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密宗灌顶论(陈健民)▪P5

  ..续本文上一页此古代胜例,不可枚举,今且略举近时者,以表密法传统加持之力仍未断也。诺那先师为湖南密乘学会诸居士灌金刚萨埵顶时,当其迎智慧五方佛,施以瓶灌甘露时,屋顶甘露淅沥作声,如降雨然,出现天空晴朗,他处并无雨点。贡噶上师为张澄基居士及余授密勒祖师灌顶时,天空现起虹身两条,其后又为我等灌胜乐金刚顶于匡卢,天空依次现白、红、蓝三色,代表法、报、化三身;其后为本人举行不共大黑袍抱吉祥天母双身大灌顶时,当其未灌前夕,曾现于本人梦中;灌时,上师摇铃鼓迎请智尊降临,忽然大雷大雹,起止皆与铃鼓之声同时。湖南少有雹降,时师在湖南长沙梁硕甫居士家举行此灌,事先天颇晴明,临时有此变相者,护法威力所显,而亦上师功德所感也。

  第二节 得灌证量

  弟子众等,同一坛城、上师,同一灌顶,或同见共显之能灌证量,如天空现相;或不同见别显于某一二人能灌证量;或已得灌,或未得灌,不必皆同也。得灌者,必有得灌之证量。上文灌顶真义章中,第三灌顶真义,所举必用实体明印五理中第一加持理,所举例证,即是弟子得灌证量。余如打那拉达依其师印度大德懋多巴,得灌后神通生起,便能开发法宝库藏,其中见鬘、业鬘、识鬘、智鬘四种皆能忆起,其本身之施主、眷属、弟子属未来者,皆能悉知其人,悉见其事。如是等例,不一而足。或疑古人如此,今人未必可能,则本人可以经验保证之。泄露证量,在修行位中,本为空行勇士所不许,然为引证以鼓舞未来者之勇气偶举一例亦不为犯。亦蒙贡师为授金刚亥母灌顶,认可练习金刚拳法,光明中见自身杵内有黍大胜乐金刚抱金刚亥母,光耀眩目,此亦得灌之相也。本文最先礼敬贡师,盖亦感恩之意云耳。其他同学得灌而不肯为外人道者,必有千万倍于我者矣。譬如耶稣受洗礼于约翰时,上帝变化白鸽,飞入耶稣体内,融合无二;且有天语报曰:“此吾最爱子也。”天人灌顶,尚且感应如此;岂有金刚持对五方佛总体自性之弟子灌顶,全无表征与感觉耶!苟或全无者,则当励力忏悔,先取得罪净之相,然后再求灌顶,是为最要,学佛者不可自欺也!

  第三节 别别证量

  1.预备法证量——灌前上师修预备法,凡乞地、净地、持地、护轮、绘坛城;宝瓶预备法,上师体内灌顶法,引弟子入体内,过母佛莲宫,又引请佛入体内,过金刚道,入母佛莲宫,为弟子顶上灌注等法,及各项事业,皆必有其瑞相现起。譬如德格大德文殊化身借养亲尊活佛灌顶所供食子,降流甘露,满桌遍地,本人亦曾亲尝,甜而淡,不似人间糖味;且灌顶后,又凝成干块,作金黄色。又试读密勒祖师传记,当其师麻巴加持天灵盖中甘露时,虹光从中涌出。如此等例,散见于各大成就者传记中,以太平洋水、喜马拉雅墨,书之不能尽,此中从略。

  2.弟子梦兆——上师持咒加持吉祥草交付弟子,置于枕下,以占梦吉凶;明朝据实以报,如梦兆不佳,上师临时可制止彼入坛城,务令忏悔清净,梦兆转佳,方可参加未来之灌顶。今则虽照例占梦,上师不忍严厉执行梦兆不佳者之拒绝办法,殊与古意不合。

