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杂阿含经卷第七▪P6

  ..续本文上一页

   就如「当断」的四十篇经文一样,像这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等法,每一法都有四十篇经文,也都如同上述。

  第一八二经注释:

  1、信根:为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之一。所谓信根,就是要相信正道及助道之法,如此便能出生一切无漏禅定解脱。所说正道即指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助道即指五停心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数息观。

  

   一八三、本经叙说为断五阴无常,应修习信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人已被火烧到头发和衣服了,你应当怎样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啊!这时应当生起强烈的欲愿,殷勤运用各种方便善巧及时抢救,把火扑灭。」

   佛陀告诉比丘说:「人们的头发和衣服遭火烧燃还可暂忘,可是无常的盛火就应当把它除尽断灭掉。为了断灭这无常盛火的缘故,应当修习由信根增长的信力。到底是要断灭什么无常法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由信根增长的信力呢?我说是为了断灭物质现象无常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由信根增长的信力;也是为了断灭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无常的缘故,所以要修习由信根增长的信力。」就像这样地广为解说,乃至于……。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无常」的经文一样,像这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等法,有八篇的经文,也如上述

   就如「信力」的经文一样,像这修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等法,有八篇经文如上述。

   就如「当断」的四十篇经文一样,像这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等法,每一法都有四十篇经文,也都如同上述。

  第一八三经注释:

  1信力:为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慧力)之一。五力与五根相对,是五善根的更进一步增长。谓五善根虽生,然恶犹未破,所以便须修习,令根增长,至根成恶破为止,所以叫作「力」。信力,谓信正道及助道法,若信根增长,则能遮止诸烦恼,不被偏小诸疑所动,故名信力。

  

   一八四、本经叙说为断五阴无常,应修习念觉分。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人已被火烧到头发和衣服了,你应当怎样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啊!这时应当生起强烈的欲愿,殷勤运用各种方便善巧及时抢救,把火扑灭。」

   佛陀告诉比丘说:「人们的头发和衣服遭火烧燃还可暂忘,可是无常的盛火就应当把它除尽断灭掉。为了断灭这无常盛火的缘故,所以要修习时时观念正法的念觉分。到底是要断灭什么无常法的缘故,所以要修习时时观念正法的念觉分呢?我说是为了要断灭物质现象的无常,所以要修习时时观念正法的念觉分;也应当要断灭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无常,所以要修习时时观念正法的念觉分。」就像这样地广为解说,乃至于……。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无常」的经文一样,像这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等法的经文,有八篇经文都如上述

   就如「念觉分」的八篇经文一样,像这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舍觉分、定觉分等法,每一法都各有八篇经文,也如上述。

   就如「当断」的五十六篇经文一样,像这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等法,每一法都有五十六篇经文,也都如同上述。

  第一八四经注释:

  1、念觉分:为七觉分之一,七觉分是修习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择法觉分|即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二、精进觉分|即以勇猛心,

  力行正法。三、喜觉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欢喜。四、轻安觉分(除觉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五、念觉分|即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六、定觉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乱。七、舍觉分|即舍离一切虚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一八五、本经叙说为断五阴无常,应修习正见。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人已被火烧到头发和衣服了,你应当怎样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啊!这时应当生起强烈的欲愿,殷勤运用各种方便善巧及时抢救,把火扑灭。」

   佛陀告诉比丘说:「人们的头发和衣服遭火烧燃还可暂忘,可是无常的盛火就应当把它除尽断灭掉。为了断灭这无常盛火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正确的知见。到底是要断灭什么无常火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正确的知见呢?就是为了要断灭物质现象无常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正确的知见;为了要断灭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正确的知见。」就像这样地广为解说,乃至于……。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如「无常」的经文一样,像这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等八篇经文也如上述。

   如「正见」的八篇经文一样,像这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法,每一法都各有八篇经文,也如上述。

   就如「当断」的六十四篇经文一样,像这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等法,每一法都有五十六篇经文,也都如同上述。

  第一八五经注释:

  1、正见:为﹁八正道﹂之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八正道是:正见、正思(志)、正语、正业、 正命、正精进(方便)、正念、正定,是八条圣者的道法。

  

   一八六、本经叙说为断五阴无常,应修习苦集尽道四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人已被火烧到头发和衣服了,你应当怎样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啊!这时应当生起强烈的欲愿,殷勤运用各种方便善巧及时抢救,把火扑灭。」

   佛陀告诉比丘说:「人们的头发和衣服遭火烧燃还可暂忘,可是无常的盛火就应当把它除尽断灭掉。为了断灭这无常盛火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苦集尽道四谛。是为了要断灭什么无常法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苦集尽道四谛的呢?我说是为了断灭物质现象无常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苦集尽道四谛;为了要断灭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无常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苦集尽道四谛。」就像这样地广为解说,乃至于……。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无常」的经文一样,像这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等法的经文,也如上述。

