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南傳法句經新譯▪P3

  ..續本文上一頁不積集(積集:業行與四必需物品:衣、食、臥具、藥品或指由愛生取而生起四種食的積集:段食、觸食、思食與意識食),飲食知節量。

  空無相解脫,聖者之行迹,

  如鳥遊虛空,無痕迹可得。

  

  93、

  漏盡不貪食,已達解脫境,

  空無相解脫,聖者之行迹,

  如鳥遊虛空,無痕迹可得。

  

  94、

  善攝製六根,如禦者調馬,

  舍憍慢惡習,諸天所愛敬。

  

  95、

  羅漢如大地,不拘垢與淨,

  如帝釋(Indakhila)牌坊,行忍無怨嗔,

  如清淨池潭,無著(Tadi不執取,八風不動)證涅槃。

  

  96、

  意寂口亦寂,身行亦寂靜,

  正智得解脫,寂靜與安穩。

  

  97、

  仁者不輕信(Assaddha聖者自證),

  無爲(Akata無作,即涅槃)永斷系,

  棄欲無分別,實名無上士。

  

  98、

  村舍或林間,谷地或山野,

  羅漢所居地,彼處皆蒙祐。

  

  99、

  樂于住林間(Aranna阿蘭若,靜空閑處),

  世人所不愛。無欲喜林野,不逐求五欲。

  

  第八 千品(Sahassa Vagga)

  

  100、

  徒誦千句言,無義理之語,

  不如一益語(Attha義、

  道理),聞已得寂靜。

  

  101、

  徒誦千首偈,無義理之語,

  不如一益偈,聞已得寂靜。

  

  102、

  徒誦百首偈(Gatha,pada),無義理之語,

  不如一法語,聞已得寂靜。

  

  103、

  匹夫上戰場,千戰勝千敵,

  莫如能勝己,彼最勝戰士。

  

  104、

  勝己爲最賢,遠勝于勝衆,

  是故勝己者,梵魔無能勝。

  

  105、

  天神音樂神(Gandhabba幹達婆),

  惡魔與梵天(Brahma),

  皆莫能勝彼,自禦克己者。

  

  106、

  月月祭千金,祭祀供百年,

  未若須臾頃,供養修己者,

  如是之供養,勝祭祀百年。

  

  107、

  林中拜火神(Aggi),事火一百年,

  未若須臾頃,供養修己者,

  如是之供養,勝祭祀百年。(106,107兩偈合誦)

  

  108、

  若人于世間,供犧牲祭祀,

  求福滿一年,彼如是功德,

  未若四分一,禮敬正直者(預流果或初果)。

  

  109、

  尊賢與敬老,四事得增長,

  壽命與容顔,喜悅與毅力。

  

  110、

  若人活百年,破戒不修定,

  不如活一日,持戒與修定。

  

  111、

  若人活百年,無智無禅定,

  不如活一日,具慧修禅定。

  

  112、

  若人活百年,怠惰不精進,

  不如活一日,堅心行精進。

  

  113、

  若人活百年,不見生滅法,

  不如活一日,得解生滅法。

  

  114、

  若人活百年,不見不死(Amatam padam涅槃)道,

  不如活一日,得睹不死道。

  

  115、

  若人活百年,不見無上谛(九出世間法:四道、四果與涅槃),

  不如活一日,得睹無上谛。

  

  第九 惡品(Papa Vagga)

  

  116、

  應急速行善,竭止心作惡(貪raga,嗔dosa,癡moha),

  延緩行善者,心喜于邪惡。

  

  117、

  若人已作惡,不應數重犯,

  莫喜于作惡,積惡乃痛苦。

  

  118、

  若人已行善,應當數重作,

  歡喜于行善,積善乃安樂。(117,118兩偈合誦)

  

  119、

  惡業未成熟,惡人自慶幸,

  惡果成熟時,惡人方知苦。

  

  120、

  善業未成熟,善人自埋怨,

  善果成熟時,善人方知福。(119,120兩偈合誦)

  

  121、

  莫輕視小惡,雲我無殃報,

  小水漸滴落,亦能盈水瓶,

  愚人積小惡,乃至罪滿貫。

  

  122、

  莫輕視小善,雲我無福報,

  小水漸滴落,亦能盈水瓶,

  賢人積小善,乃至福滿堂。(121,122兩偈合誦)

  

  123、

  伴少而貨多,商人避險道,

  愛命避毒藥,避惡當亦然。

  

  124、

  設若手無傷,手可持毒藥,

  無傷毒不患,不作惡無殃。

  

  125、

  若害善良者,清淨無穢者,

  惡業歸愚人,如逆風揚塵。

  

  126、

  有識生胎中,作惡墮地獄,

  行善升天界,漏盡得涅槃。

  

  127、

  非隱于虛空,海洋洞穴中,

  欲避惡果者,世間無避處。

  

  128、

  非隱于虛空,海洋洞穴中。

  欲避死魔者,世間無避處。(127,128兩偈合誦)

  

  第十 刀杖品(Danda Vagga)

  

  129、

  衆生畏刑罰,衆生皆畏死,

  以己推及人,不殺不教殺。

  

  130、

  衆生畏刑罰,衆生皆愛命,

  以己推及人,不殺不教殺。(129,130兩偈合誦)

