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宁可先与说法。念已复更智生:今阿兰迦兰命终已经七日。
亦有诸天来白我言:阿兰迦兰命终来七日。时,佛作是念言:何其苦哉!汝有所
失,此法极妙如何不闻。若得闻者,速疾得解。尔时世尊复作是念:我今当先与
谁说法速疾得解。念言:欝头蓝子垢薄,利根聪明有智,我今宁可先与说法。作
是念已,复更智生:欝头蓝子昨日命终。诸天亦来白我言:欝头蓝子昨日命终。
佛言:何其苦哉!汝有所失。此法微妙如何不闻,若得闻者速得解脱。44
§2.2 谁是善士
§2.2.1 能令「信戒闻施慧」渐增
《增壹阿含.17 安般品.8 经》45:
尔时,生漏婆罗门便往至世尊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是时,生漏婆罗门
白世尊曰:当云何观恶知识?
世尊告曰:当观如观月。
婆罗门曰:当云何观善知识?
世尊告曰:当观如观月。
43 CBETA, T24, no. 1450, p. 126, c28-p. 127, a9。
44 CBETA, T22, no. 1428, p. 787, b6-19。《一切经音义》卷 18:「嗢达洛迦(梵语也,唐言雄杰,即经中
郁头蓝弗是也)。阿罗茶(唐言自诞,旧经阿兰迦兰是也)。」(CBETA, T54, no. 2128, p. 419, c8-9)《瑜
伽师地论略纂》卷 7:「嗢达洛迦者。是猛盛义。旧云欝头蓝子。于彼修非想定。阿罗荼者。是逢过
义。即旧云阿蓝迦蓝也。于彼所修无所有处定。」(CBETA, T43, no. 1829, p. 101, c18-20)
45 参考 A. V. 31. Verses。
9
婆罗门曰:沙门瞿昙今所说者,略说其要,未解广义,唯愿瞿昙广普说义,
使未解者解。
世尊告曰:婆罗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与汝广演其义。
婆罗门对曰:如是,瞿昙!生漏婆罗门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犹如,婆罗门!月末之月,昼夜周旋,但有其损,未有其盈。彼
以减损,或复有时而月不现,无有见者,此亦如是。婆罗门!若恶知识经历昼夜,
渐无有信,无有戒,无有闻,无有施,无有智慧,彼以无有信、戒、闻、施、智
慧。是时彼恶知识身坏命终,入地狱中。是故,婆罗门!我今说是恶知识者,犹
如月末之月。
犹如,婆罗门!月初生时,随所经过日夜,光明渐增,稍稍盛满,便于十五
日具足盛满,一切众生靡不见者。如是,婆罗门!若善知识,经历日夜,增益信、
戒、闻、施、智慧。彼以增益信、戒、施、闻、智慧。尔时善知识身坏命终,生
天上善处。是故。婆罗门!我今说此善知识所趣,犹月盛满。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若人有贪欲 瞋恚痴不尽 于善渐有减 犹如月向尽
若人无贪欲 瞋恚痴亦尽 于善渐有增 犹如月盛满
是故,婆罗门!当学如月初。
尔时,生漏婆罗门白世尊曰:善哉!瞿昙!犹如屈者得伸,冥者见明,迷者
见路,于暗冥然明46,此亦如是。沙门瞿昙无数方便为我说法。我今自归世尊及
法、众僧。自今以往,听我为优婆塞,尽形寿不杀生。47
§2.2.2 不自恃才能而贬低他人
《增壹阿含.17 安般品.9 经》48: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善知识法,亦当说恶知识法。谛听!谛听!