  3.名灌顶证量——不惟上师作如是悬记称呼,智慧坛中一切圣众,皆同声同时作如是称呼。如麻巴之于密勒,详见其传记中。

  4.四灌各别证量——前第二章论灌顶条件中,第四节、四种灌顶条件,后后灌顶之条件,即是前前灌顶之证量。如证量不具,上师不可保证以前功夫,安能认可以后之灌顶耶?古代印度灌顶,四灌分别举行,初瓶灌后,甚至经过三、五载,方可举行第二秘密灌顶;其或懈怠未能证得其应具之受灌条件,则亦有终身不及得第三智慧灌顶者,逞论第四胜义灌顶耶!今则西藏、汉地所举行者,反古之制,作者深引为不满,实有复兴古法之必要,下当详论。

  5.依证量论余事:

  A.论多宝灌顶——德格及拉萨诸大寺,亦有举行五百尊多宝灌顶者,即集尽所有印度传来各种本尊灌顶,编为一集,名曰:多宝灌顶总汇。其名目或尊数不必同此,而有其他大德所编辑者,上师依此每日举行数种本尊灌顶,连经二月或三月完毕。此种灌顶,无非一种使作阿阇黎者,取得一切灌顶普皆自在之认可而已。于内容上,一切皆简单疏忽,若据为修持之张本,作者认为殊不可能。

  B.论一尊连灌百零八次——西藏通行,凡遇死相现前之行人,求上师为灌长寿顶,于一日之中,连行百零八次,以为次数多则可因此长寿。作者认为:上师加持力大,每次之单位既有证量可凭,能灌多次固善,不灌多次亦可,何必令上师辛苦耶?如每一单位皆无证量,则纵灌百零八次,有何补益?譬如集无效证券额面数目相等者一万张,尚不值有效证券一张之价值也。又如以零加零,连加百零八次,其结果亦不外零也。

  C.论对婴儿及亡者灌顶——未成年之婴孩,除有德相及神通之活佛外,余皆不堪受灌。常见有小儿初生,即求上师为之灌顶,此特一种加持与祝愿耳。小儿本身并不能依灌行道,故对参加无上瑜伽大灌顶,宜绝对禁止入坛。至若活佛,常有三五岁即入寺登法座,受其亲教师之灌顶,不可以其年少而谓不堪受灌,要视其德相神通如何。譬如贡师,三岁时即以足深印贡噶雪山石山内,其颈项脊骨外现揭磨杵相,左腿有狮相,右龙相,岂仅堪受灌顶,亦且将为三界大灌顶王也。至若亡魂受灌,有多于人身受灌之工具,即具足他心,能知上师心中所思维者,故对亡魂灌顶者,则当斟酌者,不在亡魂,而在上师本身之功德。如未能在勾召亡魂时亲见亡魂,听命受召,则不可轻易向彼灌顶。盖上师思想中偶有一念,计及亡者眷属之供养,或有一念,对亡者妻女生起贪染之心,能令亡者因疑嫉而致堕落三途,不可不慎也。然果具足上师条件,如上第二章者,则决无此事。末法多冒滥之士,故不得不特予点破。

  D.论对灌顶根本经胜解低劣,能影响灌顶证量薄弱——按古代薄伽梵灌顶根本经文,简老深刻,且多隐语,后人依此而造较详明者,往往于所含深义,未能发挥透辟,驯至认深以为浅;作者不谙藏文,未能直窥原本堂奥,然于近代通行灌顶仪轨中文译本,父续如《密集灌顶仪》,母续如《胜乐灌顶仪》等,曾多所参究,不能无疑。如灌顶前,上师必呼弟子问其种姓欲乐,弟子必对曰:“我具善种,求大乐。”各种灌顶仪皆有之,故必为根本经所本具者;然解析之者,对于具何善种?求何种大乐?少有能契合金刚持本意者。多属将具善仅解作五戒十善之善,既属此善,则所求之乐,惟是天上之乐耳,何能求大乐?或解作三十七菩提分所修之善,则所求之乐,是二乘有余涅槃之乐耳!或纵将此善解作如来藏本具一切善根,此固不谬,然对所求大乐,唯是解作前四身佛,显教极果涅槃四德之大乐,此犹非金刚持之本意,与密宗极果大乐智慧身不同故。

