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究竟一乘宝性论▪P6

  ..续本文上一页行续、瑜伽续称为外续,无上瑜伽续为内续。《大日如来幻化续》云:「欲知分续部,分为外内续。」

  续部可以分为两种、也可以分为三种、四种等等,这里有分好几种。

  2.分为二续,内续及外续。

  阿阇梨无畏生。梵文里面讲的阿比阿嘎拉 ─ 印度的一位大成就者、《金刚鬘》汇整的导师,他分为二续事续、行续、瑜伽续称为外续,无上瑜伽续为内续。一般我们所谓〝事〞的意思,就是身口事业为主的,这种意思上、戒律方面都是以身口两个为主的就是事续。

  行续,身口意三种同时进行的就是行续,后面应该有提到这个部份。

  瑜伽续就是以内在禅定为主。

  

  《大日如来幻化续》云:「欲知分续部,分为外内续。」

  阿阇黎无畏生应该是根据《大日如来幻化续》去分的。

  

  2.分为三续

  佛密大师云:「续部分为三,事行瑜伽续。」阿阇梨更嘎宁波云:「分为事续、行续及无二续。」阿阇梨欢喜金刚、阿阇梨释迦友等都是如此分法。

  阿阇黎更嘎宁波是印度的一位导师,(对)大日如来的法门的解释有著作,提到过分为事续、行续、无二续三个。

  阿阇黎欢喜金刚和阿阇黎释迦友等等,这些都分为三续,三续里面包含一切密续,就这样去分。

  3. 分为四续

  《金刚幕续》云:「事续为劣根,此外事瑜伽,上根瑜伽续、无上瑜伽续。」

  以佛陀慈悲摄受外道四部,宣说此四续 - 具贪念之大自在天行者宣说无上瑜伽续,为具嗔念之遍入天行者宣说行续,为具痴心之梵天行者宣说事续,摄受此三种行者而宣说瑜伽续。

  《喜金刚续》等的说法,为渡化欲界不同贪念众生而宣说四续。为了渡化他化自在天见即满足之贪念,宣说事续;为了渡化乐化天笑即满足之贪念,宣说行续;为了渡化时分天及知足天一触即满足之贪念,宣说瑜伽续;为了渡化三十三天、四大天及人类欲根结合的贪念,宣说无上瑜伽续。

  龙树菩萨等主张《智慧金刚集续》之说法,认为此四续亦为佛教四大见地之密意而宣说:

  《金刚幕续》云:「事续为劣根,此外事瑜伽,上根瑜伽续、无上瑜伽续。」

  金刚幕是(有关)喜金刚的经典。

  以佛陀慈悲摄受外道四部,宣说此四续 - 具贪念之大自在天行者宣说无上瑜伽续,为具嗔念之遍入天行者宣说行续,为具痴心之梵天行者宣说事续,摄受此三种行者而宣说瑜伽续。

  看来密乘的四续全部是为了渡化外道的众生所讲的一样,但是每个众生都有三毒贪嗔痴慢,譬如说大自在天行者(是)依据他的种性而不只是信仰,还有类似这种的人去分的,也不完全是(为了)渡化外道而讲的法。

   《喜金刚续》等的说法,为渡化欲界不同贪念众生而宣说四续。为了渡化他化自在天见即满足之贪念,宣说事续;为了渡化乐化天笑即满足之贪念,宣说行续;为了渡化时分天及知足天一触即满足之贪念,宣说瑜伽续;为了渡化三十三天、四大天及人类欲根结合的贪念,宣说无上瑜伽续。

  为了欲界的众生渡化而宣说四续,欲望、贪念深度不同、强烈不同,因此宣说这四续,是净化贪念的法门,这个贪念为执着,执着是轮回的根,这种的说法很多续里面有提到的。因此所谓贪念不只是一种贪念,它是一种执着。

  我们所谓轮回的开始是什么?有些以为轮回的因是分别念,有些人以为是无明─我们所谓痴心,有些认为所谓执着,不管怎么样,都是有对境的执着产生,最后就形成轮回,为了净化这种的执着而佛陀说这四续。

  龙树菩萨等主张《智慧金刚集续》之说法,认为此四续亦为佛教四大见地之密意而宣说:

  佛教四大见地,下面有提到。

  

  (1). 因声闻上座部、一切有部等,以为过去、现在及未来三时诸法其体皆有,色蕴以外,承认不一与不异的自我实有故,宣说以外身及语的事业为主之事续,即承认自生尊及坛城尊以外的智慧尊。

  所谓的自生尊,自己观想为本尊这种的大部份是自生尊。坛城尊,坛城里面要观想本尊等,这里称为对生或坛城尊。智慧尊,就是从法界中迎请过来的,以信心的力量、三昧耶的力量、禅定的力量等等各种力量去迎请过来的这种的本尊,就称为智慧尊。因此自生尊、坛城尊、智慧尊,密乘里面很多这种的名相,基本上是同一个本尊。方位上面、还有观想的层次来讲,这些都是不一样的。

  (2). 克什米尔的声闻乘及经部派,承认内心及外境皆实有,如外境微尘实有及内心剎那实有,故宣说外事业及内禅定同部进行之行续。行续中承认自身三昧耶萨埵及对生智慧萨埵二者同时存在。

  就是两个可以同时观修的。

  (3). 缘觉乘寻缘起道理,通达人无我、法无我各半,承认世俗谛能取所取皆有,胜义谛无执取境,但剎那念为实有,故宣说真实意禅定为主之瑜伽续。此续中承认本生三昧耶尊,迎请智慧尊融合,其后送归智能尊,意理相同。

