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雜阿含經卷第叁十九▪P4

  ..續本文上一頁

    使人多生淨信,能度越愛欲的洪流,

    開發明澈的智慧,超越死魔的境地。」

   當時,世尊唱誦詩偈答說:

   「我以大方便,廣度所有入于如來正法、戒律中的人,

   這些人都已得度了,有智慧的人還有什麼好憂惱的呢?」

   那時,叁位魔女心志無法達成,于是就回到她們父王惡魔波旬之處。

   這時,惡魔波旬遙見女兒回來了,就唱誦詩偈嘲弄她們說:

   「你們這叁位女孩,自誇能將瞿昙系縛來,

    因此都放出全身的光焰,有如電光于雲中流竄一樣。

    到了大精進的佛陀住處,各自展現自己的容姿,

    卻反而被他所識破,就如風飄綿絮一般的輕易。

    又如想用手爪去抓破山,用牙齒去咬破鐵丸,

    想用如發的藕絲旋轉大山一樣地困難,

   世尊對于一切的和合都已解脫,然而你們卻還希望能擾亂他的心。

   如果能系縛住風的腳,使月亮從空中掉下來,

    用手去攪動大海,用吹氣去搖動大雪山,

   那麼對于一切和合都已解脫的如來,也才有可能使他動搖。

   又如在于深廣的巨海中,想要求得安足之地一樣的不易,如來對于一切的和合都已解脫,

   在正覺的大海中,想使他動搖也是如此地不易。」

   當時惡魔波旬如此嘲弄叁個女兒後,便即隱沒不見。

  第一○八○經注釋:

  1、「非魔所製處,來問度彼岸」:別譯雜阿含經卷二第九經此處作「人不屬魔者,谘吾彼岸法」。

  2、「魔說是已……以指畫地」: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時,惡魔波旬于世尊前,氣餒以唱偈,離座而去。于離世尊不遠,趺坐于地上,默然、悄然、落肩、氣餒、困惱,以杖搔地而坐。」別譯雜阿含經此處則作「爾時,魔王說是偈已,憂愁苦惱,極生悔恨,向一空處,蹲踞獨坐,以箭畫地,思作方計。」

  3、第六海:根據南傳注釋,乃指意門之煩惱瀑流而言。

  4、若能縛風足:「若」原作「著」,今依雜阿含經論會編改定。

  5、時惡魔波旬弄叁女已:「時」原作「如」,今依雜阿含經論會編改定。

  

  一○八一、本經敘說世尊初成佛道,惡魔化作百種淨、不淨色來擾亂,但佛不爲所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郁鞞羅聚落尼連禅河邊的大菩提樹下,初成佛道。

   天魔波旬這樣想著:這沙門瞿昙在郁鞞羅住處尼連禅河邊的菩提樹下,初成佛道。我現在應當前往那兒擾亂他。于是自己立即化身作百種美麗與醜陋的形相,去到佛陀住處。

   佛陀遙見波旬化現百種美麗與醜陋的形相,這樣想著:這是惡魔波旬化現成百種美麗與醜陋的形相,想要來擾亂我。便即唱誦詩偈說:

   「你在長夜的生死當中,化作各種美麗與醜陋的形相;

    你爲什麼要這樣作,而不度過苦海到達彼岸呢?

    如果身、口、意叁業,不去擾亂它的話,

    魔王就不能教導你,也不會隨順魔王的自在役使。

    我如此地知道你這位惡魔,從這兒你自己隱沒離去吧!」

   當時,惡魔波旬這樣想著:沙門瞿昙已經知道我的意圖。于是內心憂悲,便即隱沒不見了。

  第一○八一經釋:

  1、淨、不淨色:淨色,指美麗的形相;不淨色,指醜陋的形相。巴利英譯本此處作 beautiful and ugly .

  

  一○八二、本經敘說佛陀初成正覺,解脫苦行,惡魔波旬欲來擾亂,佛陀不爲所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郁鞞羅聚落尼連禅河邊的菩提樹下,初成正覺。

   那時,世尊獨自住于僻靜之處,專心禅思,這樣想著:我現在已解脫了苦行。真好啊!我現在已完善地解脫苦行。我原先所修習的正願,今天果然已得到了無上的菩提(正覺)。

   當時,惡魔波旬這樣想著:現在沙門瞿昙住在郁鞞羅聚落尼連禅河邊的菩提樹下,初成正覺。我現在應當前往那兒擾亂他。于是立即化作一位少年人,去到佛前,唱誦詩偈說:

   「大修苦行之處,能使人得到清淨;

    然而你現在卻反將它棄舍,在這兒你要求得到什麼呢?

