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密宗灌顶论(陈健民)▪P2

  ..续本文上一页母佛之双运;第四胜义灌顶者,密密灌顶也,重在胜义光明与幻身双运。后三皆内证德相所由生,前一瓶灌关系于金刚持大阿阇黎威仪最巨,实为摄持弟子之重要标帜,故当于瓶灌后举行之,此其理由二。若论其阿阇内证实德,则能修习圆满四灌所认可诸道次第后,再行执行大阿阇黎任务,非惟不违反次第,亦且更庄严切实也。是以古德落吉朗波所造《金刚亥母灌顶仪轨》,此灌列在第四灌圆满以后,正先得我心也。苟有惟得瓶灌,即授阿阇黎位,未经后三灌者,亦只有传授无上瑜伽生起次第以下诸法之自在。

  第二节 秘密灌顶真义

  前瓶灌主要对治庸凡下劣心,令起佛慢,而修起分三密三金刚;依正二报,莫不俨然自成本尊身,是以如来藏最外第一重下劣凡夫我执,从此破除。今第二秘密灌顶主要对治者,即由前第一层障粗重我执,烦恼所生心理作用,积习凝固,而成生理上各种纠缠结构。在肉身之构成则为烦恼脉,在生理之作用则为业劫气;致令如来藏本具之金刚身,空色脉与智慧气不能开显。左右二脉随其凡夫丧失正直菩提心后,亦自失其正直脉路,常生歪心、斜心、机械心、城府心、迂曲心、奸滑心、阴险心、欺诈心、馅媚心、狂妄心、井心、黑心、恶毒心、蛇心、狼子野心等,由此全身诸脉,亦委蛇曲折,纠缠甚紧。盖心理上有一心自私,生理上必有一脉自缚。如此左右二脉,纠缠弥纶于全身;特于菩提心流露机构(相当于内分泌腺部位)之重要五轮,盘根错节,纠缠更紧更密;而直贯此五轮,代表法身之中脉,无由开展;在中脉中心,心轮之如来藏,童瓶身宝,更无由显露。其交互纠缠于顶者,即贪烦恼脉,本具之五十忿怒状如来,无由显露;其纠缠于喉间(相当于甲状腺、副甲状腺部位)为瞋烦恼脉,如来藏诸报身佛,不能开显;其纠缠于心间者(相当于胸腺部位。胎儿及初生后第二年最大,其时天真尚未丧失故。至于成年,此腺消失,盖其天真已渐消失故。)为痴烦恼脉,如来藏四十二寂静状如来,不能开显;其纠缠于腹间者,为慢烦恼脉,如来藏中一切如来功德藏,不能开显;其纠缠于小腹以下者(相当于副肾部位)

  为疑烦恼脉,如来藏中一切如来俱生喜智,不能开显。故须特别注重发起五大五智兼具之滚打菩提心。前瓶灌行者,虽对能灌之甘露,生起珍重滚打菩提心之信心,并发出同样滚打菩提心愿,然未直接取得上师金刚持金刚身内滚打菩提心之加持,亦未认可及传授必修之自身滚打菩提心道。本灌顶则父上师当与母上师平等联结,成其大金刚持实德,而故意放出滚打菩提心,令弟子领取吞服,以此秘密物胜灌顶,作开发弟子滚打菩提心之胜缘,故称秘密灌顶。由此灌顶:

  1.保证以前四种菩提心已有实际之证量,对后一滚打菩提心见,已无疑贰之心,具足初瓶灌实修功德,及接受本灌之先决条件。(详第二章灌顶条件中)

  2.认可此后能修滚打菩提心道,即是修习自身气、脉、明点、拙火、金刚拳等,渐次积集,感召空色明印或实体明印现前助伴之胜因。即此胜因,以取得请求第三智慧灌顶之条件。

  由得此第二秘密灌顶,能超五方佛,直接取得第六金刚持父佛、母佛滚打菩提心之秘密加持力;破除如来藏第二层气脉之障,及四魔中之蕴魔、一切病魔;清净凡夫下劣身见执著;具足能修无上瑜伽部气、脉、明点甚深内道,及现空(前瓶灌中所摄显空者,外显也,此灌现空者,内现也。)不二大手印道之自在;清净一切语业(语由气故)。由此修习,堪得金刚持语,金刚成就,通达四无碍辩语,与智慧自在;果位中证得报身佛。或即身未成,亦可于经死有后,现起中有时,与如来藏自行开发之报身佛合体成就;此详《中阴救度法》中,不赘。

  第三节 智慧灌顶真义

  第二秘密灌顶,虽用上师金刚持父母双运滚打菩提心,然惟是加持弟子自身五轮功德开显。若在此二灌后,修习认可之道,于气脉已有调整自在,防护明点亦有把握,则当正式运用明印,故有举行第三智慧灌顶之必要。智慧者,母佛之德相也,母佛之作用也。故此灌之重要设施,惟是由上师金刚持交付弟子以母佛,令彼等持修习,依次于各轮认识四空、四喜,是其总目的。于此灌修道次第中,建立于母佛九种姿态及意趣上,修习色空不二、声空不二、香空不二、味空不二、莲外之触空不二,至能于极贪境上,仍可保持初灌生起次第之定力与胜观,及二灌中之气脉拙火,真大力用,然后可实行莲内乐空不二;于降、提、持、散诸法,极其娴熟,然后方能于明点悬住杵顶时,亲见俱生喜智光明。本灌修持到此时,则有举行第四胜义灌顶之必要,以后再述。是故,此第三智慧灌顶,如绝句诗中之第三句,实为密宗灌顶之重心。此句得力,如人之肩,前挑前二种灌顶证德,后挑第四灌顶之胜义。前虽二句,后虽一句,然后句结束,意味深长,故以第三句挑之,适相平也。《佛地经》所云:“受用和合一味事智”者,前二灌,事也;后一灌,智也;第三灌顶,即一味受用之重心。此灌不得力,则无上瑜伽部全无有支点可以据矣。此灌真义能明,则余三灌顶可迎刃而解。故作者特为此第三灌,详述五种理由于后:

