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直到同年7月11日才由总理正式启动。
上述种种经历的结果确实说明了人们如何透过佛教禅修来产生「巨大的安详与能量」,并且以此建立一个「利乐福祉的国度」。
五、人际关系
佛教徒的生活态度会努力尝试在这一生中得到解脱,但不同于那些为了实现成佛愿望而不断累积善德的人。例如,王舍城(Rajagaha)与舍卫城(Savatthi)都是佛陀一生中托钵游化的两个主要城市。王舍城是频婆娑罗王(King Bimbisara)的国都,他一生中都努力尝试得到解脱,并证入第一圣道智,成为圣者(Ariya)。他不但奉行佛陀的教导,而且还为佛陀及其众多弟子建造一座巨大的寺院,就是大家熟知的竹林精舍(Veluvana Monastery)。此外,只要人们愿意加入佛陀的僧团,他就会赦免他们所犯的罪行,因此他被称为无畏王(King Abhaya),即无害的国王。他不但要求自己不去伤害任何人,而且也鼓励他人不要伤害别人,他治国的力量就是对人类的慈爱。
另一个例子则是舍卫城,此城是拘萨罗国(Kosala)首都,该国波斯匿王(Pasenadi)也是一位虔诚奉行佛陀教导的国王。事实上,佛陀停留在舍卫城的时间比其他地方还长。国王为了成佛而不断累积善德,然而,虽然他尽可能不去伤害他人,但必要时,他仍会为了拯救其子民而准备承受痛苦。有一次,他在边境战场上打败敌人之后,在返回王宫途经佛陀的精舍时停了下来。国王之所以率领军队攻打敌人是为了对抗入侵者,并且拯救他的王国与子民,他如果不这做的话,那么人民必会遭遇暴行,因此,当他告诉佛陀他击败敌人时,佛陀却微笑着对他说道,「你已经制造出比打仗前更多的敌人了。」
所以,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些尝试累积善德的人们,如果无法同时避免犯下罪行的话,那么他们将会堕入恶道之中,而他们自身也将因为伤害他人而遭受痛苦。至于要如何以了知痛苦实相的力量,将慈爱化为具体行动,以改善人际关系等,我也将举一些我亲身体验的例子来做说明。
我在1955年8月15日正式被任命为「全国农业市场委员会特别调查会」(S.A.M.B. Special Enquiry Committee)主席,并遵照总理指示,着手调查该委员会积弊已久的诸多问题。我向政府所做的报告被送到「特别调查局」(Bureau of Special Investigations)做进一步的调查,调查的结果是逮捕了四名官员,其中包括正在委员会干部年度会议开会的总经理,也因此引发所有与会官员的不满,而造成集体递交辞呈的事件发生。这些官员的举动不仅形成了僵局,而且当联合工会(Union of Employees of the Board)透过在博固(Pegu)所举行的年度大会给予支援时,整个情势又变得更为恶化了。政府也因此决定批准所有辞呈,如此一来,反而使大多数官员感到懊恼,因为他们并非有意要采取此种抗争手段。最后,终于在第三方的协调下,将他们那些已经递出的辞呈撤回,并接受政府象征性的处罚。
当时我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以及他们用来指责「特别调查委员会」与「特别调查局」的那些口号还犹言在耳的情况下,接下「全国农业市场委员会」主席一职。然而,我并未因此而记恨任何人,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这个国家的最大利益着想,而且确信我接下此委员会主席一职的观点,是为了在此危急关头拯救这个国家及整个委员会的劣势,也是为所有部属及所有与本委员会业务有关的人们的效率与福利而努力,这将会说服他们。就这项事实而言,也就是在我与各个团体的代表会谈之后,我确实扭转了情势,终于让长官与部属们团结一致,而且委员会与制粉厂及其他业者都能相互配合。不仅订定了新计画,并且引进了许多改良技术,而结果也比任何人所想象的还更好。在「禅修的果实」(The Fruits of Meditation)部分都已经提过这些成果了。由于他们全力配合与持续努力的结果,才能顺利达成我所提议的事项,而政府也非常体恤的赐予本会两位官员,一位是副总经理,另一位是经常与政府对抗的联合工会的主席,「广闻者」(Wunna Kyaw Htin)的头衔。像这样授予联合工会主席头衔的情况,我想应该是不多见吧。
至于有关审计长职务的情况,则一点都不困难。某个佛教协会的许多成员都是我所指导的禅修学员,还有某个社交俱乐部也与本会所有干部及职员们都相当亲近,在每年所举行的大型宗教集会中,全部的人都能为共同目标而团结一致,并且每年有两次的时间会向身兼老师与部门领导者的审计长表示礼敬。社交俱乐部每年都会安排包车或搭乘其他交通工具到各地休闲旅游,成员们都会携家带眷共同参与,也为整个行程带来愉快的气氛。这一切都有助于促进本部门的彼此了解,也为工作效率铺下一条平顺的通道。
