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信因者,身心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
净宗乃大乘圆顿之法,其妙因妙果,超情离见。净宗因果原理是:以念佛为因,往生成佛为果。以散乱心持念佛号,犹如金刚种子播于自心相续,决定日后成就佛道的种子。如能一心不乱专持佛号,决定今生成就往生。这与《法华经》“若人以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的意趣无二无别。
大乘经典记载:一人在八万劫中没有善根,然因在八万劫前因躲避猛虎,念南无佛一声。其后在释迦牟尼佛教下出家,后得阿罗汉果。散心称名尚且有如是结果,至诚念佛,终生不懈,安得不生净土?
四、信果:“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
十方众生以信愿持名(自力)为能感之因,以阿弥陀佛宏誓愿力(他力)为能应之因缘,因缘具足,成办往生大事。西方净土天人圣众,皆由念佛得以往生,如是因,如是果。凡夫带业往生西方凡圣同居土,即与法身大士(初地以上菩萨)同会一处,把手同行。圆证三不退,于念不退中一生必补佛职。即凡即圣,不可思议。
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乃阿弥陀佛种智所现,念佛净业所感,吾人心性所现。以不思议心,持不思议名号,生弥陀愿力所成不思议凡圣同居土。妙因妙果,由此契入而生深信,即名信果。
五、信事:“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
现代物理学家探究亚原子微观世界,对物质内部构造的优美、和谐、对称、质朴等规则表示惊叹,他们相信宇宙是按照美的数学原理运行的。
从表象来看,我们生活在一个较为丑陋杂乱的世界中,然在物质结构内部(亚原子世界)却存在着优美的次序;用佛理诠释,这个宇宙是众生共业所感的秽土,在秽土深层含藏着一套与妙明真心相称的优美法则。众生诸烦恼中,有如来法身俨然不动。净土与秽土,理体(本质)无二。然而娑婆众生心性浊染,不能显发深层美质。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从妙明真心流现的妙严净土,将心性深层美质充分彰显。境由心现,深信心无尽故,依心所现的境相亦无尽。况且依辩证法对称原理而言,有极丑就有极美,有极苦就有极乐。极乐世界的存在有其哲学的依据。此土的西方实有极乐世界,最极清净庄严,不同于庄子寓言以及乌托邦等有名无实。更何况慧远大师曾在定中三次见到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在诸如《净土圣贤录》、《现代往生见闻录》中记载有许多人亲见阿弥陀佛与诸菩萨圣众前来接引往生者以及往生者所现种种瑞相,都证明了西方净土确有其事,绝非虚构。
现代天文应用尖端观测技术,拓展了人类对外层空间的认识初步证实了佛经中世界无量的说法。对地外文明的猜测与探索成为当代前卫科学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佛经中多有种种星球形态与运动轨迹的描述。在无尽的虚空中既有可见的有形固体世界,又有不可见的灵气世界,这种种世界存在于多元复度空间中。十方无量世界不离当处,只因各自业力感觉相应的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亦在当处,只因我们心性浊染,无从感现。若能亲证念佛三昧,方能了达西方净土乃唯心之本具。十万亿佛刹并不遥远,分明就在目前。
能深信西方净土实存者,表明宿世善根深厚。经云:“若能有如是信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善报不可思议。”净业行人当自尊自肯,珍惜并增上这殊胜的善根,念佛往生净土。现代有些人以众生之见轻率判言:西方极乐世界是释迦牟尼佛想象出来的理想国,死后带业往生净土是佛教向平民百姓出售进入天国的廉价门票,等等,对于这些诽谤佛法的言论,我们要予以严正驳斥。
六、信理:“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现前介尔一念之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所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
信理即以法界为理,法界亦即实相、真心、如来藏。蕅益大师诠释我人心性一真法界的全体大用。从体起用,寂照不二,深显净宗深层次的理体具足华严经理事四法界(理指本质,事指现象;理与事的关系就如同水与它的液、固、汽三种物理形态之间关系,水属于理,三态属于事),兹分述如下:
1.理法界:一念心性即是真如自性,即是法界理体。一切万法皆吾心性,非离万法别有心体,距此十万亿刹土之遥的西方极乐世界,无量事境,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虽然微小,体即法界,本来广大周遍,实没有不周遍之处。譬如,镜中山水楼阁,层层景物清晰显现,一照都现,镜中所现并无远近先后的区别。极乐世界虽远,也如镜子一照具现那样。理体包摄相用(相用指如同水的三种物理形态各有其不同功能作用),西方净土种种庄严事相、种种神通妙用,具归理法界。
