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各宗大意(黄忏华居士编述)▪P59

  ..续本文上一页无别。此五相成身观,竖观行者与本尊无二无别。五相者,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三成金刚心,此中有广金刚敛金刚二观,四证金刚身,五佛身圆满。其法先修调心观,次性空观(所谓十缘生句观)。次正入通达心。通达心者,谓通达身中具本有性德之菩提心。前入无相空观,今依彻心明力,观自心即性德菩提心相,知为烦恼所覆,如月轮在轻雾中。修菩提心者,谓修显前在缠本有之菩提心。于此位,证得此自心清净明了,如满月轮,离诸烦恼垢染,此自心即种字也。成金刚心者,观在前修菩提心位所观种字,转成五钴或莲华或刀剑等本尊三昧耶身。即在前位,证得自心如满月轮。于此位,观满月轮自心中,有佛三形,即金刚莲华等。观此莲华,渐舒渐大,遍满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乃至法界,是曰广金刚观。又更观渐敛渐小,还复如故,是曰饮敛刚观。证金刚身者,观行者成本尊三昧耶身。即入此位,在前位所观莲华,即是自身。自身即莲华,遍法界尽虚空云海之诸佛,入自身之莲华而住。犹如明镜,现万象影。此二相当三形位。佛身圆满者,至此位,前证金刚身之三昧耶身,转成相好具足之本尊羯摩身。自身即佛即菩萨,自身成从其本意乐所观之本尊身,此当尊像位。是即自证成道之究极,修生显得之成佛也。

  六、五字严身观

  五字严身观者,以阿缚罗贺佉五字,布行者身五处,庄严其身,修显本有法身之观法。先观阿字,其色黄金色,其形四方正等,以之布脐轮以下,结五钴印,诵阿字真言,如持为金刚不坏座。座中观五钴金刚,光明照一切众生,令住此金刚不坏菩提心地。次观鍐字为白色圆明月轮,以之布脐轮,结八叶印,诵鍐字真言,加持为大悲水。由此加持力,得大悲三昧。次观蓝字为赤色三角火轮,以之布心位,结三角火轮印,诵蓝字真言,加持为实相火轮。由此加持,除诸垢秽障。次观唅字为黑色半月形风轮,以之布眉间,结转*轮印诵唅字真言,加持为解脱风轮。由此加持。能摧众恶魔。次观欠字为杂色圆形空轮,以之布顶上,结尊胜印空,诵欠字真言,加持为周遍无障碍大空轮。由此加持,自身等同法界。修此观,修显自身本有六大法身变作自身即法身大日如来。此五字严身观,若对从显入密迂回机,即成五相成身观,故金刚界五相成身,即胎藏界五字严身也。

  七、阿字观

  阿字观者,易行易修速疾顿悟之妙法。其法先图八叶白莲,径一肘量(一尺六寸)。莲台上,画净月轮,其中书金色梵文阿字。悬此图于静室一方为所观境,约隔四尺许,面之静坐,半跏咖坐可,全跏坐亦可。次念诵护身法三昧耶戒真言及发菩提心真言。手结定印,印相有法界定印,弥陀定印,如来金刚缚印等异说。次正姿势,安著身心,调出入息。次正入阿字观,观壁上阿字,引其形入心月轮。阿字观之对境有三,莲华,月轮,阿字。前二三昧耶形,后一种子。此中阿字,正所观本尊。莲华即八叶白莲。月轮如秋夜之明月。阿字者,金色梵文阿字,作正方形。昼夜旦暮观之,至闭目开目常住现前。更渐次增大其形量,或十尺,或百尺,或一由旬,乃至倍增,观遍虚空法界之阿字莲月。最后观自身内之千栗多心为八叶白莲,观质多心为圆满净月轮。令此净月轮上炳现阿字素光色。从其观行之增进,遂入心境不二能所亡泯之境,己心己身,与阿字本尊融合。自身即阿字,阿字观阿字,阿字入阿字,阿字说阿字,尽虚空法界成遍满之阿字,是名阿字瑜伽之悉地。能除一切业烦恼株杌,度生死轮回之苦海,即父母所生之凡身,成大日法身之大觉。八叶之心莲华,表胎藏之理法身。净月轮,表金刚之智法身。阿字,表理智冥合不二之总体大日如来。故约金刚界之观行,则先观月轮,次观心莲,次观阿字。若从胎藏界之观行,则先观心莲,次观月轮,次观阿字。

  八、十缘生句观

  十缘生句观者,真言行者离著之助观。寄十喻观诸法从缘生无自性,故名十缘生句观。真言行者,修瑜伽观行,观练年久,得种种不可思议之法验现前。若于所现种种殊特不可思议境界乃至诸佛海会无尽庄严,生慢著心,魔则得便,或退失三昧,或堕魔境。当深修观察十缘生句为助行,观诸法如幻乃至如旋火轮,遮慢著心,远离一切魔障。十缘生句者,一幻,幻师所作种种色像也。二阳焰,热空尘等因缘和合,旷野中现水相等地。三梦,梦中所见种种境界也。四影,镜中影像也。五乾闼婆城,蜃气映日光,于大海上现宫殿之相也。六响,深山峡谷等中,以声转故所生响声也。七水月,水中所现月影像也。八浮泡,水上所现泡沫也。九虚空华,由目病见空中有华也。十旋火轮,持火烬于空中旋转,生轮像等也。万行方便,无不藉此十缘生句,净除心垢。是故十缘生句观者,破一切情执达本不生心地之妙观也。

