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对华衣、权贵、财富以及邪淫等不但不加以抵制,反以为是时尚潮流,大多数人趋之若骛,导致在生死轮回大海中时沉时浮,永无出期。但是我们修行人恰恰应反其道而行之,依照法王等圣者的教诲,切实认清世间法的过患,进而发起无伪的出离心,再受持净戒,闻思修行,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涅槃的圣城。
有一部分人既想得到世间的圆满,又想得到出世间的功德,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以这种发心,不要说今生,就是千万年,甚至上亿劫也不会有解脱的机会,因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是两个完全相违的法,凡夫妄想兼得是万难成功的,只有福慧具足的圣者才能实现。所以要做一个真正的三宝弟子,尤其是出家弟子,一定要观照自己的内心相续,皈依心和出离心是否已经真正地产生,是否对上师三宝生起不退的信心,戒律是否清净等等,望各位有志出离解脱的学法人对此三思。在家居士同样也应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对解脱生起强烈的希求心,才会坚定对三宝的皈依心和信心。
如果一个修行人真正要遣除对轮回的贪执的话,就要修行三乘共同的四个加行(准备),即暇满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应对其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如果能经常修持这四个加行,就会自然生起对轮回的强烈厌离心,进而会对解脱生起猛厉的希求心,也唯有如此,修法的功德才会很快显现,无明的种子以及习气都会很快清净,就好象十方诸佛都在为他一人加持一样,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这四个加行,切莫以为是无关紧要而加以搁置,否则就难以生起出离心。
之所以称为共同前行,是因为无论小乘、大乘显宗、密乘都共同以此作为基础,只有修好共同前行,才能修好不共加行,在修好不共加行后才能进入修持正行的阶段。所以我们一定要多伺察、多思维、多修持这个共同外前行,再加上多阅读高僧大德的传记,才能对轮回世间八法产生不退的厌离心,才能保证真正的出离心的顺利产生。以下讲解如何观修这四个加行:
(一)暇满人身难得:要观想具足良缘的人身难得。这个问题要从人身难得的原因和实际情况两个方面细细思考。从原因方面要想到,事事有因,因果不误,获得人身是前世积善的结果。信佛的人首先要对此坚信不疑,否则就没有起信的基础。获得人身最起码的条件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一、守十善戒,不犯十恶;二、心地善良、与人为善、济贫救苦等善行;三、获得人身的良好愿望,及强烈的投生定向愿望--“爱”,特别是临死前的愿望,对投生灵魂的导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获得人身要具备哪样的善缘,再回头想想世人的所作所为,下世获得人身能有几个?再想想自己的思想行为,来世能不能获得人身?其次再想想世界上的总人数,恐怕比不过几个蚂蚁窝中的蚂蚁数,耗子蟑螂的繁殖比人类不知要快多少倍。任何其它生命相比数量极少,所以佛说:“其它生命多如地上土,人类如指甲上土。”人类是众生中唯一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智慧生灵,比其它生命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这就是人的可贵之处。但在人类中,能认识生命规律,打破生死常规,能与充分提高生命智慧、品质、能力的佛法结缘的具足良缘的人能有多少?所以佛才说:“普通人多如地上土,获得佛法真理的人少如指甲上土。”想到具此良缘人生的难得和可贵之处,就要不误时机地创造人生的最高价值。人的生命处在六道轮回中上升和下降的中间站,升降的机会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何去何从完全在于自己,正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得到人身可以圆满地修习佛法,得到究竟解脱安乐。因此,得到人身就象已经得到了渡越生死大苦海的宝舟,如果不抓住机会,不善加利用,那样只有错失解脱的时机,而依旧沉溺于苦海受无数生死大苦。
因此,今生是决定永远行善或永远作恶的关键。所以我们应当思维:如果今生没有得到不退转的果位,来世也难以获得如是闲暇。如果转生恶趣之中,则无有正法的光明,不知取舍之处,将来越来越向下堕入无边无际的恶趣中。如今应当精进修持佛法严持戒律,并加以回向。
(二)寿命无常:如何观修无常,首先要知道这宇宙万物一切万物都处于无常变迁之中,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电子都是如此。我们居住的地球迟早也会毁灭。春夏秋冬四季也是无常的转变。人生的际遇是无常变化的,人世间的幸福也是短暂无常的。即所谓的生际必死,积际必尽、合久必分、高际必堕。生际必死:不管亲冤、贤劣还是美如天仙、富甲四海、权势显赫的人,当死亡突然来临时,也没有刹那的自在,只能裸体空手离开人间,成为一具僵硬的尸体。虽对财产、亲友、眷属、饮食等一切受用依依不舍,但此时只能舍弃。积际必尽:一切积聚终将散尽,即使是国王也有沦为乞丐的时候。有许多人上半生锦衣玉食,下半生一切财产耗尽饥饿而死;昨日地位显赫、财富巨大的富豪,因经营不善或其它灾难,而沦为乞丐等等当今社会也屡有发生。受用财物不可能常有,所以应当反复观想思维而广施财物。合久必分:一切聚合终将分离。现在共居一处的师徒、父子夫妻、道友、同事等和睦相处,但终究没有办法不分离的,如果死亡无常到来,则马上分手。所以与任何人相处都应当以慈悲心相待,结下善缘,成为自己修习佛法的增上缘,不伤恼别人,这也是作为修行者应当重视的修法。高际必堕:我们所见到的国家元首、教主、高官等,所有具有权势、地位的人也无一是恒常不变的。可以看见去年的总统今年却成了阶下囚的现象,无有恒常的地位有何用呢?
