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积集(积集:业行与四必需物品:衣、食、卧具、药品或指由爱生取而生起四种食的积集:段食、触食、思食与意识食),饮食知节量。
空无相解脱,圣者之行迹,
如鸟游虚空,无痕迹可得。
93、
漏尽不贪食,已达解脱境,
空无相解脱,圣者之行迹,
如鸟游虚空,无痕迹可得。
94、
善摄制六根,如御者调马,
舍憍慢恶习,诸天所爱敬。
95、
罗汉如大地,不拘垢与净,
如帝释(Indakhila)牌坊,行忍无怨嗔,
如清净池潭,无著(Tadi不执取,八风不动)证涅槃。
96、
意寂口亦寂,身行亦寂静,
正智得解脱,寂静与安稳。
97、
仁者不轻信(Assaddha圣者自证),
无为(Akata无作,即涅槃)永断系,
弃欲无分别,实名无上士。
98、
村舍或林间,谷地或山野,
罗汉所居地,彼处皆蒙祐。
99、
乐于住林间(Aranna阿兰若,静空闲处),
世人所不爱。无欲喜林野,不逐求五欲。
第八 千品(Sahassa Vagga)
100、
徒诵千句言,无义理之语,
不如一益语(Attha义、
道理),闻已得寂静。
101、
徒诵千首偈,无义理之语,
不如一益偈,闻已得寂静。
102、
徒诵百首偈(Gatha,pada),无义理之语,
不如一法语,闻已得寂静。
103、
匹夫上战场,千战胜千敌,
莫如能胜己,彼最胜战士。
104、
胜己为最贤,远胜于胜众,
是故胜己者,梵魔无能胜。
105、
天神音乐神(Gandhabba干达婆),
恶魔与梵天(Brahma),
皆莫能胜彼,自御克己者。
106、
月月祭千金,祭祀供百年,
未若须臾顷,供养修己者,
如是之供养,胜祭祀百年。
107、
林中拜火神(Aggi),事火一百年,
未若须臾顷,供养修己者,
如是之供养,胜祭祀百年。(106,107两偈合诵)
108、
若人于世间,供牺牲祭祀,
求福满一年,彼如是功德,
未若四分一,礼敬正直者(预流果或初果)。
109、
尊贤与敬老,四事得增长,
寿命与容颜,喜悦与毅力。
110、
若人活百年,破戒不修定,
不如活一日,持戒与修定。
111、
若人活百年,无智无禅定,
不如活一日,具慧修禅定。
112、
若人活百年,怠惰不精进,
不如活一日,坚心行精进。
113、
若人活百年,不见生灭法,
不如活一日,得解生灭法。
114、
若人活百年,不见不死(Amatam padam涅槃)道,
不如活一日,得睹不死道。
115、
若人活百年,不见无上谛(九出世间法:四道、四果与涅槃),
不如活一日,得睹无上谛。
第九 恶品(Papa Vagga)
116、
应急速行善,竭止心作恶(贪raga,嗔dosa,痴moha),
延缓行善者,心喜于邪恶。
117、
若人已作恶,不应数重犯,
莫喜于作恶,积恶乃痛苦。
118、
若人已行善,应当数重作,
欢喜于行善,积善乃安乐。(117,118两偈合诵)
119、
恶业未成熟,恶人自庆幸,
恶果成熟时,恶人方知苦。
120、
善业未成熟,善人自埋怨,
善果成熟时,善人方知福。(119,120两偈合诵)
121、
莫轻视小恶,云我无殃报,
小水渐滴落,亦能盈水瓶,
愚人积小恶,乃至罪满贯。
122、
莫轻视小善,云我无福报,
小水渐滴落,亦能盈水瓶,
贤人积小善,乃至福满堂。(121,122两偈合诵)
123、
伴少而货多,商人避险道,
爱命避毒药,避恶当亦然。
124、
设若手无伤,手可持毒药,
无伤毒不患,不作恶无殃。
125、
若害善良者,清净无秽者,
恶业归愚人,如逆风扬尘。
126、
有识生胎中,作恶堕地狱,
行善升天界,漏尽得涅槃。
127、
非隐于虚空,海洋洞穴中,
欲避恶果者,世间无避处。
128、
非隐于虚空,海洋洞穴中。
欲避死魔者,世间无避处。(127,128两偈合诵)
第十 刀杖品(Danda Vagga)
129、
众生畏刑罚,众生皆畏死,
以己推及人,不杀不教杀。
130、
众生畏刑罚,众生皆爱命,
以己推及人,不杀不教杀。(129,130两偈合诵)
131、
众生欲安乐,若求自安乐。
刀杖害众生,安乐不可得。
132、
众生欲安乐,若求自安乐,
不刀杖害彼,安乐乃可得。(131,132两偈合诵)
133、
对人粗恶语,恶言将反唾,
恶言伤人苦,殴斗祸归身。
134、
如一破铜锣,默默无反响,
既已证无为,寂然无诤论。
135、
牧人执鞭杖,驱牛至牧场,
老与死亦然,驱逐众有情。
136、
愚者造恶业,而不能自知,
感招恶业苦,犹如被火焚。
137、
若人以刀杖,加害善良者(指阿罗汉),
速召无赦殃,十种苦如下:-
138、
将受身剧痛,或自召伤残,
或得极重病,或丧心狂乱。
139、
或为王所惩,或为人谗诬,
或眷属丧亡,或财物损减。
140、
或彼之房舍,为烈火所焚,
彼人身亡后,堕入于地狱。(137,138,139,140四偈合诵)
141、
裸形髻发者(苦行之二种),涂泥绝食者(苦行之二种),
露卧涂尘垢(苦行之二种),苦行蹲踞者(苦行之一),
彼等不断惑,何能得清净?
