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楞伽经义记(卷第二)▪P5

  ..续本文上一页,住佛神力,所谓入菩萨大乘照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以神通力,为现一切身面言说,如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及余如是相功德成就菩萨摩诃萨。大慧!是名初菩萨地。菩萨摩诃萨得菩萨三昧正受神力,于百千劫积习善根之所成就,次第诸地对治所治相,通达究竟。至法云地,住大莲华微妙宫殿,坐大莲华宝师子座,同类菩萨摩诃萨眷属围绕,众宝璎珞庄严其身,如黄金、薝卜、日月光明。诸最胜子从十方来,就大莲华宫殿座上而灌其顶,譬如自在转轮圣王及天帝释太子灌顶,是名菩萨手灌顶神力。大慧!是名菩萨摩诃萨二种神力。若菩萨摩诃萨住二种神力,面见诸佛如来,若不如是,则不能见。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凡所分别,三昧神足诸法之行,是等一切悉住如来二种神力。大慧!若菩萨摩诃萨离佛神力能辩说者,一切凡夫亦应能说。所以者何?谓不住神力故。大慧!山石、树木及诸乐器、城郭、宫殿,以如来入城威神力故,皆自然出音乐之声,何况有心者──聋、盲、喑哑,无量众苦,皆得解脱!如来有如是等无量神力,利安众生”。

  佛对于菩萨有两种神力加持,在未加持前,必先入三昧,由加持力,使身庄严及增智慧,在佛前能为其他菩萨说法或请问于佛。此明菩萨所有殊胜功能,乃由如来大涅槃之不思议妙用加持,所以不堕二乘。又、菩萨入八地证寂灭定,佛亦加持令从定起。先入三昧者,定心中平等任持,堪能受佛加被故。二种神力者:一、现一切身面言说神力,手灌顶神力。此即同于密教,如欲得其要者,可于密宗中请益也。前段系明初地菩萨受加持,中段明十地,后段总赞叹。大乘照明三昧、亦曰大乘光明定。金刚藏菩萨,即华严经上明所加被之菩萨,即如见诸世界,初地可见百世界,二地见千,三地见万,皆有限量;蒙佛力加持之后,则能无量数。明佛为法王,于一切法随心自在而为回转。所以末段结赞:一切无情之物自然出声,聋、盲、喑哑无量诸苦皆得解脱,何况有情众生?何况无病众生?何况菩萨耶?

  壬二 问答明意

  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如来应供等正觉,菩萨摩诃萨住三昧正受时,及胜进地灌顶时,加其神力”?佛告大慧:“为离魔业烦恼故,及不堕声闻地禅故,为得如来自觉地故,及增进所得法故,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咸以神力建立诸菩萨摩诃萨。若不以神力建立者,则堕外道恶见妄想,及诸声闻,众魔希望,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诸佛如来碱以神力摄受诸菩萨摩诃萨”。

  大慧复问初地至十地──即胜进地──菩萨有何必要缘故,蒙佛二种神力加持!佛答有四种因缘,若不加持者,不能速离魔业烦恼故,不免堕二乘偏证故,不能速得自觉圣智故,不能显示大乘功德故。是故诸佛碱以威神力加被诸大菩萨,成就大愿,不退菩提。

  辛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神力人中尊,大愿悉清净,三摩提灌顶,初地及十地”。

  人中尊,称佛也。二大加持力,皆出自佛之清净大愿。

  戊二 分别缘起门

  己一 问答缘生

  庚一 问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佛说缘起,即是说因缘,不自说道。世尊!外道亦说因缘,谓胜、自在、时、微尘生,如是诸性生。然世尊所谓因缘生诸性言说,有间悉檀、无间悉檀?世尊!外道亦说有无有生,世尊亦说无有生,生已灭。如世尊所说无明缘行乃至老死,此是世尊无因说,非有因说。世尊建立作如是说,此有故彼有,非建立渐生;观外道说胜,非如来也。所以者何?世尊!外道说因不从缘生,而有所生。世尊说观因有事,观事有因,如是因缘杂乱,如是展转无穷”!

  前明涅槃有不共二乘者,以二乘尚于言诠上执有实法故,以缘起之生死断尽为涅槃,以为实有缘起诸生死苦可灭,不了唯心所现,本来空寂,故此继说缘起。大慧暗晓佛意,故藉外道以显,非不知而故难也。问:佛说十二缘起皆由因而果,非自心起,唯心所现,似同外道之计作者。而外道亦云是种种因缘造作,所谓由胜性、或自在天、或时节、或微尘等而生一切法。佛所说之缘起,将毋与外道名异义同耶?外道说由作者从无生有,有仍归无;佛说诸法本无,因缘和合而生,生又还灭,亦同外道。佛说无明缘行乃至老死,谓无明依现境不明,现境又依无明业招,如是展转相因,则无第一真因建立次等,反不如外道计作者,有一能生真因,渐生之所生法,其说为胜。复次、外道说第一因不从缘生,以能生万物者为因,能生万物而不为万物之所生,所谓生生者不生也。此常住不变灭真因,既非他缘生而能生他法,是外道从不生不灭中有能生能灭,而佛乃说观因有果,观果有因,因又为果,果又为因,岂非因缘错乱?种种疑难,请佛解释。

  庚二 答

  佛告大慧:“我非无因说、及因缘杂乱说。此有故彼有者,摄所摄非性,觉自心现量。大慧!若摄所摄计著,不觉自心现量,外境界性非性,彼有如是过;非我说缘起。我常说言:因缘和合而生诸法,非无因生”。

