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仁王护国经讲义▪P24

  ..续本文上一页四处行,多水。从丑寅辰午四处行,平水,即不多不少。

  

  风星者:即是昴星,主风。在寅为高,在申为下。若高,多风无雨。若下,多雨少风。随日行,有三种分别:二、三、八、九月,同日行。十、十一、十二、正月,在日前行。四、五、六、七月,在日后行。此为常度,异此则失度也。

  

  刀星者:即是满星,在卯处最高,在酉处最下。每处行经二年半。若高,多刀兵,众生饥饿疾病。若下,少刀兵。

  

  南北斗,是曜非宿。五镇大星,即金木水火土五星。一切国主星,三公星,百官星即应人间王臣。若善星来此诸星处,则大安隐丰乐。恶星来入,则大苦恼。

  

  如是等星,各各变现者:总言诸星不依常道,故为变现。此等灾象,皆由王臣治民非道,纵逸无度,灾患将生,上应天象。亦应讲读此经,祈祷禳灾,方可挽回劫运。

  

  “大火烧国,万姓烧尽;或鬼火、龙火、天火、山神火、人火、树木火、贼火,如是变怪,亦读说此经。为三难也。

  

  三、大火烧国难。前二句总言,下别列七种火灾:一鬼火:鬼嗔众生为恶,则放阴火,令人热病。二龙火:龙雨毒火,令人痈肿。三天火:即雷火所烧,以雷属天故。四山神火、五人火、六树火,可知。七贼火:即贼人纵火图劫,故以贼名。此七火难,亦应读说此经,方可消灭。

  

  “大火漂没百姓。时节反逆。冬雨夏雪,冬时雷电霹雳,六月两冰霜雹。雨赤水、黑水、青水,雨土山、石山,雨沙砾石。江河逆流,浮山流石。如是变时,亦读说此经。为四难也。

  

  四、诸水为患难。其中冬雨以外,所有雨字皆去声,作落字解。雨雪、雷电、霹雳、冰霜雹等,不适其时,谓之反逆。雨赤水,多刀兵。雨黑水,多疾病。雨青水,多饥饿。雨土山、石山、沙砾石,为仙人罗刹嗔故。江河逆流,海水溢满,主有贼起。

  

  “大风吹杀万姓,国土山河树木,一时灭没。非时大风——黑风、赤风、青风、天风、地风、火风。如是变时,亦读说此经。为五难也。

  

  五、各种风灾难。世界风力最大,小则撼屋拔木,大则倾湫倒嶽,故云吹杀万姓,国土山河树木,一时灭没。非时大风,即飓风。黑风者:吹海边黑沙、遮蔽天地,觌面不见。赤风者:即赤沙。青风者:即青沙。天风地风可知。火风:即热风也。如是灾变起时,亦应读说此经,祈消灾厄。

  

  “天地国土亢阳,炎火洞然。百草亢旱,五谷不登,土地赫然,万姓灭尽。如是变时,亦读说此经。为六难也。

  

  六、亢阳为灾难。亢阳者:旱曰亢阳。日光炽盛,故曰炎火洞然。百草下皆旱灾之现象。如是灾变起时,亦应读说此经,祷赐甘霖。

  

  “四方贼来侵国,内外贼起。火贼、水贼、风贼、鬼贼。百姓荒乱,刀兵劫起。如是怪时,亦读说此经。为七难也。

  

  七、贼来侵国难。贼者如文可知。亦应读说此经,可以转危为安。以上七难,皆由一切人民,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沙门、婆罗门。国王大臣,不行正法。由此诸恶,有是难起。倘能读说此经,自行化他,悉依般若正法,纵或灾象不祥已现,亦不难消弭矣。此经犹如阿伽陀药,能疗众病,诚救世之宝也。

  

  “大王!是“般若波罗密”,是诸佛菩萨,一切众生,心识之神本也;一切国王之父母也。亦名神符,亦名辟鬼珠,亦名如意珠,亦名护国珠,亦名天地镜,亦名龙宝神王。”

  

  此赞叹般若,能为十界所依,能灭七种灾难。诸佛因地法行,皆依圆照清净觉相。能照即般若,故般若为诸佛之本。菩萨所修诸度,以般若为先导,故般若亦为菩萨之本。

  

  一众生心识之神本者:一切,包括二乘六道。以一切众生,皆有心识。集起名心,了别名识。而实相般若,又为心识所依之本。神字,灵妙不测之谓也。

  

  一切国王之父母者:般若能护王身,故如父母能护于子。亦名神符者:有神妙威德之符印也。世有此符,可以遁妖辟怪。般若能袪诸恶,能持众善,故以名焉。

  

  亦名辟鬼珠:此珠能辟邪妖鬼魅,而使远遁潜逃,祸乱不作。般若能辟邪导正亦如之。亦名如意珠者:有云此珠,为金翅鸟王精气所成,具足众宝。诚心拜求,悉如人意,雨降诸宝,故以如意珠名。

  

  亦名护国珠:国有此珠,不被侵害。般若能护国土,亦复如是。上文所云:如城堑墙壁,刀剑鉾楯等。

  

  亦名天地镜者:般若之智,能照一切,如以天地为镜,无所不照故。亦名龙宝神王者:以般若之智,能生一切诸善之法,犹如龙王髻中宝珠,能雨诸宝,故称龙宝神王。

  

  佛告大王:“应作九色幡,长九丈;九色华,高二丈;千枝灯,高五丈;九玉箱;九玉巾。亦作七宝案,以经置上。若王行时,常于其前,足一百步。是经常放千光明,令千里内,七难不起,罪过不生。

  