142、
身庄严寂静,诸欲已调服,
根门能自制,圆满持梵行,
不害诸有情,彼即婆罗门,
彼即是沙门,彼是为比丘。
143、
能知惭愧者,世上所罕见,
彼不受非难,如良马避鞭。
144、
修持诸善法,信勤戒定慧,
明行足断苦,如鞭策良马。
145、
治水者导水,矢工调弓箭,
木匠绳其木,善行者(Subbata)御身。
第十一 老品(Jara Vagga)
146、
世常燃烧(世界有十一种火常烧:贪、嗔、痴、病、老、死、愁、悲、苦、忧、恼)中,有何可喜乐?
汝常在瞑暗(无明),何不求光明?
147、
观此粉饰身,疮(九疮:双目、双耳、双鼻孔、口及大小便孔)肉与骨聚,
身病心妄想,无常不久存。
148、
形劳衰老身,病巢易败坏,
秽身必腐散,有生终归死。
149、
如彼葫芦瓜,秋至而散弃,
骸骨变灰白,观此有何乐?
150、
骨架为城廓,血肉作涂饰,
蕴藏老病死,憍慢与虚伪。
151、
盛妆皇乘坏,此身亦老朽,
唯善法(九出世间法:四向、四果与涅槃)永垂,传示于善人。
152、
寡闻少学人,老去如牡牛,
徒增长筋肉,而不生智慧。
153、
多生轮回中,探寻造屋者(贪),
而未得见之,再生实是苦。
154、
造屋者已见,不再造新屋(色身),
椽柱均断折(烦恼),栋梁亦摧毁(无明),
我心证无为(涅槃),一切爱欲灭。(153,154两偈合诵)
155、
不修于佛法,少壮不积蓄,
如沼边老鹭,颓伺空鱼池。
156、
不修于佛法,少壮不积蓄,
如破折弃弓,悲叹于往昔。(155,156两偈合诵)
第十二 自己品(Atta Vagga)
157、
若人知自爱,应善自守护,
夜间三时中(初夜、中夜、后夜分),智者常觉醒。
158、
智者先立己,而后教他人,
智者行如是,方不染诸垢。
159、
若欲教他人,己行应如是,
自御能御人,御己最艰难。
160、
以自为依怙,何有他依怙?
自己善调御,得难获依怙。
161、
恶业由己作,己生己因起,
恶业毁愚者,如金刚毁宝。
162、
破戒如蔓藤(maluva),缠死娑罗树(Sala),
招受诸苦果,如怨敌所愿。
163、
不善害己事,实乃极易行,
善与利己事,实乃极难行。
164、
愚人谤圣法,讥毁罗汉教,
因彼邪见故,将自取毁灭,
如彼香蕉树,结果后覆亡。
165、
恶业由己作,污垢由己染,
恶业己不作,污垢己不染,
清净由自己,何能由他净?
166、
行利他大事,勿疏忽自利(生死解脱事),
善观于己利,不忘失所求。
第十三 世间品(Loka Vagga)
167、
莫追逐欲乐,莫流于放逸,
莫邪见世利,此乃离苦道。
168、
警觉不放逸,精进行圣道,
实践善法者(Dhammacari),今世来世乐。
169、
奉善不造恶,精进行圣道,
实践善法者,今世来世乐。(168,169两偈合诵)
170、
观世如水泡,…
《南传法句经新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