  佛说非无因,亦非错乱。盖觉悟自心现量无能取所取实法,所以曰此有故彼有。外道不觉,计著能取所取,摄受心外境界,对一切法皆起有无见。复次、佛不同外道计执从无而有,从有而无之有无;非取实法,故佛所说无过。唯心现,因缘和合,亦何尝无因?彼外道计心外有法,乃有如是无因过耳。又佛说空,亦非彼彼相待,一切法当体即空,非灭后空也。此佛虽答大慧之难,实亦兼破小乘。

  己二 问答言说

  庚一 问

  大慧复白佛言:“世尊!非言说有性,有一切性耶?世尊!若无性者,言说不生,是故言说有性,有一切性”。

  此大慧复问:谓非因言说有一切法,盖因有一切法而始有言说耳。有性者,法有自体性义。必有一切法而始有言说,殆疑佛说但有言说而无法体,不合道理。

  庚二 答

  辛一 长行

  佛告大慧:“无性而作言说,谓兔角、龟毛等世间现言说。大慧!非性非非性,但言说耳。如汝所说“言说有性,有一切性”者,汝论则坏。大慧!非一切刹土有言说,言说者、是作耳。或有佛刹胆视显法,或有作相,或有扬眉,或有动睛,或笑,或欠,或謦欬,或念刹土,或动摇。大慧!如瞻视及香积世界,普贤如来国土但以瞻视令诸菩萨得无生法忍、及诸胜三昧。是故非言说有性有一切性。大慧!见此世界蚊蚋虫蚁,是等众生无有言说而各办事”。

  前来大慧之疑,亦几同于二乘计法定有实体之执,岂知佛以如幻法而假说。彼无体性而起言者,世间亦恒有之,如言兔角、龟毛,实无兔角龟毛,故非性;然名字非无,故非非性。此但有言说而无实体之兔角、龟毛已成为言说,然则大慧所立必有一切法乃有言说之论、破矣。且非一切刹土皆有言说,言说但是世间假法,十方世界不必皆以音声而表意义。有此言不必有此法,有此法不必有此言,各世界种种之显法不同,此方教体在音闻也。又如此世界蚊蚋虫蚁等众生,亦无言说而能办事,愈见不必拘定言说诠法体矣。

  辛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如虚空、兔角,及与槃大子,无而有言说,如是性妄想。因缘和合法,凡愚起妄想,不能如实知,轮回三有宅”。

  虚空也,兔角也,槃大子──石女儿──也,皆无有实体而但有言说者,妄想分别心假设为言耳。亦如法性本空而妄计有诸法,凡夫不能如实了知万法唯识,种种妄想,乃轮回于三有之宅。

  戊三 常声如幻门

  己一 问答常声

  庚一 问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常声者,何事说”?

  前来所说涅槃,非常非断。缘起生既无生,是一切法离于断常。而佛在他经上又说“常乐我净”,“常住真心”,“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种种文句,究依何种法而说此常名、常句耶?

  庚二 答

  佛告大慧:“为惑乱。以彼惑乱,诸圣亦现而非颠倒。大慧!如春是焰、火轮、垂发、犍闼婆城、幻、梦、镜像、世间颠倒,非明智也;然非不现。大慧!彼惑乱者有种种现,非惑乱作无常。所以者何?谓离性非性故。大慧!云何离性非性惑乱?谓一切愚夫种种境界故。如彼恒河,饿鬼见不见故,无惑乱性,于余现故非无性。如是惑乱,诸圣离颠倒,不颠倒,是故惑乱常,谓相相不坏故。大慧!非惑乱种种相,妄想相坏,是故惑乱常。大慧!云何惑乱真实?若复因缘,诸圣于此惑乱不起颠倒觉,非不颠倒觉。大慧!除诸圣于此惑乱,有少分想,非圣智事相。大慧!凡有者,愚夫妄说;非圣言说。彼惑乱者,倒不倒妄想,起二种种性:谓圣种性,及愚夫种性。圣种性者,三种分别:谓声闻乘、缘觉乘、佛乘。云何愚夫妄想起声闻乘种性?谓自共相计著,起声闻乘种性,是名妄想起声闻乘种性。大慧!即彼惑乱妄想起缘觉乘种性,谓即彼惑乱自共相不亲计著,起缘觉乘种性。云何智者即彼惑乱起佛乘种性?谓觉自心现量,外性非性,不妄想相,起佛乘种性,是名即彼惑乱起佛乘种性。又、种种事性,凡夫惑想起愚夫种性。彼非有事、非无事,是名种性义。大慧!即彼惑乱不妄想,诸圣心意意识过习气自性法,转变性,是名为如。是故说如离心,我说此句显示离想,即说离一切想”。

  佛说四念处为对治凡外四颠倒,而二乘执为实法,几同外道;佛又说常、乐、我、净以破二乘之法执,亦依于惑乱妄法而说耳。此诸妄法,圣人亦未尝不见,但知其妄而不为所颠倒。如阳焰乃至镜像等种种妄法,然世人颠倒,无不惑以为真;唯智者知其皆非,然非不见种种惑乱,特非如渴鹿等起种种分别耳。盖在根本智上,一切皆无所有无所见;而在后得智上,无论何法皆悉缘现,十法界一切依正诸法,皆同梦事;然亦非无佛智,不过已破无明之无分别智上不起颠倒,非绝灭之以为离于颠倒。所以观察诸法、如实了知恒常如幻,无有实常,亦无实断。是故凡夫自愚,圣人不迷。由此可明惑乱之法,非作无常,盖离于…

《楞伽经义记(卷第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