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十劫以前,他已經確定他有能力讓我們都往生。
所以當我們至心信樂,念起阿彌陀佛名號的時候,就是法藏的大願兌現的時候!因此,一稱名,佛的願就兌現了!
一稱名,就“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一稱阿彌陀佛,就把佛兆載永劫的功德全部都攝受下來,變成自己的功德,就像一吃蘋果,就把蘋果中所有的營養,以及果農所有的辛勞功德,大地的養份,日月的精華,虛空中的氣體......,都吃進去了,全都變成自己的營養。
換句話來講,我們往生的影片,對佛來講,是已經拍好了,如要解所言:“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但是在我們衆生妄心這邊——大家願意看影片的時間不一樣,所以才有已生、今生、當生的差別,我們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就可以“今願今生”。
而,有人可能到很久後才會想看到這個影片,就像末學拍了一個“行住坐臥四威儀與醫學原理”的錄影帶,拍出來以後,大多數人都束之高閣,影片拍好了很久,叁年中也沒有幾個人真認真看過。所以對我來講是已經拍好,但是對看的人來講,可能是未來的事情。
同理,佛已成的事,對我們來講可能是未來的事,其實你真願意的話,現在就可以完成了。
能否“臨時”助念,勸往生?
還有人問:“如果這個臨終的人,他一生都不信佛,也不念佛,我們能不能臨時爲他開導、助念讓他往生呢?”——請問大家,是能?還是不能?(能!極樂童子們都說“能”,只是不知道怎麼開導。)
我們先說明是能?還是不能?能,就一定有辦法,(待會兒我們再舉例,就舉純華的例來說明。)先把這些疑點弄清楚,因爲我們心裏真很相信的話,到時候看事辦事,一定有辦法,有話說。但是如果你自己有疑點的話,心會怯弱,不敢講話。
剛剛那問題是說:“一個人一生不信佛,也不念佛,能不能臨時助念,讓他往生?”這個問題就好比:“有人一生都不相信果農,他自己也不種水果,那我們可不可以臨時勸他吃水果?”那麼,就很簡單嘛,就像大家說的,一定可以。
但是如果我們自己不是很深信,懷疑:“他一生都胡作非爲又不信佛,可以嗎?”只要心中雜有一個“懷疑”的話,就不是老實念“佛”,而是念“疑”了,這等于是跟佛擡杠——佛說他有辦法,你偏說他沒辦法,這就是跟佛擡杠!懷疑佛的本願大慈,懷疑佛力會不會沒辦法救?懷疑佛會不會不慈悲不來救?這都是自己胡思亂想!不老實念佛。
比如我們有急病去看醫生——挂急診之前,我們對那醫生根本也不認識,更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在家裏也沒有先念他,也沒有先求他,甚至根本不知道那醫生可信不可信,我們一有急病就跑去挂急診,就等于驟然把生命交給他,而,一挂號請醫生,醫生不就來了嗎?他一來,他所學的醫學,他所有的能力全部都用上來了,他是用全力來救我們。
凡夫的醫生尚且可以這樣,何況是阿彌陀佛呢!衆生臨時有狀況來“挂急診”,佛是大醫王怎麼會不趕快來救呢!難道佛還會說:“你平日又不念我,我才不管你呢!”若這樣就不叫慈悲了。
又如:我們平常也沒有去研究飛機或去看航空公司,也沒有認識駕駛員,而臨時受傷了,要到遠地去治療;假設有很慈悲的人勸我們搭飛機,又代我們訂機票,我們雖受傷不能走路,而到時候,他又用擔架、輪椅把我們送上飛機。上了飛機就由空中小姐負責照顧,由飛機負責運載,這樣,也能把我們送達目的地。
這是比喻“助念”,助念就好像是去勸搭飛機,又代訂機票,又用擔架輪椅送人上飛機,那麼受傷的人怎麼樣呢?他只要一個念頭:“好吧,接受你的好意!”這樣就信願具足,他只要不刻意去跳飛機的話,就在盛情難卻之下到彼岸了。
所以“臨時助念”也是可以往生,這個代訂機票、又輪椅擔架送人上機的助念者,追根究底其實是彌陀化身,搭機的人一上機就到彼岸,根本不需要懷疑,因爲駕駛大願飛機的是阿彌陀佛,絕對不會失事的!
末學很羨慕臨終能有人代訂機票,又硬送上機的事,所以我很喜歡這樣作——去勸搭機、自訂機票、訂機票送人。什麼叫“訂機票送人”呢?——就是我念佛給你聽,你聽聞到佛號,就等于我把機票送給你了。
像我們上次到臺北上課,回程時就是當當先幫我們訂飛機,我們什麼事都沒有,只要上機就好了,而且去的時候還已太遲,機場還廣播:“某、某某人啊,請趕快上機喔!”我們就匆匆忙忙地趕快跑步上機,一坐上飛機,很快就到了!(都還沒吃點心呢!
那阿彌陀佛的飛機要怎麼到彼岸,是阿彌陀佛的事,不是我們的事,我們也不需要會開飛機,因爲開“蓮花飛機”來迎接我們的事,阿彌陀佛在十劫以前就已經成就了,我們現在只要作個廣告員,讓大家知道有這班飛機可以搭,又願意幫人家推輪椅送上機,那就好了!輪到我臨終的時候,人家推我上機,我只要“不跳機”就好了!(即“不改變願生極樂之心”)一下子就到了!
