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明菩萨会〉汉译诸本对照▪P18

  ..续本文上一页诲之令其得解。长老须菩提对曰。世尊。是等沙门于佛所说尚不信受。岂能信受于我语耶。是时如来即为化作二沙门像。随逐如是五百沙门所游道路。是诸沙门见是二人而问之曰。汝何去耶。答曰。我等欲去就阿兰若。住于山林闲寂之处修禅定乐。所以者何。佛所说法殊不可解。诸沙门言。长老。我等闻佛说法亦不能解。故欲入山修学禅定。

  

  

  【142】

  01 五百人复报言。我亦欲入山止空闲之处。快坐禅无人来娆我。我曹亦复闻佛

  说经不信不乐也。两比丘复报言。是事当共谛议不戏也。不争者是为比丘法也。何因为泥洹身中。有我有神有命有人有意耶。当有至泥洹处者耶。

  02 即言诸贤。我等亦闻世尊说法不能解了而有恐怖。欲诣山泽游住安乐。化比丘曰。诸贤。且来当共谊计。莫得有诤非沙门法。诸贤。称说般泥洹者。为何等法般泥洹耶。是身中何者众生。何者我人寿命。谓般泥洹。何所法尽便得般泥洹。

  03 诸比丘言:「长老!我等闻佛说法,亦不信解,欲至独处修禅定行」。时化比丘语诸比丘言:「我等当离自高逆诤心,应求信解佛所说义。所以者何?无高无诤,是沙门法。所说涅槃名为灭者,为何所灭?是身之中有我灭耶?有人、有作、有受、有命而可灭耶」?

  04 化苾刍言。尊者。世尊说法而为难解。心生惊怖不信不学不行。而归林野以定为涅槃。是彼所执汝等不知。尊者。沙门之法非合论诘。今问尊者。云何名涅槃法。若于自身得涅槃者则得补特伽罗。我人众生寿者何得涅槃。夫涅槃法。非相非非相。

  05 (缺)

  06 时化沙门而对之曰。我等当离自高逆心。应当求解佛所说义。所以者何。无高无诤是沙门法。长老。如佛所说涅槃之名。空无所有。谁得涅槃为何所灭。何法当名为涅槃耶。于此身中颇有我人众生寿者作者士夫弗伽罗等得涅槃耶。

  

  

  【143】

  01 五百人报言。是身亦无人亦无我亦无名亦无意亦无有。行至泥洹处者也。两比丘复报言。何等尽。当得泥洹者。五百人复报言。尽淫尽怒尽痴。是为泥洹。两比丘复问言。卿曹淫怒痴悉尽未。五百人复报言。亦无内亦无外也。两比丘复问言。贤者当莫着亦莫不着。虽不着莫不着。是为泥洹。

  02 五百比丘曰。淫怒痴尽便得般泥洹。化比丘问曰。诸贤。有淫怒痴尽耶。而言此尽便得般泥洹。五百比丘答曰。诸贤。淫怒痴者。不在于内而不在外。亦不在两中间。亦非无思想而有也。化比丘曰。是故诸贤。不当思想亦莫反想。若不思想不反想者。则无染不染。若无染不染者。是说息寂。

  03 诸比丘言:「是身之中,无我、无人、无作、无受、无命而可灭者,但以贪欲、瞋、痴灭故名为涅槃」。化比丘言:「汝等贪欲、瞋、痴,为是定相可灭尽耶」?诸比丘言:「贪欲、瞋、痴不在于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离诸忆想,是则不生」。化比丘言:「是故汝等莫作忆想,若使汝等不起忆想分别法者,即于诸法无染无离;无染无离者,是名寂灭。

  04 彼苾刍言。涅槃既尔云何证得。化苾刍言。除断贪瞋痴法。彼苾刍言。贪瞋痴法云何除断。化苾刍言。贪瞋痴法非在内非在外非在中间。本自无生今亦非灭。化苾刍言。尊者。不得执亦不得疑。若尊者不执不疑。即非护非不护。非乐非不乐。彼说为涅槃。

  05 (缺)

  06 又问何法名涅槃耶。诸沙门曰。长老。贪瞋痴尽故涅槃耶。化沙门曰。长老。是贪瞋痴可尽灭者当何处有。诸沙门曰。是贪瞋痴非内非外亦非中间。若无忆想虚妄分别。是贪瞋痴亦不得生。化沙门曰。长老。若尔不须分别。长老。若不分别贪瞋痴等岂得生耶。是贪瞋痴若不更生是名寂静。不为生死不为涅槃。

  

  

  【144】

  01 禁戒不在死生。亦不在泥洹。智黠适等度脱见黠。亦不在死生。亦不在泥洹。是本法空无色。亦无所见。弃思想弃泥洹想。灭思想痛痒。得疾至所有法莫念。亦莫不念。灭思想痛痒。是为无所为。

  02 诸贤当知。所有戒身。亦不生亦不般泥洹。定慧解脱度知见身亦不生亦不般泥洹。诸贤。因此五分法身说泥洹者。是法远离空无所有。无取无断。如是诸贤。云何可想般泥洹耶。是故诸贤。莫想于想莫想于无想。亦莫断想及与无想。若断想无想者。是为大缘。诸贤。若入想知灭定者。于是似有所作。

  03 所有戒品,亦不往来。亦不灭尽。定品、慧品、解脱品、解脱知见品,亦不往来,亦不灭尽。以是法故,说为涅槃。是法皆空、远离,亦不可取。汝等舍离是涅槃想,莫随于想,莫随非想,莫以想舍想,莫以想观想。若以想舍想者,则为想所缚。汝等不应分别一切,受想灭定,一切诸法无分别故。若有比丘灭诸受想得灭定者,则为满足,更无有上」。

