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P4

  ..续本文上一页,而得能聚敛?」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偈作「何者人支持?此世最上友?生物依大地,何精以育此?」

  2、「田宅众生有……业为众生依」:别译杂阿含经作「种田为义利;妻为最亲友;众生依熟苗,而得自济活;若能勤作者,斯业胜聚敛。」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偈作「子乃人支持;妻为最上友;生物依大地,雨精以育此。」

  

  一二一九、本经叙说佛与天子各自陈述第一爱、第一财、第一光明、第一湖。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非常美妙,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他身上放出的光明遍照整个祇树给孤独园。

  当时,那位天子诵偈问说:

  「所喜爱的莫过于孩子,财物没有比牛只更可贵的,

  所有光明没有胜过太阳的,一切湖水不能胜过大海。」

  当时,世尊诵偈答说:

  「所喜爱的莫过于自己,财物没有比谷物还好的,

  所有光明没有胜过智慧的,一切湖水不能胜过所见。」

  那时,那位天子又诵偈说:

  「很久以前就已看见您这位婆罗门证得般涅槃,

  您已越过一切的怖畏,永远地超离世间的恩爱。」

  当时,那位天子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顶礼后,便隐没不见了。

  第一二一九经注释:

  1、萨罗无过海: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二第十九经此处作「渊中海第一」。萨罗,即湖。

  2、「爱无过于己……萨罗无过见」:别译杂阿含经此偈作「所爱无过身,能教第一财,慧为第一明,雨为第一渊」;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偈作「可爱莫若己,致富莫若谷,光明莫若慧,雨为最上湖。」

  

  一二二O、本经叙说佛与天子各自陈述最殊胜的人、牲畜、妻子与儿子。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当时,有一位天子,容色非常美妙,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他身上放出的光明遍照整个祇树给孤独园。

  当时,那位天子诵偈说:

  「两足的人中最尊贵的是剎帝利,四足牲畜中最殊胜的是犎牛,

  童贞处女是最好的妻子,生为长子最可贵。」

  当时,世尊诵偈答说:

  「两足的人中最尊贵的是正觉的圣者,四足牲畜中最殊胜的是乘马,

  能随顺丈夫的是第一贤妻,漏(烦恼)尽的孩子最可贵。」

  那时,那位天子又诵偈说:

  「很久以前就已看见您这位婆罗门证得般涅槃,

  您已越过一切的怖畏,永远地超离世间的恩爱。」

  当时,那位天子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顶礼后,便隐没不见了。

  第一二二O经注释:

  1、「剎利两足尊……贵生为上子」: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二第二十经此偈作「于其二足中,剎利为最胜;于彼四足中,牛为最胜者;若于娶妻中,童女为最胜;于诸儿息中,长子为最胜。」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偈作「剎利两足尊,四足牲牛胜,妻中贵姓胜,子中长子胜。」犎,音ㄈㄥ,野牛。

  2、「正觉两足尊……漏尽子之上」:别译杂阿含经此偈作「两足最胜正觉是,四足中胜善乘是,娶妻中胜贞女是,儿子中胜孝者是。」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偈作「正觉两足尊,良骏四足胜,柔顺为贤妻,孝顺子最胜。」

  

  一二二一、本经叙说地起、空落、祈请、言语中之最胜者;并谓六内处为世间生起、相顺可、爱取、损减之法。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非常美妙,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他身上放出的光明遍照整个祇树给孤独园。

  当时,那位天子诵偈说:

  「从地里生起的万物中,什么是最殊胜的呢?

  从空中掉落的东西中,又是以什么为最殊胜的呢?

  所有可祈请依靠之处,什么是最为第一的呢?

  一切的言语中,什么是最上的言说呢?」

  当时,有一位天子,过去世原为农夫,现在受生于天上,由于过去世所习,所以就诵偈答那位天子说:

  「五谷从地里生起,这是万物中最为殊胜的。

  种子从空中而掉落于地上,这是最为殊胜的东西。

  牛只帮助耕种养育人,这是所有依靠中最殊胜处。

  爱子所说的话,就是一切言语中最为殊胜的话。」

  那位发问的天子告诉答话的天子说:「我并不是要问你,你为什么如此多言而轻躁妄说呢?我自己诵偈是要问世尊说:

  『从地里生起的万物中,什么是最殊胜的呢?

  从空中掉落的东西中,又是以什么为最殊胜的呢?

  所有可祈请依靠之处,何处最为殊胜呢?

