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知男女。
远离衰退法:远离了正法,成为衰退。
障碍及母乳:此处的「障碍」指的是各种「无法用餐」的情况,经文「于有障碍」以下列举各类无法用餐的情况,「及障碍及母乳」的意思是「包括无法用餐的情况与婴儿哺乳期」。
雌黄黄其足:以雌黄抹足使成(漂亮的)黄色。
嫜姑性狂暴:脾气暴躁的公婆,「嫜」读作「章」,妻对夫之父的称谓,「嫜姑」另译作「姑嫜」。
增长于世间:解读为「增强沉溺于世间(生死轮回)者」。
广集于群宾:广邀宾客,广为布施的意思。
乐随顺观住:另断句作「随顺观住乐」(或简为「随观住乐」),译义不明,或解读为「乐生起时保持仔细观察」,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瞋恚对治鬼:另作「神妙之鬼」,以瞋为食的鬼,他人对他起瞋,该鬼就越显得容光焕发。
稽首湛然迹:顶礼安然之道(涅槃之道)。
缘行至后世:由行为所形成的业力流转到后世。
缘界故生见:依于界而生起见解,参看「缘」、「界」、「正见」
缘界故生说:解读为「依据其领域的倾向而生起了知」,相当的南竹经文作「依特性倾向而生起想、见、寻」。
胶漆得其素:胶与漆一同使用,更显其效。
诸漏不漏心:解读为「诸烦恼都不会使心起烦恼」,参看「漏」,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无那些漏泄」,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不败坏的;不堕落的」。
诸魔得未得:诸魔之所及与诸魔之所不及,「得」作「所及」解,「未得」作「所不及」解。
谁于觉睡眠:全句为「谁于觉睡眠,谁复睡眠觉。」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作「谁于寤者名为睡,谁于睡者名为寤。」「觉」即「」,「睡眠」即「」,无相当的南传经文。
谁将世间去:世间被谁(或什么)所引导?所牵引?参看「将」。
贤死贤命终:「死」与「命终」为同义复词,参看「便不贤死」。(同义词「贤死.贤命终」)
贤汝止我心:美丽的你(可以)满足我的心。
贤圣智慧命:全句为「贤圣智慧命,是为寿中最」,即「以智慧生活之贤圣者,是最殊胜的生活」,「命」是「生活」的意思,参看「命」,《别译杂阿含二四0经》作「于诸寿命中,慧命为最胜」,《相应部一相应七三经》作「以慧生活,是最殊胜的生活」。
贤圣等三昧:贤圣之正定,参看「正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圣正定」。
趣同彼趣趣:将走向与彼(所导致)相同之恶。
遮波梨支提:称为「遮波梨」的「塔庙」,参看「支提」。(相关词「遮波梨支提.漆庵罗树支提.多子支提.瞿昙在拘楼陀支提.婆罗受持支提.舍重担支提.力士宝冠支提」)
余因论义者:另译作「余因法论者」,即「其它论说因缘者」,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同法者;如法者;有合理结论之主张者」。
余势之所起:或解读为「由过去执取之业力所生起」。
憋暴贪吝惜:含忿、贪着、吝啬,「吝(罕)【忙-亡+吝】」音义皆同「吝」。
学断莫疲倦:奋力修学不觉疲倦。
历劫求选择:经历多劫以来的观察。
烧已无慧念:死后遗体被烧尽,成为无慧无忆念能力的灰烬。
烧舍急出财:如同火烧房屋而抢搬屋内的财物一样急。
独一不兼资:不制造另一个身体,即「孑然一身无子嗣」。
亲友臣同恤:解读为「体恤部属如同亲友」。
随用心自在:能随意控制自己的心。
随身集观住:疑为「随集法观身住」之另译,即「依着身的『集』为目标而作『念住』的修习」,参看「四念住」,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相关词「随身集观住,随身灭观住,随身集、灭观住」)
随其想便说:「说」是「言说;说话」,相当的南传经文亦同。
随顺缘起法:解读为「根据缘起法;顺着缘起法;合乎缘起法」,参看「缘起法」,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按「随顺」应为巴利语「随」的对译,菩提比丘长老多英译为「根据;依据;与……一致」,而汉译的「缘起法」,巴利语都只作「缘起」。
头面礼佛足:另译作「稽首礼足(稽首即礼足)、头面礼足、头面礼佛足、稽首佛足」,为以头碰触受礼者之足(或地)的最高礼法,又称「五体投地(两肘两膝头额为五体)、顶礼」。
崄恶世平等:在险恶的世间中平静地生活,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在不平等中行平等;在险峻中平静地生活」,按,巴利语「平等」一字还有「平静」的意思。
优陀故我胜:即「故,优陀!我胜」,所以,优陀!我是胜者。
优钵罗地狱:「八寒地狱」之一,此处众生身体因严寒而皮肉破裂,似青莲华,「钵(罕)【金+本】」读作「玻」。
优罗提那塔:名叫「优罗提那」的「塔」,参看「塔庙」。
应行不慢者:应举行「摩那埵」的情况,即「隔离六夜后,向二十位清净比丘忏悔」。
应奉以初揣:应当奉上手上最好的供养物。
