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而得能聚斂?」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偈作「何者人支持?此世最上友?生物依大地,何精以育此?」
2、「田宅衆生有……業爲衆生依」:別譯雜阿含經作「種田爲義利;妻爲最親友;衆生依熟苗,而得自濟活;若能勤作者,斯業勝聚斂。」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偈作「子乃人支持;妻爲最上友;生物依大地,雨精以育此。」
一二一九、本經敘說佛與天子各自陳述第一愛、第一財、第一光明、第一湖。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有一位天子,容色非常美妙,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他身上放出的光明遍照整個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那位天子誦偈問說:
「所喜愛的莫過于孩子,財物沒有比牛只更可貴的,
所有光明沒有勝過太陽的,一切湖水不能勝過大海。」
當時,世尊誦偈答說:
「所喜愛的莫過于自己,財物沒有比谷物還好的,
所有光明沒有勝過智慧的,一切湖水不能勝過所見。」
那時,那位天子又誦偈說:
「很久以前就已看見您這位婆羅門證得般涅槃,
您已越過一切的怖畏,永遠地超離世間的恩愛。」
當時,那位天子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頂禮後,便隱沒不見了。
第一二一九經注釋:
1、薩羅無過海: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二第十九經此處作「淵中海第一」。薩羅,即湖。
2、「愛無過于己……薩羅無過見」:別譯雜阿含經此偈作「所愛無過身,能教第一財,慧爲第一明,雨爲第一淵」;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偈作「可愛莫若己,致富莫若谷,光明莫若慧,雨爲最上湖。」
一二二O、本經敘說佛與天子各自陳述最殊勝的人、牲畜、妻子與兒子。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當時,有一位天子,容色非常美妙,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他身上放出的光明遍照整個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那位天子誦偈說:
「兩足的人中最尊貴的是剎帝利,四足牲畜中最殊勝的是犎牛,
童貞處女是最好的妻子,生爲長子最可貴。」
當時,世尊誦偈答說:
「兩足的人中最尊貴的是正覺的聖者,四足牲畜中最殊勝的是乘馬,
能隨順丈夫的是第一賢妻,漏(煩惱)盡的孩子最可貴。」
那時,那位天子又誦偈說:
「很久以前就已看見您這位婆羅門證得般涅槃,
您已越過一切的怖畏,永遠地超離世間的恩愛。」
當時,那位天子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頂禮後,便隱沒不見了。
第一二二O經注釋:
1、「剎利兩足尊……貴生爲上子」: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二第二十經此偈作「于其二足中,剎利爲最勝;于彼四足中,牛爲最勝者;若于娶妻中,童女爲最勝;于諸兒息中,長子爲最勝。」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偈作「剎利兩足尊,四足牲牛勝,妻中貴姓勝,子中長子勝。」犎,音ㄈㄥ,野牛。
2、「正覺兩足尊……漏盡子之上」:別譯雜阿含經此偈作「兩足最勝正覺是,四足中勝善乘是,娶妻中勝貞女是,兒子中勝孝者是。」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偈作「正覺兩足尊,良駿四足勝,柔順爲賢妻,孝順子最勝。」
一二二一、本經敘說地起、空落、祈請、言語中之最勝者;並謂六內處爲世間生起、相順可、愛取、損減之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有一位天子,容色非常美妙,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他身上放出的光明遍照整個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那位天子誦偈說:
「從地裏生起的萬物中,什麼是最殊勝的呢?
從空中掉落的東西中,又是以什麼爲最殊勝的呢?
所有可祈請依靠之處,什麼是最爲第一的呢?
一切的言語中,什麼是最上的言說呢?」
當時,有一位天子,過去世原爲農夫,現在受生于天上,由于過去世所習,所以就誦偈答那位天子說:
「五谷從地裏生起,這是萬物中最爲殊勝的。
種子從空中而掉落于地上,這是最爲殊勝的東西。
牛只幫助耕種養育人,這是所有依靠中最殊勝處。
愛子所說的話,就是一切言語中最爲殊勝的話。」
那位發問的天子告訴答話的天子說:「我並不是要問你,你爲什麼如此多言而輕躁妄說呢?我自己誦偈是要問世尊說:
『從地裏生起的萬物中,什麼是最殊勝的呢?
從空中掉落的東西中,又是以什麼爲最殊勝的呢?
所有可祈請依靠之處,何處最爲殊勝呢?