善思念之!」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尔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恶知识法?于是,比丘!恶知识人便生此念:『我于
豪族49出家学道,余比丘者卑贱家出家。』依己姓望50,毁訾51余人,是谓名为恶
知识法。
复次,恶知识人便生此念:『我极精进奉诸正法,余比丘者不精进持戒。』
复以此义,毁呰他人,而自贡高,是谓为恶知识法。
46【然明】:点火以照明。
47 CBETA, T02, no. 125, p. 584, c11-p. 585, a17。
48 另参考《中阿含.85 真人经》及 M. 113. Sappurisa sutta。
49【豪族】:指豪门大族。
50【姓望】:姓氏郡望。
51【訾】〔ㄗˇ〕:诋毁;指责。
10
复次,恶知识者复作是念:『我三昧成就,余比丘者无有三昧,心意错乱,
而不一定。』彼依此三昧,常自贡高,毁呰他人,是谓名为恶知识法。
复次,恶知识复作是念:『我智慧第一,此余比丘无有智慧。』彼依此智慧,
而自贡高,毁呰他人,是谓名为恶知识法。
复次。恶知识人复作是念:『我今常得饭食、床褥、卧具、病瘦医药。此余
比丘不能得此供养之具。』彼依此利养之物,而自贡高,毁呰他人,是谓名为恶
知识法。是谓,比丘!恶知识人行此邪业。
彼云何为善知识之法?于是,比丘!善知识人不作是念:『我豪族家生,此
余比丘不是豪族家。』己身与彼而无有异,是谓名为善知识法。
复次,善知识人不作是念:『我今持戒,此余比丘不持戒行。』己身与彼无
有增减。彼依此戒,不自贡高,不毁他人。是谓,比丘!名为善知识法。
复次,比丘!善知识人复不作是念:『我三昧成就,此余比丘意乱不定。』
己身与彼亦无增减。彼依此三昧,不自贡高,亦不毁呰他人。是谓,比丘!名为
善知识法。
复次,比丘!善知识人不作是念:『我智慧成就,此余比丘无有智慧。』己
身与彼亦无增减。彼依此智慧,不自贡高,亦不毁他人。是谓,比丘!名为善知
识法。
复次,比丘!善知识人不作是念:『我能得衣被、饭食、床褥、卧具、疾病
医药。此余比丘不能得衣被、饭食、床褥、卧具、疾病医药。』己身与彼亦无增
减。彼依此利养,不自贡高,亦不毁他人。是谓,比丘!名为善知识法。」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与汝分别恶知识法,亦复与汝说善知识法。是
故,诸比丘!恶知识法,当共远离;善知识法,念共修行。如是,诸比丘!当作
是学。」52
§2.2.3 可尊敬、供养的比丘
《中阿含.145 瞿默目揵连经》53:
尊者阿难答曰:「雨势!世尊知见,如来、无所着、等正觉说有十法而可尊
敬。我等若见比丘有此十法者,则共爱敬、尊重、供养、宗奉,礼事于彼比丘。
云何为十?
雨势!比丘修习禁戒,守护从解脱,又复善摄威仪礼节。见纤芥罪,常怀畏
怖,受持学戒。雨势!我等若见比丘极行增上戒者,则共爱敬、尊重、供养、宗
奉,礼事于彼比丘。
复次雨势!比丘广学多闻,守持不忘;积聚博闻。所谓法者,初妙、中妙、
52 CBETA, T02, no. 125, p. 585, a18-c3。
53 巴利对应经为 M. 108. Gopakamoggallāna sutta
11
竟亦妙,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如是诸法广学多闻,诵习54至千,意
所惟55观,明见深远。雨势!我等若见比丘极多闻者,则共爱敬、尊重、供养、
宗奉,礼事于彼比丘。
复次,雨势!比丘作善知识,作善朋友,作善伴党。雨势!我等若见比丘极
善知识者,则共爱敬、尊重、供养、宗奉、礼事于彼比丘。
复次,雨势!比丘乐住远离,成就二远离,身及心也。雨势!我等若见比丘
极乐住远离者,则共爱敬、尊重、供养、宗奉、礼事于彼比丘。
复次,雨势!比丘乐于燕坐。内行正止,亦不离伺56,成就于观,增长空行
57。58雨势!我等若见比丘极乐坐者。则共爱敬、尊重、供养、宗奉、礼事于彼
比丘。
复次,雨势!比丘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躯,随所游至,与衣钵俱,行无
顾恋。犹如鹰鸟,与两翅俱,飞翔空中。如是比丘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躯,
随所游至与衣钵俱,行无顾恋。雨势!我等若见比丘极知足者,则共爱敬、尊重、
供养、宗奉、礼事于彼比丘。
复次,雨势!比丘常行于念,成就正念,久所曾习,久所曾闻,恒忆不忘。
雨势!我等若见比丘极有正念者,则共爱敬、尊重、供养、宗奉、礼事于彼比丘。
复次,雨势!比丘常行精进,断恶不善,修诸善法。恒自起意,专一坚固,
为诸善本,不舍方便。雨势!我等若见比丘极精勤者,则共爱敬、尊重、供养、
宗奉、礼事于彼比丘。
复次,雨势!比丘修行智慧,观兴衰法,得如此智,圣慧明达,分别晓了,
以正尽苦。雨势!我等若见比丘极行慧者。则共爱敬、尊重、供养、宗奉、礼事
于彼比丘。
复次,雨势!比丘诸漏已尽,而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
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雨势。我等
若见比丘诸漏尽者,则共爱敬、尊重、供养、宗奉、礼事于彼比丘。
雨势!世尊知见。如来、无所着、等正觉说此十法而可尊敬。雨势!我等若
见比丘行此十法者。则共爱敬、尊重、供养、宗奉。礼事于彼比丘。59
§2.2.4 论书的解释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 6〈5 四法品〉:
54 【诵习】:1.诵读以学习。2.背诵并熟习。
55 原作「推」,依圣本改。
56 伺,在此,应是指「禅那」、「静虑」。
57 空行,指的是「去…
《修学的纲要──四预流支》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