应与居与居:僧团处理纷争的七原则(七灭诤)之一,另译作「多觅毗尼、应与君止诤律、与君、与君律」,意思是「应该采多数决处理的,就应以多数决处理」。
禅思不乐断:禅修,断除染着,此处的「不乐」作「染着」解。
断除五舍五:断句为「断除五,舍五」,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切断五,舍断五」,注解书《显扬心义》解说前者之「五」指「五下分结」,后者之「五」指「五上分结」。
断望无上善:断除欲望(欲贪),至高无上的善调御者,「善」解读为「善调」,即指佛陀是「善调御者」。
断诸结之法:断除了所有的束缚烦恼,参看「结」。
萨罗小流注:即「流入湖泊的水流」,「萨罗」为「湖泊」的音译。
萨罗小还流:即「流入湖泊的水流停止」,「萨罗」为「湖泊」的音译,「还流」原意为「回流;流回去」,这里指「停止」。
萨罗多咤迦:为音译,河名。
离色得无色:解读为「出离(超越)于色界而进入无色界」,相当的南传经文亦同。
离于三法者:参考《杂阿含二六五经》,这里的三法(三件事)即「寿、暖、识」,「离三法」表示「死亡」。
离欲施离欲:离欲的修行者,将自己如法乞食所得,再布施给其他离欲的修行者。
离诸和合故:舍离了束缚的缘故,此处的「和合」作「结(束缚)」解。
杂眼耳知法:由眼耳所知的混杂法。
坏有诸功德:摧毁生死流转之「有」的功德。
攀缘四识住:四个识之所缘处、依止处,即「色、受、想、行」,参看「攀缘识住」。
识若来若去:即「识的来(攀取)或去(离开)」,参看「若」。(同义词「识若来.若去」)
蹲踞说蹲踞:全句为「蹲踞说蹲踞,无所有说无所有,说无因,说无作,说无业」,都是指当时诸外道教派。
觉观所寝食:被(不正)思惟所吞食,此处的「觉观」作「思惟」解。
触集则受集:直接意思是「触生起,则受生起」,即十二缘起的「触缘受」,相当的南传经文亦同。
释为与我愿:希望天帝释能圆我的愿。
观内觉如觉:「觉」为「受(感受)」的另译,参看「四念住」、「内身身观念住」。
观察灭入息:在吸气时,观察灭,参看「灭」、「出息入息」。(相关词「观察灭出息」)
一切入处正受:观想遍一切而入初禅以上,参看「正受」,其中「一切入处」指以「地、水、火、风、空、识、青、黄、赤、白等十种为观想的对象(所缘),观想其遍一切之假想观,以修入定」的「十遍处」,「一切入处」又简为「一切入」,为「遍处」之异译。(同义词「得一切入处正受」)
一切身行觉知:另译作「觉知一切身行息、学止身行」,练习使呼吸宁静着,「身行」,另译作「口行」,指「呼吸」。
一切诸行空寂: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一切行的止(舍摩他)」,参看「止」。
七有天人往生:另作「七有、七生往返、极七返有、极七往返、极受七有」,最多剩下在人间或天上共七次受生,指证得「须陀洹果」者,如经文「若见谛人受八有者终无是处」、「得须陀洹不过七生必尽苦际」,都是这个意思。
乃至五十六十:译义不明,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而是「乃至大小便之事」。(同义词「乃至五十.六十」「乃至五十、六十」)
人中四种神力:依《佛说顶生王因缘经》说「顶生大王威德特尊七宝具足。独具人中四种神力。何等为四。顶生大王得寿命长久住世间。总经一百十一有四帝释谢灭。是为第一寿命神力。又顶生王最上容仪殊妙可观。超人状貌具天色相。是为第二色相神力。又顶生王诸所受用皆悉具足。少病少恼色力康疆。饮啖味全食销无患。不冷不热时序合度。随所资治悉获安乐。是为第三无病神力。又顶生王一切人众见者爱乐瞻仰无厌犹子恋父。又复王者抚育人民生喜乐心如父爱子。……」。
人自有虚妄言:解读为「有那种虚假的谎言」,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十一慈心解脱:或指修慈心的十一种果报,即「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盗贼不侵、生梵天」(《增壹阿含四十九品十经》)。
三反掉头喑哑:挫败的举止与表情,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摇头、结舌、额头起三道皱纹」。
上具触愿恐怖:解读为「对自己期望能达到无上成就而恐惧担忧」。
不至心故行施:不诚心布施的缘故。
不似自心住耶:好象没在自己的心中安住一样。
不受共食家食:不接受有二人共食人家的饮食施予。
不定不制不息:与前句「恶性、急弊、粗犷」对应,为「善制善定善息」的相反,参看「善制善定善息」。
不苦不乐无食:即「不苦不乐无食觉」,生起不执着的不苦不乐感受。
不能令得一意:「一意」的译义不明,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不导向一趣;不导向一性;不导向独居」。
不审宿昔之中:解读为「不环绕在过去的回想中」,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不摄受心住故:不持续地摄住心的缘故,「住」解读为「保持着、持续着」,参看「住」。相当的南传经文…
《阿含字典(5)》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