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于净宗书院为莲友闽南语开示(五)
诸位莲友,诸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要跟大家研讨的是「念佛成佛」是佛教。佛教的主旨在那里?在念佛成佛。因此,念佛成佛就是佛教的目的,也是学佛的目的。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所谓佛教,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教,也是众生学佛成佛的教。
有一首偈可能大家都听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若以整个通途佛教来讲,学佛的方法及目标,这首偈已有概略说明。
学佛要成佛,首先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就是在身、口,言语及行为上,凡对自己不清净或伤害他人的,都不能做;要积极去做对自己、对他人、对大众有利益,对现在、未来有利益,能够向善、向上、向净升华的事情。
先端正、清净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进一步才「自净其意」。
人的言语、行为,都是由内心所发动,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内心。「自净其意」,就是要使我们的心念,念念都清净无污染,念念都纯善无恶,如果这样,就可以朝向成佛的目标。
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谓「是诸佛教」──就是佛所说的教。凡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示现在世间教化众生,都希望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最后自净其意,达到佛的境界。
心净国土净 心净众生净
有一首偈说:「心净众生净,心净国土净,佛法无量义,一以净为本。」就是说我们的心若能达到纯善不污染,自然就不会有争端、怨恨。一个人若能心净无污染,没有贪瞋痴,不起恶念,世间就是净土,人与人之间不会互相伤害──杀他命、吃他肉、挞伐他、诽谤他、欺负他、损害他、怨恨他;不会因此引起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无穷无尽无有了期。人与人之间会很和谐、很关怀、很照顾,甚至会牺牲自己来利益对方。
佛法不论小乘、大乘,都以「净」为出发点,以「净」为归宿,故说「佛法无量义,一以净为本」。不过要达到这个境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圣道门」,一种就是「净土门」。依圣道门要达到这种境界,祖师判定为「难行道」,非常困难,因为要靠自己的力量。净土门就很容易,所以叫「易行道」,因为是靠佛的加持。
现在我们要讲的就是「易行道」,靠佛的加持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心净众生净,心净国土净」的境界。
以净为归 以佛为念
我们这个道场叫「净土宗」,每天念的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是「以净为归,以佛为念」。
念佛往生极乐净土,可以成佛,这是靠阿弥陀佛的加持力量。阿弥陀佛加持力量的强大,以凡夫的脑力、思惟,完全没办法理解;阿弥陀佛功德力量的伟大,连声闻、缘觉、菩萨也无法稍加推测。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绝对可以让众生当生成就,一世圆满。这个力量只有佛能了解,只有佛能彻底弘扬、称赞、护念与保留,菩萨、声闻、缘觉、罗汉都没有能力。
阿弥陀佛力量的根本在那里?在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因地示现为法藏菩萨时,以平等、彻底的慈悲,要救度任何善恶凡夫,所以发下四十八大愿;为凡夫修六度万行,最终完成极乐世界,成为南无阿弥陀佛。以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万德弘名,来救度众生,使众生离开娑婆,往生极乐,最后成佛。
阿弥陀佛的本愿──念佛往生愿
弥陀四十八大愿,当然每一愿都是本愿,但其中有一最根本、主要的愿,有这个愿,所有的愿才有存在的意义价值;没有这个愿,则所有愿就失去其意义价值。这个愿就是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所以,「念佛往生愿」就阿弥陀佛本愿中的根本愿,也就是本愿中的本愿。
通常我们讲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指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因为阿弥陀佛要救度十方众生,如果没有一个很简单、容易,可以让任何众生都修得起的法,就无法救度十方众生,而念佛就可以往生的愿,是阿弥陀佛救度十方众生的力量所在。
阿弥陀佛已经成佛,表示每一愿都已经成就,每一愿都有它的功德与力量。所以,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十方诸佛都赞叹是不可思议功德。这个功德力量,就是绝对强大的力量,可以使任何善恶众生都往生成佛,所以不可思议。
