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七种觉悟的因素(喜见长老)▪P8

  ..续本文上一页样在,一位比丘如果不能除掉五盖,他就你负债、患病、身陷囹圄、身为奴仆及穿越荒野那样。

  但是当五盖根除之后,他就像还清债务、从病中康复、从狱中获释、奴仆重获自由及脱离险境那样。

  当他除掉了五盖的时候,欢欣便生起了;当欢欣生起时,喜便生起了;当内心充满了喜时,他的身体便止息下来;当身体止息下来时,他内心便生起了乐;当内心乐时便进入定境。

  舍离了贪欲,舍离了各种不善的心念,他进入和安住于初禅之中;内心有觉(Thought-conception;vitakka)(译注:觉也有翻译为寻,是五盖禅支之一,指内心与五盖不相应的思想活动)和观(Discursive

  Thinking;vicara)(译注:观也有翻译为伺,也是五禅支之一,指内心与五盖相应的分析活动);初禅是从舍离而生活的,内心充满喜和乐。::他进入和安住于二禅::三禅::四禅:::。《吉祥悦意》-《长部》的注释

  经文中提到:「同样地,一位比丘如果不能除掉五盖,他就你负债、患病、身陷囹圄、身为奴仆及穿越荒野那样。」

  在这里世尊指出不能除掉贪欲盖,就正如同负债一样,不能除掉其他的盖就正如同患病:::。这些比喻应该理解如下:

  贪 欲

  一个负债的人还会丧失很多东西的。例如,当债主要他还债时,用粗恶的语言骂他和打他,他都不能还手,只好全部哑忍。就是那些债务使他不得不忍受。

  同样地,若果一个人对某人生起了贪欲,他将会对这欲境充满渴爱和执着,即使对方用精恶的语言骂他和打他,他都会忍受下去,这是贪欲使他不得不忍受。就是如此,贪欲好比负债那样。

  瞋 恚

  如果一个患有胆病,他即使进食蜂蜜呼糖也不能领略到甜美的味道。这个病史他把吃下去的东西呕吐出来,还会抱怨道:「这是苦的!苦的!」

  同样地,一个具瞋恨心的人,即使导师对他劝诫,他都不会接受忠告,还回答:「你在打扰我!」他将会离开僧团,或走到别处游逛。正如患胆病的人不能领略蜂蜜和糖的味道,一个瞋恚的病患者将不能领略得到佛法中的禅悦用各种的法乐。就是如此,瞋恚好比患病那样。

  昏 睡

  一个人在节庆的日子被囚在监牢里,他因此不能看到节日庆典的初段、中段和尾段。翌日当他被释放出来时,听到每人都谈论着:「昨天的庆典真快乐啊!那歌曲和舞蹈直精彩啊!」他都说不出半句说话来加入谈论,为甚么呢?因为他根本没有欣赏过那场庆典。

  同样地,在一个精彩的法义演说全里,当中有一个比丘被昏睡所征服,因此他听不到法义演说的初段、中段和尾段。当演说完毕之后,他听到众人的赞美:「听闻佛法真使人高兴!那个题目真有意思,那个比喻真是好!」他都不能说出片言只字来加入赞美,为甚么呢?因为昏睡,他不能欣赏那场演说。就是如此,昏睡好比身陷囹圄那样。

  掉 悔

  一个奴仆很希望前去欣赏节日庆典,但他的主人对他说:「快到这个地方去,快到那个地方去,那里有急事要做。若你不去,我将会斩断你的手和脚,或割掉你的耳和鼻!」听到这番说话之后,这奴仆连忙遵从主人的吩咐去做,因此完全不能欣赏到庆典节日的任何部份。这是因为他要依从他人的缘故。

  同样地,若一位比丘不大精通毘奈耶(注:比丘的戒条),当他到森林中静修时,若遇到一些学上的问题,如「吃了的,是否净肉」。他便需要打断静修,走到精通毘奈耶的比丘那里寻求回复戒行的清净。因为他受到掉悔的征服,所以不能得到静修的悦乐。就是如此,掉悔好比身为奴仆那样。

  疑

  一个人在穿越荒野途中,一旦想到可能会被强盗抢掠或杀害时,他只要听到树枝或小鸟的声音,都会使他紧张、害怕起来,想道:「强盗已经来了!」因此他心怀恐惧,迟疑地前进,甚至转身逃跑,故此,他很艰困的才到达目的地,或者甚至永远不牟抵达。

