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九▪P3

  ..续本文上一页其已入般涅槃,并为受第一记。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毗婆罗山七叶树林的石室中。

  那时,有位名叫瞿低迦的尊者,住在王舍城仙人山侧的黑石室中,他独自思惟,修习不放逸行,自己已得到利益,得到了一时的心解脱,能以自身作证,然而却一再的退转;经过一、二、三、四、五、六次的返还与退转,还是又得到一时的心解脱,而能以自身作证,可是不久却又退转了。

   那位瞿低迦尊者这样想着:我独自在僻静处思惟,修习不放逸行,这样地精勤修习,使自己得到了利益,得到了一时的心解脱,能以自身作证,然而却又一再地退转,乃至经过六次的返还之后,还又退转。我现在应该以刀自杀,不让有第七次的退转发生。

   当时,恶魔波旬这样想着:现在沙门瞿昙住在王舍城毗婆罗山侧七叶树林的石窟中,他的弟子瞿低迦住在王舍城仙人山侧的黑石室中,独自住于僻静之处,专心思惟,得到了一时的心解脱,能以自身作证,可是却又经过六次的退转与返还,而后又返还得到了。他这样想着:我已经过了六次的返还与退转,而后又返还得到了,不要再让我有第七次的退转;我宁愿以刀自杀,也不愿使我有第七次的退转发生。如果那位比丘要以刀自杀的话,不要使他自杀,以致出离我的境界而去,我现在应当前往告诉他的大师。

   这时,恶魔波旬就拿着琉璃柄的琵琶,去到世尊住处,然后弹着弦唱诵诗偈说:

   「您这位有大智、大方便,以及自在大神力的圣者,

    您那位烦恼炽盛的弟子,现在却想寻死去,

    伟大的佛陀啊!您应当前往制止,不要让他自杀了。

    为什么听闻佛世尊正法、戒律的声闻弟子,

    要修学他所未得到的果证,竟然要自杀取命终呢?」

   当时,恶魔说完这首诗偈后,世尊便唱诵诗偈回答说:

  「波旬啊!你是放逸之种!由于自己的事而到我这里来。

  一位心志坚固具足的行者,他常安住于深妙的禅定中,

  昼夜勤勉精进,是不会顾惜自己性命的。

  看见三界生死果报的可畏,断除他内心爱欲的人,

  就已经摧伏了魔军,这位瞿低迦已入般涅槃了。」

   恶魔波旬听后,内心忧恼,琵琶掉落于地。内怀忧悲后,便即隐没不见。

   这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你们都来这儿,一起到仙人山侧的黑石室中,去观看瞿低迦比丘以刀自杀的事。」

   当时,世尊和众多比丘就前往仙人山侧的黑石室,看见瞿低迦比丘自杀而躺卧于地。世尊问众比丘说:「你们是否已看见这位瞿低迦比丘自杀而躺卧于地呢?」

   众比丘答佛陀说:「是的,已看见了,世尊!」

   佛陀又问众比丘说:「你们是否看见围绕瞿低迦比丘身体的四周,有黑暗的烟雾生起,而又充满四方呢?」

   众比丘答佛陀说:「已看见,世尊!」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这就是恶魔波旬在瞿低迦善男子身旁四周寻找他的识神,然而瞿低迦比丘已经以不住之心,执刀自杀了。」

   当时,世尊就为瞿低迦比丘受第一记(四果阿罗汉)。

   那时,恶魔波旬就唱诵诗偈说:

   「我到上下及各个方面,到处去寻找他的识神,

    却都不见他的踪影,瞿低迦究竟往那儿去了呢?」

   这时,世尊就又唱诵诗偈答说:

   「如此心志坚固的行者,对于一切都无所求;

    他已拔除了恩爱的根本,这位瞿低迦已入般涅槃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一○七九经注释:

  1、时受意解脱: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得一时之心解脱」。别译杂阿含经卷二第八经此处则作「得时解脱」。时解脱,为七圣之一种,谓随信行之钝根人,须待时节、缘具方能解脱者。缘具有六,即衣、食、床具、处所、说法人、同学人。

  

  一○八○、本经叙说佛于菩提树下成佛不久,恶魔波旬及三位魔女前来扰乱,然佛皆不为所动之事。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郁鞞罗聚落的尼连禅河边,也是他在菩提树下刚成佛不久之时。

   那时,恶魔波旬这样想着:现在沙门瞿昙住在郁鞞罗聚落的尼连禅河边,他在菩提树下成佛不久。我应当前往那儿扰乱他。于是立即化作一位少年人,走到佛前唱诵诗偈说:

   「独自进入空闲之处,去作禅思静思惟;

    既已舍弃了全国的财宝,在这儿又要求些什么呢?

    如果是想求得聚落的利益,为何不去习近于人呢?

