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善男子应知,制恶实为难,
莫令贪与嗔(Adhammo),陷汝于长苦。
249、
人信乐好施,若于他施物,
心嫉不满者,昼夜不安宁。
250、
断除此怨心,拔根灭除妒,
是人于昼夜,心静能得定。(249,250两偈合诵)
251、
无火热如贪,无执紧如嗔,
无网密如痴,无流急如爱。
252、
易见他人过,己过欲见难,
扬疵如扬糠,己过则匿藏,
狡猾赌徒子,作弊藏骰子(Kali)。
253、
若见他人过,心忿不平者,
徒增其烦恼,断惑路遥远。
254、
虚空无道迹,外道无沙门(Samana),
凡夫爱著障(Papanca障碍;指爱、见、慢),如来(Tathagata)净无障。
255、
虚空无道迹,外道无沙门,
诸行(sankhara)皆无常,诸佛不动转。
(254,255两偈合诵)
第十九 法住品(Dhammattha Vagga)
256、
鲁莽判事理,非为法住者,
智者应辨究,是非之道理。
257、
善导不鲁莽,公正不妄假,
智者护正法,是名法住者(Dhammattha)。
258、
不以多言故,而称为智者,
忍、虑、无怨、安,得称为智者。
259、
不以善言故,而为持法者(Dhammadhara),
虽听闻少法,身习依法行(Kayena),
于法不放逸,彼为奉法者。
260、
不以头灰白,而称为长老(Thera,受比丘戒十年以上),
彼年纪虚长,徒有长老名。
261、
实知四圣谛,持戒不杀生,
弃除诸垢秽,是名真长老。(260,261两偈合诵)
262、
端庄善辩才,心为贪欲使,
嫉妒而虚伪,此人绝难证。
263、
断截诸恶习,拔根息灭贪,
智者除恚心,是为端正者。(262,263两偈合诵)
264、
不持戒妄语,剃发非沙门,
心内满欲贪,如何为沙门?
265、
调伏诸烦恼,无论大与小,
息灭诸恶故,是名为沙门。(264,265两偈合诵)
266、
虽向人托钵,不即是比丘,
持戒非托钵,是名为比丘。
267、
遍舍善与恶,梵行清净者,
知法以处世,实名为比丘。(266,267两偈合诵)
268、
不敏愚昧者,默然非圣者(牟尼),
智者量善恶,实名为智者。
269、
舍恶择其善,乃得为圣者(牟尼),
彼知于善恶,是名为圣者。
270、
若害众有情,彼非为圣者(Ariya高贵者),
不害众生故,是名为圣者。
271、
不因于持戒,苦行或多闻,
或由证禅定,或独居静处(Vivicca Sayanena独处住)。
272、
谓凡夫不得,吾受出离乐,
比丘漏未尽,勿耽于自满。(271,272两偈合诵)
第廿 道品(Magga Vagga)
273、
诸道八支胜(八正道),诸谛四句胜(四圣谛),
诸法离欲胜(涅槃),两足具眼胜(佛具肉眼、天眼、慧眼、佛眼、一切智眼五眼)。
274、
此乃唯一道,清净诸知见。
顺此正道行,魔王为惑乱。
275、
奉修此正道,能尽于诸苦。
已知拔欲箭,故我说此道。
276、
汝等应自勤,如来唯导师,
入道禅修者,解脱魔系缚。
277、
诸行皆无常,以慧观照时,
心厌离于苦(五蕴苦),此道达清净。
278、
诸行皆是苦,以慧观照时,
心厌离于苦,此道达清净。
279、
诸法(五蕴khandha)皆无我,以慧观照时,
心厌离于苦,此道达清净。(277,278,279三偈合诵)
280、
应勤时不勤,青壮陷怠惰,
意沉心薄弱,怠惰不得道。
281、
慎言善御心,不以身行恶,
清净三业者,得圣所证道。
282、
由禅观(Yoga瑜珈)生慧,无禅观无慧,
明了其得失(繁荣不繁荣,幸或不幸),勤修增上慧。
283、
当伐欲丛林(Vana欲望),莫伤及真树,
怖畏欲林除,比丘无欲林(Nibbana无欲)。
284、
不除细欲丛,男女欲犹系,
淫欲最难离,如乳犊恋母。
285、
断除心欲贪,如摘秋百合,
勤修寂静道,善逝(Sugata即佛陀)涅槃境。
286、
雨季我住此,冬夏亦住此,
愚者当盘想,不觉死神到(Antaraya障难)。
