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沙田大会堂佛学演讲▪P2

  ..续本文上一页国清朝大业年间,有一位行坚法师,一日行经泰山,天色已晚,到山狱庙投宿。庙祝说:这里无房舍设备,唯有走廊可以栖身,但来此停留的人,在一夜间,都中邪遭殃,你不怕,就到里面好了。坚法师入,在走廊打坐,一更时分,忽闻环佩叮当之声,出来一位衣冠华丽的岳神,还有众多部从随后,向坚师合掌作礼。师言:“闻宿此者皆死,是否檀越所害?”神言:“彼闻我声,见我形,自生恐怖而死,非我杀害。”师问:“世传泰山岳神治鬼,是否属实?”神答:“弟子福薄,正主持此事。”师言:“我有两位出家同学已死,不知他们现在何处?”神问姓名,翻阅部册言:“一已转生为人,一现在地狱受苦。”随即带坚师到一地狱,见一人在火光中惨叫,已血肉焦臭,不成人形。坚师欲救同学出苦,岳神说:“可替他做写经功德,或可免苦。”天亮,庙祝见坚师未死,殊感意外,坚师也不多言,赶回寺中,写法华经。

  一个月后,写好带来狱庙,岳神晚上又来相见,欢喜作礼。师说:“经已写好,特为救赎同学而来。”神说:“弟子已知禅师写经,当刚开始写经题时,彼僧已脱苦,现已转生人间去,此处不清净,不宜安经,请师带回寺中供养……。”以上所录,都是真实的历史故事,至于六道轮回之事实,古今记载传说的事实甚多,岂可邪见,拨无因果?

  见取见,属于强烈的主观。狂妄自大的人,每以自己见解为是,而斥他人非,人间一切是非争执,皆随之而来。故坚执己见,又名见取见,属于恶见之一。

  戒禁取见,是属于外道邪教的思想与言行。外道们不信因果,不识邪正,加以利欲薰心,每为满足个人的领袖欲,支配欲,而标奇立异,仅凭个人错觉,创立邪教,愚惑无知,以不合情理的教条,强人遵守,导人迷信,名戒禁取见;如佛在世时,印度所流行的九十六种外道。又如目前世界各地所流行各种邪知邪见的宗教。或利用咒术杀人;或主张种族歧视,鼓励民族斗争;或利用宗教,激发反叛情绪,策动战争。种种邪行,何止令人迷失心智,且给人类制造无比灾难。所以戒禁取见,是恶见中的恶见。这种以歧途为正轨,以束缚为解脱的邪思邪行,简直是人类思想的鸦片,是破坏人类幸福的恶魔,扰乱人心,毁灭和平的武器。由于人心贪无厌足,嗔恨妒忌,愚痴错觉,互不尊重;互不信赖,加以见解邪恶,致使人的四周,危机四伏,世界各地,战火弥漫,环境恶劣如斯,怎能实现和平?

  三、和平的实现

  我们欲想世界和平,唯一方法是运用佛法来清洁人心,治理人贪、嗔、痴、慢、疑、邪见种种心理毛病。现分述如下:

  (一)以弘愿代替贪欲

  弘愿,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志愿。上求佛道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自利是智慧的开发,深知五欲过患,不为贪求满足私欲而损人利己;利他是助人的美德,愿意舍己为人,布施修福,对治悭贪。如果社会群聚都能学佛,以佛道无上誓愿成,为自利目标;以众生无边誓愿度,为利他愿行;以法门无量誓愿学,为净化身心的圣药;以烦恼无尽誓愿断,为进趣佛道,提升自己的阶梯;以寡欲知足代替物质贪欲;以修心圣道代替男女爱欲;以净化身心,代替家族繁荣情欲;以克制自己,服务大众,代替个人虚荣欲;以大公无私,平等饶益,代替支配他人的领袖欲。使自己在利他行为中,完成自利功德,达到烦恼无尽誓愿断之目的。像诸佛菩萨一样,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一己求安乐,深入人间,悲心救苦,贡献自己的财力、物力、智力、体力、则人间何来斗争?怎不和平?

  (二)以慈悲止息嗔恨

  慈悲的定义,是拔苦予乐。故大智度论说:“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因为佛菩萨的大慈大悲,是情理统一,悲智双运。以其悲中有智,故能在情感高张的同时,提高理智,控制情绪盲目的冲动,不致嗔恨妒忌,反而能容忍、宽恕,减少烦恼,解除痛苦,还能进而拔除一切众生因烦恼而招致的无量痛苦。以其智中有悲,当理智提高的同时,又能运用情感,扩大爱心,给予一切人物质的救济,真理的快乐。如果人皆学佛的慈悲,使自己理智与情感平衡发展,必能扩展人心的挚爱,孕育容忍宽恕的美德,止息嗔心,溶化仇恨,离苦得乐。

  今日人类不能互爱互助,反而互怨互恨,互相残杀,使人在生理与心理苦恼逼迫的同时,还要承受人为的灾害,皆因人心欠缺慈悲之过。

  今日社会,不能和谐共处,共存共荣,反而互相奸害馋谤,中伤破坏,使人在自然界逼害之外,还要接受人事界的冲击,皆因社会欠缺慈悲之过。

  今日世界不能和衷共济,互惠互利,反而互相侵犯,互相斗争,使人类除了天灾人祸逼害,还要接受战争洗礼,死亡威胁,皆因世界欠缺慈悲之过。因此,我们欲想人类互爱互助,社会共存共荣,世界和平安宁,非运用佛的慈悲,来止息人心的嗔火,化解人间的仇恨不可。

