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P6

  ..续本文上一页的善法,

  他的光明遍照,有如日月,是一切异道之王。

  已超出轮回而能以智慧自作证,演说此第一之法,

  出离于众烦恼的河流,宣说无量种的道法。

  他建立了甘露道,这是彻见真谛的真实法门,

  就如此地随顺于正道,像这样的大师实在很难得。

  建立了甘露道,就能使人彻见真谛而崇向远离。

  世尊善能说法,能除去人们的阴盖(身心的烦恼),

  使人明见一切法,被调伏而随顺修习。」

  婆耆舍尊者唱诵这首诗偈后,众比丘听闻他的说法,内心都充满欢喜。

  第一二O三经注释:

  1、「超出智作证,演说第一法」: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过一切见处,以见于涅槃,自知并自证,其最上之法。」一切见处,据南传注释云:「见处者,乃指识处之四识住,七识住,亦指我人之轮回。」

  

  一二O四、本经叙说世尊为诸比丘说四圣谛,婆耆舍尊者乃诵拔箭之譬,赞叹世尊善于治众生之病。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波罗 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那时,世尊为众比丘们讲说四圣谛的相应法,所谓这世间是苦的圣谛、这生起苦的原因的圣谛、这苦息灭的圣谛、这灭苦方法的圣谛。

  当时,婆耆舍尊者在众会中这样想着:我现在应当于世尊面前以拔箭为譬喻诵偈赞叹他。如此思考后,就从座席起来,整理好衣服,恭敬合掌禀告佛陀说:「是的,世尊啊!我有话要说。是的,善逝啊!我有话要说。」

  佛陀告诉婆耆舍说:「随你所喜乐的,就把它说出来吧!」

  当时,婆耆舍尊者就唱诵诗偈说:

  「我今敬礼佛陀您,您慈悲哀悯一切的众生,

  最能拔除众生的利箭,也最善于知道如何治疗众生的病。

  世间的名医迦露医病的投药,波睺罗治病的善药,

  以及那瞻婆耆和耆婆的为人医疗疾病,

  患者或有病小愈了,就说他是善于治病,

  但到后来病又复发,患者便抱病而死了。

  正觉的大医王,善于投给众生治病的良药,

  彻底解除众生的苦恼,不再受到三界的果报。

  乃至是有百千种,或亿万种的疾病,

  佛陀都能为他疗治,使他彻底地脱离苦恼。

  各位来会中要治病的人,我现在明白告诉你们,

  应得甘露的法药,随心所乐而服用它。

  您是最能拔除众生的利箭,善于觉知众生的疾病,

  是各种治病方法中最好的治法,所以我要顶礼瞿昙您!」

  婆耆舍尊者唱诵这首诗偈时,众比丘听闻他的说法,内心都充满欢喜。

  第一二O四经注释:

  1、「迦露医投药……耆婆医疗病」: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三第五经此处作「医王名迦留,多施人汤药;复有一明医,名为婆呼卢,瞻毗及耆婆,如是医王等皆能疗众病。」可知迦露(迦留)、波睺罗(婆呼卢)、瞻婆耆(瞻毗)、耆婆等都是名医的名字。

  2、诸有:一切的有。有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之别,故总谓之诸有。此泛指三界之果报而言。

  3、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于今天的亿数。

  4、「诸医来会者……随所乐而服」:别译杂阿含经此处作「诸贤在会者,甘露不死药,咸当至心服。」

  

  一二O五、本经叙说尼拘律想尊者因病般涅槃,婆耆舍尊者向佛陀请问其为有余涅槃,或是无余涅槃。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有一位名叫尼拘律想的尊者,住在旷野里禽兽居留的地方,病得很严重,婆耆舍尊者是看护他的人,随时照顾供养他。

  那位尼拘律想尊者由于疾病的缘故,终于入般涅槃了。

  这时,婆耆舍尊者这样想着:我的和上(师父)他是有余涅槃呢?还是无余涅槃呢?我现在应寻求他的真相。

  那时,婆耆舍尊者供养尼拘律想尊者的舍利后,就拿着衣钵,走向王舍城。渐次走到王舍城,收拾衣钵,洗完脚后,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过礼,退坐一边,就唱诵诗偈说:

  「我现在礼敬您这位证得等正觉,圆满无缺的大师,

  在此现世中,您已断除一切的疑网。

  旷野里住了一位比丘,他现在已命终而入般涅槃了,

  他很有威仪,能摄护六根,有大德称闻于世间。

  世尊曾为他赐名,叫做尼拘律想。

  我现在请问世尊您,他不退动于烦恼而得解脱,

  能运用方法精进努力,请您为我解说他的功德。

  我是释迦种出身的世尊您之传法弟子,

   还有其余的弟子们也都想知道,您这位具有圆照道眼大师的说法;

  我们就在这里,听听您所说的一切。

  世尊是大师,是救渡世间的无上觉者,

  是能断人疑惑的大牟尼(寂静的圣者),已具足一切智慧。

  能以圆照神圣道眼的光明,显现四众弟子之事,

  就如天帝释的光明能普照三十三天那样。

  一切的贪欲疑惑,都是从愚痴无明生起,

  如能遇到如来,就能将它断灭无余。

  世尊您的神圣道眼,是世间最为至高无上的。

  您灭除众生的愚痴,就如风吹走浮尘一样。

  一切世间都被烦恼所覆盖隐没,

  而其它残余的,都没有如佛陀这样明眼的人。

  您能以慧光普照一切,使人一同大精进,

  希望大智慧的世尊,能为大众们记说。

  发出微妙的声音,我们将专心聆听,

  以柔软的声音演说,一切的世间都能遍闻法音。

  犹如被热渴所逼迫的人,想求取清凉的水一样。

   我们也渴望能像佛陀您一样,圆满无缺的知道我师涅槃后实情。」

  婆耆舍尊者又诵偈说:

  「现在听闻您这位无上士讲说他(指尼拘律想)的功德,

  知道不会空修梵行的,我听后很欢喜!

  他言行一致,是随顺于佛陀的弟子,

  已断灭了生死的长绳,以及虚伪幻化的系缚。

  他由于拜见世尊的缘故,而断除了一切的爱取,

  度越过生死的彼岸,不再受到三界的果报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婆耆舍者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行礼后离去。

  第一二O五经注释:

  1、不动解脱:为六种阿罗汉中不动阿罗汉之称。不退动于烦恼,解脱烦恼之系缚,故名。

  2、圆道眼:即圆照道眼。圆照,言其能圆满遍照。道眼,修道而得之眼也;又为观道之眼也。

  3、「如佛无减知,我等亦求知」:根据南传小部经集,此二句后仍有一首婆耆舍尊者的诗偈,以及一首世尊回答的诗偈,前后经意连贯,不似北传有缺漏割断的 感觉,依郭良鋆译南传经集补足如左:

  (婆耆舍问说):「迦波(即尼拘律想)正确地遵行梵行,他的梵行不会徒劳吧?他是涅槃了,还是仍然剩有部分生存因素?他是怎样解脱的?我们想听。」

  世尊说道:「他灭除了对这世上名色的贪欲,越过了长期潜伏的暗流,完全超脱了生死,五中最优秀者。」世尊这样说道。(注:五中,五人当中,这五人是指曾经陪伴释迦牟尼修苦行的五位婆罗门。)

  4、如说随说得:即言行如一之意。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终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