287、
执子女与畜,心为爱染著,
死神攫捉去,洪流卷睡村。
288、
非子能救济,非父或亲戚,
若为死所牵,亲族莫能济。
289、
智者明此理,守持于净戒,
疾速除诸障,直达涅槃境。(288,289两偈合诵)
第廿一 杂品(Pakinnaka Vagga)
290、
若舍弃小乐,而得大安乐,
智者舍小乐,而思求大乐。
291、
若为自安乐,致使他痛苦,
彼为怨嗔缠,不得解脱嗔。
292、
我慢放逸者,应作者没作,
不应作却作,烦恼徒增长。
293、
精勤观修身,不作不应作,
应作者常作,烦恼随观尽。
294、
杀母(渴爱)与杀父(我慢),杀武士二王(断见与常见),
灭王国(十二处)财相(贪执),无忧婆罗门(阿罗汉)。
295、
杀母(渴爱)与杀父(我慢),杀梵族二王(断见与常见),
灭险道五虎(五盖:贪、嗔、痴、昏沉睡眠、掉悔),无忧婆罗门(阿罗汉)。(294,295两偈合诵)
296、
乔达摩(Gotama,佛俗家名)门徒,意常善醒觉,
不分日与夜,念佛陀功德。
297、
乔达摩门徒,意常善醒觉,
不分日与夜,念达摩(法)功德。
298、
乔达摩门徒,意常善醒觉,
不分日与夜,念僧伽功德。
299、
乔达摩门徒,意常善醒觉,
不分日与夜,修观身念处(三十二身分)。
300、
乔达摩门徒,意常善醒觉,
不分日与夜,乐修不伤害。
301、
乔达摩门徒,意常善醒觉,
不分日与夜,乐修定观禅。(296,297,298,299,300,301六偈合诵)
302、
出家修行苦,心乐出家难,
在家生活苦,不和共住苦,
生死轮回苦,不轮回无苦。
303、
正信具足戒,有声誉财富(信、戒、惭、愧、闻法、舍、慧七财),
无论至何处,随处受人敬。
304、
善德如雪山(Himavant指喜马拉雅山Himalaya),虽远而高显,
恶者近不见,如黑夜放箭。
305、
独坐与独卧,经行而不倦,
彼独自调御,欣喜居林中。
第廿二 地狱品(Niraya Vagga)
306、
妄语堕恶趣(下三道:畜生、饿鬼、地狱),作恶言无作,
此二恶业同,死后堕地狱。
307、
虽身披袈裟,造恶不调御(Papadhamma恶法者,性恶者),
终因彼恶业,堕落于地狱。
308、
宁吞热铁丸,炽焰火焚身,
不以破戒身,食人信施物。
309、
放纵淫他妇,必遭四苦报,
获罪不安寝,受嫌堕恶趣。
310、
惊怖淫男女,欢乐极短暂,
获罪并恶趣,国王治重刑,
故男人不应,邪淫他人妇。
311、
不善握茅草(Kusa香草),则割伤其手,
僧人作恶行,则趋向恶趣。
312、
放逸不净戒,狎习污道法,
模棱修净行,此等无大果。
313、
应做之修行,坚定精勤修,
散漫云游僧(Paribbajika),徒增添欲垢(烦恼)。
314、
谨慎莫作恶,作恶将受苦,
胜妙行于善,行善无悔恼。
315、
如一边境城,护卫内与外,
自当善护卫,勿失修行缘,
丧失人身缘,堕恶趣受苦。
316、
不羞耻而羞,应羞耻不羞,
以彼诸邪见,堕落于恶趣。
317、
不恐怖见怖,应恐怖不怖,
以彼诸邪见,堕落于恶趣。
318、
于无瘕见疵,于过见无过,
以彼诸邪见,堕落于恶趣。
319、
辨错为过错,辨对为正确,
以彼诸正见,得生于善趣(天界)。(316,317,318,319四偈合诵)
第廿三 象品(Naga Vagga)
320、
如象于战场,堪忍诸弓箭,
人多不自律,我忍诸诽谤。
321、
御象可赴会,御象王可乘,
人中堪忍者,人中最上御。
322、
御骡为优良,信度(Sindhu)马优良,
长牙象(Kunjara)优良,御己更优良。
323、
非彼诸车乘,能达无行境(涅槃),
彼善调御人,能达无行境。
324、
彼象名财守(Dhanapalaka),思母情难伏,
被困不思食,唯思念象林。
325、
懒惰又贪食,贪睡转侧眠,
如猪贪食睡,愚者频入胎(生死轮回)。
326、
往昔此妄心,游荡随…
《南传法句经新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