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
一二O六、本经叙说婆耆舍尊者唱诵诗偈赞叹诸上座比丘,也赞叹佛陀的功德。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有许多的上座比丘都跟随在佛陀左右,依止他而住在一起。这些上座比丘就是阿若憍陈如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目揵连尊者、阿那律陀尊者、二十亿耳尊者、陀罗骠摩罗子尊者、婆那迦婆娑尊者、耶舍舍罗迦毗诃利尊者、富留那尊者、分陀檀尼迦尊者、以及其余上座比丘们都跟随在佛陀左右,依止他而住在一起。
当时,婆耆舍尊者住在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里。那时,婆耆舍尊者这样想着:今天世尊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而众上座比丘们也都跟随在佛陀左右,依止而住;我现在应当前往佛陀住处,分别诵偈来赞叹众上座比丘们。如此思考后,就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过礼,退坐一边,唱诵诗偈说:
「最殊胜的上座比丘们,您们已经断除了一切的贪欲,
超越世间一切的积聚;
有深湛的智慧而少言说,勇猛精进勤努力,
道行功德清净而显明,我现在稽首礼敬您们!
您们已经制伏了各种的魔怨,远离了群聚的场所,
不被色、声等五欲所束缚,常习近于寂静,
内心清虚而寡欲,我现在稽首礼敬您们!
您们是遮罗延殊胜的族姓,精进禅思而不放逸,
内心乐于正受(禅定),清净而远离尘秽,
能以辩慧显现深义,所以我要稽首礼敬您们!
您们所证得的神通智慧,超越其它各种的神通力,
具足六神通,于大众当中,自在而无所怖畏,
由于您们具有最殊胜的神通,所以我要稽首礼敬您们!
在大千世界里,五道诸趣的众生,
乃至于梵天世界,一切人天等众生的优劣心想,
您们以清净的天眼都能详见,所以我要稽首礼敬您们!
您们以精勤方便之力,断除各种爱欲的集起,
坏裂了生死的罗网,心里常欣乐于正法,
远离了欲望之想,超度于彼岸,
清净而无尘秽,所以我要稽首礼敬您们!
您们已远离了一切的恐怖,没有余依而远离财物,
知足而度越疑惑,降伏所有魔怨敌人,
观察身念都很清净,所以我要稽首礼敬您们!
您们已经没有一切世间的烦恼棘刺之林,
结缚的烦恼已永除,三界的生死果报因缘已断;
精练地灭除一切垢秽,完全把光明显现出来,
您们在于林却能离林而去,所以我要稽首礼敬您们!
您们不再有依靠的舍宅,虚假、愚痴、瞋恚都已息灭,
调伏了一切的爱喜,出离一切的邪见,
清净而没有瑕秽,所以我要稽首礼敬您们!
您们的心能自在地运转,坚固而不倾动,
具有智慧大德之力,能降伏难以制伏的恶魔,
断除无明的结缚,所以我要稽首礼敬您们!
已离暗冥的大圣人(指佛陀),达于寂灭的牟尼世尊,
以正法舍离了垢秽罪过,光明自然显照,
普照一切的世界,所以被称为佛陀!
无论是地神,或虚空的天神,以及三十三天的天子,
他们的光明都被佛光所遮障,所以被称为佛陀!
您已度越了生死果报的边际,超越了所有群众,
内心柔和而善能调伏,正确的觉证第一正觉!
断除一切的结缚,降伏一切的外道,
降伏一切的魔怨,得到无上的正觉,
远离尘劳,灭除一切垢秽,所以我要稽首礼敬您!」
婆耆舍尊者唱诵这首诗偈赞叹时,众比丘听闻他的说法,内心都很欢喜。
第一二O六经注释:
1、积聚:指蕴之义,即有为法之会集,如五根、五境等诸色会集之色蕴。
2、遮罗延:意译为庶察,普遍观察之意。
3、六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4、五道:即地狱、恶鬼、畜生、人道、天道。
5、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即三界的生死业报。
6、柔弱善调伏:柔弱,谓心柔和而随顺于道。善调伏,善于调练身、口、意三业,制伏一切过恶烦恼。
一二O七、本经叙说婆耆舍尊者于临终前诵偈赞叹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婆耆舍尊者住在舍卫国东园的鹿子母讲堂,病得很严重,富邻尼尊者为他看护,供给供养他。