  第七章 修法

  一、护摩法

  梵语护摩,译云焚烧,烧除不净之作法也。元来护摩法者,印度一类事火外道之作法。此类外道,以火为天口,为令供物上达于天,以火烧之为烟,天食之,令人获福。密教取其法,设火坛,烧乳木,为以智慧火烧烦恼薪以真理之性火尽魔害之标帜。如大疏云:外典净行围陀论中,有火祠之法。然大乘真言门,亦有火法。所以尔者,为摄伏一类,故以佛韦陀事而摄伏之,然其义趣,犹如天地不可相并。又云:护摩是如来慧火,能烧弃因缘所生灾横。又云:烦恼为薪,智慧为火,以是因缘,成涅槃饭。佛法之护摩有二种,一内一外。外护摩者,择地作坛,中央备炉,设种种供物及他器具。召请本尊等众,安置于坛上。于炉中燃火,顺次投供物乳木等于火中供养之,是曰外护摩。如大疏云:次释外护摩者,有其三种,一本尊,二真言,三印。一本尊者,本尊也,为供养故置之,随所宗之门而置之,或火中可有是曼荼罗位也。更问二真言者,炉置火处也,此即真言也,火中有也。三印者,印也,即是阿阇黎坐处,自身即是印也。当作外护摩时,令此三位正相当也,此三亦是净三业义。本三位谓身炉本尊,三位各有三位,本尊真言印也。净三业成三事(息灾增益降伏)也。本尊是意业,真言是口业,师身之印是身业,由此因缘,能净三业成三事。内护摩者,以行者自身,本尊火天,坛上炉火,俱六大所成,住本不生际。观此三平等不二,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观。以此观智火,烧无明烦恼薪,是曰内护摩。如大疏云:护摩是烧义也,由护摩能烧除诸业。以一切众生皆从业生,由生转业,轮回无已。以业除故,生亦得除,即是得解脱也。若能烧业者,名曰内护摩也。从于何处得解脱耶,谓从烦恼业苦而得解脱也。既离世间,即生种子,所谓白净菩提心也(中略)。此中能烧,即是智也。不得此内护摩意,单作护摩,则与事火外道无异。如大疏又云:若真言行者,但作世谛护摩,不解此中密意,则与韦陀火祀不相滥耶。

  二、四种法

  密教之祈祷法,其数虽多,约之不过息灾增益敬爱调伏四种,是曰四种修法。息灾法,从月一日初夜时起首,至月八日一期满。于本尊前,涂拭圆坛。观本尊作白色,所献华果饮食并自身衣服皆作白色,涂香用白檀,烧香月枕水,点酥灯。行者面向北,吉祥而坐。以慈悲眼(坚固如山其眼不眴),分明称诵,不缓不急,与慈心相应。增益法,从月九日日出时起首,至十五日一期满。于本尊前,涂拭方坛。观本尊作黄色,所献华果饮食并自身衣服等皆作黄色,涂香用白檀加少郁金,烧白檀香,然油麻油灯。行者面向东,结莲华座,跏趺而坐。以金刚眼(爱重之心欢悦之眼)顾视,金刚语言而为念诵,与喜悦心相应。敬爱法,从二十四日后夜时起首,至月尽日一期满。于本尊前,涂莲华形坛。观本尊作赤色,身著绯衣,所献华果饮食等尽皆赤色,涂香用郁金,烧香以丁香苏合香蜜和烧之,然诸果油灯。行者面向西,结贤坐,以明目(明目者踊动数眴眼□是也)而摄伏之,称诵紧捷,与喜怒心相应。调伏法,从十六日午时或中夜时起首,至二十三日一期满。于本尊前,涂三角坛。观本尊作青色或黑色,身著青黑衣,献青色华臭华不香华及曼荼罗华等,饮食用石榴汁染作黑色,或作青色,涂香用柏木,阏伽用牛尿,以黑色华及芥子柏木涂香等,各取少分置阏伽中,烧安息香,然芥子油。行者面向南,丁字立,或蹲踞,以嗔恨眼(举眉斜目齿咬上唇)作色忿怒分明诵之,与忿怒心相应。兹表列大日千手等经轨所说四种修法坛场庄严如下:

  息灾 增益 敬爱 降伏

  坛形…圆 方 莲华 三角 大日千手轨

  色……白 黄 赤 青黑 大日仁王

  心……憺泊 悦乐 喜怒 忿怒 大日

  眼……慈悲 金刚 明目 嗔怒 略出

  慈悲坚固 欢喜开敷 极恶动摇 颦眉破坏 大本教主

  慈悲 法 炽盛 忿怒 要目

  座法…莲 吉祥 贤 蹲踞 大日

  萨埵 莲 贤 丁字立 略出

  念诵…默 不出声 出声 大声 仁王

  时分…从月一日 从月九日 从十六日至 从二十三日 仁王

  至八日 至十五日 二十二日 至月尽日

  从一日至 从九日至 从二十四日 从十六日至 要目

  八日 十五日 至月尽日 二十三日

  起首…初夜 初日 后夜 日中或夜半 供养仪式

  方角…北 东 西 南 略出大日

  已上四种法,加钩召,名五种法。钩召,又名摄召,用半月形杂色坛,所向方随行者意乐,又起首用一切时。此五种法,皆有秘印秘明。

  三、十八道法

  密教有所谓一尊供养法,实修念诵供养之仪式也。其次第本于印度国俗待大宾之礼,分前供养(十八契印),瑜伽,后供养三段。十八道者,以十八契印建立之修法,即前供养也。道者,曼荼罗义。十八者,合金刚界九会胎藏界九尊之数。若合摄则成一大曼荼罗,若开列则成十八各大曼荼罗,故曰十八道。又初入学法灌顶道场,投华得缘佛,以此缘佛为本尊,结诵十八契印及真言,故名十八道。一净三业,凡修法初行忏悔法后,必手结莲…

《佛教各宗大意(黄忏华居士编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