    想要在這裏求得清淨,這清淨也是無從得到的。」

   此時,世尊這樣想著:這是惡魔波旬想來擾亂我。于是就唱誦詩偈說:

   「我知道修習各種的苦行,全都是沒有意義,

   終究不能獲得利益,就如彈弓徒有聲音一樣。

   戒、定、聞慧之道,我都已修習過,

   獲得了第一清淨,這種清淨是沒有能比得上的。」

   當時,惡魔波旬這樣想著:沙門瞿昙已經知道我的意圖。于是內心憂悲,便即隱沒不見了。

  第一○八二經注釋:

  1、我今解脫苦行: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我今實已脫離彼苦行」。苦行;依南傳注釋,指六年之苦行。

  2、如弓但有聲:但,麗本作「彈」。巴利本此處作「如陸舟之舻舵」。

  

  一○八叁、本經敘說惡魔波旬妨礙世尊,使不得乞食,但世尊仍怡然而不爲所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娑羅婆羅門聚落裏。

   那時,世尊于早晨穿著法衣,拿著缽盂,進入婆羅聚落中乞食。當時,惡魔波旬這樣想著:現在沙門瞿昙于早晨穿著法衣,拿著缽盂,進入婆羅聚落中乞食,我現在應當前往,先他進入民舍,告訴所有信心的婆羅門長者,使沙門瞿昙乞不到食物,空著缽盂出來。

   這時,惡魔波旬就跟隨在佛陀後面,這樣高聲唱說:「沙門啊!沙門啊!你都乞不到食物嗎?」

   當時,世尊這樣想著:這是惡魔波旬想要來擾亂我。便即唱誦詩偈說:

   「你現在冒犯如來,將獲得無量的罪過;

    你以爲如來,會遭受各種苦惱影響的嗎?」

   當時,惡魔波旬如此答說:「瞿昙啊!你再進入聚落乞食,我將會使你得到供養。」

   這時,世尊唱誦詩偈答說:

   「即使一無所有,我自己也能安樂生活著;

    就如那光音天人一樣,常以欣悅爲食。

    即使一無所有,我自己也能安樂生活著;

    常以欣悅爲食,而不依于這存在的身體。」

   當時,惡魔波旬這樣想著:沙門瞿昙已經知道了我的意圖。于是內心憂悲,便即隱沒不見。

  第一○八叁經注釋:

  1、汝新于如來:新,宋、元、明、聖四本均作「親」。巴利本則作「犯」。

  2、謂呼:即「以爲」。(見朱慶之著「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

  

  一○八四、本經敘說惡魔波旬欲妨礙佛及弟子到人間遊行教化,但佛不爲所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捺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衆比丘說:「我已解脫人天繩索的束縛,你們也是都解脫了人天繩索的束縛。你們應當遊行人間,多行度化,多作利益,以安樂人天。你們不須結伴同行,應各自離去。我現在也要前往郁鞞羅聚落的人間遊行教化去了。」

   當時,惡魔波旬這樣想著:沙門瞿昙住在波羅 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爲衆聲聞弟子如此說法:「我已經解脫人天繩索的束縛,你們也都能如此了。你們應各自到人間去教化,……乃至我也將到郁鞞羅聚落的人間遊行教化去了。」我現在應當前住那兒擾亂他。于是立即化作一位少年人,在佛陀之前唱誦詩偈說:

   「你並未解脫而自作解脫的想法,就以爲自己已得解脫了,

    其實是被我的大繩索所系縛著,我現在終究不會放棄你的。」

   這時,世尊這樣想著:這是惡魔波旬想要來擾亂我。便即唱誦詩偈說:

   「我已解脫了一切人天的各種繩索,

    我也已經知道你是惡魔波旬,你立即自行隱沒去吧!」

   當時,惡魔波旬這樣想著:沙門瞿昙已經知道了我的意圖。于是內心憂悲,便即隱沒不見。

  

   一○八五、本經敘說惡魔波旬欲勸止世尊爲四衆說法而不可得。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釋氏的石主釋氏聚落裏。

   那時,石主釋氏聚落有很多人死于瘟疫。到處的民衆,無論男女,都從四方來受持叁皈。那些病人,無論男女老少,都由來者自稱名字發願說:「我某甲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比丘僧。」整村全邑的人,全都如此。

   當時,世尊也精勤地爲衆聲聞弟子說法。

   那時,這些信心皈依叁寶的人,都受生于人、天的善道中。

   當時,惡魔波旬這樣想著:現在沙門瞿昙住于釋氏的石主釋氏聚落裏,精勤地爲四衆弟子說法。我現在應當前往那兒擾亂他。于是就化作一位少年人,去到佛前唱誦詩偈說:

   「你爲什麼要精勤說法,教化衆人民呢?

    對于支持或不支持你的人,你都不能免于爲他們而辛苦奔走;

    是因爲已被系縛的緣故,所以才爲他們說法的嗎?」

   當時,世尊這樣想著:這是惡魔波旬想要來擾亂我。便即唱誦詩偈說:

   「你這位夜叉應當知道:衆生是由各種因素集聚而生起的,

    具有智慧的人,誰能不起哀憫之心呢?

    就是因爲哀憫他們的緣故,就不能不教化他們;

    哀憫一切衆生,依法自應如此去做!」

  惡魔波旬這樣想著:沙門瞿昙已經知道了我的意圖。于是內心憂悲,便即隱沒不見了。

  第一○八五經注釋:

  1「何爲勤說法……而爲彼說法?」巴利譯本此偈作:

   Not suitable fo…

《雜阿含經卷第叁十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