2.事法界: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教主阿弥陀佛与菩萨声闻圣众,皆吾人一念心性所现之影。心性如镜如水,西方净土如镜中水中所现的影像。森罗万象与寂然心体不即不离,能现所现,纯是真心,影虽有多种,同为实相。就如同水虽然有三种不同的物理形态,但是它的本质仍然是水。
3.理事无碍法界:事依理成,理由事显,事相有生灭的差别,理体无生灭的差别(如同空性)。一切众生颠倒妄想,全是诸佛法身。妄想如同水上的波纹,然而水的本质却没有丝毫改变。西方极乐世界一毛一尘,种种庄严,当体即是阿弥陀佛的妙明真心,即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4.事事无碍法界:吾人常住真心,湛寂光明,周遍尘尘刹刹,亦遍于西方净土中,娑婆众生,虽迷惑颠倒,然一念至诚发愿往生,极乐宝莲池亦萌莲种。临命终时,不经中阴,池中莲花忽然在身。证知凡夫心性遍入极乐净土。同样阿弥陀佛的净心以光明作载体,普周十方无量世界,渗入一切众生的心想中。佛心众生心,如大圆镜与摩尼珠,互渗互摄。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相遍满,重重交相融摄。不相妨碍,事事无碍法界,何可思议,于此信入,方为深信。
信事信理同时具足,堪称净宗之正信深信,难能可贵,极为稀有。大多数信众,有的肯信事而不肯信理,有的信理而不肯信事。执理不信事的人,自以为高明,埋头研究经论,不真修实干,到临终时,手忙脚乱,业力牵随旧业轮转,故反而不如那些虽然对佛理知之甚浅但深信有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一心老实念佛而得以往生者。净业行人于斯应深加警觉。
从六信的次第来看,信自是净业修持的先决前提,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即是人人本具妙明真心的另外一种表述方式,信自为信他提供支点,深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实存,顺从释迦本师的教诲与十方诸佛的证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信事信理相辅相成,知晓净宗奥理,能增进对净土事相的信心,由信事策发念佛修持,亦能增上对净宗义理的悟解。净宗之妙在于不必求解,即可下手修持;从事持达到理持,即凡心而佛心;老实念佛,久久自可暗合道妙,巧入无生。
六信中能信部分,即使是钝根劣智五逆十恶之流,老实念佛亦能获得横超三界带业往生的成就;若能六信具足,功德尤显殊胜,往生品位增高。净业行人应首先通过信关,信根深植,信力勃发,决定往生。
三、于难信法生决定信
净宗经典反复申言:净土往生法门是极难信之法。《无量寿经》云:“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于此五浊恶世,力行念佛法门,成就往生大事,此属难事;复于此恶世、辗转劝导他人共修净业,同得往生,是谓难中之难,亦谓真报佛恩。
净土法门是佛的果觉境界,妙德难思,至圆至顿,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了达,九法界众生凭自力难以究竟信解,比较而言,菩萨圣众比凡夫众生更容易信受净土法门。只是对浊世凡夫众生演说净宗横超顿法,需要反复开显,重重诲勉。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方能对某些宿世有缘众生,产生效果,而对其他人来说,亦如对盲人指陈黑白,在五浊恶世说净土法门,殊为不易。
娑婆众生难信净宗法门,总由障深慧浅、少善根福德因缘所至。
娑婆众生由于业力所感得的根身(五蕴),决定了我们的心量与认知模式或流于狭隘,或陷于迷惑颠倒。生活在三维空间,便认为唯有三维空间存在,四维空间乃至多维空间以为子虚乌有,生活在线性单向时间流中,便不信时间可以多向运动(现代量子场论认为时间可以倒流),闻说时空是幻觉,无真实性,更是惊怖,不能接受。总之,娑婆众生大都是狭隘的经验论者,认知判断囿于一隅。就如同一人在夜行中丢失了钥匙,只在有灯光地方寻找,却没有所获。钥匙很可能掉在无光的地段,而失者本能地只局限于有光的狭隘处,作徒劳的寻找。在人类科学史上,常识往往成为评判真理的标准。例如:“地心说”,正是契合人的感官常识而主宰西方思想界达千年之久,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卡鲁扎的五度时空说,由于超出人常规思维,在其问世初期,均遭世人误解冷落。
世间科学尚且如此,净宗出世大法,超情离见,难思难议,其对世人的隔膜尤甚。久居浊染的娑婆秽土,便难信存在严净光丽的西方净土;此土苦乐参半,便难信彼土纯一的极乐;此土寿命不过百年,便难信彼土寿命无量;此土辛苦劳碌方得温饱,便难信彼土衣食宫殿随念而至……总之,受五蕴羁束的娑婆众生,乍闻西方净土依正庄严,每以天方夜谭视之,或闻之稍生欢喜心,继思又觉虚无缥缈,似信非信,犹豫不决,难以生起念佛求生净土之心。少量众生得闻净土法门,欢喜踊跃,衣毛为起或泪出者,皆是宿世善根深厚所致,应自尊自重,坚固…
《佛法要义浅释——向现代人介绍佛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