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1998年 一日禅(下)

  葛荣居士禅修讲录

  1998年10月11日全日   志莲净苑   南传丛书编译组译

  

  一日禅(下)

  

  坐禅

  现在我们将尝试以思想作为禅修的对象,因为在研讨中,有一些人提到关于思想方面的问题。现在让我们去学习利用思想来禅修。

  

  [坐禅中的导引]

  

  只是学习去观察,只是学习去看着思想的生起和消失。……

  

  让我们学习善待自己的思想。很敏锐、很清楚地观察它们。……

  

  让我们看看能够做到多少,在观察思想时不加以各种评价,不给加号,不给减号。让它浮现,让它离去。……

  

  如果你在评价着思想,只需知道你在评价着思想。同时去看看评价思想和不评价思想的分别。……

  

  若你面对不愉快情绪时感到有困难,如果现在这些不愉快的情绪需要生起,你能否让它们生起呢?……悲伤、恐惧、焦虑、沮丧等等任何你不喜欢的,现在就让它们生起吧。……

  

  如果现在没有这些不愉快的情绪,就只是知道现在没有这些情绪;如果现在有这些情绪,就只是知道它们存在,然后友善地对待它们。……

  

  [响磬]

  

  禅修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

  

  跟着下来我会提供一些将禅修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建议。我们可视禅修为药物,用来治疗我们自己所制造出来的疾病。第一点在我们心中要很清楚知道的,就是究竟是否真正想去服用这药物,我们是否发心去服用这药物。因为如果我们发心去服用这药物的话,就永不会说:“我忘了吃药。”或“我没有时间吃药。”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之中都有不同优先次序要做的事情,但“服药”是在哪个位置呢?弄清楚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是我提出的第一点。

  

  第二点是,正如大家所知,我们一直在强调觉知和正念,用觉知和正念来了解发生在我们身心上的事情,尤其是把它们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要有热诚,在日常生活之中都努力尝试去保持正念,尝试清醒地知道自己的身心发生着什么事情。在早上作这个修习也许是最好的时间。

  

  早上起床的时候,你也许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如果你能在早上抽时间──即使是一段短的时间——来坐禅是最理想的。假设你真的很忙碌,最少也花五分钟躺卧在床上,你可以修习慈心禅来开始新的一天,对自己友善及将慈心散发开去。生起以下这个善愿也是很有用的── “今天,愿我有机会修习慈、悲、喜、舍和其他的心灵质素。”只不过花几分钟的时间,这已是一个开始一天的好方法。

  

  在早上有些事情我们是一定会做的。无论如何忙碌,我想每个人也会在早上刷牙,不会有人说他没有时间刷牙的。我们能否在刷牙的一阵子里修习正念呢?在刷牙时有什么事情发生呢?同样地,思想也许会生起,我们甚至连自己在刷牙也不知道。这已成为我们很强的习气。因为有这个习气,所以思想是会生起的。如果有正念,我们知道有思想生起,知道这些思想来了,然后,学习放下那些思想及回到刷牙之中,清醒地刷自己的牙齿。

  

  无论你多忙,你必然会上洗手间。很有趣的,在经中佛陀说到应该如何培育正念,即使在上洗手间时也要尝试保持正念。所以,请尝试保持正念,保持清醒,知道你在洗手间时有什么事情发生。我称这为“洗手间禅”。如果你真的有兴趣,如果你真的发心,如果你真的要去服用这药物的话,即使很忙碌,至少你都有时间修习“洗手间禅”。

  

  我想跟着你一定会吃早餐。我不要求大家吃早餐的时候保持止语,大家也未必做得到,但至少在吃早餐前花一分钟时间去感恩。若早餐是别人为你准备的,你能够对那人感恩是十分美好的;即使早餐是自己做的,也感恩自己给自己做早餐及感恩自己能够有早餐吃。请去培育感恩的质素,这是十分重要的心灵质素。之后,请尽量觉知地进食──即使片刻也好──觉知地品尝,觉知地咀嚼,觉知地吞咽。

  