那怎麼開導勸搭機呢?“開導”末學是不會,末學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求佛哀祐......,
(臺語說:沒半步,就只有“死皮賴臉求佛”一步)——而,佛大悲大智、大雄大力他自有辦法!我們只要求最有辦法,又最慈悲的佛來辦,就成辦了!
講到這裏,舉一件真人真事來幫助大家了解。有一次,末學到某醫院爲某甲病人助念,忽然間,附近病房有一位太太,臉色鐵青、滿面惶恐,跑來問同行的居士說:“可不可以請師父去看看我先生?”居士問她說:“你先生怎麼回事?”她說:“舌癌末期!早已昏迷兩個多月,血壓也幾乎量不到!兩個月前,醫師就告訴我說他隨時會斷氣,可是他到現在一口氣不斷,也不清醒,經常眼神怪異,把我嚇得要死!我被折騰地很苦,不知該如何才好?于是今天早上就去樓上佛堂求佛!”
末學知道後,就應她的要求去附近病房看她先生。一進去,看到他插著管子,呼吸困難,但是眼睛半開半閉,有一種怒氣!
末學就先到病房外面私下問這位太太說:“你們中間有什麼過節、不愉快嗎?”她說:“我先生是個賭徒,把家裏的錢賭光了!還經常回來要錢去賭!每次他回來要錢,我就很生氣、很討厭,也不給他,他拿不到錢,就說:“好!你不給我好過,我以後也要讓你不好過!”現在他這樣,我果然是非常地不好過!可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末學聽了她這段話,明白她先生所發的“惡願”——“好!你不給我好過,我以後也要讓你不好過!”就是關鍵所在,于是勸慰她說:“你的先生賭博,這樣對你,當然你一定很難過,支撐一個家也很辛苦,可是如果我們想要化解怨氣,那就必須先回想、反省自己的過失,誠懇地向對方求忏悔,如此怨氣才能化解!”
她聽了剛開始有點委屈,想說是她先生對不起她,跑去賭博,家庭都是她在撐,現在還要跟他求忏悔,真是不平!末學說:“當然!你有你的苦衷,可是每個人都想自己對,而對方錯,那麼怨氣永難平!”
末學問這位太太說:“你在結婚之前知道他賭博嗎?”她說:“知道。”末學說:“那你是明知他賭博而嫁給他的。”末學就在她先生的床前,問這位太太說:“他每次回家,你是不是都給他不好的臉色,把他貶得一文不值,使他不願意在家裏待下去,而要去外面尋找快樂和價值感?你體諒過他的感覺嗎?如果我是你的話,我現在就跟他忏悔,當初都沒有好好地體諒他那邊痛苦的心境,只有想到家裏的經濟,沒有給他體貼和鼓勵。”
末學說到這裏,觀察到病人的表情有點變化!于是末學接著說:“如果你希望你的先生身心能夠安樂,放下他對你的惡誓,你現在就跪在他床前,至誠懇切跟他求忏悔!想想你所以會跟他結婚,他的種種好處、種種優點。並忏悔你對他多年來沒有一個好臉色,和一句好話!雖然你很認真地在維持家計,但這樣的態度,對你先生來講確實是痛苦的!”
這位太太聽了也有所觸動,就跪在地上跟她先生求忏悔,認真地數落自己的不是,聲淚俱下!
這時,她先生的眼睛就可以閉起來,呼吸也平順得多,沒有先前那種含恨的樣子。末學就勸這位先生說:“某某先生,你太太既然已經知道她自己的錯處,跟你虔誠忏悔,你就寬宏大量,大人不計小人過。每個人原先都想做好,而不小心走上了岔路,彼此都有不得已的苦衷,她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你們彼此包容原諒才好!”
後來,末學再勸他們,冤仇宜解不宜結!求阿彌陀佛幫他們化解內心的冤結!又勸這位先生說:“與其在這裏堅持這一口怒氣,讓自己痛苦,不如找尋一條讓你能快樂的路!”然後就向他簡介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勸他念佛求生西方。請他一起念佛,求阿彌陀佛慈悲接引,不要在這裏冤枉受苦......
勸說之後,末學又回去某甲的病房繼續助念,沒過幾小時,那位太太又慌慌張張地跑進某甲病人的病房,拉著末學說:“師父,怎麼辦?他斷氣了!怎麼這麼快?”她嚇得手腳發抖,要末學趕快去幫忙。
末學說:“你不要怕!趕快念佛,求阿彌陀佛接他去西方!你原來不是嫌他拖太久,彼此很痛苦嗎?現在佛慈悲馬上幫你解決,你又嫌怎麼這麼快!念佛,佛菩薩就會來,就不用怕!”
我們一群人就先過去幫他助念。看起來,病人接受了她的忏悔,放下了怒氣......
念佛的心,必須和“忏悔業障”相應!當一個人能夠見到自己的過失,發覺自己虧欠別人的地方,這才是心中佛光的顯現,與佛的頻道才相通啊!如果自以爲是,總覺得“自己對,錯在對方。”這樣雖然心中念佛,還是不相應的。
以事例來說明
關于純華這件事情,因爲大家曾經深入去思惟這件事,也都有參與,對她的狀況,末學是從您們各位菩薩聽來的,現在就姑且把——如果末學去參與的話會怎樣做,把末學的作法跟大家報告一下,若有不對的地方,或是大家覺得有不妥的地方,再指導末學。
助念的細節因人而異,但總原…
《佛要救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