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灌顶论
攸县陈健民撰
东莞刘锐之校
敬礼大灌顶王金刚持根本上师贡噶活佛法师足下!
总说密宗一切设施,皆果位方便别说。灌顶为上师金刚持对弟子五方佛总体自性,施与未来实修成证果位光明大灌顶之前行方便之认可与保证事业。懿欤休哉!何等宝贵!末世少有能如量重视者,不得不论焉。
初揭灌顶真义,于此通达,次则灌顶条件可以推知。条件具足,则第三章灌顶证量自然生起。然后末法流弊知所防止,向道基础知所建立。故第四结归要言以劝读者。此本论理论之体系也。
第一章 灌顶真义
欲知金刚乘灌顶真义,先当了达密宗不共滚打①菩提心及不共极果大乐智慧身二事。于此二事之先,又当了知:共、则显教一切众生本具如来藏;不共、则密教《大幻化网经》开出普贤王如来法身中,安住其心轮四十二寂静尊,安住其顶轮五十八忿怒尊,如是等一切佛,从本具足,非惟正因。彼佛五种化、报、法、体性、大乐智慧身,一切德相全部具足,无少阙欠;惟以无始忽然一念无明妄动,造五毒业,受五道苦,不知发起五种菩提心,不解追求本具之五种佛身。其后得遇佛祖出世,或逢大善知识,禀承教授,能发愿菩提心,以开发本具之化身佛;发行菩提心,以开发本具之报身佛;发胜义菩提心,以开发本具之法身佛;发三摩地菩提心,以开发本具之体性身佛;发滚打菩提心,以开发本具之大乐智慧身佛。前二菩提心,依般若乘修习四摄、六度万行。第三菩提心,依般若乘理,证取胜义谛空性;然皆须经三阿僧祗劫,方克证果。行者为欲疾速取得佛果,即身究竟,渡脱五道父母故,乃追求密乘,非谓可以舍显乘教授而唯取密乘也。第四三摩地菩提心,具详龙猛菩萨所造金刚顶瑜伽部摄《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中,明载依父母所生身,而证佛果。故瑜伽部灌顶,亦同为金刚持与五方佛总体自性之弟子所发生之关系。按《频伽》藏经秘密部所载《阿阇黎大曼荼罗灌顶仪轨》,初引金刚萨埵入弟子身心,次灌顶中,令弟子想心中有莲月,上有金刚杵,此即建立滚打菩提心基础矣。金刚萨埵即实修双运法因位本尊;其极果即是大乐智慧身。金刚者,智慧也;萨埵者,大乐也。其咒《百字明》内“弭婆嚩素睹”使喻,义即与我大乐也;“弭婆嚩阿努[口*洛]讫睹”义即与我无上智慧宝也;“弭婆嚩素补”使喻,义即与我妙色也;“弭婆嚩萨嚩悉朕”义即与我一切悉地也。如上四句,已昭示其主旨。心中所观,及其手中所持之金刚杵,上下各五股,即表五大五智,实为滚打菩提心之标帜;其后进修无上瑜伽部之双运法时,即观此父杵于母莲宫中而行等持。然以瑜伽部就印度婆罗门种姓具有好净习气而设,于彼粪扫阶级,食肉种姓所堪忍法不能接受,惟于天界眉目嬉笑之欲乐上,而修其空乐不二法门。是故东密五秘密眼法,但本天界欲乐方式而升华之,故当经十六生方可成佛,东密行人于此并不否认。无上瑜伽部前瓶灌五种,大致与瑜伽部同。其后第二秘密灌顶、第三智慧灌顶、第四胜义灌顶,则就人本位欲乐方式而升华之,令开发滚打菩提心,以修不共秘密双运要诀而设施。其认可与保证事业,前四种菩提心,本文不具论。最后滚打菩提心,为密乘极果大乐智慧身之正因,能摄尽前四种菩提心,是真正即生即身②成佛之道,故本论专就此言之。
第一节 瓶灌真义
初瓶灌顶真义者,行人虽本具大乐智慧身佛,堪作金刚大总持,然以无始以来,无明障蔽,生起五毒,轮转五道,本具佛德不能自行开显,自顾形秽,常存下劣心理,甘作凡俗杂务;虽在闻思中得识如来藏理,而私心自反,不敢向上承当,原有五毒习气,一时不能顿除。瓶灌之设,为令弟子除其下劣凡庸之见,由上师金刚持无异,观想瓶内有本尊父□□③运,融化甘露,作灌顶所依物;又迎请五方父佛母佛,持此宝瓶等物为弟子灌顶,甘露□□④至顶;想如来藏中五方五佛,分别由此瓶灌中所摄五种灌顶,现起顶严。兹为眉目清醒,便于比较观摩起见,瓶灌中五种灌顶所摄认可与保证事业,分别标号排列,说明如次:
第一,宝瓶灌顶者 瓶代表东方不动佛
1.甘露洗涤全身后保证:
A.其在灌前,凡夫下劣身见执著已除尽。
B.八识田中,瞋烦恼种子永无雨露灌溉、滋长花果之可能。
C.所行之瞋烦恼罪业已清净。
2.甘露充实盈溢至顶后认可:
A.灌后常为不动佛及东方一切如来之所护念。
B.为金刚部行母之所拥护。
C.于修道上,能现起我即不动佛佛慢。
D.于证果时,能转识蕴及第八识成大圆镜智。
E.转水大业劫气成水大智慧气。
F.能调伏一切瞋性众生。
又瓶者,表童瓶身宝也,即表佛身金刚,故为初瓶灌顶,身灌之首,非谓惟此瓶灌而已。其后宝冠灌顶、金刚柠灌顶、铃灌顶、名灌顶四者,皆属身灌。