    既然不习近于人,最后还能得到什么呢?」

   当时,世尊这样想着:这是恶魔波旬想来扰乱我。于是就唱诵诗偈说:

   「我已经得到了大财利(指法益),心志满足地安于寂灭;

   摧伏了一切的魔军,不再贪着于色欲。

    独自静坐禅思,服食禅定的妙乐;

    所以我不和其他人周旋(应酬)而相习近。」

   恶魔又唱诵诗偈说:

   「瞿昙啊!如果你自己知道安稳涅槃之道的话,

    就独自好好地去享受无为的快乐,为什么还要强行去度化他人呢?」

   佛陀又唱诵诗偈答说:

   「如有不被恶魔所控制的人,他来请问度过彼岸的方法,

   我就会正确地告诉他,使他得到涅槃;

    随时都能不放逸,就不会随顺恶魔的自在役使。」

   恶魔又唱诵诗偈说:

   「有块石头像凝固的脂膏,飞乌看到想来啄食它,

    终竟不能吃到它的美味,损伤了嘴而飞还空中去;

   我现在就像那只飞乌一样,徒劳无益地回归天宫去!」

   恶魔唱诵这段诗偈后,内心怀着忧悲,觉得很后悔,低着头伏在地上,懊恼地用手指画着地。

   恶魔有三位女儿,一叫爱欲,二叫爱念,三叫爱乐,她们来到波旬处,唱诵诗偈说:

   「父亲现在为何那么忧愁呢?对付那个人有什么好忧愁的呢?

    我可以用爱欲的绳索去系缚他,就如调御大象那么容易;

    把他牵到父亲的面前,使他随顺父亲的自在差遣。」

   恶魔答女儿说:

   「那个人已经远离了世俗的恩爱,不是用爱欲就能招引他;

   他已出离了我们魔境,所以令我感到忧愁。」

   这时,三位魔女全身放出光焰,焰炽如云中的电光,她们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我们现在就归依世尊您,愿供养服侍,听令您的差遣。」

   当时,世尊都不看她们一眼。

   世尊说:「你们应知如来已远离一切的爱欲,心灵得到完善的解脱。」如此第二次、第三次的对她们说。

   那时,三位魔女彼此互相这样说着:「男子有各种随形的爱欲,现在我们应该各自变化,变作百种童女的形态、或变作百种初嫁女的形态、或变作百种未生产妇女的形态、或变作百种已生产妇女的形态、或变作百种中年妇女的形态、或变作百种年老妇女的形态,变作这些种种形态的妇女后,再去到沙门瞿昙住处,对他这样说:『现在我们全都来归依您,愿供您差遣使令。』」

   三位魔女做此决议后,立即行作种种的变化,就如上文所说的一样,然后去到世尊住处,向世尊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我们今天全都来归依您,愿供您差遣使令。」

   当时,世尊全都不顾念她们。

   世尊说:「如来之法,已远离一切的爱欲。」还是如此再三跟她们说。

   这时,三位魔女彼此互相谈论着说:「如果是还未离欲的男子,看见了我们如此种种美妙的身体,他的心里一定会迷乱,被欲气所冲击,胸臆因之破裂,热血熏蒸于面。然而现在沙门瞿昙对于我们却一眼也不看,好象如来真已离欲解脱,心灵得到完善的解脱了。我们今天各个应当再唱诵诗偈来问他。」于是她们又去到佛前,顶礼过后,退坐一边。

   爱欲天女就唱诵诗偈说:

   「独自禅思守寂默,舍弃了世俗的钱财宝物;

    既然舍弃了世间的财利,现在又要追求什么呢?

    如果是想求得聚落的利益,为什么不去习近人呢?

   始终不习近于人的话,最后能得到什么呢?」

   佛陀唱诵诗偈答说:

   「我已得到了很大的财利(指法益),心志具足安守寂灭,

    摧伏一切的魔军,不贪着于色欲;

   所以我不再与他人周旋(应酬)相习近。」

   爱念天女又唱诵诗偈说:

   「您是多修习什么深妙的禅定,而度越了五欲的洪流呢?

   又是运用了什么方法,度过这第六意门之烦恼海呢?

    是怎样修习深妙的禅定,以致对于一切深广的爱欲,

   能度达安乐的彼岸,而不被爱欲所执持呢?」

   当时,世尊唱诵诗偈答说:

   「我的身体已得到止息的安乐,心灵已得到完善的解脱,

    于身、口、意三业无所行作,具足正念不动摇。

    能了知一切法,不再生起各种杂乱的心理,

   爱欲、瞋恚、睡眠等盖覆,这些烦恼都已远离。

    如此地多加修习,就能度越五欲的洪流;

   对于第六意门之烦恼海,也都能度越而达彼岸。

   像这样地去修习禅定,那么对于一切深广的爱欲,

   便都能度达彼岸,而不会被它所执持了。」

   这时,爱乐天女又唱诵诗偈说:

   「您已断除了恩爱,以及积聚深厚的贪欲,…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