   如「苦集尽道」的八篇经文一样,像这苦尽道、乐非尽道、乐尽道等法,每一法都有八篇经文,也如上述。

   就如「当断」的三十二篇经文一样,像这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等法,每一法都有五十六篇经文,也都如同上述。

  第一八六经注释:

  1、苦集尽道:此即四圣谛,又作苦集灭道。苦谛,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谛,是说明人生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瞋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 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痛苦;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归宿的真理;道谛,是说明人要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种,主要是指修习八正道。此四圣谛括尽了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

  

   一八七、本经叙说为断五阴无常,应修习无贪法句。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人已被火烧到头发和衣服了,你应当怎样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啊!这时应当生起强烈的欲愿,殷勤运用各种方便善巧及时抢救,把火扑灭。」

   佛陀告诉比丘说:「人们的头发和衣服遭火烧燃还可暂忘,可是无常的盛火就应当把它除尽断灭掉。为了断灭这无常盛火的缘故,所以要修习不贪爱五欲的法句。是为了要断灭什么无常法的缘故,所以要修习不贪爱五欲的法句呢?我说是为了断灭物质现象无常的缘故,所以要修习不贪爱五欲的法句;为了断灭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无常的缘故,所以要修习不贪爱五欲的法句。」就像这样地广为解说,乃至于……。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无常」的经文一样,像这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等法的经文,也如上述如「当修无贪法句」的八篇经文一样,像这无恚、无痴诸句的正句法句。每一法句都有八篇经文,也如上所述。

   就如「当断」的二十四篇经文一样,像这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等法,每一法都有二十四篇经文,也都如同上述。

  第一八七经注释:

  1、无贪法句:无贪,心无贪欲的意思,尤指不贪爱五欲而言,是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之一。法句,正法的文句。

  

   一八八、本经叙说为断五阴无常,应修习止(禅定)。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人已被火烧到头发和衣服了,你应当怎样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啊!这时应当生起强烈的欲愿,殷勤运用各种方便善巧及时抢救,把火扑灭。」

   佛陀告诉比丘说:「人们的头发和衣服遭火烧燃还可暂忘,可是无常的盛火就应当把它除尽断灭掉。为了断灭这无常盛火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禅定。到底是要断灭什么无常法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禅定呢?我说是为了断灭物质现象无常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禅定;也是为了断灭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无常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禅定。」就像这样地广为解说,乃至于……。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无常」的经文一样,像这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等法的经文,也如上述。

   如「修止」的八篇经文一样,像这「修观」的八篇经文,也如上所述。

   如「当断」的十六篇经文一样,像这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等法,每一法都有十六篇经文,也都如同上述。

   「所有的一切物质现象,无论过去、未来或现在,无论在内或在外,无论粗糙或细致,无论美好或丑恶,无论远处或近处,那一切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我不在物质现象中、物质现象也不在我之中,这些情况要如实地去察知;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像这样子。多闻圣弟子能这样地去做正确观察的话,就会对物质现象生起厌离,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产生厌离;产生厌离后,就不再爱乐它,由于不爱乐它,所以心灵就可获得解脱,解脱知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知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一八八经注释:

  1、「如无常,如是动摇……烦恼动」:此段共计一○五法,但经文实多不可知。

  2、乃至断过去未来现在无常:印顺导师「杂阿含经论会编」注云:

  「即指无常等八法」。

  3、乃至灭、没:印顺导师「杂阿含经论会编」注云:「即指断、知等八法」。

  4、当修止、观:印顺导师「杂阿含经论会编」注云:「即当修四念处……

  止观,共四十六法」。止观,止与观。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观是观察  一切真理。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就是定慧双修的意思。

  

   一八九、本经叙说由于贪欲成之故,所以不知五阴无常。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因为成就一法的缘故,所以就不再能察知物质现象无常,也不再能察知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无常。到底是成就那一法呢?我说就是成就了贪欲一法,所以不能察知物质现象的无常,也不能察知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无常。那么应成就那一法呢?我说就是要成就无贪欲法;能成就无贪欲法的话,就能察知物质现象的无常,也能察知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无常。」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一八九经注释:

  1、贪欲:是三毒(贪欲、瞋恚、愚痴)之一,即引起顺情之尘境而无厌,谓之贪欲。也就是贪爱世间之色欲财宝等而不知足的意思。

  2、「如成就不成就,如是知不知……映翳不映翳亦如是」:意谓如「成就不成就」的经文一样,像 这知不知……映翳不映翳等类的经文,也同样地说法。

  3、「如是知……独、证,亦复如是」:印顺导师「杂阿舍经论会编」注云:「自『知』至作『证』为八类」。

  4、「如贪,如是恚……愁忧、恼苦」:印顺导师「杂阿舍经论会编」注云:「自

  『贪慕』至『恼苦』共六五类」。

  5、映翳:遮蔽之义。

  杂阿含经卷第七终

  

《杂阿含经卷第七》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杂阿含经卷第八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