我们没有任何办法改变死亡的命运。在轮回的世界上,没有一处逃脱死神的安全地,没有一个生而不死的生命,过去从来没有过,今后科学再发达也绝不会有。佛陀、声闻、缘觉也要和肉体分离。这世界上找不不到“长生不老”的方法。任何一种生命都从出生之日起,就一步步走向死亡,就算是活到一百岁也是非常短促的。人们常说:“一眨眼一年就过去了!”不知道这一生中又能够眨多少次眼睛?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寿命长短不定,死期不定。有的能活几十岁,有的活十几岁,有的只活几个月或几天,谁也没有把握准能活到老,并且死因多而生因少。饮食男女能养生也能致病致死。世人追求享乐,享乐过度就会损寿。人生活在地球上,离不开水火空气,但地震、水、火、风灾又无时无刻在威胁人类的生命。至末法时代人类的灾难和死因更多,环境污染、水源的短缺、恶性病的流行、大规模杀伤武器的制造、放射性元素的扩散、社会治安的恶化、互相残杀的战争的加剧、高速交通工具的增多等等,无一不是人类生存的威胁。人的生命又十分脆弱,无力抵挡死的危险。生死只是一口气,一些小的精神因素、疾病、寒热也能变成致死的原因,这在生活中能找到很多例子。
有人说“佛教以死来吓唬人”。如果佛教不吓唬,能使人们不死的话,应该反对佛教的说法。不敢研究死亡,不敢面对死神,才是愚昧懦弱的表现。佛教的怕死,和一般人本质上有区别。一般人只是贪生怕死,对死是消极地等待,无任何对策。佛教使人们充分认识生死规律,清醒地、认真对待死,做到有备无患,有恃无恐。一种是彻底解决生死问题,修出世法;一种是未战胜死魔前做到不怕死。如何才能做到不怕死?一是充分认识和掌握死亡的规律,并通过入定反复体验死亡过程,到死时控制意识,把死亡融入禅定中,安详自在地死去;二是认识善恶报应,生前积德行善,不做坏事,并忏悔以前做过的恶业,死后不怕堕入地狱、畜生、饿鬼道,心地坦然,无所畏惧;三是生时抑制贪欲,看破红尘,临死时没有失去财富、亲人的痛苦、失落感;四是生前改恶从善,悔罪洗刷罪业,免去凶杀暴死和受罪的恶症,得到善终。除此外,密法还有控制死亡、灵魂自由离体法,即出舍法等等。总之,对死能起作用的只有佛法。
对于初学者来说,最能帮助信愿增长的方便是无常观,无常观是佛所开示对治对世间贪著的最直接的方法。所以要于时时刻刻唯一观修无常,并且观想行、坐、卧等一切行为都是此世最后的行为,口中所言、心中所想也是如此。如果去其它地方也观想将客死他乡而没有重返故土的机会。走路或者在台阶上休息时也都应观想可能死在这里。晚上睡觉时也要想会死在睡觉的地方,无法确定明天是否还活着。早晨起床时也要想:在今天当中也许会死,无法确定今晚还有睡觉的机会。当诚心殷切地观修死亡,一切时分中唯一对死亡生起信解。但仅仅修习死亡不定还不够,因为临终时只有佛法有益,所以应当恒时不离佛法的正知正念,并了知轮回一切事物皆是无常的、无有任何真实的意义,鞭策自己精进修习佛法。
博朵瓦格西(相当于佛学博士)说:“若专修一法,无常最为紧要。倘若修行死亡无常,首先可作为入佛法之因,中间可为勤修善法之缘,最后也有助于证悟诸法的空性。又倘若修行无常,是最初断除此生绳索之因,中间作为舍弃贪恋轮回之缘,最后也有助于趣入涅槃。”所以,观修无常是开启一切修行之门的前行。
(三)轮回的痛苦:虽然获得了难得暇满的人身,但是不可能长期住留,终将走向死亡。以有漏的善业和不善业为因,漂泊于无穷无尽的轮回中。清醒地认识轮回中的痛苦,才不会被轮回中那短暂而无常如同梦幻般的幸福所迷惑,才不会贪执那些欲乐和享受,而在无尽的轮回中感受无尽的痛苦。让我们分别思维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人六道各自的痛苦:
地狱中的众生是六道中最苦的。地狱里不是极冷就是极热,何况还要受种种刑罚如:热铁缠身、烊铜灌口、下油锅、铁枪穿刺、粉身碎骨等种种刑罚。一天之内千死千生,人间一天地狱千年,所以地狱的众生好死厌生。
饿鬼众生口如针眼,腹如山丘,肢如毛草,千年乃至多劫不闻水浆饭食之名,或纵能见闻却无法饮用,或纵能食用就变为火…
《佛法要义浅释——向现代人介绍佛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