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纯正利他的行为;再从利他的行为中,完成自利的功德。如是自利兼他,自济济人,以达到学佛之目的,完成救世救人的愿望。这是出家人最高的志愿,亦是出家人应有清净伟大的行为。
(10)普皆回向
回是回转,向是趋向,将自己积劫所修自利利他功德,回转趋向所期望之目的,名为回向。真正发菩提心的菩萨,广修六度诸波罗密,目的非为个人利益,反而将个人所修的功德利益,回向众生,愿与法界有情,共同分享个人的成就,名回自向他,亦即回向众生。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积功德,不求人天福报,不求二乘小果,但求佛果菩提,是回因向果,即回向菩提。菩萨广作利生事业,目的趋向真理,惟求涅槃,是回事向理,亦即回向实际。
回因向果,回自向他,是随相回向;回事向理,是离相回向。若但离相回向,将堕二乘,不肯回小向大,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若但随相回向,将同凡夫,执事废理,处处著相。是以菩萨回向,必须离相,而离相的同时,又能随相。离相是空,随相是有,空有皆不著,二边俱远离,会归中道,事理圆融,空有不二,才是普皆回向。
又常随佛学,是上求,是回因向果;恒顺众生,是下化,是回自向他;上求下化皆不执著,是回事向理。但能以上求下化功德,回向菩提,回向众生,回向实际不名为普;必须以修前九种大愿所积功德,悉皆回向菩提,回向众生,回向实际,方名为普。如普贤行愿品言:“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才是普皆回向。
(三)普贤行愿的功德
前文所说十种行愿,是佛教一切行愿中最广大,最殊胜,功德最不可思议的行愿,因名十大愿王。若人能于此愿王,恭敬尊重,受持读诵,如法修行,必得以下的利益:
(1)菩萨现身冥中加被
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自行化他,得三昧自在,掌诸佛行德,为诸佛长子。对凡能修学十大愿王的众生,常乘六牙白象,至行者前,现身说法,安慰鼓励,令其速得圆满成就;即使善根浅薄,无缘得见,亦于冥中摩顶加被,令业障消除,得不退转,速得成就普贤殊胜行。如楞严经中,普贤菩萨对释尊言:“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得见我,我与其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
(2)降魔灭罪鬼不能害
修学十大愿王的人,不独获得普贤菩萨现身冥中加被,消除业障,除诸病苦,远离恶道。还能降诸魔怨,诸如烦恼魔,五阴魔,生死魔,心魔,业魔,天魔,善根魔,三昧魔,善知识魔,以及菩提法智魔,悉皆降伏。令修学普贤行愿的人,于菩提觉道,得以顺利趣入。如普贤行愿品言:“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消除。一切魔军,夜叉,罗刹,若鸠槃茶,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啖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
(3)增长福慧速成佛道
修学十大愿王的人,在普贤菩萨冥中加被拥护中,能消业障,能断烦恼,能降魔怨,诸恶鬼神,不能侵犯,反而发心,亲近拥护。令诸行人,在菩提觉道上,无诸障碍,所向无敌,“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天人,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同时圆满普贤菩萨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其福德之大,远胜无量七宝布施;其智慧之深,诚非三乘圣人所及。其所生之处,常居胜族,能破一切恶道,能远离一切恶友,能制伏外道,能解脱一切烦恼,能成就普贤菩萨诸行愿海,能随顺趣入佛果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4)愿王相随导归极乐
受持读诵,如法修行十大愿王的人,未成佛前,若发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其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普贤行愿品)到达极乐世界之后,不特即可面见阿弥陀佛,同时见到文殊,普贤,观音,弥勒,诸大菩萨,色相庄严,功德具足,还见自己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得授记已,立即展开广度众生的工作:“经于无数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修学佛法,最忌魔障牵缠,退失道心,不能进趣佛果菩提。修持净土法门的人,最怕临命终时,神识昏迷,不能把持正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今受持修学十大愿王的人,凭其受持愿王功德,及普贤菩萨加被之力,生前能消业除障,降魔制外,离恶断惑,增长福慧,疾趣菩提。临终又得愿王相随,导归极乐。一刹那间,即得往生极乐国土,见佛授记,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可见愿王功德殊胜无比,唯佛证知。所以普贤菩萨,谆谆善诱,劝导众生,“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见普贤行愿品)
综上所说,无论是四弘誓愿的总愿,抑或是十大愿王的别愿,各位皆可以理解出家人的志愿是超越时空,出家人的行为,是突破人我界限,愿与行,皆广大深远,壮阔无限。虽然,有些出家人,末能发愿立行,违反学佛原则。但站在公理与正义立场,不应因小数出家人的懈怠放逸,而否认出家人应有的弘愿责任与伟行。等如社会上不能因一小撮人作奸犯科,而否定国家法律的存在一样。
至于学佛人,勤求智慧,策励愿行之后,应该以何种心态来实践愿行?表达智慧?深入社会,利益群众呢?留待明晚在“无限的慈悲”一题中,再与各位讨论。
《四大菩萨 (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