一切的言語中,什麼是最上的言說呢?』」
當時,世尊就誦偈答說:
「從地下踴出的萬物中,以叁明(宿命、天眼、漏盡)最爲殊勝。
從空中掉下的東西中,也是以叁明最爲第一。
賢聖的弟子僧,是所有皈依師中最殊勝之處。
如來的說法,是一切言說中最殊勝的話。」
當時,那位天子又誦偈問說:
「世間是由那些法所生起的呢?與那些法相順和合呢?
世間愛取那些法呢?有那些法會使世間損減而生起苦呢?」
當時,世尊就誦偈答說:
「世間是由六內處一同生起的,世間與六內處相順和合,
世間愛取六內處法,六內處會使世間損減而生苦。」
那時,那位天子就又誦偈說:
「很久以前就已看見您這位婆羅門證得般涅槃,
您已越過一切的怖畏,永遠地超離世間的恩愛。」
當時,那位天子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頂禮後,便隱沒不見了。
第一二二一經注釋:
1、「愛子有所說,是則言中勝」:根據漢譯南傳大藏經注雲:「爲子者不語雙親不利之語,故所語爲最上。」
2、踴:同「踴」,此有向上盛出意。
3、「世間幾法起……世幾法損減」: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偈作「何生世間生?和合何物上?世間依何物?依何世間苦?」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二第二二經此偈作「雲何生世間?雲何得和合?幾愛世間有?何物苦世間?」郭良鋆譯南傳小部經集第一六八偈則作:「『世界産生于什麼?』雪山夜叉說:『世界與什麼親近?世界執著什麼?世界受苦于什麼?』」
4、「世六法等起……世六法損減」:別譯雜阿含經此偈作「六愛生世間,六觸能和合,六愛能得有,六情生諸苦。」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偈作「六生世間生,和合于六上,依六而執著,于六世間苦。」根據南傳注釋,六法即指六內處││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爲心、心所之所依,故名六內處。郭良鋆譯南傳小部經集第一六九偈則作「『世界産生于六,雪山夜叉啊!』世尊說:『世界與六親近,世界執著六,世界受苦于六。』」六,亦指六內處。
一二二二、本經敘說佛陀告訴一天子,心爲持去、拘引、製禦世間之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有一位天子,容色非常美妙,于後夜時分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他身上放出的光明遍照整個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那位天子誦偈問佛陀說:
「是誰控持這世間呢?是誰拘牽著世間呢?
什麼是能製禦世間的一法呢?」
當時,世尊誦偈答說:
「是心控持這世間,是心拘引著世間,
能製禦世間的一法就是心。」
那時,那位天子又誦偈說:
「很久以前就已看見您這位婆羅門證得般涅槃,
您已越過一切的怖畏,永遠地超離世間的恩愛。」
當時,那位天子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頂禮後,便隱沒不見了。
一二二叁、本經敘說佛陀告訴一天子,欲能縛世間,斷除愛欲,才能得涅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有一位天子,容色非常美妙,于後夜時分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他身上放出的光明遍照整個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那位天子誦偈問佛陀說:
「究竟是什麼能系縛這世間?調伏了什麼才能得到解脫呢?
斷除什麼法,才能叫做證得涅槃呢?」
當時,世尊誦偈答說:
「愛欲能系縛這世間,調伏了愛欲才能得到解脫,
斷除愛欲的話,才能叫做證得涅槃。」
那時,那位天子又誦偈說:
「很久以前就已看見您這位婆羅門證得般涅槃,
您已越過一切的怖畏,永遠地超離世間的恩愛。」
當時,那位天子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頂禮後,便隱沒不見。
一二二四、本經敘說佛陀告訴一天子,世間被衰老所覆,死亡所圍繞,衆生則被愛所系縛,而法建立了世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
那時,有一位天子,容色非常美妙,于後夜時分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他身上放出的光明遍照整個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那位天子誦偈問佛陀說:
「是什麼掩覆這世間?是什麼圍繞這世間?
是什麼結縛著衆生?是什麼建立這世間?」
當時,世尊誦偈答說:
「是衰老掩覆這世間,死亡圍繞這世間,
愛欲系縛著衆生,法建立這世間。」
那時,那位天子又誦偈說:
「很久以前就已看見您這位婆羅門證得般涅槃,
您已越過一切的怖畏,永遠地超離世間的恩愛。」
當時,那位天子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頂禮後,便隱沒不見。
一二二五、本經敘說佛陀告訴一天子,衆生被無明、愛結、我慢所障害,惟如來成等覺,能解脫此障害。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