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要义浅释——向现代人介绍佛教▪P41

  ..续本文上一页其中何者也不能跟随,只有自己此生积累的善恶业牵转跟随自己,将自己引入轮回的善恶趣之中。因此现在所造的善恶业,虽然不会立即现前其果报,但在任何时候也是不会毁灭的,因缘聚合时各自将感受其果报。同样,所造的善业恶业的果报,虽然暂时不会现前,但是最后不可能不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不仅如此,即便是断除一切业惑障碍的佛陀和阿罗汉,也要感受自己的业果,何况我们凡夫呢?如佛陀脚上刺入降香木刺,是以前作菩萨时为了保护五百名商人而杀害短矛黑人的业果。此外,世尊的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也由于业力所感被外道杀害的。以前,印度乐行国王的太子向龙树菩萨索要头颅。龙树菩萨答应了他的要求。太子用宝剑无论如何无法砍断他的头颅。龙树菩萨说:“我五百世前已完全清净了兵器砍割的异熟果报,所以用兵器无法砍断我的头,但是我曾经在砍割吉祥草时杀害小虫的异熟果报还未成熟,所以用吉祥草可以砍断我的头。”太子割了一根吉祥草,用它来砍龙树菩萨的颈部时,头就落到了地上。龙树菩萨便趋入涅槃。像佛陀、龙树菩萨那样的圣者补特伽罗(肉身)也需要感受这种业力的异熟果报,何况我们这些人从无始以来漂泊在轮回之中,造了不计其数的恶业,而且至今仍然在造恶业,不知何时才能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即使是从恶趣中解脱也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应随时随地谨慎取舍善恶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对以上四加行内容再结合具体的观想、打坐等修法,如是反复思维、数数观修,修行者定会对生死轮回生起强烈的厌离心,此时出离心自然而然就能稳固地树立起来。宗喀巴大师曾这样讲过: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的修法能使人们断除对于今世的贪执;因果不虚、轮回是苦的修法则可使人们断除对于后世的贪执。断除了对于今生后世的贪执,修行者的相续中自可生起出离心。因此我们说,要想生起出离心,必须先修好加行。通过四加行的修学,修行人应能树立起这样的定解:无论转生于三界何处,其本质都是痛苦不堪的。若能如是,出离心当然就会稳如磐石。

  那么具体出离心生起的量是怎样的呢?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中确定出离心之量时说大意是这样:如果对轮回中的世间八法没有丝毫刹那的希求心,时时刻刻唯有追求解脱之念,这才是真正生起了出离心。

  现代众生的烦恼日益深重,贪欲在迅速增长,故晋美彭措法王在提及出离心生起之量时说:“于诸轮回盛世富,不起羡慕之心念。”就是说对世间八法的贪求已经淡薄,而对解脱则产生了很强的希求心。因为宗喀巴大师针对的是当时弟子的根基意乐,故要求较高,而法王则针对现代众生的根基,故要求较低。

  修不净观对治贪著

  无始以来,众生以颠倒分别妄执诸法为常,五欲为乐,自他众生的真实存在,身体清净,即所谓的常乐我净,从而滋生重重烦恼,如患重病。故诸佛祖师开示无常、苦、空、不净、无我之真理,教令如理作意观修,以期药到病除。众生的贪欲都很重,如果要断除可以修习不净观,加以断除。以下简要介绍修法。

  欲断除烦恼就要断除贪著,要断贪著,必须根除邪恶念头,要断邪念定须除去分别念。故为矫正忆念分别,应当正善思维贪欲的过患。《圆觉经》云:“胎卵湿化四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佛告诉我们,众生之所以轮回,皆因男女互相贪恋耽著,你贪恋我的身体我喜欢你的美貌,在百千劫中常在缠缚,无法出离。《楞严经》云:“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所以淫欲是一切生死的根本、解脱道上的第一大魔。

  众生最贪爱的是自己的身体,妄执身体为一整体,不可分割,那么我们首先来观察身体的相状如何。所谓的身体无非是血、肉、骨胳、髓、脂肪、皮肤和心肝、胆、脾、肺、胃等诸内脏,眼、耳、鼻、舌、身等诸根及其支分,以及便溺、蛆虫、头发、指甲等三十六种不净之物拼凑一处,除此之外,我们所贪著的身体已荡然无存。

  闭上眼睛,心中历历明观,贪执难舍的有情身体,从右眼处剖开,分成两半。以文殊剑先划破右边表皮将它撕下来,随之汩汩鲜血奔溢而出,染红了面部及身体。皮扒光后,剩下一具血肉模糊的身形,血已涂红满地。接着自上而下,慢慢露出颈骨、锁骨、胸骨、手臂骨、胯骨、腿骨、脚骨。此时血肉狼籍洒落四处,面前站立着一副清白色的骨架。接着,敲破头颅,脑浆流出。击碎胸骨,掏出五脏六腑,一霎时胃液、浓痰、胆汁、粪、尿一并涌出,臭气熏天,流布满地。

  佛陀教诲我们忆念此身,以骨为柱,以肉为泥,筋缠血流就是一个人形大毒疮。以皮毛九孔为门户常溢秽水,肠胃胞膜象一个库藏,容纳屎尿津汁等。往来行伍、语默动静俨然一副行尸走肉。放眼普天众生无非走动的屎尿皮囊,行动的厕所,装满杂色粪便的妙瓶。但凡愚有情不知不识,反而滋生骄慢,横生贪著。智者见此情景由衷觉得众生可悲、可笑。

  如上观察修习,深知男身与女身是一样不净。作深刻细致的全面观察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贪欲的本面,拔除眼中之钉,肉中之刺,得到真正的安乐。