  之后又怎样呢?也许你需要上班。工作的地方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有很多有趣的挑战。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之中,人际关系是重要的一环。怎样去对待你身边的人呢?正如我说过的,我们生活在不完美的人类世界之中,所以大部分时间,任何时间我们都要面对不完美的人,都要跟他们相处,我们可做的是尝试向他们学习。禅修的重点,正念的重点就是当和别人相处时去留意自己的心。与别人相处会生起不愉快的情绪,那是很自然的,无需惊讶。这就是正念的重要性,这就是留意内心的重要性,这就是学习的重要性。看看我们怎样对治情绪,怎样了解它们,怎样放下它们。若我们做不到,我们生了气,我们不耐烦,我们作出了忿怒的行为,那又怎么办呢?同样地,请不要惊讶。请学习不要给自己一个减号,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当时没有时间的话,那么当你回到家里或当你有一点空间时,你可去反思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正如之前我说过,学习去反思。这种反思,这种探索是需要用一种非常友善,非常柔和的态度来做的;不是用严厉、强硬、挑剔的态度,不是视自己为失败者的态度来做的。这将会带来一个很有建设性的生活方式,因为我们能真正从自己的错误中学到东西。我们的错误将成为心灵成长的一部分。我建议你该给自己一个加号,而不是减号。你是应得一个大加号的,因为你能从中得到学习,你在尝试运用它们作为你心灵成长的一部分。我们不是应该随喜这种学习,随喜这种成长及随喜自己所作出的努力吗?还有,感恩有这个学习的机会。但这并不是说任由别人为所欲为,任由自己给别人欺负。有时在某些场合我们是需要强硬的,我们需要强硬是因为有些人只懂接受这种表达方式。当态度强硬的时候,你很清楚、很清醒地知道:“现在我对这人很坚决,很强硬。”你对你的行为是完全有正念的。我知道一些禅修老师,他们会装作生学生气的样子,目的是唤醒他们。所以,这种强硬的态度可以是一种方法。

  

  我亦建议在一天之中,尤其是那天你有很多事情要做,若你能够的话,腾出少许时间给自己。你不需离开工作岗位,你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甚至张开双眼,别人也不会留意到你在做什么,然后请花一些时间和你的朋友──呼吸──在一起。即使只是五分钟,也会替你的内心制造一些空间;即使只是五分钟,也能纾缓一下自己。这将对你很有帮助。当然,在办工室内,你是完全有自由去做一会儿洗手间禅的。那时你可以独处,完全与人分开,就在那里禅修,甚至修习慈心禅──在洗手间里!在一天之中,无论忙碌与否,你一定会生起各种的情绪,一定会有各种不同的内心状态。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作为禅修的对象。

  

  当你回到家里,身体或许感到疲倦,难以坐禅。但至少你也花十分钟的时间──不一定需要盘腿──你可躺在椅子上,反思一下自己是如何度过那一天的。尝试以友善及柔和的态度去反思:“我是怎样度过这一天的呢?什么时候我有不愉快的情绪呢?”同样重要的是去反思:“什么时候它们不存在呢?”有时你也许会觉得诧异,在整天之内自己只是生过一次气。这种反思能真正帮助你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帮助你知道自己怎样看待自己,知道自己怎样看待他人。于是内心的转化也会自然地发生。

  

  和以上有关的另一点,正如我曾经说过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体察四圣谛。这是一种很有效用,直接和实用的修习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当遇到苦恼时,若你能提醒自己:“我正在体验着佛陀所说的第一圣谛。”若你能这样提醒自己的话,你便用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态度去看待那个苦恼,这样做是非常好、非常美妙的。接着如果你能进一步走到第二圣谛:“现在让我看看,我是怎样为自己制造苦恼的。”之后,你可以运用以下的方法来体察第三及第四圣谛──在一天之中,找出你在哪个时候感到自在。当没有苦恼生起的时候,去察看:“现在我没有苦恼生起,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没有苦恼呢?”如果你学习把四圣谛运用在日常生活之中,用这个简单、直接的方式来修习的话,无论你有苦恼还是没有苦恼,你都是生活在佛陀的教导之中。这不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吗?

  

  或者还有一些实用的建议。在佛陀的教导中,善知识是很重要的。大家很幸运,这里有那么多的禅修团体。参加这些团体,和善知识建立友谊是很有帮助的。善知识走在一起就是为了一起成长。之前我提过人际关系的问题,如果你能够视不同的人都是善知识,那是一种很正面的态度。把话说回来,请加入其中一个禅修团体吧。

  

  另一个对我们有帮助的建议是阅读佛教的书籍。一些很宝贵的书籍已经翻译了出来,我见到其中一些也有在这里派发。阅读这些书籍及反思书本的内容是很有帮助的。这对我们有激励的作用,激励我们去修行,也能提醒我们“服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到这里我要停下来了。

  

  

  问答

  

  导师:如果你们有问题的话,请提出来。如果你们能够提出一些有关日常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这对大家较有助益。

  

  听众:导师,我想问如果我们的身体或内心受着极大的痛楚,在这情形下我们能够禅修吗?在这情形下,我们的心不在状态能够禅修吗?

  

  导师:如果我正确理解这个问题的话,那是说在某些情况下,当我们被情绪压倒,有很多苦恼的时候是不可能想起禅修的。

  

  我建议你可等到内心的状态恢复过来,无论多久都没有问题。然后,正如我说过的,你可以作以下的反思:究竟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究竟是什么东西使我经历身心的痛苦呢?我从这个经验中能学到些什么呢?如果你有一位善知识,你可以找他倾诉,这是很有益,十分有帮助的。这就是善知识的宝贵之处─—大家能够互相帮助。

  

  还有…

《1998年 一日禅(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