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密宗灌顶论(陈健民)▪P3

  ..续本文上一页轮受各种烦恼脉之纠缠,较之余轮更为繁重严密,盖以烦恼大本营在此,命气亦在此,第八识亦在此,凡夫造业之无明根本亦在此,圣人成佛之明行道根本亦在此;其心轮纠缠最外层,即是以密轮为策源地之遍行气所行一切诸脉,故欲开心轮,必先利用密轮之遍行气,而发动此遍行气力用,则在接近此轮之下方杵道,摄归此遍行气,以直冲中脉;一面使中脉内智气加强,一面使心轮外纠缠脉业劫通行气解松,故下方杵道,实为修持重要据点。且未来心轮开放,如来藏一切如来遍满全身,即由此遍行气,运输一切中脉内所化智慧明点于全身各脉中。一智慧明点即一如来,一智慧脉即一如来之坛城。其特胜于上方智气之作用有如此者。且运用下方智气时,上方智气亦同时运用;而运用上方智气,苟不用明印,则下方智气杵道,例在封闭之列,则不能兼行下方智气矣。而所谓智气者,无论上下方,皆为能破第三重细障心气无二之气也。黄教宗喀巴祖师,文殊化身,所著《金刚道广论》,说明必用明印之理由,与此处所论遍行气略同;而白教于心气无二之理论与修法,尤有特到之处,各派皆奉为圭皋,要皆建立必用明印也。此为除障理,读者宜细心玩味。本人数十年闻慧、思慧之结晶及修习之经验,已在其中披露一斑矣。

  4.为佛不共无漏通,及此下诸神变通力易获得故,必用实体明印。由于双运实修上运行智慧气开发中脉,则实证如来藏中法身光明,具足他心通及不共无漏通等;又令智慧明点入住融于中脉,从下而上,依次开发六轮,每轮之开发皆具有特别之功德,条例如次:

  A.密轮开发,能见俱生智,通达胜义见道,实证初、二地功德。于气,则风大得自在,足捷身轻,落地如棉;于心,则得成所作智。

  B.脐轮开发,通达一切佛语,佛所说十二分教,无碍了知,实证三、四地功德。于气,则地大得自在,具足那曙衍那神力;于心,则得平等性智。

  C.心轮开发,得法身佛,智力增广,光明显现,无分内外,通达修道智,实证五、六地功德。于气,则空大得自在,飞行空际,无有障碍;于心,得法界体性智。

  D.喉轮开发,得报身佛,一切教化辩证,皆得自在,通达十方各国方言,实证七、八地功德。于气,则火大得自在,入水不溺,能溶解一切物质;于心,得妙观察智。

  E.顶轮开发,证无学道,光明地道,一时圆满。于气,则水大得自在,能入火不焚,身柔光滑;于心,得大圆镜者。

  F.顶髻轮开发,刹那圆证从本以来普贤王如来位,显现果位光明大灌顶,此则灌顶最后之目的也,现证无上智,亦有十一、十二地之说。

  (如上各轮开发功德,分别以佛果、地道、神通、心气配列横说,并非同时成就如是功德之直说;若误为同时成就之德相,则何以喉轮报身佛仅有七、八地菩萨之功德耶?当知就佛果言,六轮分别配列是一直线;就菩萨地言,六轮另系一直线也。)或曰:修第二灌道,专用上方中脉出入道,岂不能开发三脉六轮耶?尝见不用三灌明印之大德,亦具有神通,何耶?对曰:前五通,即世间禅定亦能获得,况修二灌,气、脉、明点更易证取;盖虽非中脉根本上开发,然于六轮支脉上略有开发亦可得通。然此第三灌之神通,普通者及如来不共者,皆全部开发。良以第三灌道在见俱生智后,已与第四灌道配合,苟不与此胜义光明配合,所得神通皆不究竟,虽与第四灌顶配合,然此四灌真义之产生,实由于第三灌;第四灌顶特加以上师之指示与认可而已,非别有其他修法也。四灌之道,正为离修垢而设也。故其重心仍在第三灌,故成为必用实体明印最重要理由之一。此为佛通理。

  5.金刚乘道主要目的,在究竟利他;其手段则在即生提早成佛。而一切金刚持阿阇黎大事业,其基本原理在从真空出妙有;其基本功力则在五智、五大之相应。而此具体办法,深合缘起真实力用,则无过于父佛、母佛双运所成大事业也。故有用实体明印之必要。度生中息、增、怀、诛四法,皆可在母佛莲宫中布置坛城,而以父佛金刚施行之。此金刚者,即是五大、五智相应之标帜也。上来瓶灌后,与以金刚阿阇黎灌顶时,即已开许明禁行,惟具体而微耳。

  此三灌认可之法,修习成证,则必实具其作用矣。故不惟修道位中必用明印,即在证果后亦有用明印必要;不惟在生身事业上有用明印必要,即在无住涅槃中,受用和合一味事智,虽已由实体转成空色明印,然此空色明印与涅槃前实体明印属一体。譬如麻巴大祖师生前有九位实体明印,其涅槃前,九位实体明印依次化光入于麻巴自身,然后自身亦化虹光,光明中所现空色父佛母佛虽已无实体,而此空色,当知即是前此之实体也。此为事业理。

