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心是麻木不仁的,有慈爱的心一定伴随着快乐。而且这种快乐,当你把慈心散播给别人的时候,首先你自己先得到利益。所以无论是要使自己的心柔软,使自己的心能够包容,使自己的心宽大、宽广,或者使自己快乐起来,我们可以用慈心,修慈的方法来调伏我们的心,来训练我们的心。
在修慈的方法当中,有两种修行的方法:
第一种是很专业的、系统的修行方法,而这种修行方法的成功、成就是以证得象《无碍解道》里面讲到的五百二十八种方式,而每一种方式都必须要达到第三禅的方法。这是一种非常系统、严格的慈心的训练。
还有另外一种是作为我们平时调心的修行方法。我们调心就是刚才所说到的,我们既可以改变对所缘的那种排斥,可以镇服嗔恨心,还可以让我们的心更加快乐,更加柔软。
在这里我们就不讲那种非常系统的、非常次第严密的禅修方法,而讲你们切实可用的禅修方法,就是说在今天我们讲了这种方法之后,大家回去立刻就可以用的修行方法。也就是说我们用对治的方法跟调心的方法。
在我们要修慈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个对象,来修行慈心,哪一种对象最适合修慈呢?自己恭敬的人,非常恭敬、很尊重的人。比如说你们的老师或者说你们的长辈或者说寺院里的那些长老,这些老修行啊等等,就是你非常尊重、非常恭敬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就非常容易修慈。
在开始的时候,也不适合对几种人修行慈爱。哪几种人呢?
第一、不能对异性修慈,为什么呢?因为慈爱是祝愿对方快乐,如果你喜欢对方快乐,慢慢地这种快乐可能就会变成贪爱、会变成贪欲。因此,刚开始的时候,不适合对异性修慈。
第二、刚开始的时候不应当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修慈。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自己本身的慈爱没有培育起来,你就取不喜欢的人,你老是会感觉他对你不好,他曾经伤害过你,他曾经中伤过你,所以你的心不能够平静。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不应当对自己讨厌的人、不喜欢的人修慈。
第三、不能够对自己太亲爱的人修慈。比如说自己的父亲、自己母亲、自己的兄弟、姐妹等等,或者自己的儿女(对于在家人来说),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一下子就对自己非常亲爱的人修慈的话,你的心会太紧张于他的喜、他的乐,而会变成一种担心。因为你太爱他们了,你很紧张他们现在的境遇是怎么样。刚开始也不应当对太亲爱的人修慈。
第四、不应当对去世的人修慈。因为如果是对去世的人修慈,无论你怎么修慈,你的慈心都很难培育起来。
那么当我们在开始修慈的时候,我们先找到一个最尊重的、最尊敬的对象。然后,我们先对自己修习慈爱,先让自己快乐起来。我们先去体会自己的快乐,先祝愿自己快乐。因为自己的快乐是更容易感觉到的,你先思维一下自己内心的快乐,如果不行的话,你可以想一件最令你内心感到很快乐的、很喜悦的事情,让心快乐起来,让自己快乐起来,先自己祝福自己:「让我快乐起来!」或者说:「我很快乐了!我很快乐了!我很幸福!」
想着自己已经有的那些内心的快乐,以内心的快乐为主,而不是以那些经由物欲啊,经由那些感官欲乐而生起的那种快乐,不是这种快乐,而是思维自己那种由于充实啊、由于幸福等等而所得的快乐,是更善的快乐。要先祝福自己,先感受自己的快乐,当自己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快乐的时候,再把这种快乐的感觉向对方散播,向你尊重的人散播:
「愿此善人能够快乐!愿此善人快乐!」
在散播慈爱的时候,根据经典有四种方式:
第一种是averà hontu,averà就是没有怨敌、没有仇敌的意思。
第二种是abyàpajjhà hontu,abyàpajjhà就是没有嗔恨、没有嗔害。
第三种是an
ghà hontu,an
ghà就是没有恼害。
第四种是sukh
attàna§ pariharantu,sukh
是快乐,attàna§是自己的,pariharantu是拥有,拥有自己的快乐。
我们也可以用这四种方式来思维:
第一种averà,我们可以祝愿对方没有危难,不会遇到灾难、灾害、伤害。愿他没有危难。
第二种abyàpajjhà,愿他没有精神的痛苦,愿他得到精神的快乐。
第三种an
ghà hontu,愿他没有身体的痛苦。
第四种sukh
attàna§ pariharantu,愿他快乐、安稳,愿他平安幸福。
用这四种方式的任何一种散播慈爱都可以。你可以选取你自己最喜欢、最有感觉、最能够感受到那种快乐的方式,就用这样的方式来向对方散播慈爱,你先向自己散播慈爱,然后感受到那一份快乐、那一份幸福之后,再向对方散播慈爱。愿他快乐,愿他平安快乐,愿他快乐、安稳都可以。而且在散播慈爱的时候,不要落于名言,不要只是念,不要只是:「愿他快乐,愿他快乐……」这样的话没有用。
