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雜阿含經卷第叁十九▪P3

  ..續本文上一頁其已入般涅槃,並爲受第一記。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毗婆羅山七葉樹林的石室中。

  那時,有位名叫瞿低迦的尊者,住在王舍城仙人山側的黑石室中,他獨自思惟,修習不放逸行,自己已得到利益,得到了一時的心解脫,能以自身作證,然而卻一再的退轉;經過一、二、叁、四、五、六次的返還與退轉,還是又得到一時的心解脫,而能以自身作證,可是不久卻又退轉了。

   那位瞿低迦尊者這樣想著:我獨自在僻靜處思惟,修習不放逸行,這樣地精勤修習,使自己得到了利益,得到了一時的心解脫,能以自身作證,然而卻又一再地退轉,乃至經過六次的返還之後,還又退轉。我現在應該以刀自殺,不讓有第七次的退轉發生。

   當時,惡魔波旬這樣想著:現在沙門瞿昙住在王舍城毗婆羅山側七葉樹林的石窟中,他的弟子瞿低迦住在王舍城仙人山側的黑石室中,獨自住于僻靜之處,專心思惟,得到了一時的心解脫,能以自身作證,可是卻又經過六次的退轉與返還,而後又返還得到了。他這樣想著:我已經過了六次的返還與退轉,而後又返還得到了,不要再讓我有第七次的退轉;我甯願以刀自殺,也不願使我有第七次的退轉發生。如果那位比丘要以刀自殺的話,不要使他自殺,以致出離我的境界而去,我現在應當前往告訴他的大師。

   這時,惡魔波旬就拿著琉璃柄的琵琶,去到世尊住處,然後彈著弦唱誦詩偈說:

   「您這位有大智、大方便,以及自在大神力的聖者,

    您那位煩惱熾盛的弟子,現在卻想尋死去,

    偉大的佛陀啊!您應當前往製止,不要讓他自殺了。

    爲什麼聽聞佛世尊正法、戒律的聲聞弟子,

    要修學他所未得到的果證,竟然要自殺取命終呢?」

   當時,惡魔說完這首詩偈後,世尊便唱誦詩偈回答說:

  「波旬啊!你是放逸之種!由于自己的事而到我這裏來。

  一位心志堅固具足的行者,他常安住于深妙的禅定中,

  晝夜勤勉精進,是不會顧惜自己性命的。

  看見叁界生死果報的可畏,斷除他內心愛欲的人,

  就已經摧伏了魔軍,這位瞿低迦已入般涅槃了。」

   惡魔波旬聽後,內心憂惱,琵琶掉落于地。內懷憂悲後,便即隱沒不見。

   這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你們都來這兒,一起到仙人山側的黑石室中,去觀看瞿低迦比丘以刀自殺的事。」

   當時,世尊和衆多比丘就前往仙人山側的黑石室,看見瞿低迦比丘自殺而躺臥于地。世尊問衆比丘說:「你們是否已看見這位瞿低迦比丘自殺而躺臥于地呢?」

   衆比丘答佛陀說:「是的,已看見了,世尊!」

   佛陀又問衆比丘說:「你們是否看見圍繞瞿低迦比丘身體的四周,有黑暗的煙霧生起,而又充滿四方呢?」

   衆比丘答佛陀說:「已看見,世尊!」

   佛陀告訴衆比丘說:「這就是惡魔波旬在瞿低迦善男子身旁四周尋找他的識神,然而瞿低迦比丘已經以不住之心,執刀自殺了。」

   當時,世尊就爲瞿低迦比丘受第一記(四果阿羅漢)。

   那時,惡魔波旬就唱誦詩偈說:

   「我到上下及各個方面,到處去尋找他的識神,

    卻都不見他的蹤影,瞿低迦究竟往那兒去了呢?」

   這時,世尊就又唱誦詩偈答說:

   「如此心志堅固的行者,對于一切都無所求;

    他已拔除了恩愛的根本,這位瞿低迦已入般涅槃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衆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一○七九經注釋:

  1、時受意解脫: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得一時之心解脫」。別譯雜阿含經卷二第八經此處則作「得時解脫」。時解脫,爲七聖之一種,謂隨信行之鈍根人,須待時節、緣具方能解脫者。緣具有六,即衣、食、床具、處所、說法人、同學人。

  

  一○八○、本經敘說佛于菩提樹下成佛不久,惡魔波旬及叁位魔女前來擾亂,然佛皆不爲所動之事。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郁鞞羅聚落的尼連禅河邊,也是他在菩提樹下剛成佛不久之時。

   那時,惡魔波旬這樣想著:現在沙門瞿昙住在郁鞞羅聚落的尼連禅河邊,他在菩提樹下成佛不久。我應當前往那兒擾亂他。于是立即化作一位少年人,走到佛前唱誦詩偈說:

   「獨自進入空閑之處,去作禅思靜思惟;

    既已舍棄了全國的財寶,在這兒又要求些什麼呢?

    如果是想求得聚落的利益,爲何不去習近于人呢?