  这正如一位修行当内心生起疑时(注:根据《分别论》,疑可分作八种:疑佛,疑法,疑僧,疑戒,疑世间的过去有否尽头,疑世间的未来有否尽头,疑世间的过去或未来有否尽头,疑缘起法),例如怀疑佛陀是否一位觉者,他便不能于此生起信念,没有信心,因此不能踏上圣道和取证圣果,就正如一个要穿越旷野而不知那里有没有盗贼的人,这位修行者不断在内心生起疑惑,焦虑不安和没有自信,他通往圣位的路途上为自己制造一个障碍,就是如此,疑好比穿越荒野那样。

  舍弃五盖

  经文中提到「当五盖根除之后,他就像清还了债务、从病中康复、从狱中获释、奴仆行重获自由及脱离险境那样。」

  舍弃贪欲

  一位向别人贷款营商的人,当他赚到钱财之后,便想道:「债务会使人生烦恼!」他立即把债务连本带息都还掉,撕毁了借据。从此,他不再要定时向债主报告行趴,即使债主到来也不需要起座逢迎。为甚么呢?因为他不再受到债主的束缚,不再受制于他们。

  同样地,一位比丘想道:「贪欲会使人生烦恼!」因此他修习六种方法(注:如前面所提及的,有助于舍弃贪欲的六种方法)去对治,并且除掉贪谷。正如一位还清债务的人,当两次遇上债主时,也不会生起恐惧或焦虑那样,一位比丘当舍弃了贪欲时,再了不会沾染它或被除数它所束缚,即使面对天界的欲乐,也不会受贪欲的煎熬。因此,世尊以清还债务比喻来说明舍弃贪欲。

  舍弃瞋恚

  一个人胆病康复的病人,他通过治疗服药后,可以恢复品尝蜂蜜和糖。正如一位比丘想道:「瞋恚真会带来很大伤害。」因此他修习六种方法支对治,并且除掉瞋恚。就像一个康复的病人能亲自尝到蜂蜜和糖的美味那样,这位比丘能够体会爱持戒律的价值。因此,世尊以从病中康复为比喻来说明舍弃瞋恚。

  舍弃昏睡

  有一个人曾于节庆的日子受到囚禁,他被释放后想道:「之前由于自己的放纵,在节庆的日子里被囚禁在监牢,因而错过那些节日庆典。从今开始我将不放纵自己。」因此他再也不放任自己的行为,心中没歪念。到了下次节日,他欣赏庆典节日时,欢呼道:「啊,这些节日真好看!」

  同样地,一位比丘当明白到昏睡会造成很大的害处时,他便修习六种方法地去对治,并且除掉昏睡。正如一个从狱中释放出来,他能欣赏到整个庆典,即使这个庆典长庆七天。一位比丘当舍弃了昏睡之后,他便能够欣赏到整个说法法会的初、中、后段,最后还得到圣道和四无碍智。因此,世尊曾经以从狱中获释为比喻来说明舍弃昏睡。

  舍弃掉悔

  一个奴仆受到朋友的帮助,赎了身,恢复自由,能按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样地,一位比丘明白到掉悔能造成很大的障碍时,他便修习六种方法支对治,并且除掉掉悔。当除掉了掉悔时,他就像一个真正自由的人,能去做他意愿的事情。正如旧主人再不能阻止已赎身的奴仆做事,掉悔再没有能力阻止这位比丘实践离苦得乐的解脱,因此,世尊宣说,舍弃掉悔就像奴仆重获自由那样。

  舍弃疑

  一个强健的人手持武器,携带着行李,与众人一起穿越荒野。即使有盗贼地远处秆到他们,他会四散而去。这人安全抵达目的地,内心感到十分快乐。

  同样地,一位比丘明白到疑会带来很大的伤害时,他便修习六种方法去对治,并且除掉疑。正如一位强健的人,手持武器及结伴而行,视盗贼如无物,走过荒野面抵达安全的地方,一位比丘越过那恶行的荒野,最后抵达至高无上的安稳地-不死的涅槃境界。因此,世尊以脱离险境为比喻来说明舍弃疑。

  七种觉悟的因素 竟

  

  

《七种觉悟的因素(喜见长老)》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