在会计暨审计机关里,禅修老师们除了资格与指导经验外,还要具有高度的耐心与善意,而副主席与讲师们多数都是参加过中心禅修课程的学员。来自不同背景的学员们,也都能受到老师们善念的感染,让每一期课程的学员们都能在最好的环境下修持,因此,从本单位开始有禅修课程至今,都不曾有学员抱怨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在每期课程结束之后,学员们都会举行感恩会,以表示对主席与老师们的感谢,他们总是不断地感恩这一切善意,以及协助他们彻底了解课程的用心良苦。
因此我毫不怀疑,禅修在心的发展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因为它确实有助于人们达到最好的人际关系。
六、禅修的副产品
在「禅修的果实」(The Fruits of Meditation)这部分,我已经说明过禅修可能带来何种的利益。正如「沙门果经」(有关沙门利益的开示)里提到的一样,我也特别提及了禅修的利益,以及刊载在「国际禅修中心简介」中有关外国学员们的评价。我现在要在这里讲述的是有关禅修对身心问题所带来的最细微的副产品,这并非展现奇迹的时代,例如在空中飞行或在水面行走等,毕竟这对一般人而言并非直接的利益,但如果苦于身心疾病的人,能透过禅修来去除病痛,那就是件值得考虑的事了。
根据佛教的思维方式,凡是身、语、意一切行为,都会产生或留下某种行为的力量(Sankhara,即业力),这些业力会视个人善念或恶念而归向借方或贷方帐目。此种无形的影响,我们称之为业力或行为的力量,它是心的副产品,而且关系到每个行为。它并无所谓的延伸元素(亦即,它是不受空间限制的)。因此,一切众生的业力都能穿梭在这整个宇宙中。我们相信在这些力量之中,生命的因果论是有其根源的,每一个个体除了不断地吸收着其自身行为所造作出来的业力之外,同时也在释放其身、语、意所造作出来的新业力,所以说脉动、律动与波动等都是生命不断轮回的象征形式。
我们可以将善行的力量视为正面的,而恶行的力量视为负面的,然后我们会感受到这些被称之为正面与负面的反应,所有有生命与无生命不断发生的反应,包括我的身体、你的身体及所有众生。当人们透过适当的禅修了解到这些概念时,就会了知一切事物如其本然的本质实相,也因此对无常,苦,无我等实相的觉知,发展出所谓的「涅槃元素」(Nibbana Dhatu),此种力量足以驱除恶行产生的一切不净与毒害,也就是造成人们身心疾病的根源。就像点燃的燃料会烧尽一样,在身体内的这种负面力量(不净或毒素)也会被禅修过程中觉知无常而产生的「涅槃元素」所根除。此种根除的过程会一直持续着,直到整个身心之内所有的不净或毒素完全清除为止。
到中心参加禅修课程的所有学员当中,有些是深受高血压、肺结核、偏头痛、血栓等病痛之苦的人,但他们当中有些甚至在最初的十日课时,病症就已经减轻了,如果他们能持续觉察无常,并且参加中心更长的禅修课程,那么那些病痛就很可能在课程当中完全根除了。因为苦的生起(Samudaya)才是导致人们身心问题的一切根源,而且不论哪一种病痛都一样,然而,透过正确的佛教禅修而产生的「涅槃元素」却能去除此种苦因。禅修的另一面就是灭苦(Samudaya Pahatabba),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除去苦生起的原因。」
另外需要在此提醒各位注意的是,当一个人发展出「涅槃元素」时,此「涅槃元素」因遭遇其身体系统内的不净与毒素而造成的冲击会产生某种必须忍受的剧变。这种剧变会使其对自身之内次原子粒子的热能、摩擦与波动更为敏感,而且强度不断增加,使人感到整个身体就只是电流与极大的痛苦。对有病痛的人而言,就如上述所言,这种冲击总是更为剧烈,而且有时强烈到几乎快要爆裂一样,然而,如果可以忍受,那么此人就会意识到其身体内所发生的良好变化,毒素逐渐减少了,而病痛也逐渐被根除了。
当今人们正面临辐射之毒的危害,如果一个人吸收到的毒素超出了最大许可浓度(m.p.c.),那么他就陷入危险范围内了。
我坚信任何人在佛教禅修中所发展出来的「涅槃元素」正是足以清除其体内辐射毒害的力量。
佛陀是指出这条正道的导师,
而我只是延续着佛陀指出这条道路的人,
我已经承袭佛陀所流传下来的正法。
佛陀并无法给人们涅槃,
却能为我们指出一条正道。
不要请求我为你们找到结果;
我无法为各位找到结果。
因为连佛陀都做不到的事,
乌巴庆又怎能做得到呢?
唯有靠你们自己努力修持。
——乌巴庆老师
《佛教禅修的真正价值》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