  此劝修供养,幡华灯,皆供具。玉箱、玉巾、宝案,亦供器。幡有高显义,作九色幡,长九丈者:表九有众生,建般若胜幡,超出九苦。九色花,高二丈者:表九有众生,修般若因行之华,而明二谛。千枝灯,高五丈者:表十善功德,以般若展转相资,成千智慧。高五丈,表照明五道也。

  

  九玉箱,九玉巾,表九有众生,以清净为法器。七宝案,以经置上,表七方便人,以文字观照二般若,而契平等实相之般若。

  

  若王行时,以经前行,表重法之义。又以般若为先导。放千光明,表般若智光,有殊胜脱难灭罪之功能。

  

  “若王住时,作七宝帐,帐中七宝高座,以经卷置上。日日供养,散花烧香,如事父母,如事帝释。

  

  此明住时供养,宝帐宝座,以经置上,亦尊重意。日日以花香供养,如事父母,如事天帝,以明孝敬之诚,未敢或忽也。 j

  

  “大王!我今五眼明见,三世一切国王,皆由过去侍五百佛,得为帝王主。是故一切圣人罗汉,而为来生彼国,作大利益。若王福尽时,一切圣人,皆为舍去。若一切圣人舍去时,七难必起。

  

  佛具五眼,故能明见三世十方,一切国王,往昔因缘,皆由过去侍佛之多,深种善根,故得为王。故感往昔同行,一切圣人罗汉,来生彼国。同心同德,上下相辅,教化众生,作大利益。若王福尽时者:有漏之福,必有终尽。若不依行正法,安望福祚延长。其福若尽,诸圣舍去,则国是日非,灾害随至,七难必起。

  

  “大王!若未来世,有诸国王护持三宝者。我使五大力菩萨,往护其国。一、金刚吼菩萨,手持千宝相轮,往护彼国。二、龙王吼菩萨,手持金轮灯,往护彼国。三、无畏十力吼菩萨,手持金刚杵,往护彼国。四、雷电吼菩萨,手持千宝罗网,往护彼国。五、无量力吼菩萨,手持五千剑轮,往护彼国。五大士,五千大神王,于汝国中,大作利益。当立形像,而供养之。

  

  此明未来国王,若能依教护持三宝,故得感佛,遣五大力菩萨,往护其国。如是,则护教即所以护国,次出五大菩萨名号,并五千大神,主伴同临,非小因缘。能于国中,大作利益,则彼神力,冥加显被,有以相之,其灾难自然消殒。嘱以当报护国之恩,设立形像而供养之。

  

  “大王!吾今三宝,付嘱汝等一付诸王。憍萨罗国、毗舍离国、舍卫国、摩竭提国、波罗奈国、迦夷罗卫国、鸠尸那国、鸠睒弥国、鸠留国、罽宾国、伽罗干国、乾陀卫国、沙陀国、僧伽陀国、健拏掘阇国、波提国,如是一切诸国王等,皆应受持“般若波罗密”。

  

  此劝持般若。般若具足三宝:经典所在,即如来舍利之身,是佛宝。般若为摩诃衍法,是法宝。经中十三法师,皆修般若,是大乘僧宝。付嘱诸王,受持此经,即护持三宝。

  

  憍萨罗国,又云拘萨罗国,译曰工巧,或译无斗战:在南印度。对北憍萨罗国,此谓南憍萨罗国,或称大憍萨罗国。龙树菩萨多住此国,为娑多婆诃王所皈敬,于山中营造五层大伽蓝。又“玄应音义”二十二,引“西域记”,作中印度古国名,对南憍萨罗国而谓北憍萨罗国,十六大国之一,首府即舍卫国,佛久住之。据上二者,南北不同,未知孰是。

  

  毗舍离国,又作毗耶离国,译曰广严。在恒河南中印度境。维摩大士住此国。佛灭一百年,七百贤圣,为第二结集之处。

  

  舍卫国,波斯匿王都城之名。其国本名憍萨罗国,因有南北二国同名,故多以舍卫都名称国号。新作室罗伐悉底,译曰闻物,以此城多出名闻之人,多产珍贵之物。佛之祇园精舍,在此国中。

  

  摩竭提国,即摩竭陀国,此云善胜国,或云无恼害国。此国法不行刑戮,其有犯死罪者,送置寒林耳。在中印度。五印度中,此国最大。王舍城,即在此国。

  

  波罗奈国,又名波罗奈斯国,谭曰江绕城,因在恒河流域故也。乃中印度境。鹿野苑在此国,即古帝王养鹿之处,亦名鹿苑。

  

  迦夷罗卫国,又名迦维罗卫国,又名迦维罗阅国,译曰妙德。是净饭王兄弟四人所居之处,即如来降生之国,净饭王所治之境。

  

  罽宾国,即迦湿弥罗国,旧曰“罽宾”,讹也。北印度境,周七千余里,四境负山,山极峻峭,虽有门径,而复隘狭,自古邻敌,无能攻伐。都城西临大河,南北十二里,东西四五里。宜稼穑,多花果,出龙种马,及郁金香,火珠药草等。气宇寒劲,多雪少风,服毛褐,衣白毡。

  

  乾陀卫国,“西城记”二日;乾陀逻国,旧日乾陀卫讹也。北印度境,此云持地国。谓昔此国多有道果圣贤,住持其地,不为他国侵害也。此国多生香气之花,又名香遍国。

  

  此十六国名,八有翻译。其余鸠尸那国、鸠睒(音闪)弥国、鸠留国、伽罗干国、沙陀国、僧伽陀国、健拏掘阇国、波提国,此八国无翻译。

  

  时,诸大众,阿须轮王,闻佛说未来世七可畏,身毛为竖,呼声大叫而言:“愿不生彼国。”

  

  此闻经发愿。时,诸众中,阿须轮王,闻佛说未来世七难,甚可怖畏。毛骨…

《仁王护国经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