  窃按:第一瓶灌后修习生起次第,以任何一本尊兮鲁噶身皆无不作抱母佛观者,此种观想,毫无流弊。第二秘密灌顶后,于自修本尊父母身中观想、修习气、脉,明点道,此法亦不正式用明印,亦毫无流弊,何以本灌顶中必用实体明印耶?西藏古德中如红教者,则不建立非用不可之说,依其他方法,如妥噶等,可以获得空色明印,其后后出之萨迦派,及由萨迦脱胎之迦鲁派,则皆力主非用实体者不能现起胜义光明,更不能证得无学双运位云。良以古人贪心薄,定慧力强,依宁马派不共大圆满无上智妥噶法,可以自证光明幻身双运;今人贪心强,定慧力薄,必贪境上调练其控制力,透过此关;方可见胜义光明,乃至修习幻身光明双运,故二说皆有理由。时代不同,吾人自当从其后者。兹将其所以必用实体明印之理由,详述五项如次:

  1.上师金刚持所交明印,具足大加持力,能令弟子认识俱生智喜。例如:无我母为毕哇巴祖师行第三灌时,毕哇巴即于当时亲证第六地功德。其后数百年中,香巴噶居派祖师抽米朗足朝印度时,无死虹身大成就女祖师勒古妈从天下降,为彼行三灌顶,登时证得第二地功德。毕哇巴成就无死大乐智慧身后,老女弟子苏卡洗底依之受第三灌顶,亦同样得加持,顿时由六十一岁老妇转成十六岁无死虹光身佛母。其后数百年,抽米朗足朝印度时,(彼曾七次朝印度,遇无死祖师百零八尊。)苏卡洗底女祖师从七重天下降,为彼举行第三灌顶,并终身相处以度弟子。事详拙著《塔鬘集》各祖师略传中。此为加持理。

  2.为透境而显空乐不二,故必用实体明印。良以观想明印所现相似空色,明印随心而生,其时心随法行,非是心随烦恼行;然在实体明印上,其九种姿态及意趣,能挑起行者一切粗重烦恼,由境方现起,而非由观方自现,故能于极重多变之贪欲境上,获得证取空乐无二之资粮。谚云:“闭门造车,出门未必合辙。”故观想者远不如实际者之契合修持也。如蜂采蜜,花如烦恼,蜜如证量,花愈美丽,蜂之活动愈紧张,而收蜜之量愈增多。故有用实体明印之必要。此为透境理。

  3.为对治如来藏本具之兮鲁噶第三重细障,令其本具兮鲁噶容易开显,故当用实体明印。盖在初瓶灌修习起分,调练于依正之粗显细点两重瑜伽,其心已略得自在,可破第一重障,不复有下劣凡庸执著矣。在修第二灌顶后,气脉已略得自在,可破第二重气脉之粗障。兹第三重细障者,即是心与气二者不能合一自在也。自从一念无明忽然而起,气即离心,不得自在:无明缘行,行者即是气也(此语虽无明文见于密典,然作者依修持经验,敢作此断语。《圆觉经》曰:“妄想缘气”,亦可佐证。)气从此如狂马失调,心骑其上,更生狂妄,于是心气不得无二自在,以顺法行。而烦恼脉中,惟有业劫气运行,由此复增新烦恼。其本具之智慧气(智慧气即是心气无二之气;业劫气即心气分离之气。)及中脉,经第二灌顶修习后,虽欲奋勇开显,然其上方鼻出入道及下方杵出入道,皆因心气无二之力弱,无由展布;而此力弱之原因,则一面固系本身烦恼脉之纠缠,一面亦系原有少许智慧气(世智辨聪皆由此出),因世俗贪欲,流泄殆尽。无论其守戒力强与否,邪淫已犯与否,其智气常因触贪境而自然漏失。故不仅漏失明点方为漏失,即心理上贪、爱、无明。不正见四者,亦通称四漏,盖即漏失智慧气也。因此非加强智慧气力,令大智慧中脉上下行道皆得开放,则不能收入一切业劫气于中脉,以化成智慧气;更不能集成智慧明点,使全部如来藏一切忿怒本尊、寂静本尊完全开发。又当知者,上方智气,惟二鼻孔气息平匀微细时,方起出入作用,此在修第二灌时已有调练;下方则惟杵孔为智气出入道,必假大乐境,方有开发吸入之机会,故有用实体明印之必要。且下方智气出入道,有优于上方者二:一则因下方智气有明印之助力故。良以男性,脉表方便,气表智慧;女性则脉表智慧,气表方便。故女性由体内脉支持形成之各部分,如乳、莲等,皆令人生贪心,而激发智慧;而其莲中海螺脉内所含方便气,一触即具大力用。无修持者,则因此力而疾漏明点;有修持证量者,则二性脉与脉相抵,气与气相投,明点与明点相融洽,即可利用明印之方便气大力作用,加强自身之智慧气逆冲中脉,适可补救男性智慧气力用不足之缺点;在女性方面亦收互为补救之效。二则下方智气所依密轮,为五气中遍行气之中枢,(本论非专论气脉,欲知其详,可读本人笔受之《甚深内义》一书。)而如来藏或童瓶身宝,依住心轮清净幻身与胜义光明双运之据点,亦在心轮;心气不二智慧身,亦在心轮。此上三者,依观点不同而有异名,实则惟此一如来藏也。此心…

《密宗灌顶论(陈健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