  这里先要迎请智慧尊,当初自己观想的本尊就(是)三昧耶尊,这两个合而为一。仪轨结束以后,智能尊我们送回去、送回法界,有一些仪式跟缘觉乘的一些观想相同的。

  (4). 菩萨乘承认世俗谛上有能取所取,胜义谛上没有所取境,因此没有能取之心,能取所取二现皆空,故宣说无上三摩地定之无上瑜伽续。此续中承认智慧尊及三昧耶尊无二平等。

  所谓三昧耶本尊是当初自己观想出来的这个部份,智慧尊是我们刚刚前面讲的从法界中迎请过来的本尊,所谓事续和行续是有一点点分别的,尤其是行续,一位国王、一位仆人的方式观修的,无上瑜伽续来讲是无二别,世俗谛上面就有做这样的一个(迎请的)动作是为了缘起,本来是相同的。

  刚刚前面我们讲的四续,有些续里面提到是为了渡化外道的众生而说,有些是说为了净化欲界的贪念,有些说佛教内部有四种不同的见地,为了渡化这些众生而说,有几种分法,这些也是不相违的,因为(从)因和行为各方面去观察的时候,这些都是内容相同的,分法一点点不同而已。

  4. 分为五续

   《智慧金刚集续》等说及密续分为五。《金刚遁地续》等为经续,《秘密总续》等为事续,《大日如来现证续》等为行续,《真意总集续》等为二合瑜伽续,《密集金刚续》等瑜伽续为无上瑜伽续。

  二合瑜伽续,两个合在一起的就是(二合)瑜伽续。

  《密集金刚续》等瑜伽续为无上瑜伽续。

  他这个分法以经典去分的,不完全是(依)内容去分,但是后面说的《真意总集续》经典的说法和事续、行续、无上瑜伽都一点点不一样,因此它单独分出来。

  5. 分为六续

  那洛塔巴等主张的五续为经续、事续、行续、瑜伽续、无上瑜伽续、究竟秘密胜乐金刚续计六续。

  那洛塔巴是那洛巴大师、噶举派的祖师,主张分为五续。五续里面其它的都一样的,胜乐金刚为最殊胜的本尊法门,为母续之王,因此就单独分出来的。经续、事续、行续、瑜伽续、无上瑜伽续,无上瑜伽续里面分出究竟秘密胜乐金刚续计六续。

  6. 分为九续

  莲花生大士及毗玛喇目札等说:九乘次第中之内三乘各分为三种,如大瑜伽的大瑜伽续、大瑜伽的随类续、大瑜伽无相阿底续等,许多分法。

  在红派里面内三续分为九乘,大家共同的一种分法,大部份以修持的次第和主要的禅定两个不同而分。但是,在无相阿底续,这个阿底续可以称为阿底续但能不能称为阿底乘,有一些争议的。譬如萨迦班禅以为阿底瑜伽大圆满是一个见,它不能称为乘,因为承认它是无相见,它是一种见地。红派的很多上师承认阿底瑜伽可以称为乘。内在的智慧称为乘的也有很多种的分法。

  

  虽有种种分法,但都是由四续的分法中分出,基本教法为有相及无相两种法门外,没有特殊处。

  有相和无相两种法门之外,没有一些特殊的分法。所谓有相就是有一个观想的对境去观想的,譬如说观想一个本尊,这种有缘境的都称为是有相。无缘境的譬如说大手印、大圆满,称为是无相法。

  一般一个灌顶来讲,由第一个灌顶宝瓶灌顶到智慧灌顶、密灌顶这三种,属于有相的法门;第四的词意灌顶是无相的法门,不管是那个教派这里所讲就是无相的部份。我们所谓密乘二次第,第一个生起次第,主要是观想本尊的部份生起,智慧、禅定的力量一直增长的一种方法称为生起次第。

  圆满次第,多罗那塔大师的讲法,所有剎那间对凡俗的意念和执着转化、消灭和剎那间圆满智慧、功德,这种的称为圆满次第。因此,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里面包含一切密乘的法门,不管怎么分,都是二次第里面包含一切密乘的法。

  在事部,有没有真实的生起次第呢?也是有一点点的争议的,有些人认为事续没有真实的生起次第,只有比较接近生起次第的一些观修以外,没有真实的生起次第等。

  其它不管是那个续,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大部份都有的,无上瑜伽续更重视圆满次第,特别讲圆满次第的部份。前面的事续、行续这两者,实际有没有生起次第就有争议,行续有类似生起次第的部份。瑜伽续以生起次第为主的。无上瑜伽续圆满次第为主的。下面要讲密乘的殊胜处。

  

  乙三、金刚乘殊胜处

  金刚乘于诸多法门都较般若因乘更殊胜:

  这个是很多金刚乘的导师们、上师们共同所说的法,大家都是这么说的、很多续部里面也是这样说的。

  

  (一)、三广大殊胜

   阿阇梨贤德巴尊者说:「于胜义谛上,般若乘与金刚乘并无差异。于世俗谛上,有三广大殊胜的差异:一切现分观为本尊身相,为观想的广大殊胜。以摄持三世诸佛菩萨大乐三昧耶,生起殊胜加持,为助缘广大殊胜。现世行利益众生及受用清净净土故,是行为广大殊胜。此三为较般若乘更殊胜之法。」

  阿阇黎贤德巴尊者,印度的一个导师。

  他这里讲胜义谛上没有差别,世俗谛上有差别。但是红派前译派的认为胜义谛上也有很大的差别,红派以…

《究竟一乘宝性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