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对治懈怠。
禅定波罗蜜,分三 : 身心安定、功德呈现、利益众生的禅定
身心安定
打坐时,身方面,坐姿要对,如金刚跏趺坐、菩萨坐等,脊椎要直,眼微闭或凝视对面虚空,两肩自然下垂、收下颚、舌尖轻抵上颚、两手结定印、心性安休印等等。心处于轻松,若常置于急促或紧张等状况,不但无法入定,反将发疯。入禅(止观)的九种方法,亦应学习。
功德呈现
身心都正确无误后,每天应加强禅坐。刚开始入禅时,心的觉受会如由高地流下的水流般繁忙,次如水入大河般缓缓而流,再如入大海般表面平静却内有波浪,最后心如须弥山般的稳定时,遇任何现象都不为所动,此即禅定力量的呈现,另如神通力、菩提心的产生等都是禅定功德的呈现。
利益众生的禅
入定时,以密乘四事业(息增怀诛)的观想法利益众生。息业即消除他人的业障,如定中以金刚萨埵和自他交换法消除他人的业障。增业即增长他人的智慧、将自己的福德布施他人,如以宝生部的法门祈他人寿命福德增长、以文殊菩萨法增长他人智慧等等定中行善,这些是利益众生的禅定。
智慧波罗蜜,简分为三:即闻、思、修的智慧。
闻: 即本明之处,闻能生慧。听闻佛法时,不明白处要明白,每次听闻都可撷取自己所需和能用的法门,就算看电视(本来出家众是不宜看),若知如何取舍,也能由世俗中拿到有益修行之处,不一定在听闻佛法中才受用。如此具智慧的听闻(闻慧)为开智慧之门、开佛经之钥﹗
思 :即思维,思的智慧能使我们深入经藏,转化断除我们的疑望,所知、听闻不会忘记,对治健忘,记忆增长,未明白处能明白。
修: 即实行所思维、知道的法门,若不实行,就算统览群经亦无多大用处,
就如一位博学的医师,虽广阅很多药典、也有许多药物,但生病时,不去观看、也不用这些药而往生,那是很可惜﹗如此就如知道自己的贪瞋痴慢疑,也知道对治的口诀,却不去对治,这是很大的失败﹗因此懂得佛法对治烦恼的方法,就需应用,要能使用、需先实修,实修中,时时修理、改善自己的心,这就是修的智慧。
简单的讲,以上就是入菩萨道。
肆、仪轨内文开示(参阅遍智妙道二十五页)
种种显现水月幻化相
轮回相续漂泊众有情
本觉光明界内令歇故
发四无量大乘菩提心
文:种种显现水月幻化相
释意:这里所讲是我们为何要皈依?发菩提心?
种种显现是指一切情器世间的现象,一一观看便知万象、万法都是空,如水中倒月,都是幻化、假象、如影子般虚骗,无一真实。
文:轮回相续漂泊众有情
释意:轮回相续乃将水中月的幻象当成真实,众生便因执着如幻的世间法乃流转
六道轮回中。希望这些迷途众生都能转入佛道,乃以释尊如国王般发心修行菩萨道,希望成就佛果后救度有情﹗多数众生均视水中月的幻象为真,乃执着万法,今既已知其为幻、虚假不实,应离开、放下对此假象的执着。
文:本觉光明界内令歇故
释意:本觉光明为「佛果」之意,亦为自性。自心本来光明(即如来藏性),却沈于五毒(贪瞋痴慢疑)中,去此五毒,光明自显。界内令歇故,界内即空性,法界中本无任何烦恼,为断除烦恼、所知二障的境界,于此内不会执假为真,执幻为实。此句乃指胜义菩提心。
文:发四无量大乘菩提心
释意:藏文仪轨中本无大乘的字眼,应是翻译的需要而加入。四无量即前面已开示的慈悲喜舍…….,我们从今天开始发四无量心以对待众生,祈成就后将救渡众生,此句所指为世俗菩提心。
伍、菩提心的功德
菩提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议,巴智仁波切于弟子请求传授《大般若法》时,曾要求弟子接受完两小时四无量心的开示后,须到多阿里冷处修行,弟子受法后,即往山中闭关实修十二年,菩提心自然增长,便回上师处,仁波切告诉他:「你心愿已成、已得《大般若经》的精要,修行已圆满,更甚于我,现在我能给你的只是一些佛学名词罢了。」仁波切一生专修菩提心、广教弟子发菩提心,不断的讲说《入菩萨行》……….。某年冬天开示菩提心时,结冰的地上开满千瓣莲花(冬天不会长莲花,西藏也无莲花),仁波切说:「此为大家发菩提心的力量,不是我的功德。」入菩萨行内也说:「心里升起菩提心,凡夫当下成佛子。」佛子即菩萨,具菩提心时,任何所作所为(就算睡觉)都只为利益众生….,智慧菩提自然增长,业障消除,烦恼断,我执歼灭,通达空性。知道这些菩提心的功德,那么听闻任何菩提心的开示即实行,菩提心内已包括所有法,再不需其他法……,我们因此常发此悲空不二的胜义菩提心(非一般的慈悲心。切记﹗)!今天开示到此,我们将听闻与讲授佛法的所有功德回向一切有情……。
《《不共加行 发心篇》大圆满隆钦领体前行仪轨 遍智妙道 开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