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十劫以前,他已经确定他有能力让我们都往生。
所以当我们至心信乐,念起阿弥陀佛名号的时候,就是法藏的大愿兑现的时候!因此,一称名,佛的愿就兑现了!
一称名,就“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一称阿弥陀佛,就把佛兆载永劫的功德全部都摄受下来,变成自己的功德,就像一吃苹果,就把苹果中所有的营养,以及果农所有的辛劳功德,大地的养份,日月的精华,虚空中的气体......,都吃进去了,全都变成自己的营养。
换句话来讲,我们往生的影片,对佛来讲,是已经拍好了,如要解所言:“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但是在我们众生妄心这边——大家愿意看影片的时间不一样,所以才有已生、今生、当生的差别,我们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就可以“今愿今生”。
而,有人可能到很久后才会想看到这个影片,就像末学拍了一个“行住坐卧四威仪与医学原理”的录影带,拍出来以后,大多数人都束之高阁,影片拍好了很久,三年中也没有几个人真认真看过。所以对我来讲是已经拍好,但是对看的人来讲,可能是未来的事情。
同理,佛已成的事,对我们来讲可能是未来的事,其实你真愿意的话,现在就可以完成了。
能否“临时”助念,劝往生?
还有人问:“如果这个临终的人,他一生都不信佛,也不念佛,我们能不能临时为他开导、助念让他往生呢?”——请问大家,是能?还是不能?(能!极乐童子们都说“能”,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导。)
我们先说明是能?还是不能?能,就一定有办法,(待会儿我们再举例,就举纯华的例来说明。)先把这些疑点弄清楚,因为我们心里真很相信的话,到时候看事办事,一定有办法,有话说。但是如果你自己有疑点的话,心会怯弱,不敢讲话。
刚刚那问题是说:“一个人一生不信佛,也不念佛,能不能临时助念,让他往生?”这个问题就好比:“有人一生都不相信果农,他自己也不种水果,那我们可不可以临时劝他吃水果?”那么,就很简单嘛,就像大家说的,一定可以。
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不是很深信,怀疑:“他一生都胡作非为又不信佛,可以吗?”只要心中杂有一个“怀疑”的话,就不是老实念“佛”,而是念“疑”了,这等于是跟佛抬杠——佛说他有办法,你偏说他没办法,这就是跟佛抬杠!怀疑佛的本愿大慈,怀疑佛力会不会没办法救?怀疑佛会不会不慈悲不来救?这都是自己胡思乱想!不老实念佛。
比如我们有急病去看医生——挂急诊之前,我们对那医生根本也不认识,更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在家里也没有先念他,也没有先求他,甚至根本不知道那医生可信不可信,我们一有急病就跑去挂急诊,就等于骤然把生命交给他,而,一挂号请医生,医生不就来了吗?他一来,他所学的医学,他所有的能力全部都用上来了,他是用全力来救我们。
凡夫的医生尚且可以这样,何况是阿弥陀佛呢!众生临时有状况来“挂急诊”,佛是大医王怎么会不赶快来救呢!难道佛还会说:“你平日又不念我,我才不管你呢!”若这样就不叫慈悲了。
又如:我们平常也没有去研究飞机或去看航空公司,也没有认识驾驶员,而临时受伤了,要到远地去治疗;假设有很慈悲的人劝我们搭飞机,又代我们订机票,我们虽受伤不能走路,而到时候,他又用担架、轮椅把我们送上飞机。上了飞机就由空中小姐负责照顾,由飞机负责运载,这样,也能把我们送达目的地。
这是比喻“助念”,助念就好像是去劝搭飞机,又代订机票,又用担架轮椅送人上飞机,那么受伤的人怎么样呢?他只要一个念头:“好吧,接受你的好意!”这样就信愿具足,他只要不刻意去跳飞机的话,就在盛情难却之下到彼岸了。
所以“临时助念”也是可以往生,这个代订机票、又轮椅担架送人上机的助念者,追根究底其实是弥陀化身,搭机的人一上机就到彼岸,根本不需要怀疑,因为驾驶大愿飞机的是阿弥陀佛,绝对不会失事的!
末学很羡慕临终能有人代订机票,又硬送上机的事,所以我很喜欢这样作——去劝搭机、自订机票、订机票送人。什么叫“订机票送人”呢?——就是我念佛给你听,你听闻到佛号,就等于我把机票送给你了。
像我们上次到台北上课,回程时就是当当先帮我们订飞机,我们什么事都没有,只要上机就好了,而且去的时候还已太迟,机场还广播:“某、某某人啊,请赶快上机喔!”我们就匆匆忙忙地赶快跑步上机,一坐上飞机,很快就到了!(都还没吃点心呢!
那阿弥陀佛的飞机要怎么到彼岸,是阿弥陀佛的事,不是我们的事,我们也不需要会开飞机,因为开“莲花飞机”来迎接我们的事,阿弥陀佛在十劫以前就已经成就了,我们现在只要作个广告员,让大家知道有这班飞机可以搭,又愿意帮人家推轮椅送上机,那就好了!轮到我临终的时候,人家推我上机,我只要“不跳机”就好了!(即“不改变愿生极乐之心”)一下子就到了!