  (三)以智慧破除愚痴

  佛的智慧,不但理解宇宙原理,洞悉人生真相,还能透视虚妄的现象,亲证本体的真实。研究佛学,可以发掘人性本觉的智慧,使人了解人生,不生我法二执,可以破除人因迷理而起的根本无明烦恼;信受佛法,明白因果法则,认识世间事物,缘起性空,不生邪见,不起邪行,可以消灭人因迷事而起的枝末无明烦恼;使佛性出缠,智光显现,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不再因无明烦恼扰乱自他,作诸恶业,流转生死;更不会因愚痴无知,顺境生贪,逆境起嗔,自害害人,反而能放弃我爱、我慢、我见的固执,激发无我大悲的精神,去利己利人。

  因为内心充满智慧的人,深知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绝对息息相关;人心健康,然后社会健康,社会安定,人的生活才能安定;所以人有责任维持社会秩序,也有义务推展社会福利。故能本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为社区福利而工作,为负起人生责任与义务而努力,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

  (四)以随喜降伏我慢

  人因我慢贡高的心理病态,往往“己不修而恶人之修”,不喜他善,不耐他荣,令社会出现“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颠倒现象。结果,阻止人行善,障碍社会进步,直接间接破坏人间和平。所以佛教提倡随喜功德的心意,不仅随喜诸佛菩萨及二乘圣人所修所证的出世功德;同时随喜六道众生所有功德。因为人间天上,奉行佛法,持戒修福,固然是功德;地狱众生,受苦时心生悔恨,亦是功德。鬼道众生,闻法护法,是功德;畜生道中,牛能耕田,马能拉车,犬守夜,鸡司晨,蜜蜂合作,蚂蚁团结,无一不是功德。

  至于人类,智慧不同,出生环境,教育程度,德性修养,工作经验都不同,故其功德大小不一。他人胜己,固然应恭敬尊重,随喜学习;若己胜他,亦要谦逊礼让。当知一山还有一山高,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怎可以狂妄自大,恃己凌人?可惜人因固执己见,不肯服输,明明不懂,却不肯受人指导,明明不对,为了面子,也要力争;。殊不知争辩愈烈,结怨愈深,每使人生如战场,时刻都在斗争中。若能学佛,以随喜之心,做人处世,自可降伏我慢,建立互相尊重,礼让的美德。取消人间不和不平的气氛。

  (五)以正信断除疑惑

  疑惑,本身不是罪过.但人因有疑惑之心,不信真理,不能当机立断,反被人利用,误入歧途,为邪人邪事见证,就是罪过。特别是有人利用宗教名义,迷惑无知,主张种族歧视,鼓励仇恨,策动战争,美其名曰圣战,实则残杀异己同胞,真是罪过。例如中东犹太教徒与回教徒的战争,又如古巴海地流行一种利用邪术,置人于死地的邪教,还有魔教杀人食人,恶毒行为,岂仅导人迷信,简直导人走向罪恶与死亡。所以,我们要澄清人类思想的混乱,纠正人类知识的错误,使人过著正觉合理的生活,非正信三宝不可。

  若然人皆信仰三宝,而且是真信,诚信,正信,了解佛法,实践佛法的信。自然可以开发正智,点燃心灯,认识人生意义,负起人生责任,确立目标,坚定立场,远离邪恶,止于至善,甚至停止战争,实现和平。

  (六)以因果对治恶见

  人有恶见,皆因不知业感缘起的真理。业是甚么?梵文羯磨,译名造作。有形的造作,是身体行动与语言表达。无形的造作,是内心意识的活动。人在日常生活中,身口意的活动,无论是善恶,都能形成一种潜伏在识心中,作为引生同类果报的力量,佛教名之为业力,或业种子。如植物种子,凭值外界水土阳光肥料种种助缘,自然发芽、开花、结果。人的生命亦然,由过去身口意三业所作或善或恶的业种子为因,配合父母的助缘,而产生现世或苦或乐的生命,谓之业感缘起。宇宙万有,因由业感缘起,故人一生的际遇,贫富贵贱,寿夭得失,皆由个人业力使然。

  过去中国安徽省,安庆县,迎江寺有一位老实修行的香灯师。一日,看见一位气派不凡的人走入大殿,后面还有十几个随从呢!但老实的香灯师,心不扳缘,仍在走廊上经行念佛,不上前招呼。来人怪香灯师无礼,见了县官大人,也不招呼,竟叫左右,打他三十大板。之后,县官心生悔意,并可怜他年老还要当职,想建造一间静室供养他。香灯师无故捱打,岂敢受县官大人供养?幸该寺住持修行致通,力劝香灯师去受供养,以了结一段因缘。

  原来三十年前,有一天,香灯师在吃饼,一只狗走来,想讨饼吃。当时,香灯师年少气盛,不肯施食,反而踢狗一脚。后来悔恨,向狗忏悔,并给半饼喂狗。狗在寺中天天闻人诵经念佛,灭罪生福,报尽转身为人,贵为县官。由于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半饼三年粮,是善报;一脚三十板,是恶报,非受不可。

  此故事不但说明业感缘起,因果循环,还说明众生六道升沉,随业受报。我们明白业感缘起之理,知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一切无常,自可取消因我而起的身见。我们深信因果,善恶报应,贫富苦乐,皆自作自受,自可取消拨无因果的邪见。知六道众生,轮…

《沙田大会堂佛学演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