阿弥陀佛的本愿──念佛往生愿,也是诸佛的本怀,诸佛劝信、诸佛称扬、诸佛护念、诸佛特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释迦牟尼佛示现世间,教化众生,尽管讲经说法几十年,但最终目的也在宣说阿弥陀佛的本愿──念佛往生愿。所以,对我们十方众生而言,唯有念佛往生愿是最大的利益,也是不可思议的利益。
真实的利益
《无量寿经》开宗明义,释迦牟尼佛就说: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这段经文简单说,就是十方三世诸佛抱着悲悯的心,出现世间,弘扬佛法,要救度众生,赐以真实的利益。真实的利益在那里?就是在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
真实与方便相对。意思是说,念佛的利益,是真实的利益;而其它法门的利益,皆属方便。所以在这部《无量寿经》结尾的流通结论,释迦牟尼佛特别咐嘱弥勒菩萨,将此法门流传生生世世。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意思是说,若有人听到这句「南无阿弥陀佛」,非常感动欢喜,知道无始劫以来的生死轮回,依靠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断除,而且可以往生成佛。以这样欢喜踊跃的心情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应该要知道这个人所得的利益,就是最大的利益。所以说「为得大利」。什么叫「大利」?就是开宗明义经文所讲的「真实之利」。这真实之利或大利,都是在讲成佛的利益;「无上功德」是指成佛的功德,念佛就可以得到成佛的功德,所以说「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也就是说「大利」就是「无上功德」,「大利」等于「无上功德」。
三根普被 利钝全收
八万四千法门中,有的可以使菩萨成佛,不能使阿罗汉成佛;有的可以使菩萨、声闻、缘觉成佛,但不能使六道凡夫离开六道轮回成佛。只有阿弥陀佛念佛往生法门,不但可以使菩萨快速成佛,也可以转阿罗汉(自了汉心)发菩提心成佛,也可以轻易使六道善恶生死凡夫一世解脱,当生成就。八万四千法门当中,只有念佛法门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十方诸佛出现世间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救度任何众生快速成佛,快速离苦得乐,超凡入圣。
这个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法门。上等根器等觉菩萨,不会超越这个法门,即使五逆谤法阿鼻地狱众生,也能进入这个法门,所以说「三根普被」;利根也好、钝根也好,全部包含,没有一个遗漏,故言「利钝全收」。
这么殊胜又简单的法门,就像大海,喝水很多的大象进入海中,可以满足牠喝水的愿望;喝水量很少的蚊虫,大海同样能满足牠的需求。阿弥陀佛的功德如同大海,深无底,广无边,可以满足任何根器的众生。
怀疑弥陀救度 为最大之恶
凡是十方诸佛出现世间,必定会讲说念佛救度的法门。因为这是诸佛的本怀,而且是诸佛所劝信。佛说法的目的,是要使众生领受,依教奉行,故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要我们不要怀疑,要绝对从内心彻底信受。怀疑会失去利益,信受则可获得成佛的大利益;怀疑会继续六道轮回,依然造业、造罪,受苦就无量无边,轮回就无穷无尽。
这样说来,怀疑阿弥陀佛之罪过,是所有罪恶中最大的罪、最大的恶。因为没有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不能离开六道生死轮回,就永远在六道轮转中,难免因贪瞋痴而造罪造业,结下冤冤相报的轮回果报。
所以一切的罪,以怀疑阿弥陀佛救度为最大的罪。一个造五逆谤法的罪人,若回心转意,不但离开阿鼻地狱的果报,也可以往生成佛;一个五戒十善上升天堂的天人,如果怀疑阿弥陀佛的救度,果报一到,照样会堕落,甚至也有堕落地狱的。
信阿弥陀佛 为无上信心
一切之信,也是以相信阿弥陀佛救度,为最大、最有功德的信。信阿弥陀佛之信,为无上信心,也可说是他力的信心。为什么?如果相信念佛必定往生,就会实践,也就可以往生成佛,这岂非无上之信。而且这种信,只有阿弥陀佛的愿力,才能让我们这样信,其它佛无此愿力,也没有极乐净土让我们依靠归属。所以信阿弥陀佛就是无上的信心、他力的信心、最大最高无量的信心,因此为十方诸佛所劝信,也是诸佛所称扬。
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无量寿经》中说:
十方世界无量诸佛,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威神功德,就是救度众生的力量。这种不可思议的功德,唯有佛可以正确彻底称扬赞叹,菩萨因为无法全部了解,所以没办法正确称扬赞叹,何况凡夫?我们凡夫所称扬赞叹的,不及其真正功德的百千万亿分之一。
赞叹的目的,是要发起我们的信心,断除我们的疑惑。凡夫经常会以凡夫之见思考,认为我们生生世世以来,所造的杀生业、偷盗业、淫欲业、毁谤他人的业、十恶五逆之业,可说无穷无尽无量无边,怎么可能只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离开三界六道,脱离这种业报?而且,往生极乐世界就可以快速成佛,那么这些业去那里了?由谁偿还?所以不可能。凡夫都习惯这样思考而产生怀疑,这就是以可思议来推测不可思议。这样阿弥陀佛的法,就不是不可思议的法,祂的功德,就是可思议、有范围的,这是错误的。
明来暗去 暗去…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