那怎么开导劝搭机呢?“开导”末学是不会,末学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求佛哀祐......,
(台语说:没半步,就只有“死皮赖脸求佛”一步)——而,佛大悲大智、大雄大力他自有办法!我们只要求最有办法,又最慈悲的佛来办,就成办了!
讲到这里,举一件真人真事来帮助大家了解。有一次,末学到某医院为某甲病人助念,忽然间,附近病房有一位太太,脸色铁青、满面惶恐,跑来问同行的居士说:“可不可以请师父去看看我先生?”居士问她说:“你先生怎么回事?”她说:“舌癌末期!早已昏迷两个多月,血压也几乎量不到!两个月前,医师就告诉我说他随时会断气,可是他到现在一口气不断,也不清醒,经常眼神怪异,把我吓得要死!我被折腾地很苦,不知该如何才好?于是今天早上就去楼上佛堂求佛!”
末学知道后,就应她的要求去附近病房看她先生。一进去,看到他插著管子,呼吸困难,但是眼睛半开半闭,有一种怒气!
末学就先到病房外面私下问这位太太说:“你们中间有什么过节、不愉快吗?”她说:“我先生是个赌徒,把家里的钱赌光了!还经常回来要钱去赌!每次他回来要钱,我就很生气、很讨厌,也不给他,他拿不到钱,就说:“好!你不给我好过,我以后也要让你不好过!”现在他这样,我果然是非常地不好过!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末学听了她这段话,明白她先生所发的“恶愿”——“好!你不给我好过,我以后也要让你不好过!”就是关键所在,于是劝慰她说:“你的先生赌博,这样对你,当然你一定很难过,支撑一个家也很辛苦,可是如果我们想要化解怨气,那就必须先回想、反省自己的过失,诚恳地向对方求忏悔,如此怨气才能化解!”
她听了刚开始有点委屈,想说是她先生对不起她,跑去赌博,家庭都是她在撑,现在还要跟他求忏悔,真是不平!末学说:“当然!你有你的苦衷,可是每个人都想自己对,而对方错,那么怨气永难平!”
末学问这位太太说:“你在结婚之前知道他赌博吗?”她说:“知道。”末学说:“那你是明知他赌博而嫁给他的。”末学就在她先生的床前,问这位太太说:“他每次回家,你是不是都给他不好的脸色,把他贬得一文不值,使他不愿意在家里待下去,而要去外面寻找快乐和价值感?你体谅过他的感觉吗?如果我是你的话,我现在就跟他忏悔,当初都没有好好地体谅他那边痛苦的心境,只有想到家里的经济,没有给他体贴和鼓励。”
末学说到这里,观察到病人的表情有点变化!于是末学接著说:“如果你希望你的先生身心能够安乐,放下他对你的恶誓,你现在就跪在他床前,至诚恳切跟他求忏悔!想想你所以会跟他结婚,他的种种好处、种种优点。并忏悔你对他多年来没有一个好脸色,和一句好话!虽然你很认真地在维持家计,但这样的态度,对你先生来讲确实是痛苦的!”
这位太太听了也有所触动,就跪在地上跟她先生求忏悔,认真地数落自己的不是,声泪俱下!
这时,她先生的眼睛就可以闭起来,呼吸也平顺得多,没有先前那种含恨的样子。末学就劝这位先生说:“某某先生,你太太既然已经知道她自己的错处,跟你虔诚忏悔,你就宽宏大量,大人不计小人过。每个人原先都想做好,而不小心走上了岔路,彼此都有不得已的苦衷,她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你们彼此包容原谅才好!”
后来,末学再劝他们,冤仇宜解不宜结!求阿弥陀佛帮他们化解内心的冤结!又劝这位先生说:“与其在这里坚持这一口怒气,让自己痛苦,不如找寻一条让你能快乐的路!”然后就向他简介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劝他念佛求生西方。请他一起念佛,求阿弥陀佛慈悲接引,不要在这里冤枉受苦......
劝说之后,末学又回去某甲的病房继续助念,没过几小时,那位太太又慌慌张张地跑进某甲病人的病房,拉著末学说:“师父,怎么办?他断气了!怎么这么快?”她吓得手脚发抖,要末学赶快去帮忙。
末学说:“你不要怕!赶快念佛,求阿弥陀佛接他去西方!你原来不是嫌他拖太久,彼此很痛苦吗?现在佛慈悲马上帮你解决,你又嫌怎么这么快!念佛,佛菩萨就会来,就不用怕!”
我们一群人就先过去帮他助念。看起来,病人接受了她的忏悔,放下了怒气......
念佛的心,必须和“忏悔业障”相应!当一个人能够见到自己的过失,发觉自己亏欠别人的地方,这才是心中佛光的显现,与佛的频道才相通啊!如果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对,错在对方。”这样虽然心中念佛,还是不相应的。
以事例来说明
关于纯华这件事情,因为大家曾经深入去思惟这件事,也都有参与,对她的状况,末学是从您们各位菩萨听来的,现在就姑且把——如果末学去参与的话会怎样做,把末学的作法跟大家报告一下,若有不对的地方,或是大家觉得有不妥的地方,再指导末学。
助念的细节因人而异,但总原…
《佛要救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