当时,婆耆舍告诉富邻尼尊者说:「请你前去世尊处,把我的话告诉世尊说:『婆耆舍尊者顶礼世尊您,问候世尊您是否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得到自在快乐而安住呢?』又如此禀告说:『婆耆舍尊者住在东园的鹿子母讲堂里,病得很严重,想要来拜见世尊,可是却没有体力方便来拜见。慈悲的世尊啊!希望您能前往东园的鹿子母讲堂婆耆舍尊者住处,也是哀悯他的缘故!』」
这时,富邻尼尊者就接受他的话语,前往拜见世尊,向世尊顶礼后,退坐一边,如此禀告说:「婆耆舍尊者住在东园的鹿子母讲堂,病得很严重,他很想来拜见世尊,可是却没有体力方便来拜见您。慈悲的世尊啊!希望您能前往东园的鹿子母讲堂婆耆舍尊者住处,也是为了哀悯他的缘故!」
当时,世尊静默地应允了。
这时,富邻尼尊者知道佛陀答应后,就从座席起来,向佛陀顶过礼,便即离去。
世尊下午从禅定中出定后,就前往探视婆耆舍尊者。婆耆舍尊者遥见世尊莅临,便靠着床想起来。
这时,世尊看见婆耆舍尊者靠着床想要起来,便告诉他说:「婆耆舍啊!你不要随便移动!」世尊就座后,问婆耆舍尊者说:「你所患的病苦,是否平和还能忍受吗?身体所受的苦痛是增剧还是减轻了呢?」
婆耆舍尊者所答的话就如前面焰摩迦经文所广说的一样,……乃至他说「我的苦患,反觉增剧,不觉减轻」。
佛陀告诉婆耆舍说:「我现在且问你,你就随意回答我。你是否得证心已不染、不着、不污,已解脱而远离一切颠倒了呢?」
婆耆舍答佛陀说:「我已得证心不染、不着、不污,已解脱而远离一切颠倒了。」
佛陀又向婆耆舍说:「你是如何得证心已不染、不着、不污,已解脱而远离一切颠倒了呢?」
婆耆舍答佛陀说:「我的眼根识取过去色境时,心里不会顾念;对于未来的色境,不会有欣悦的想法;对于现在的色境,也不会贪着。我的眼根于识取过去、未来、现在的色境之时,那些贪欲爱乐的意念都会在那时得以灭尽,无欲、消灭、不生、息止、远离,得到解脱;心灵得到解脱后,所以能不染、不着、不污,远离一切颠倒,正受(禅定)而住。像这耳、鼻、舌、身诸根,乃至意根识取过去法境时,心里也不会顾念,对未来不会欣悦,对现在不会贪着。对于过去、未来、现在诸法的意念、欲望、爱染灭尽,无欲、消灭、不生、息止、远离,得到解脱;心灵得到解脱后,所以就能不染、不着、不污,得到解脱,远离一切颠倒,正受(禅定)而住。希望世尊您今天最后能利益于我,听我唱诵诗偈。」
佛陀告诉婆耆舍说:「应知现在正是你诵偈之时了!」
于是婆耆舍就起身,正身端坐,系念在前,唱诵诗偈说:
「我现在坐于佛前,向佛陀您稽首恭敬行礼!
您对于一切诸法,全都已得到解脱,
善于了解诸法的实相,深信而欣乐于正法。
世尊已成就等正觉,世尊是我们的大导师,
世尊已降伏魔怨,世尊是大牟尼(寂静的圣者),
灭除了一切的结使烦恼,亲自度化所有的众生。
世尊对于世间的一切法全都能觉知,
世间没有一个了知诸法胜过佛陀的人。
在所有天人之中,也没有能与佛陀相比的;
所以我今天,要稽首礼敬您这位大精进的圣者,
稽首礼敬您这位最高尚的贤士,已拔除一切爱欲的利刺。
我现在于此最后的时刻,得以看见世尊,
我要稽首礼敬这位日种出身的圣尊,今晚我将入于般涅槃了。
我以正智系住正念,这将朽坏的身体,
会生起余势之躯,从今夜后,就要永远地消灭了,
不再染着于三界,进入无余涅槃中。
像这痛苦的感受,或快乐的感受,以及不苦也不乐的感受,
都是从觉触的因缘生起的,现在我全部都已断除了。
痛苦的感受,或快乐的感受,以及不苦也不乐的感受,
都是从觉触因缘生起的,我现在全部都已明白。
对于内部(自己身心)或外境的各种苦乐的感受,
对于这些感受我已无所执着,以正智正确地系住心念。
从初始、中间到最后,一切的积聚都不再能障碍,
一切的积聚既已断除,了知各种的感受不再有残余。
明见真实之相的圣者,说在九十一劫里,
有三劫是不会空无贤圣的,会有尊贵的大仙人降世,
其余各劫都是空无圣人,没有可依怙的洲渚,只有令人惊畏恐怖的劫世。
当知大仙人乃会一再地出现于世间,
安慰诸天人,开启人们的法眼,使离于尘垢冥暗,
开示启悟一切众生,使他们觉悟一切都是苦。
讲说人世是苦的真理,与这痛苦生起的原因,远离痛苦至于寂灭境界,
还有贤圣的八正道,使人安稳地趋向涅槃。
世间里最难得到的,现前全都能证得,
降生于世得为人身,演说着正法,
应随着自己的欲愿,远离垢秽,而求得清净,
专心修习自己的利益,不使自己空过而无果证,
如果空过就会产生忧恼,有如邻近于地狱的痛苦。
对于世尊所说的正法,如果不爱乐也不想接受,
将会久处于生死轮回之中,而无休止之期,
长夜里怀着忧恼,有如商人失去了财宝那样。
我现在众庆云集,不再有生老死的苦恼,
已断除一切的轮回果报,不再重新受生此三界中了。
爱识之河的水流,现在全部都…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