第二、宝冠灌顶者 此冠即代表南方之宝生如来。
1.甘露涤身后保证:
A.其在灌前,凡夫下劣、不平等、小我、执著,已除尽。
B.八识田中慢烦恼种子,永无雨露灌溉、滋长花果之可能。
C.所行慢烦恼罪业已清净。
2.甘露溢顶后认可:
A.灌后常为宝生佛及南方一切如来之所护念。
B.为宝生部空行母之所拥护。
C.于修道上,能现起我即宝生佛佛慢。
D.于证果时,能转受蕴及第七识成平等性智。
E.转地大业劫气成地大智慧气。
F.能调伏一切慢性众生。
第三、金刚杵灌顶者 杵代表西方阿弥陀佛
1.甘露涤身后保证:
A.其在灌前,凡夫贪图下劣欲乐俗见除尽。
B.八识田中贪烦恼种子,永无雨露灌溉、滋长花果之可能。
C.所行贪烦恼罪业已清净。
2.甘露溢顶后认可:
A.灌后常为阿弥陀佛及西方一切如来之所护念。
B.为莲花部空行母之所拥护。
C.于修道上,能现起我即阿弥陀佛佛慢。
D.于证果时,能转想蕴及第六识成妙观察智。
E.转火大业劫气成火大智慧气。
F.能调伏一切贪性众生。
此中有可疑者:西方为莲花部,又为一切如来语金刚,何不用莲花代表,而用杵耶?盖对男性弟子而设,正欲以此杵为受用西方莲花种姓佛母之工具也。又西方语金刚者,属法部,一切佛法从此方出生,柠能代表五大五智,能包括一切法故。又西方虽属佛语,然瓶灌所摄属身,故用柞。
第四、铃灌顶者 铃代表北方不空成就佛
1.甘露涤身后保证:
A.其在灌前下劣、妄自菲薄、无有佛分之疑心除尽。
B.八识由中疑烦恼种子,永无雨露灌溉、滋长花果之可能。
C.所行疑烦恼罪行已清净。
2.甘露溢顶后认可:
A.灌后常为不空成就佛及北方诸如来之所护念。
B.为事业部空行母之所拥护。
C.于修道上,能现起我即不空成就佛佛慢。
D.于证果时,能转行蕴及前五识成成所作智。
E.转风大业劫气成风大智慧气。
F.能调伏一切疑嫉众生。
第五、名灌顶者 轮即代表中央毗卢遮那佛
1.甘露涤身后保证:
A.其在灌前下劣、愚痴、不解佛性本具之障除尽。
B.八识田中痴烦恼种子,永无雨露灌溉、滋长花果之可能。
C.所行痴烦恼罪业已清净。
2.甘露溢顶后认可:
A.灌后常为毗卢遮那佛及法界一切佛之所护念。
B.为佛部一切空行母之所拥护。
C.于修道上,能现起我即毗卢遮那佛佛慢。
D.于证果时,能转色蕴入第九识成法界体性智。(第九识者,即阿摩罗识,出《大佛顶首楞严经》、《金光明经玄义》,直称为佛识,或曰不动识。)
E.转空大业劫气成空大智慧气。
F.能调伏一切痴性众生。
此名即是上师金刚持对以五方佛总体自性之弟子一种授记,异日成佛,即用此名。如燃灯佛授记我祖号释迦牟尼。
总上五种,皆属第一瓶灌,此灌取得五佛严顶大加持力,破除四魔中之天魔及一切外魔,清净凡夫下劣庸常之见,认可能修无上瑜伽部生起次第,及显空不二大手印道;清净一切身业,由此修习,堪得金刚持身金刚成就,通达五明身与智慧自在,果位中证得化身佛;或即生未成,于经死有、中有后,现起受生时,可乘此灌修习功德,得生所修本尊刹土。
*此后阿阇黎灌顶者
谓五种瓶灌后,修习生起次第,已有证德,或修瑜伽部三摩地菩提心,证得五相成身,堪为人师,堪继密法传统,故当授以阿图黎位,等同金刚大总持。此灌以摄持并调伏众生为主,故必开许禁住行,授以三种不共之三昧耶,此属本灌之特殊要点。一为杵三昧耶,密意即表如意幢;二授铃三昧耶,密意即表智喜莲;三授印三昧耶,则明明授与具相佛母。故古德萨拉哈遇其佛母后,始自庆幸曰:“吾今始可为真金刚持也。”而或具小乘见者,反以其用佛母而饥之,弗顾也。唐密《阿阇黎大曼荼罗灌顶仪》曰:“汝于贪欲处;莫生厌离心。”盖已涵有此意,特未正式授以父佛、母佛双运之实修方法耳。盖为瑜伽部大阿阇黎能了知此种密意即足矣。此种瑜伽部阿阇黎,以未得无上瑜伽部前后四种灌顶,故不能传授无上瑜伽部一切法轨。
至若无上瑜伽部,亦于瓶灌后即授以阿阇黎灌顶,而不候四种灌顶圆满后举行者,盖有说焉。依拙见揣之:初瓶灌在四灌中,成金刚持之身金刚;第二秘密灌顶,成金刚持之语金刚;第三智慧灌顶,成金刚持之意金刚;第四胜义灌顶,成金刚持金刚三业无分之体性耳。金刚持大阿阇黎,重要在身金刚之长住,故以金刚身能统摄余三故,故于瓶灌后即举行之,此其理由一。再者,四灌中第一瓶灌,外灌顶也,重在五佛宝冠之顶严;第二秘密灌顶,内灌顶也,重在内身五轮;第三智慧灌顶者,密灌顶也,重在父佛、…
《密宗灌顶论(陈健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