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饮酒之念,自属不易。我们做人,必须时刻留心,常存临深履薄之心,如是做去,方可算得会做人。
上约佛教人乘做人讲好,再约佛教大乘法说做人的道理,做人第一须除悭贪心:悭者,悭吝,自己财物,不能施舍,乃至拔一毛而利天下,都不肯为。贪者,贪婪,他人财物,最好都为我所有,悭贪是病,故佛教人做人,应行布施,以度悭贪。第二做人须断恶念;恶念不起,身自然不行恶事,口自然不道恶言。故佛教人做人,必须持戒以度诸恶。第三做人须断嗔恨心;惟是逆境之来,必要忍受,要明反忍亡忍观忍慈忍四种工夫,故佛教人做人,当修忍辱以度嗔恨。第四做人须除懈怠心:无论何人,心多懈怠,一生功业无成,故佛教人做人,须要精进以度懈怠。第五做人要止散乱心:如若散乱,没有把握,难免为境所动,为物所转,故佛教人做人应学禅定以度散乱。第六做人要断愚痴心;愚则不能成事,痴则不能明理,触向多乖,心常暗昧,故佛教人做人须求智慧以度愚痴。
世人若能依佛教以做人,不但可以完全人格,照此六度之法修去,即成佛也是不难。以六度具足万行,前四度以求福,后二度以求慧,福慧满足,自能成佛。
诸位!今天所讲做人道理,先约世间法讲,次约佛教人乘讲,后约菩萨乘讲,讲到人能成佛为止。我们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当作佛,迷之则为众生,佛性埋没于五蕴山中,如金埋在矿中,悟之修之,则烦恼断尽,佛性现前,可以成佛。如一座矿山,已知有金,肯加开采煆炼之功,则渣滓既尽,真金出矿,可以不受埋没,而为世间之宝;众生成佛,而为佛宝,亦复如是。
深望诸位将今天所讲的话,仔细加以研究力行,由做人而求成佛,亦分内事也;况且这个时候,浩劫当前,民生痛苦,我们做人的人,当先依佛教做人,再进一步而求成佛,方能永离痛苦。谅大家一定很愿意,很欢喜吧!
提倡素食聚餐会
人生日用所需,饮食为一大宗,素食荤食,与佛教、与世界国家及世界人类,均有极大之关系。贵会之提倡素食,在表面上看来,不过一种饮食之事,在实际上论起,即是提倡佛教,造福于世界国家人类,至深且钜也。
何谓提倡佛教?以佛之教法,持戒为先务之急,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戒定慧三学,可以教化众生,断恶修善,了生脱死,转凡成圣,是则名为三无漏学。然戒法虽多,以戒杀为第一,我佛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者与众生之乐,悲者拔众生之苦,以众生与我,形骸虽异,佛性本同,断不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而养自身。若杀之食之,慈悲何在?今提倡素食,即本我佛慈悲宗旨,提倡戒杀之道也。
何谓造福世界国家?以世界国家和平是福,战争是祸,战争之祸,必有其源,祸源乃由各国人民同业所造成。所谓同业者,即同造杀业之因,冤业聚会,同感杀伐之果。古德有云:“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以此足证世界大战,皆由杀业所造成。今提倡素食,果能普及世界各国,人人素食,不杀生命,即可止息杀机,各国共享和平之幸福。
何谓造福世界人类?佛经云:“汝负我命,汝还我命,我负(欠也)汝命,我还汝命,恶业俱生,穷未来际,不可停寝。”以此看来,杀生食肉,直以自杀,杀气满两间,酿成刀兵之劫,人类必遭杀害之苦。今提倡素食,由同会各会员同抱救人救世之本怀,努力前进,遍设分会于全世界,即可造福于全人类也。今日之纪念会,直接则减杀生命,间接即宏扬佛教,造福于国家与人类,实有足为纪念之价值,望诸君与世界各善心士女群策群力而提倡,则幸甚矣!
佛教僧众训练班演说
一、佛法与世道人心之关系
当今末世,去圣时遥,人心日积日漓,世风愈趋愈降,若不急图挽救,则不知将伊于胡底。窃思欲期救世,必先救正人心,欲正人心,必宜宏扬佛法;人心有种种病,佛法是种种药,药到自可病除,则人心既正,世道日隆,是则佛法与世道人心有重大关系也。
二、荷担佛法是谁责任
如上所明,佛法堪能救世,欲使佛法可以久住世间,普及于社会人心者,其责任在谁?古德有云:“佛法赖僧传故。”若无真正僧宝,则佛法二宝,亦不得以振兴,必退落于世界各宗教之后。我等身为佛子,负有荷担佛法之重任,宜努力迈进以求学。
昌明佛法,兴隆三宝,是我等僧伽之天职。故圆瑛出家之后,见僧宝赞中云:“利生为事业,宏法是家务。”即抱定此二句志愿做去。复思既欲宏法利生,必须研究佛法,即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不能穷尽教海波澜,法流源底,对于性相二宗,权实诸法,必定有所明白,方能应世。故悉心研究楞严十载,吐血三次,而不肯稍懈,重法轻身,祈祷佛光加被,乃得感应而愈。复习起信、唯识等论,天台、贤首二宗,时生惭愧,不敢自高自足。乃至今日,宏法三十余年,年龄六十五岁,犹在求学中,学解学行。
今日承本市佛教会函约,圆瑛前来与诸位讲演,汝我同是僧伽,家中人但说家中话,佛教家风,就是“宏法利生”,此四字目的做到,则佛法责任,荷担得了。现在受训期间,汝等青年优秀学僧,都是佛法寄托之人,其责任何等重大,切勿自轻退屈!