  一切的言语中,什么是最上的言说呢?』」

  当时,世尊就诵偈答说:

  「从地下踊出的万物中,以三明(宿命、天眼、漏尽)最为殊胜。

  从空中掉下的东西中,也是以三明最为第一。

  贤圣的弟子僧,是所有皈依师中最殊胜之处。

  如来的说法,是一切言说中最殊胜的话。」

  当时,那位天子又诵偈问说:

  「世间是由那些法所生起的呢?与那些法相顺和合呢?

  世间爱取那些法呢?有那些法会使世间损减而生起苦呢?」

  当时,世尊就诵偈答说:

  「世间是由六内处一同生起的,世间与六内处相顺和合,

  世间爱取六内处法,六内处会使世间损减而生苦。」

  那时,那位天子就又诵偈说:

  「很久以前就已看见您这位婆罗门证得般涅槃,

  您已越过一切的怖畏,永远地超离世间的恩爱。」

  当时,那位天子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顶礼后,便隐没不见了。

  第一二二一经注释:

  1、「爱子有所说,是则言中胜」:根据汉译南传大藏经注云:「为子者不语双亲不利之语,故所语为最上。」

  2、踊:同「踊」,此有向上盛出意。

  3、「世间几法起……世几法损减」: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偈作「何生世间生?和合何物上?世间依何物?依何世间苦?」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二第二二经此偈作「云何生世间?云何得和合?几爱世间有?何物苦世间?」郭良鋆译南传小部经集第一六八偈则作:「『世界产生于什么?』雪山夜叉说:『世界与什么亲近?世界执着什么?世界受苦于什么?』」

  4、「世六法等起……世六法损减」:别译杂阿含经此偈作「六爱生世间,六触能和合,六爱能得有,六情生诸苦。」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偈作「六生世间生,和合于六上,依六而执着,于六世间苦。」根据南传注释,六法即指六内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为心、心所之所依,故名六内处。郭良鋆译南传小部经集第一六九偈则作「『世界产生于六,雪山夜叉啊!』世尊说:『世界与六亲近,世界执着六,世界受苦于六。』」六,亦指六内处。

  

  一二二二、本经叙说佛陀告诉一天子,心为持去、拘引、制御世间之法。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非常美妙,于后夜时分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他身上放出的光明遍照整个祇树给孤独园。

  当时,那位天子诵偈问佛陀说:

  「是谁控持这世间呢?是谁拘牵着世间呢?

  什么是能制御世间的一法呢?」

  当时,世尊诵偈答说:

  「是心控持这世间,是心拘引着世间,

  能制御世间的一法就是心。」

  那时,那位天子又诵偈说:

  「很久以前就已看见您这位婆罗门证得般涅槃,

  您已越过一切的怖畏,永远地超离世间的恩爱。」

  当时,那位天子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顶礼后,便隐没不见了。

  

  一二二三、本经叙说佛陀告诉一天子,欲能缚世间,断除爱欲,才能得涅槃。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非常美妙,于后夜时分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他身上放出的光明遍照整个祇树给孤独园。

  当时,那位天子诵偈问佛陀说:

  「究竟是什么能系缚这世间?调伏了什么才能得到解脱呢?

  断除什么法,才能叫做证得涅槃呢?」

  当时,世尊诵偈答说:

  「爱欲能系缚这世间,调伏了爱欲才能得到解脱,

  断除爱欲的话,才能叫做证得涅槃。」

  那时,那位天子又诵偈说:

  「很久以前就已看见您这位婆罗门证得般涅槃,

  您已越过一切的怖畏,永远地超离世间的恩爱。」

  当时,那位天子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顶礼后,便隐没不见。

  

  一二二四、本经叙说佛陀告诉一天子,世间被衰老所覆,死亡所围绕,众生则被爱所系缚,而法建立了世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有一位天子,容色非常美妙,于后夜时分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他身上放出的光明遍照整个祇树给孤独园。

  当时,那位天子诵偈问佛陀说:

  「是什么掩覆这世间?是什么围绕这世间?

  是什么结缚着众生?是什么建立这世间?」

  当时,世尊诵偈答说:

  「是衰老掩覆这世间,死亡围绕这世间,

  爱欲系缚着众生,法建立这世间。」

  那时,那位天子又诵偈说:

  「很久以前就已看见您这位婆罗门证得般涅槃,

  您已越过一切的怖畏,永远地超离世间的恩爱。」

  当时,那位天子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顶礼后,便隐没不见。

  

  一二二五、本经叙说佛陀告诉一天子,众生被无明、爱结、我慢所障害,惟如来成等觉,能解脱此障害。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