  04 尊者。此清净戒相不生不灭。从三摩地生。从智慧生。从解脱生。从解脱知见生。离有离无。非相非无相。尊者。如是戒相即真涅槃。如是涅槃无解脱可得。无烦恼可舍。尊者。汝以情想求圆寂者。此得妄想非涅槃也。若想中生想非是涅槃。被想缠缚。如是若灭受想得真三摩钵底。尊者行者。若行更无有上。

  05 (缺)

  06 长老。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不生不灭。长老。如是等法显了涅槃。是等诸法性相空寂不取不舍。长老。当灭此相谓涅槃想。若于无相而作想解。若于有相而作想解。于此有无而起想者是名相缚。长老。应当入于灭受想定。若一能得入灭想定者所作已办。则为满足更无余事。

  

  

  【145】

  01 尔时两比丘说是经法。五百人皆得阿罗汉道。五百人屈还至佛所。须菩提问五百人言。诸贤者去至何所从何所来。五百人报言。佛所说经。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须菩提问五百人。谁是汝师者。五百人报言。本无有生何因当有出。

  02 说此法时。五百比丘诸漏永尽心得解脱。即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于是尊者。须菩提。问诸比丘曰。诸贤。向去何所今从何来。诸比丘曰。尊者须菩提。佛所说法无去无来。须菩提。复问诸贤。师为是谁。诸比丘曰。谓不生不灭是。

  03 化比丘说是语时,五百比丘不受诸法,心得解脱。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须菩提问诸比丘言:「汝等去至何?所今何从来」?诸比丘言:「佛所说法,无所从来,去无所至」。又问:「谁为汝师?」答言:「我师先来不生,亦无有灭」。

  04 是时化者说此正法之时。彼五百苾刍闻此法已漏尽意解心得解脱。如是五百苾刍复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繞佛三匝于一面坐尔时长老须菩提即从座起问彼苾刍尊者。

  汝于何去今从何来。彼言。本非所去今亦不来。长老须菩提即以问佛。世尊。此所说法其义云何。佛言。无生无灭。

  05 (缺)

  06 是化沙门说是语时。五百沙门不受诸法心得解脱。得解脱已。往诣佛所头面作礼

  却坐一处。尔时长老须菩提问诸沙门言。汝等向者为何处去今何来耶。诸沙门曰。长老。佛所说法。来无所从去无所至。

  

  

  【146】

  01 须菩提复问。谁为卿曹说经者。五百人报言。无五阴无四大无六衰。是为我师。须菩提复问言。师为汝说何等经。五百人复报言。无缚亦无放。须菩提问言。本从何因缘守道乎。五百人报言。亦无守亦无有不守。

  02 须菩提复问。云何知法。答曰。无缚无解。须菩提复问。诸贤。云何解脱。答曰。无明灭而明生也。

  03 又问:「汝等从何闻法?」答言:「无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从是闻法」。又问:「云何闻法?」答言:「不为缚故,不为解脱故」。又问:「汝等习行何法?」答言:「不为得故,不为断故」。又问:「谁调伏汝?」答言:「身无定相,心无所行,是调伏我。」又问:「何行心得解脱?」答言:「不断无明,不生明故。」

  04 须菩提言。汝等尊者云何闻法。彼苾刍言。无缚无脱。须菩提言。谁化汝等。彼苾刍言。无身无心。须菩提言。汝等云何修行。彼苾刍言。无无明灭亦无无明生。

  05 (缺)

  06 又复问曰。汝等沙门云何听法。沙门答曰。不为系缚不为解脱。又问汝等沙门习行何法。答曰不为得故不为失故。又问谁调伏汝。答曰身无决定心无所着。有此二者能调伏我。又问汝等云何解脱。答曰不断无明不生明故。

  

  

  【147】

  01 须菩提复问言。所作为当如是。五百人复报言。亦无有当所作如是者。须菩提复问言。以为降伏魔耶。五百人复报言。无有五阴与魔也。须菩提复问言。卿曹当何时般泥洹乎。五百人复报言。化人般泥洹者。我尔时亦当复般泥洹。须菩提复问言。谁愈卿者。五百人复报言。无身无心是我师也当愈我。

  02 须菩提复问。诸贤。谁弟子耶。答曰。谓如是得如是正智。须菩提复问。诸贤。何时当灭度耶。答曰。如来所化般泥洹。须菩提复问。诸贤。所作已办耶。答曰。吾我所作悉皆已断。须菩提复问。诸贤。谁同梵行。答曰。不行三界。

  03 又问:「汝等为谁弟子?」答言:「无得无知者,是彼弟子。」又问:「汝等已得,几何当入涅槃?」答言:「犹如如来所化入涅槃者,我等当入。」又问:「汝等已得己利耶?」答言:「自利不可得故。」又问:「汝等所作已办耶?」答言:「所作不可得故。」又问:「汝等修梵行耶?」答言:「于三界不行,亦非不行,。是我梵行。」

  04 须菩提言。云何汝为声闻。彼苾刍言。不得声闻亦不成佛。须菩提言。云何汝之梵行。彼苾刍言。不住三界。须菩提言。汝于何时而入涅槃。彼苾刍言。如来入涅槃时我即涅槃。须菩提言。汝等所作已办。彼苾刍言。了知我人。

  05 (缺)

  06 又问汝等为谁弟子。答曰无证无觉是彼弟子。又问汝等几何当入涅槃。答曰犹如如来所作化人。其入涅槃我等当入。又…

《〈普明菩萨会〉汉译诸本对照》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