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要义浅释——向现代人介绍佛教▪P50

  ..续本文上一页,教化安立众生,住于无上真正之道。和光同尘,自行化他,无量劫来,示现种种身份,或为德高望重的长者,或为寡欲蕴德的居士,或出生在尊贵之家及名门望族,或当国王甚至转轮圣帝,或者当六欲天主,甚至大梵天。法藏菩萨无论出生在何处,是何种身份,总是于诸佛所,尊重供养,未曾间断。

  大乘经典中如《法华经》、《悲华经》、《贤劫经》、《观佛三昧第九经》中等典籍,多有涉及阿弥陀佛因地情形。

  由上典籍可知,阿弥陀佛因地,或为国王王子,或为转轮圣王,或为比丘,或为法师,供养佛,说法利人,发四弘誓,行持六度,所谓根深果茂,源远流长。以无量无边功德庄严成就的西方佛刹,开廓广大,无衰无变,超胜十方一切佛国。

  在无量劫圆成大愿的过程中,阿弥陀佛随形六道,与诸类众生广结法缘。是故西方极乐世界成立方始十劫,即有无量不可算数的众生往生彼刹,声闻菩萨的数目亦难以计算。这是阿弥陀佛因地功德所致。佛度众生,众生受佛度化,其间难易浅深,总在于缘。吾人能遇能信净土法门,即是与阿弥陀佛宿世有缘之人,悉皆得受必定往生成佛之记。

  当时法藏菩萨受同体大悲心的驱使,发心广度十方一切苦难众生,而且要速疾成就此大愿。然而此是当时法藏菩萨智慧能力所不堪的,所以,法藏菩萨再次恳请世自在王佛加持,以冀快速圆成“超胜诸佛”的本愿。

  世自在王佛对法藏菩萨不走自力,仰仗佛力加持的意向亦深加赞许,即为他选择、宣说了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功德庄严之相。使法藏菩萨的净土行首先站在佛地果觉的起点,大大加快了启愿与满愿的进程。四十八愿的肇建,以法藏菩萨的总意愿为亲因,以世自在王佛的加持为增上缘,因缘和合而成。世自在王佛应法藏之请,选择二百一十亿佛刹作为范本,蕴含着如来果德的价值导向。从深层意义来讲,世自在王佛的加持,亦即表证十方三世诸佛如来对法藏菩萨共有的加持。换言之,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肇启与西方极乐世界的成立,即是十方三世诸佛如来共同参与的杰作。十方如来悯念众生,如母忆子,如是慈悲济众之心,籍着法藏菩萨契合圣心的大愿而沛然涌起,给予法藏菩萨无限的加持力。法藏菩萨深感佛力加持的法益与必要,于是,在无量劫庄严妙土,圆成大愿的过程中,从不间断地于诸佛所,尊重供养,不倦请法。这样,阿弥陀佛的大愿肇始与西方极乐世界的圆成全过程,始终贯穿着佛力加持。由是我们便会领会到,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之所以受到十方诸佛的赞叹,念佛行人之所以得蒙十方如来护念,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的。

  阿弥陀佛在因地,以不可思的悲智,自开他力果教门,其净业行人从果起修,真正实现了速疾启建,速疾满愿,速成净土的初衷。法藏菩萨(及因地种种身份)净土庄严的圆成,即是阿弥陀佛广度众生的开始。阿弥陀佛因地“他力果教”的特质,在阿弥陀佛的果地上更加发扬光大。净宗理念昭示:凡惑众生仰赖阿弥陀佛的愿力,信愿持名,即得带业往生,横超三界,径登不退,一生成佛。其修持下手处,即是从佛的果觉起修,六字洪名是阿弥陀佛无量功德圆满所成就,是四十八大愿的结晶,也是佛的果觉,今以此果觉作众生修持之因心,名具万德,名召万德,行人念佛,即将阿弥陀佛的万德转换成自己的功德。即念即佛,香光庄严,不可思议。净宗法门的“他力果教”特质,是阿弥陀佛大悲大智的结晶,能令常没众生速疾出离生死苦海,速疾成就佛道。乃佛教中最圆顿最方便的法门。吾人今生幸遇念佛法门,生信发愿持名,实乃多生多劫善根的发露成熟,净业行人应深加珍重。

  

  第四节 阿弥陀佛本愿内容

  

  阿弥陀佛本愿是西方极乐世界成立的设计图,是净宗奥藏眼目,吾人应深加了解探究。

  一 、 四十八愿的内容

  《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译)的四十八愿文是:

  (1)国无恶道愿: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2)不更恶道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以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3)身真金色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4)形色相同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5)宿命智通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6)天眼普见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7)天耳普闻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8)他心悉知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9)神足无碍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10)不贪计身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11)住定证灭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12)光明无量愿: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13)寿命无量愿: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14)声闻无数愿: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15)随愿修短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16)不闻恶名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17)诸佛称叹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18)十念必生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19)终接引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20)欲生果遂愿:设我得佛,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21)三十二相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22)一生补处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学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23)供养诸佛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量无数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24)供具随意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25)演说妙智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26)那罗延身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27)一切严净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特殊,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28)道树高显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29)诵经得慧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30)慧辩无限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31)照见十方愿: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2)宝香妙严愿: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3)蒙光柔软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照触其体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4)闻名得忍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35)脱离女身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36)常行梵行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7)天人致敬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8)衣服随念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持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39)乐如漏尽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40)树中现刹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意,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1)诸根无缺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漏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42)清净解脱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倾,供养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3)闻名得福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

《佛法要义浅释——向现代人介绍佛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为什么要学佛?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