三、必有实学方成大用
奉劝诸位,有此良好机会,必须发大心,立大愿。从此荷担佛法重担,学须实学,于受训后,还须加以研究。学无止境,千万不可生自足心。当常看古人撰述,学问何等渊博,知见何等真正,则自足之心,自然不起,精进之念,油然而生。洞明性相二宗,圆融真俗二谛,品学并重,言行相应,此二语切宜注意。既有实学,方成大用,可以随机化导,饶益众生,成就佛门法器,为如来使者,作众生导师,此是圆瑛所希望于诸位也。
佛教学院演讲
圆瑛今天受 贵院设斋欢迎,曷胜荣幸!在此欢迎声中,生出许多感想。回忆民国九年来平讲经之时,平中并无佛学院,今度前来讲经,受各学院之欢迎,屈指大小僧尼学院,不下十处,而以 贵院为佛教最高学院,此是北平佛教好现象,亦即将来全国佛教好希望。何以故?各省寺庵闻风兴起,创办学院,培植僧才,将见人才辈出,岂非全国佛教之好希望耶?又佛教宗旨纯粹,学理广博,超出其他宗教之上,佛学能包括一切学说,一切学说不能包括佛学。以佛具一切智,能知世间十法界一切诸法,故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说出五乘学说,性相两宗,堪称巨夜之明灯,迷津之宝筏,已为东西各国学者所公认。佛学为最高之学理,为文化之中心,诚非过喻也。
独惜佛教初入中国,为先儒所嫉视,目为异端,指为迷信,以致儒林学者不肯研究。不知佛教有益于社会人心,有裨于国家政化,幸得累朝高僧相继出世,或得解悟,或得修证,以道德学问感动世人,故得佛教流传至今,虽不能普及,亦未至于消灭,此固不幸中之幸也。
古云:“国家存亡,匹夫有责。”余曰:佛教兴衰,教徒有责,又不仅出家僧伽有责,即在家居士,亦复有责。总而言之,佛教四众弟子当同负护教责任。欲护佛教,须从研究佛学为始,现在有此设备完全之学院,为僧伽求学之所,大家自当发大志愿,提起精神,努力学去。
此学院乃周叔迦居士等所创办,而周居士佛学渊博,具正知见,堪为院中之领导者,非同一班依附佛教,左道旁门。圆瑛曾看过他著作言论,十分钦佩,诸位应当认识。奉劝诸位学员,不可起一种分别,以为他是居士,汝是比丘,生起我慢。当知善财南询,参五十三位善知识,有许多是在家人,祗要他学识胜我,即是我师。经云:“依法不依人。”当将此语,奉为明训。
又奉劝诸大居士,既发菩提心,而行希有事,此乃无上一段大因缘。应以善因而求善果,虽教授比丘,对比丘当作僧宝想,如太子太师,太子太傅,终日教太子,于太子不生轻慢心。圆瑛此种说话,是从一生所阅历过来,是从直心道场之所流出,望 贵院师资,人人采纳之,于现在当来不无少补。
更奉劝诸位学员,既来求学,当立大志,当具决心,发大志愿,愿大弘佛教,广度众生。一切众生根性不等,于五乘教法,必须遍学精通,于性相二宗,必须穷研彻底,勿徒事多闻,必力求实行,解行相应,方足为度世舟航。如若有解无行,殊难令人信仰,当遵说食之讥,免流狂慧之病。
佛学深奥,非同他种学说,若无决心,那得穷彻法流源底,必须耐劳忍苦,古人云:“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转而言之,欲为人上人,当吃苦中苦。但是求学之苦,古是乐之因,一定要一种决心,决定学到毕业,毕业之后,还要加功用行,将所学诸乘诸宗教法,依解起行,自觉觉他,自度度他,为如来使,行菩萨道,把一肩佛法重担,担荷起来。果能人人如是,可令佛日永耀于中天,法云弥布于大地,此是圆瑛所希望于诸位也!
尼众学院开示
我佛证一切种智,说无量法门,一一皆从平等慈悲心中流出,普度众生故,我佛有七众弟子,女众则居其四。此即是我佛观察,佛性平等,大道本无男女,故平等而教化之,平等而度脱之;如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耶输陀罗,性比丘尼等,于法华会上,亦得授记作佛。
诸位!在此学院求学,第一须明大理,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位位皆有佛性,若肯修行,皆当作佛,不可自卑自屈。第二须发大心,发自度度人之心,不可但求己利,得少为足,当知既欲自度度人,必须精进求学,解行相应,若但求解,而不立行,则自度尚且不足,安能度人?自度者当度自心:心有悭贪,当修布施以度之;心有恶念,当修持戒以度之;心有嗔恨,当修忍辱以度之;心有懈怠,当修精进以度之;心有散乱,当修禅定以度之;心有愚痴,当修智慧以度之。
尼众当负起化度女众之责任,因与女界易于接近,能以六度度之。女界为万化之源,家庭教育,是其专责,能以佛法教化子女,将来成人,必能信佛学佛,此等皆由尼众之所成就,…
《圆瑛大师文集—一般性弘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