  是故如量解析者,必曰:“我具足如来藏四十二寂静、五十八忿怒本尊,及一切父佛、母佛、兮鲁噶功德善种,欲依滚打菩提心,开显本具无死兮鲁噶智慧身之大乐,即生究竟利他。”则完善尽美矣!行者能如此对答,则求无上瑜伽部大灌顶之正因、正动机、正欲乐,方可云具足矣。今则为上师者,尚少有能作如此圆满契合金刚持本意而解析之,何能求之于弟子堪作如此圆满答对耶?此其一。又授戒问题,亦有在灌顶中授菩萨戒者,此属颠倒次第,如弟子未曾受菩萨戒学习六度万行,何能先求金刚乘之灌顶耶?故菩萨戒之授与,与考核犯否,皆属灌顶以前所宜执行。初瓶灌中,即当先行保证其菩萨戒、菩提心戒具足无犯,或已犯而经忏悔清净,然后方能认可,修习生起次第,岂可于未曾学习菩萨行之弟子身上,能现起本尊身耶?昔有黄教修大威德者,生起次第,本尊身能常现起,因修忿怒目,令见者皆畏惧惊怪,驯至有骇死者,竟不敢见人,因白师。师曰:“汝菩提心戒不清净故,宜补修愿、行二种菩提心。”又相传无菩提心修大威德起分,因此而堕大力鬼趣者,颇有人焉。此种考核不严,上师应负责任。是故灌顶中,惟当授以密宗根本戒十四条,蒙母八条,五方五佛戒各一条,金刚持三种三味耶耳。然尝读诸仪轨,其中多属先谈五戒及菩萨戒,次授五方五佛戒,次授金刚持三三昧耶戒,特于密宗根本戒、蒙母戒,鲜有提及者,更谈不到解析。意者或在灌顶前先行授之耶?纵或先授,亦当于第三灌中详加解析,使戒行相契,庶有稗益。譬如断菩提心一条,当明明指出此与显教所摄之菩提心戒不同,此即直指滚打菩提心也。凡遗精、滑精、梦泄、交漏,皆属此摄。然普通泛泛涉猎之密宗行者,往往将此菩提心误为愿、行二种菩提心,故多疏忽于明点之防护。此等解析不详之过,上师应负责任。此其二。又五方五佛戒,其条文内容亦与显教六度相似,如布施、供养等,其实此中皆含有密义,而自有超胜于般若乘者,否则佛戒与菩萨戒无以异矣。然普通灌顶仪中,鲜有明显辨别者。(作者将另造《前后戒律性相通摄论》,以说明其深浅差别,此中未赘。)此其三。又灌顶经例有发菩提心文,然各家仪轨或作发胜乐菩提心,见白教祖师不动金刚所造《胜乐金刚灌顶仪轨》;或作发无上殊胜菩提心者,见章嘉国师所造《密集金刚灌顶仪轨》。作者按:胜乐菩提心即是滚打菩提心之异名,胜即五智,乐即五大,亦与滚打含义同。无上殊胜菩提心者.此可包括五种菩提心:菩提心泛指显教愿、行、胜义三种菩提心;殊胜菩提心则指密宗瑜伽部三摩地菩提心;无上殊胜菩提心即是滚打菩提心。如是详述滚打菩提心无上之理,能令弟子增加胜解,方具受灌之真因。或有仪轨但云愿、行二种菩提心,则当解析行菩提心包括后三种菩提心。盖胜义菩提心必假止观行故,三摩地菩提心必假五相成身之瑜伽行故,滚打菩提心必假双运之尊胜行故。如完全不说明滚打菩提心,则无上瑜伽部所依即身成佛之正因,根本阀如,何能证果耶?灌顶如雨露,…

《密宗灌顶论(陈健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