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退转。并念诵发愿偈:"胜宝菩提心,未生令生起,已生令不退,愿其日增上。"并念诵:"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等回向文。如此发菩提心概括了佛陀所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全部之精华,是有则俱足、无则皆缺之教言。佛教中其它所有积累资粮、净除业障、观修本尊、念诵咒语等一切修法也为了令自心相续中生起如意宝菩提心之方便法门而已,若不依靠菩提心则通过种种途径也不能获得圆满正等觉佛的果位。如果自心相续中生起了此菩提心,则修持任何法全部成为获得圆满佛果之因,所以我们应当一切时处唯以种种方便修学,使自心相续生起菩提心。菩提心哪怕是如火星一闪,发自真心,即有无量的功德,而且这种功德是无漏、无相的,利在今世、来世,一念即起受用无尽。只要发起菩提心一定能消灭前生所造极重的罪业,不会堕入三恶趣中。晋美彭措法王说过:若要修行快、成就快,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对上师三宝有信心;二是要发菩提心。舍此是不会有成就的。在产生菩提愿心的基础上,按程序仪规发心受菩萨戒,修十善、六度,把愿心变成实践行为(行菩提心)才算正式进入菩萨道。
藏传佛教修愿菩提心有三种方法:修自他平等菩提心,修自他交换菩提心,修自轻他重菩提心。
修自他平等菩提心:我们无始以来漂泊于此轮回的大苦海中的因,即是无有我而执著我,无有自己而执著自己,唯一珍爱自己。然而利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众生为了利己至今仍在轮回的苦海中漂泊;利他是一切安乐的来源,佛菩萨因利益众生而成就无上安乐的解脱之果。所以应如此观察:现在一切时处自己唯一希求安乐而不希望感受一丁点痛苦,甚至自身被小小的刺儿刺痛或被一个火星烫伤也觉得片刻难忍。但身上若被蚊子叮咬也会立即生起猛烈的嗔心,而把蚊子拍死。即使是蚊子没有叮在身上,也会想方设法把蚊子拍死。本来大多数人认为杀蚊子没有罪过,但实际上这种行为完全是以嗔心引起的,因此是堕入地狱的不退之因。对于自己来说,这种微小的痛苦也无法忍受却反过来损害其它众生,给它们造成巨大的痛苦,这实在应深感惭愧。三界轮回所有的这些众生也是一样,希望自己获得所有安乐而不希望遭受丝毫痛苦,这一点与自己完全相同。虽然他们希求安乐、不愿受苦,但却不知修持安乐之因--十善业,反而唯一精勤于痛苦之因--十恶业,因此所想与所行背道而驰。再三观修:唯有被痛苦所逼的这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没有一个未曾做过自己的父母亲。我如今已趋入佛法之门,并且懂得利害之差别,所以应当对为愚痴无知所困的一切老母众生与自己无有区别地慈爱救护,忍耐他们的邪行与偏执,即应修持亲怨平等。凡希望自己随时随地拥有利乐之事,也希望其它众生同样拥有;为自己获得安乐精勤努力,为他众获得安乐也应如是精勤;自己连细微的痛苦也要努力舍弃,也应同样尽力解除他众的细微之苦;自己如果因享受幸福安乐、受用等而喜悦,对于他众拥有幸福快乐受用的等也应同样从内心生起欢喜。总而言之,应当看待三界一切众生与自己毫无差别,之后唯一致力成办众生暂时与究竟安乐之事。我们应当根除珍爱自己、嗔恨他众的贪嗔恶心,平等对待自己与他众。
修自他交换菩提心:就是把自己的一切幸福给予众生,把众生的一切痛苦不幸交换过来自己承受的慈悲发心。如亲眼目睹遭受病痛、饥渴等痛苦众生,或者于自前观想一为痛苦所逼迫的众生之后。在观想过程中就像慈母愿意替爱子承受病痛灾难似的心情,把众生的痛苦灾难想象成气体,吸气时吸进自己的体内,让自己受苦;把自己拥有的幸运、智慧、财气、心爱之物、健康之体想成气体,呼气时发射出去让众生受益,由此他已离苦得乐。此施受法应从一个众生到一切众生之间次第观修。在实际生活中自己遇到不如意及痛苦时也应同样观想三界轮回之中有感受如此痛苦许许多多众生,所有这些众生是多么可怜,愿他们的一切痛苦成熟于我身上,所有这些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内心深处如是反复观修。如果自己享有幸福快乐等,则观想:以我的这份安乐愿所有众生获得安乐。这种观想法,不但能使人入定,产生他心通的神通,而且通过观想别人的痛苦,产生和增强大悲心,生起菩提心。自己能生起代受一切众生之苦的悲心,则能迅速地趋入解脱的彼岸,解除一切众生的痛苦。此自他交换菩提心是所有趋入大乘道者所应修持的不退究竟精要,自心相续中生起一次此菩提心也能清净多生累劫的罪障,圆满广大福德资粮,可从恶趣、邪见之处获得解脱。这样自他交换菩提心是修持菩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究竟正法,因此修持此法可以消除今生的病痛、忧苦,并且降服鬼神、魔障也无有较此更殊胜的诀窍了,所以我们应当随时随地断除如剧毒般珍爱自己的恶心,精进修持自他交换菩提心。