  深思哉!母佛也!窃尝定此空乐根本与余三根本,为密宗之四维,此中限于题材,未及广赘。此灌保证二灌所修气脉道已得证量认可,能修事业手印双运明禁行;由得此第三智慧灌顶,取得母金刚持之实体双运加持力,破除如来藏第三重心气不合障,及四魔中之烦恼魔,清净行者心境能所执著,具足能修无上瑜伽双运尊胜行堪能,及乐空不二大手印道自在,清净一切意业。由此修习,堪得金刚持意金刚成就,通达四喜、四空道意,与智慧自在。在未与四灌配合以前,果位中许配法身佛;既与四灌配合以后,出生胜光幻身。无学双运,则配最后极果大乐智慧身佛。如即身未成,可于死有中现起光明时,证得法身佛。

  第四节 胜义灌顶真义

  胜义灌顶者,最高、最后、最精微保证认可,同时完成一种上师之指示也。依般若乘理,了知二无我空,徒有此见,尚待行证。依胜义菩提心所修三昧,亦徒有此观耳,尚待圆证。此二者圆证之期,须三阿僧劫。依瑜伽部三摩地菩提心修习五相成身,徒有此具体而微之如来象征耳,故必经十六生成佛。依第三智慧灌顶道,父佛、母佛双运调练娴熟,明点能悬住杵端,亲见俱生智喜光明,即此智光能所心境无二上,指示弟子胜义空性。其所指示文身句身,字面上虽与空宗、三论宗、禅宗相似,然弟子所现证量与内心之领纳,大有天壤之别。此中胜义光明,即是中脉开显之法身光明,特行者须经上师指示,方能证实;又经指示后,方知离于修垢。最微细障之道,即在乎此。故同时亦取得上师之认可,于此胜义光明上,起无学双运,故为最精微、最高深之指示;而保证认可,不属两边,不属两物,同时完成,非言可诠。此灌所治之障,即是如来藏第四重微细障。良以如来藏一切相好功德,本来具足,不假修习;特于前三重障破除以后,尚有微细修垢作障,微细所知作障。于本灌时,经上师指示,此即胜义光明,其相如是,其理如是,其证量如是。行者经过指示,确切认识此俱生智光,离于一切指示,离于一切能所、取舍、造作,所显一切皆离功用,始知一切现成原有。前三灌道一切修持,特为破除如来藏四重障蔽耳!如采金矿,得金以前,一切努力皆在掘矿中泥沙耳。真金出现以后,始知所掘泥沙皆非真金。而此真金,不假泥沙自来具足;然非掘出泥沙,真金不能得也。故有建立从上四灌修道之必要。由得此四灌胜义光明,与前三灌所修幻身本尊,与空性有学双运,即进于无学双运,离一切修垢及微细所知障,直显如来藏本具之本尊身矣!故能即身成佛而究竟利他也。神圣哉!无上瑜伽甚深秘密灌顶道也!吾人何幸而得遇之!能弗自勉乎?

  此灌上师保证第三灌道已能现证俱生智光明,认可离于修垢,趋入无学双运,保证与认可同时,别无余事。在弟子此时即圆满领受上师深恩矣!由得此第四胜义灌顶,上师金刚持果位光明证量,与弟子双运证量融合无间之直契加持力,依札、吽、榜、火四字配合之:初、瓶灌加持力,如札,加持力在顶严;二、秘密灌顶加持力,如吽,入住身内心气脉道;三、智慧灌顶加持力,如榜,上师加力与弟子持力在体内抱合;此第四灌如火,加力、持力融合不可分,破除显现证得如来藏依正一切德相之修垢,及四魔中之死魔,实证无死,通达胜光,圣寿具足,能修最后阶段无学幻身光明双运之堪能,及明空不二大手印道自在清净一切三门相合之罪业,及一切微细所知障,证得体性身佛。此灌光明道与三灌大乐道严密融合,自受法乐超胜,究竟利他长住,故现起不共显教之密宗极果大乐智慧身佛。

  第五节 四灌真义五摄

  初瓶灌含余后三灌顶真义,二秘密灌顶亦含余三种灌顶真义,乃至四灌,亦复如是。例如噶马巴洗上师灌顶仪,则以第四灌真义遍配于余三灌中;打那拉达密传中所载,则以第三灌顶真义配合于余三灌顶中。此种真义互摄,其目的有二:一则上师对某种灌顶真义特具兴趣与超等胜解,故以此能摄本灌真义,遍配于所摄余三灌顶中,令弟子得具能摄本灌之甚深秘密加持。二则特别为对能摄本灌兴趣最浓之弟子而设施,盖顺其机而与以教。是皆特例,不可据为通则,故不详论。

  第六节 本章总结

  总结者,如上四灌真义,分别说明。其中一贯之主旨者,当知自瓶灌中修预备法乃至第四灌顶,皆不能出乎父佛母佛双运滚打菩提心之方式。初瓶灌于瓶中及其他各法器上,与夫上师本身内灌顶中,皆曾作五方父佛、母佛双运流注甘露之观想,此中所谓甘露,即是滚打菩提心之异名;第二秘密灌顶,则上师父佛实行与师母佛双运,流出滚打菩提心,而令弟子饮之;第三智慧灌顶上师交付母佛,与弟子父佛实行双运;第四胜义灌顶,则于弟子父佛母佛双运,实见俱生喜智光明上指示之,故能于第三灌顶真义认识清楚,则前后各灌迎刃而解矣。又当了知一切设施、所破与能显。皆建立于自心本来原是佛基本原理上,于此须彻底通达,如法承当,最为扼要。

  或问:“如此设施,具义精宏,据何理由耶?”应之曰:“法界真实力故,六大缘起瑜伽力故,缘起境坛曼陀罗、上师身坛曼陀罗、佛母莲宫曼陀罗、奥明天智慧曼陀罗、胜义光明曼陀罗摄受力故…

《密宗灌顶论(陈健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