得道,故是十六行相随事差别的理性;假使他们能够主张观一灭谛得道,那必定会与第三家一样的建立在普遍理性上。

  ^9《大毗婆沙论》卷44(大正27,217a14~15)

  ^10《大毗婆沙论》卷34:「自体自相即彼自性,如说诸法自性,即是诸法自相,同类性是共相。」(大正27,179b4~5)

  ^11帝青:慧琳《一切经音义》卷12云:「宝名也,唯天帝有此青宝,因号帝青也。」(大正54,380c12)

  ^12

  (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1(大正8,369b29~c6):

  

  云何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第一、最上、微妙?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诸波罗蜜虽无差别,若无般若波罗蜜,五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因般若波罗蜜,五波罗蜜得波罗蜜名字。须菩提!譬如种种色身,到须弥山王边,皆同一色;五波罗蜜亦如是,因般若波罗蜜,到萨婆若中,一种无异。

  (2)《大智度论》卷82(大正25,633b8~12)。

  

  ^13

  (1)《空之探究》第二章第六节〈三三摩地〉,p.107:「说一切有部,立四谛、十六行相……这是约能为四谛下烦恼对治的无漏智说,如约有漏智所缘行相说,那空与无我二行相,是通于四谛、一切法的。不但有漏的苦与集,是空的,无我的;无漏有为的圣道,无漏无为的灭,也是空的、无我的。」

  

  (2)参见《大毗婆沙论》卷9(大正27,45b17~ c3)。

  

  ^14

  (1)《空之探究》p.108:

  

  《相应部》多说「无常,苦,无我」(无我所),《杂阿含经》多说「无常,苦,空,无我」。说一切有部立十六行相,无常、苦、空、无我,是苦谛的四行相。在十六行相中,空与无我,是二种不同的行相,差别是:「非我行相对治我见,空行相对治我所见」。这是论师的一种解说,如依经文,空那里只是无我所呢!

  (2)参见《性空学探源》p.32~p.33。

  

  ^15

  (1)《相应部》「谛相应」:「是如,不离如,不异」(汉译南传44册p.14;日译南传41册,p.18)。

  

  (2)《杂阿含经》卷16〈417经〉(大正2,110c2~11):

  

  佛告比丘:「汝云何持我所说四圣谛」?比丘白佛言:「世尊说苦圣谛,我悉受持,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是圣所谛,是名苦圣谛。世尊说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是圣所谛。是为世尊说四圣谛,我悉受持」。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真实持我所说四圣谛,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是名比丘真实持我四圣谛。」

  ^16《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卷1(大正12,1112a)

  ^17《无碍解道》〈谛论〉(日译南传41册,p.18~p.24;汉译南传44册,p.14~p.18)。

  ^18《无碍解道》〈谛论〉(日译南传41册,p.19~p.21):

  以几何之行相四谛为同一通达?以四行相四谛是同一通达:〔即〕是(1)如之义、(2)无我之义、(3)谛之义、(4)通达之义。如是以四行相四谛是同一所摄。同一所摄者是一性,以一智通达一性故,四谛为同一通达。

  

  如何依如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以四行相依如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苦之苦义是如之义,集之集义是如之义,灭之灭义是如之义,道之道义是如之义,如是以四行相依如之义四谛为同一所摄,同一所摄者是一性,以一智通达一性故,四谛为同一通达。

  

  如何依无我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

  

  如何依谛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

  

  如何依通达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以四行相依通达之义四谛为同一通达:苦之苦义是通达之义,集之集义是通达之义,灭之灭义是通达之义,道之道义是通达之义,如是以四行相依通达之义,四谛同一所摄,同一所摄者是一性,以一智通达一性故,四谛为同一通达。

  

  如何而四谛为同一通达?无常者是苦,无常、苦者是无我,无常、苦、无我者是如。无常、苦、无我、如者是谛,无常、苦、无我、如、谛为同一所摄。同一所摄者是一性,以一智通达一性故,四谛为同一通达。

  

  ^19《无碍解道》〈谛论〉(日译南传41册,p.21):

  以几何之行相四谛为同一通达?以九行相四谛是同一通达:为(1)如之义、(2)无我之义、(3)谛之义、(4)通达之义、(5)通智之义、(6)遍智之义、(7)断之义、(8)修习之义、(9)现证之义。如是以九相四谛为同一所摄。同一所摄者是一性,以一智通达一性故,四谛为同一通达。

  ^20《无碍解道》〈谛论〉(日译南传41册,p.22~p.23):

  以几何之行相四谛为同一通达?以十二行相四谛为同一通达:〔即〕(1)如之义、(2)无我之义、(3)谛之义、(4)通达之义、(5)通智之义、(6)遍智之义、(7)法之义、(8)如之义、(9)所知之义、(10)现证之义、(11)触接之义、(12)现观之义。如是以十二行相四谛为同一所摄。同一所摄者是一性,以一智通达一性故,四谛为同一通达。

  

《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九节 二谛与一切法空无我》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