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讲座 依正教立正见▪P2

  ..续本文上一页我们却这样干。脉络、呼吸、体温这都是生命的属性,若你用解剖的方法能找到,那才叫怪,找不到才对。识也是这样,我们把“能”变成“所”,这样一来,当然会认为缘起则导致宿命论。凡夫都这样。缘起的识,它是活泼泼的,刹那生刹那灭,生的当下就灭了。在每一个刹那,其实都可以决定善恶,刹那为善,刹那为恶,这样一来,只要善于用功,在刹那间的当下精进,这就摆脱了宿命论。那么,到底该怎么用功呢?缘起如一张大网,万法都在这张网上,任何人都在这张网上占着一个点儿,都在这张网上占有一席之地,因为个人所在的点儿都不同,所以,你的切入点儿也该各不相同,个人的用功法也该各不相同。这个“能”、“所”在大乘教法中是很重要的一个观念,韩老有个红卡,上边儿是四有四无,“只有相似相续,没有常一不变;只有相互依存,没有独立存在;只有能分别识,没有所分别相;只有一隐一现,没有真正显现”,这个偈子我给登在《甘露》上了,因为占太小,它只有四句话么~~没有引起读者的注意,其实这是很关键的理念,我呢,还把这四句话印在名片上了,到处宣传这理念。

  佛法讲缘起法,是什么在缘起?比如桌子,它需要树木、钉子、人,树已长了五十年,钉子也已出厂一年了,人也已三十多岁了,这是不解“如梦幻泡影”、“空”,什么是桌子,桌子是方便我们读书写字的这么一种作用,大树也是一种抽象的作用,钉子也是一种抽象的作用,人也还是作用,既是作用,就不能用多少年来界定,一切法缘起,缘起的是“唯能识”,我们的所为是堕入所边,“能”是离开相对观念的。

  缘起唯能识,是绝待的能,绝对不可以对象化,用对象化的方法就认识不到识了,那么,该怎么去认识它呢?只能凭能识去认识能识本身。我们知道,有一本《八识规矩颂》,有人说,我想学八识,凭《八识规矩颂》是永远认识不了八识的。一切都是心识的显现,都是虚幻的,看《二十颂》中,杀业的成就,不需外境,就可成就了,只要心识就可以。

  正因为缘起唯能识,诸法才可以亲证。你亲证真实了,但别人没有,你凭大悲心,设立种种方便,使得凡夫众生,比附真实,知道真实是亲证的。

  任何法都是能识,没有一法是离识的,假如说有这样的法,那它就没有办法亲证,没有亲证,就不能说是有还是没有,如果有不可亲证的法,法界就不圆满了。

  有人问:若一切法都是无常的,那么,我怎么来投胎转世,十二因缘就讲的三世流转。投胎是什么投胎的?在《八识规矩颂》中就讲到“去后来先作主公”。在我最初学唯识的时候,在九华山是学的阿赖耶识去投胎,后来韩廷杰老先生明确告诉说,其实阿赖耶识就是灵魂,就是民间说的灵魂。《解深密经》上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现在人们还是把阿赖耶执为了我,说,若什么都无常的话,人该怎么投胎,三世怎么流转,若不恒常还行吗?于是,佛教的“无常”变成了中国的“无常鬼”,还有两个无常呢~~黑无常、白无常。

  有人问:缘起唯能识,不可以在所上推度,“能识”是绝待的,离开对象化,我说了,我们在讲《八识规矩颂》时,其实就是已经把活泼泼的八识心王变成了研究对象,已经使得八识不是八识了。要想认识八识心王,只能凭八识心王本身,我们以第六意识去认识八识心王,已经颠倒了。比如,现在有人因研究《红楼梦》而被称为红学家,他们把红楼梦研究来研究去,有人研究大观园到底在北京呀还是在南京,曹雪芹到底是什么地方人等等。你研究得再深入,也不能说你的成果就对,为什么,没有人能够评判,没有标准答案,除非让曹雪芹自己出来,他自己来说,“我是什么什么地方人,我当时写傻大姐是为了干什么才写的她。”别人再研究那都是在边际处瞎猜。说到佛教也是这样,迦叶、阿难这么说,龙树、提婆那么说,无着、世亲又说一套,中国的祖师大德们另外又是一套,以谁的为准,谁的为对,谁都不能评判,只有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才行的。可能他们都是画的桌子的一个角度,但我们不知道他们画的角度是哪儿。于是,我们现在就是说,我们现在不是在教给你佛法,我现在只是给你领路,我作你的向导,把你引到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的面前,让他老人家来指导你修行。我们现在人可怜,我们现在幷不是没有修行人,而是没有好老师,修行到什么境界了,没有人来给你印证。慧能大师,因听《金刚经》而心有所动,于是去找弘忍大师,因诵出“菩提本无树”而受到弘忍青睐,这时可以说慧能大师是窗纸只差一点了,点破就行了,就象画龙点睛一样,龙早就画好了,只剩下点睛的一笔,弘忍给慧能讲《金刚经》,慧能有福呀,他遇上了弘忍,可我们现在人呢?