要用心去感受,要真正地感受到你的那一份爱,你的那份慈爱,那份慈心真的是向对方推过去,向对方散播过去,要情真意切的,不要虚情假意的,虚情假意没有用。也不要只是口里念,心里还是在那胡思乱想,这样的话没有用。得用心去感受那份快乐,那份对方领受到你的快乐,或者对方本身就是那种快乐的,这样的感受。
而且你也应当要感受到由于对方接收你的那份快乐之后反馈到你自身的那种快乐。所以当你真正地把慈爱散播出去了,你会发现这是互动的,你发现到你所散播慈爱给他接受,他正在接受你的快乐,他在接受你的慈爱,而因为他接受你的慈爱,你也会感觉到非常快乐。所以就用这样的方式,很情真意切地,用真感情地去祝愿对方快乐,祝愿对方平安,祝愿对方安稳,祝愿对方没有心灵的痛苦,没有精神的痛苦,没有身体的痛苦,愿对方不会遭到任何的灾难、灾害、伤害。
如果可以这样向一个你恭敬的人散播慈爱,再换另外一个人。再换另外一个人也是同样地用这四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你去感受到那一份你的慈爱真的是散播出去,而真的对方是在感受你的这份慈爱,如果这样散播之后,你再可以转换几个对象,你会发现到当你的慈爱这样不断地转换的时候,你都可以很容易的就把你的慈爱散播出去,然后你再回来选择你亲爱的对象,比如你的父母啊,如果是男的就是父亲,如果女的话就是你的母亲,或者你的兄弟……你亲爱的那些对象,你可以选几位,或者任你自己的喜好。
如果是这样也可以做到的话,而且一般上来说,对于亲爱的对象很容易的,你可以选几个或者一个,随你自己喜欢。向他散播慈爱之后,你再可以对你的同修,比如说这座寺院里面、佛学院里面的同学,或者这里的法师啊,这里常住的那些老修行们,也可以散播给他们,虽然说你不是非常恭敬他,你也不讨厌他,你也可以对他散播慈爱,可以对寺院的每一位法师和这些老修行们散播慈爱:「祝愿他们快乐,真心地愿他们快乐,愿他们没有危难,愿他们没有心里的痛苦,没有身心的痛苦,愿他们拥有自己的那份快乐。」要真的是感受到你的慈爱向大家散播。
如果可以这样的话,那么你可以随意向任何一个同性,比如说在寺院里面,整座寺院的这些法师们、这些居士们,愿他们都快乐、安稳,愿他们没有身心的痛苦,去感受这种快乐,然后再向我们寺院的这些护法们,这些看不到的众生们,也向他们散播慈爱,充满感恩地散播慈爱。感恩他们护持这个寺院,感恩他们护持这一方的宁静,这一方的平安,之后,再慢慢地从这座宝峰寺慢慢地扩大到宝峰填,然后再到靖安县,然后再到整个江西省等等,然后随你自己的意愿,你想要散播慈爱,就把你的这种散播慈爱推过去,推出去在巴利叫做Mettàsahagatena cetasà sabbapà
abh
tesu pharitvà vihara
aü. Pharitvà就是象水一样遍满的,象大海一样充满的,这样把心安住在慈心的遍满当中,这样的话,我们就称为住于慈心,或者称为梵住。
如果你可以这样做的话,那么你在任何时候,你都会用这样的方式来散播慈爱。在刚开始的时候,你必须得先选一个时段。比如说在禅堂坐香的时候,或者说自己在寮房里面每天抽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或者一支香的时间,先做这样的练习,在刚开始的时候不要急,要知道修慈的要领一定是心要柔软,要调柔,唯有柔软的心才适合修任何的业处。
如果对于在禅修营里面的禅修者,如果是觉得在专注呼吸,专注阿那巴那的时候有点困难,或者有点阻碍,你的心不是很适合,这个时候你可以先修修慈,先修慈向你所喜欢的,向你所恭敬的那些禅修者们,那些老师们,先散播慈爱,散播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当你的心变得柔软了,变得调柔了,变得堪任作业了,那个时候你再用这样的心去换所缘,就是刚才所说的变化所缘法,只是把所缘变换,但是心不要变换,用这样来变换自己的呼吸。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你每天可以争取用半个小时或者四十五分钟,先坐下就这样练习,每天都修习慈心,修习半个小时到四十五分钟,这样很有次序地修习,当你的心已经非常容易把你的慈爱散播出去之后,那么,姿势跟时间就不成障碍了。当你在坐车的时候,你可以对你见到的任何人散播慈爱,当你自己一个人在寮房的时候,你可以对你周围的这些众生散播慈爱。比如说你是在家里的话,可以对你的家人、可以对你的邻居、可以对你的那一村、那一镇或者说那个社区里面的人散播慈爱,愿他们都很幸福、很快乐地生活,愿他们没有身心的痛苦,就这样把你的慈爱不断地散播出去。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到你的心越来越柔软,而且你的慈爱会越来越强,甚至说你的慈爱能够改变一切你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就用这样的方法经常练习,不断地练习。
…
《四护卫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