  

  131、

  衆生欲安樂,若求自安樂。

  刀杖害衆生,安樂不可得。

  

  132、

  衆生欲安樂,若求自安樂,

  不刀杖害彼,安樂乃可得。(131,132兩偈合誦)

  

  133、

  對人粗惡語,惡言將反唾,

  惡言傷人苦,毆鬥禍歸身。

  

  134、

  如一破銅鑼,默默無反響,

  既已證無爲,寂然無诤論。

  

  135、

  牧人執鞭杖,驅牛至牧場,

  老與死亦然,驅逐衆有情。

  

  136、

  愚者造惡業,而不能自知,

  感招惡業苦,猶如被火焚。

  

  137、

  若人以刀杖,加害善良者(指阿羅漢),

  速召無赦殃,十種苦如下:-

  

  138、

  將受身劇痛,或自召傷殘,

  或得極重病,或喪心狂亂。

  

  139、

  或爲王所懲,或爲人讒誣,

  或眷屬喪亡,或財物損減。

  

  140、

  或彼之房舍,爲烈火所焚,

  彼人身亡後,墮入于地獄。(137,138,139,140四偈合誦)

  

  141、

  裸形髻發者(苦行之二種),塗泥絕食者(苦行之二種),

  露臥塗塵垢(苦行之二種),苦行蹲踞者(苦行之一),

  彼等不斷惑,何能得清淨?

  

  142、

  身莊嚴寂靜,諸欲已調服,

  根門能自製,圓滿持梵行,

  不害諸有情,彼即婆羅門,

  彼即是沙門,彼是爲比丘。

  

  143、

  能知慚愧者,世上所罕見,

  彼不受非難,如良馬避鞭。

  

  144、

  修持諸善法,信勤戒定慧,

  明行足斷苦,如鞭策良馬。

  

  145、

  治水者導水,矢工調弓箭,

  木匠繩其木,善行者(Subbata)禦身。

  

  第十一 老品(Jara Vagga)

  

  146、

  世常燃燒(世界有十一種火常燒:貪、嗔、癡、病、老、死、愁、悲、苦、憂、惱)中,有何可喜樂?

  汝常在瞑暗(無明),何不求光明?

  

  147、

  觀此粉飾身,瘡(九瘡:雙目、雙耳、雙鼻孔、口及大小便孔)肉與骨聚,

  身病心妄想,無常不久存。

  

  148、

  形勞衰老身,病巢易敗壞,

  穢身必腐散,有生終歸死。

  

  149、

  如彼葫蘆瓜,秋至而散棄,

  骸骨變灰白,觀此有何樂?

  

  150、

  骨架爲城廓,血肉作塗飾,

  蘊藏老病死,憍慢與虛僞。

  

  151、

  盛妝皇乘壞,此身亦老朽,

  唯善法(九出世間法:四向、四果與涅槃)永垂,傳示于善人。

  

  152、

  寡聞少學人,老去如牡牛,

  徒增長筋肉,而不生智慧。

  

  153、

  多生輪回中,探尋造屋者(貪),

  而未得見之,再生實是苦。

  

  154、

  造屋者已見,不再造新屋(色身),

  椽柱均斷折(煩惱),棟梁亦摧毀(無明),

  我心證無爲(涅槃),一切愛欲滅。(153,154兩偈合誦)

  

  155、

  不修于佛法,少壯不積蓄,

  如沼邊老鹭,頹伺空魚池。

  

  156、

  不修于佛法,少壯不積蓄,

  如破折棄弓,悲歎于往昔。(155,156兩偈合誦)

  

  第十二 自己品(Atta Vagga)

  

  157、

  若人知自愛,應善自守護,

  夜間叁時中(初夜、中夜、後夜分),智者常覺醒。

  

  158、

  智者先立己,而後教他人,

  智者行如是,方不染諸垢。

  

  159、

  若欲教他人,己行應如是,

  自禦能禦人,禦己最艱難。

  

  160、

  以自爲依怙,何有他依怙?

  自己善調禦,得難獲依怙。

  

  161、

  惡業由己作,己生己因起,

  惡業毀愚者,如金剛毀寶。

  

  162、

  破戒如蔓藤(maluva),纏死娑羅樹(Sala),

  招受諸苦果,如怨敵所願。

  

  163、

  不善害己事,實乃極易行,

  善與利己事,實乃極難行。

  

  164、

  愚人謗聖法,譏毀羅漢教,

  因彼邪見故,將自取毀滅,

  如彼香蕉樹,結果後覆亡。

  

  165、

  惡業由己作,汙垢由己染,

  惡業己不作,汙垢己不染,

  清淨由自己,何能由他淨?

  

  166、

  行利他大事,勿疏忽自利(生死解脫事),

  善觀于己利,不忘失所求。

  

  第十叁 世間品(Loka Vagga)

  

  167、

  莫追逐欲樂,莫流于放逸,

  莫邪見世利,此乃離苦道。

  

  168、

  警覺不放逸,精進行聖道,

  實踐善法者(Dhammacari),今世來世樂。

  

  169、

  奉善不造惡,精進行聖道,

  實踐善法者,今世來世樂。(168,169兩偈合誦)

  

  170、

  觀世如水泡,…

《南傳法句經新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