修持自轻他重菩提心:观想自己无论住于轮回还是堕入地狱,病也好痛也好,以及遭受任何其它不幸,都可忍受,并愿其它众生痛苦成熟于我身上,愿我所有安乐与善果他们能圆满具足!内心深处思维并付诸于实际行动。如晋美彭措法王的弟子根洛喇嘛一次被毒蛇咬伤脚,用许多疗法均不见效果。次日,根洛喇嘛醒来却发现脚上的伤已经好了。而此时法王的右脚却肿得很高,正是在根洛喇嘛被蛇咬的位置上,并且也有毒蛇咬的痕迹,就这样病了十五天。他的弟子都知道法王是将根洛喇嘛的伤转移到自身代受痛苦。此即是自轻他重菩提心。
三、缘起性空正见
寻求智慧正见时出离心和菩提心非常重要、决不可缺少,但是如果得不到明见真理的智慧,虽然有了出离心和菩提心也无力解脱充满苦烦的生死轮回之束缚。要想求解脱就要寻求解脱之道。佛法虽有八万四千,但解脱之道法只有一条,那就是智慧正见。因此寻求解脱的人就要千方百计地寻求智慧正见。为什么说除了缘起正见就斩不断生死轮回的祸根呢?那么生死轮回的祸根又是什么呢?生死轮回的祸根是一种特殊的"无明"。"无明"是"智慧"的对立面,是愚痴无知,看不清事物真相,笼罩在心灵上看不见光明的一种黑暗覆盖物,是一切生命失去自由,变得不幸,遭受种种苦厄的根源。所以宗喀巴大师说:"无明是万恶之源。"但无明有种种,有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明,也有受各种邪说和世俗虚妄偏见的影响形成的见惑无明。后者一获得见性无漏真智就能破除,前者是一种意识深层的顽固的障蔽,需要长期艰苦修炼才能被逐步消除,而且光靠智慧还不行,还需要十般若行、回向等众多福德资粮的增援配合,方便智慧双管齐下才能彻底破除。智慧是利剑,福德资粮是使用剑的臂力、剑术和深厚的运剑功力。如果没有高超的剑术和深厚的功力,虽然掌握利剑也无法战胜劲敌。由此我们就会懂得不重视福德资粮、片面主张"见性成佛"之说的荒谬可笑。在诸无明中使生命堕入生死轮回之道的无明不是泛指的"无明",而是被称作萨迦耶见的一种对"我"和"我的"俱生(本能)执见(观念)。这种意识深层的"我"和"我的"的自执自私性是产生贪爱、厌恶等一切烦恼的根源,是生命堕落的祸根。要想解脱苦烦,超脱轮回,就要彻底斩断这个祸根。能对治这种无明病根的唯一灵丹妙药是明见真理的智慧--缘起性空正见。在各种对"空"的认识和解释上,只有龙树、月称的缘起性空中观见最契合佛法深密般若终究义理。惟有中观应成派才彻底认识到"因缘实存不妄,物自性本空"是一件事物的真假(俗谛)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互为存在的前提和理由。正因为无自性、本性,才有因缘现象的存在;也正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各种因缘合成之物,所以才无自性可言。当认识到因缘的实有的同时认识到其性本空,当认识到物性本空的同时认识到空即是因缘,并非虚无,这才是"有非实有,空非虚空"的中观之道。"有"是指因缘的有而不是自性的实有,"空"是指事物无有自性,并非否定事物现象的存在。认识到有非实有,就不会因执有执实而生贪心造业,认识到空非实空,就不至于否定善恶因果而堕落无救。因此,中观大师寂天说:"见空有何用?见真才得脱。"这"见真"指的就是排除有空二偏的中观见。
如果把因缘现象的实存不妄和诸因缘之物的独立自性的空不可得,看作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或者两种性质,见物不见空,见空不见物--这个人还没有悟出佛陀的性空正见。这里讲的性空的"性"是指一种不靠因缘、能独立存在,不依靠因缘条件而转变的、永恒不变的自性。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种非缘合的永恒不变的绝对自性。但在凡夫众生的意识中似乎一切事物都有作为这种事物的独立自性而产生执著。性空正见就是对治这种虚妄执著的。这里讲的因缘不仅仅是指事物和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还包括大和小、长和短、有和无、时间和空间、常和无常之类的相对关系、主从关系、整体和部分关系、名实关系、主客关系等。因缘结合指的就是各种事物的自身内部和各种事物之间的相生相依、相从相对、相附相连等各种关系。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这种关系中的存在。从这种关系中分离出来,便没有任何事物。因此说一切事物现象,无任何独立自性。缘起性空就是这个意思。
缘起与性空是对同一个事物的两种观念。在分别智即俗智的范围内,这两种观念始终是对立的,见到一面就见不到另一面。通过思辨观想到什么时候这两种观念的对立消失,理解到缘起就是性空,空就是缘起,也就是色空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进一步悟出缘起之相是空,性空的对立面"实有"消失,性空本身也因失去自己的对立面而随之消失,不见空与不空任何相,达到空也空,无相空,不可得空,才算进入中道。因此,宗师说:"什么时候有此无彼对立消…
《佛法要义浅释——向现代人介绍佛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