  如是三十六种不净之物构成的身体,可以归摄在地、火、水、风、空五大种之中。骨肉筋络地大所成,涕唾尿血水大所成,温暖热烫火大所成,内外穴窍空大所成。五大又均可细分,如地大又可分为肌肉、骨骼,肉又可由大到小渐次分割,以至成为微尘之间。二百零六块骨头各自分散,逐渐分析成微尘,如是水、火、风、空依次分析,达到微尘体性。

  再次以文殊智慧之利剑,将你所贪著的身体各个部分割截呈献于你,请你细心一些,选一选哪一块是你所贪爱不舍的呢?对生起贪心的对境次第分析,观察其各个部分,看对哪里生贪心。观想思惟,得出除此三十六种垢秽不净零散部分外,永远也得不到一个真实贪执的身体。所谓的身体只是虚妄的假立而已,无有自性的存在。所以以种种聚合而成的这个身体犹如尸陀林中散落的身肢堆积一处。除此之外别无所谓实有的身体。

  观修色蕴不净简述:

  此幻身无一净物,脑膜、涕唾、血、屎、尿等,略说三十六种,广说无量,用慧眼观视此身疮,唯见种种恶露,肝、肺、肠、胃诸虫翻动攒食,眼流眵泪,耳出垢腻,鼻中流涕,口出唾涎,大小便孔常出屎尿,虽以衣服遮掩装扮或喷洒香水,实无一清净之处。四大假合,假名为人,危脆非真,幻住须臾,犹如风吹大海出现的小浮泡,虚无不实。于内心由观察引生正见时,以正念善加护持,安住正见自心相续。

  修死人不净观:

  膨胀观:有情寿命如风中残烛转眼即灭,成为僵尸一具。酷暑天中,不消一两日,身体膨胀,面目全非,腹部臃肿犹如吹满风的皮口袋,很快流出臭水,发出臭味,苍蝇寻“香”而至,人皆掩鼻远避。

  青淤想:然后全身渐渐变青,肉隆起的地方是血红色,糜烂发脓的地方惨白,其它地方都变成青紫色。

  脓烂想:七窍及坏破的地方流出脓汁来,薄皮腐烂,肌肉溃败,脓血流淌。

  离散想:如古战场上,这里一只手,那里一只脚,东边一个头,西边半具身,被砍掉的身肢分散四处。风吹日晒,皮尽骨消,一堆枯骨,孤处荒野,化为尘埃,烟飞灰灭,荡然无一物。

  散乱想:忽然间秃鹫、老鹰、野狗等争相食啖。刹那间一片狼籍,血肉全无,仅剩下节节白骨。

  血涂想:由于血肉全部化为脓血,流出来散布各处,露出整个骨架。

  虫聚想:于此脓血之中,密如牛毛般黑嘴白身的蛆虫聚积一处,不停翻转蠕动,俨然一蛆虫蝼蚁城市。

  修白骨观:若于色、形、触耽著不舍而深生欲恼者应修白骨观,因为白骨观是贪欲心最有力的对治法。以胎生的本性是骨体,故为寂灭贪执肉体之心应修白骨观。修习时,首先应观想足趾、眉间、额间的皮肉脱落,露出白骨。此时心应专注。随后依次观想自己身体的上下,皮肉也在逐渐脓烂、脱落,至全都露出白骨。如是以观修胜解之力想象白骨逐渐增多,从自身白骨渐遍一床、一房、一寺、一城、一国,乃至遍满大地及海量之际均已充满了白骨。如此安住片刻,后缩略而观。从海量际逐渐减少至自身白骨,仅于足趾观有皮肉,此外身体皆为白骨。又以胜解力,如上从自身白骨渐增、渐广至海量际,又复渐略而观至自身白骨。尔时至额间的一半观有皮肉,仅于两眉间拇指许露出白骨,并倾心一缘湛然而住。依此殊胜修法能有力地摧伏贪欲之心。众生沉溺茫茫业海,最难断除的莫过于淫欲。故在此普劝有缘能醒悟,破除色魔之障,奉行不净观法,共出迷津,直归觉悟的正途。

  第二节 如何发出离心

  佛陀出世的究竟目的无非是引度无始流转生死的众生,让他们远离忧患、热恼、痛苦、灾厄的轮回,获得清凉、安乐、自在的涅槃。因此出离心是三乘佛法的基础,佛经中指出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居士,修持佛法必须要有出离心。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中说:“无出离心无熄灭,希求有海乐方法,由欲有乐缚众生,故先寻求出离心。”其大意为,如无出离心,就不能熄灭烦恼与痛苦,也追求不到轮回中的安乐,更不能获得究竟解脱,正是对尘世的贪著而使众生束缚在轮回中,因此凡是欲解脱轮回痛苦的人必须要发起猛厉的出离心,出离心是获得解脱之根本。

  晋美彭措法王说:“贪著现世无法缘,享受欲乐增贪心,利乐称誉求不得,如梦买卖故舍弃。”其大意是,贪著今生的人没有修学佛法的缘份,追求五欲享受的人只会无休止地增长他的贪心,人们多追求世间八法(得与失、荣与辱、成与毁、乐与苦)中的利乐称誉,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利乐称誉越被追求越加远离,导致今生后世感受无量的痛苦,所以对今生的世事有如梦中的买卖一样应予舍弃。梦中买卖本不存在,醒后哪个有理智的人还会去执著其盈亏呢?确实现在世人…

《佛法要义浅释——向现代人介绍佛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为什么要学佛?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