    既然不習近于人,最後還能得到什麼呢?」

   當時,世尊這樣想著:這是惡魔波旬想來擾亂我。于是就唱誦詩偈說:

   「我已經得到了大財利(指法益),心志滿足地安于寂滅;

   摧伏了一切的魔軍,不再貪著于色欲。

    獨自靜坐禅思,服食禅定的妙樂;

    所以我不和其他人周旋(應酬)而相習近。」

   惡魔又唱誦詩偈說:

   「瞿昙啊!如果你自己知道安穩涅槃之道的話,

    就獨自好好地去享受無爲的快樂,爲什麼還要強行去度化他人呢?」

   佛陀又唱誦詩偈答說:

   「如有不被惡魔所控製的人,他來請問度過彼岸的方法,

   我就會正確地告訴他,使他得到涅槃;

    隨時都能不放逸,就不會隨順惡魔的自在役使。」

   惡魔又唱誦詩偈說:

   「有塊石頭像凝固的脂膏,飛烏看到想來啄食它,

    終竟不能吃到它的美味,損傷了嘴而飛還空中去;

   我現在就像那只飛烏一樣,徒勞無益地回歸天宮去!」

   惡魔唱誦這段詩偈後,內心懷著憂悲,覺得很後悔,低著頭伏在地上,懊惱地用手指畫著地。

   惡魔有叁位女兒,一叫愛欲,二叫愛念,叁叫愛樂,她們來到波旬處,唱誦詩偈說:

   「父親現在爲何那麼憂愁呢?對付那個人有什麼好憂愁的呢?

    我可以用愛欲的繩索去系縛他,就如調禦大象那麼容易;

    把他牽到父親的面前,使他隨順父親的自在差遣。」

   惡魔答女兒說:

   「那個人已經遠離了世俗的恩愛,不是用愛欲就能招引他;

   他已出離了我們魔境,所以令我感到憂愁。」

   這時,叁位魔女全身放出光焰,焰熾如雲中的電光,她們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我們現在就歸依世尊您,願供養服侍,聽令您的差遣。」

   當時,世尊都不看她們一眼。

   世尊說:「你們應知如來已遠離一切的愛欲,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如此第二次、第叁次的對她們說。

   那時,叁位魔女彼此互相這樣說著:「男子有各種隨形的愛欲,現在我們應該各自變化,變作百種童女的形態、或變作百種初嫁女的形態、或變作百種未生産婦女的形態、或變作百種已生産婦女的形態、或變作百種中年婦女的形態、或變作百種年老婦女的形態,變作這些種種形態的婦女後,再去到沙門瞿昙住處,對他這樣說:『現在我們全都來歸依您,願供您差遣使令。』」

   叁位魔女做此決議後,立即行作種種的變化,就如上文所說的一樣,然後去到世尊住處,向世尊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們今天全都來歸依您,願供您差遣使令。」

   當時,世尊全都不顧念她們。

   世尊說:「如來之法,已遠離一切的愛欲。」還是如此再叁跟她們說。

   這時,叁位魔女彼此互相談論著說:「如果是還未離欲的男子,看見了我們如此種種美妙的身體,他的心裏一定會迷亂,被欲氣所沖擊,胸臆因之破裂,熱血熏蒸于面。然而現在沙門瞿昙對于我們卻一眼也不看,好象如來真已離欲解脫,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了。我們今天各個應當再唱誦詩偈來問他。」于是她們又去到佛前,頂禮過後,退坐一邊。

   愛欲天女就唱誦詩偈說:

   「獨自禅思守寂默,舍棄了世俗的錢財寶物;

    既然舍棄了世間的財利,現在又要追求什麼呢?

    如果是想求得聚落的利益,爲什麼不去習近人呢?

   始終不習近于人的話,最後能得到什麼呢?」

   佛陀唱誦詩偈答說:

   「我已得到了很大的財利(指法益),心志具足安守寂滅,

    摧伏一切的魔軍,不貪著于色欲;

   所以我不再與他人周旋(應酬)相習近。」

   愛念天女又唱誦詩偈說:

   「您是多修習什麼深妙的禅定,而度越了五欲的洪流呢?

   又是運用了什麼方法,度過這第六意門之煩惱海呢?

    是怎樣修習深妙的禅定,以致對于一切深廣的愛欲,

   能度達安樂的彼岸,而不被愛欲所執持呢?」

   當時,世尊唱誦詩偈答說:

   「我的身體已得到止息的安樂,心靈已得到完善的解脫,

    于身、口、意叁業無所行作,具足正念不動搖。

    能了知一切法,不再生起各種雜亂的心理,

   愛欲、瞋恚、睡眠等蓋覆,這些煩惱都已遠離。

    如此地多加修習,就能度越五欲的洪流;

   對于第六意門之煩惱海,也都能度越而達彼岸。

   像這樣地去修習禅定,那麼對于一切深廣的愛欲,

   便都能度達彼岸,而不會被它所執持了。」

   這時,愛樂天女又唱誦詩偈說:

   「您已斷除了恩愛,以及積聚深厚的貪欲,…

《雜阿含經卷第叁十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