  有人说:缘起唯能识,识是活泼泼的,那我们是不是想干啥就可以干啥?若只是心识之变现,岂不是想咋着就咋着?告诉你,不是的,不行的,我有心识,你也有心识,这个世界是大家的心识共同创建的,这心识互相做增上缘或者疏所缘缘。法的生起需要诸缘,但是,识是缘起绝待的,生的当下就灭,所以,我们在每一刹那都可以决断善恶,刹那能向善,刹那能断恶,所以我们修行,就必须在刹那的当下用功。但是,从发心到成佛,必须得三大阿僧劫,在缘起法之中,只要种了因,一定会有果,一发菩提心,一定可成佛。有人问,地藏菩萨能不能成佛?为什么呢?他说,地藏大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何时可空?地狱若是空了的话,佛教六道轮回不能建立。所以地藏菩萨不能成佛。我说,这不对,地藏菩萨若不能成佛,我们更不能成佛。有人说宣化上人发愿百岁焚身,然而七十多岁就圆寂了,就说宣化上人骗人,这不是自己没正见么?

  我们的障碍有无量,但我们是可以成佛的,为什么呢?比如说做梦,在梦中我们作了多少事儿呢?无量的。那么我们在无明大梦中,无始以来在轮回,有多少烦恼呢?无量。然而当我们梦醒时,刹那间一下就醒来了,与你梦中跑了多远毫无关系。我总不可能若作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就好半天醒不来,若作梦到南关逛市场了就很快醒来~~没有这说法。禅宗说的顿悟成佛,那就是在无明大梦中刹那间一下子醒来了。当然,什么事儿都得众缘和合,无缘不成的,所以佛说从初发心到成佛中间有三大阿僧祗劫,这个数字虽然很大,但它有限。比如,我们从睡梦中彻底清醒过来,也需要几分钟时间,甚至十几分钟,不是说刹那间一下子就彻底清醒,立马可以工作,那么,从无明大梦中清醒过来,也不是一下子的事儿,也需要三大阿僧祗劫。有人说可以即身成佛,这个说法迎合了一部分人的习气,大为流行。其实修道是在因上用功的,你不能怕时间长,你只要有正见、正信,何患不成佛呢?

  所以,修行的第一步,是求正见。有正见了,则可断二障,可决疑惑。这个正见可以坏一切而自己不坏。比如般若,般若是大智能,般若是正见的功德。正见的自体,只能凭亲证来见。

  正见实在来说,很不容易建立。正见是依什么而建立的呢?是依法尔本具的无漏种子,因为我们有法尔本具的无漏种子,所以我们能够有正见。这法尔本具的无漏种子,无始以来,一直潜藏着,没有遇到使它生长发芽的助缘,现在遇到了,就是佛陀所安立的这些教法,这种子慢慢就要发芽了。虽然说我们现在还没有看见无漏种子发出的菩提芽,但它的力已经在增长了。刚才说了,说般若是正见的功德,而般若是与真实相应的,可无明呢,却是幻化的。

  现在的情况呢?

  有的人不解缘起法,只记着了佛陀的只言词组,用一法代替一切法,说这法最好,除了这法门,一切都不好。这简直是外道。比如现在有人说,一句佛号含摄八万四千法门,只要一句佛号不停地念下去,就可以了。抗日战争时,日本一个佛教派别传过来,说只念一句“大乘妙法莲花经”,这都是外道!我们看净土经典,比如早晚功课中的《佛说阿弥陀经》,中间就说道,西方极乐世界,佛在说法,说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等等好多。怎么可能一句佛号就行了,不用学别的行吗?

  有的人不解缘起法,在自己的见地上牢牢执着,还自以为是佛法见地,这是修行人有了那么一点儿工夫,出了境界。他再勇猛精进,也不能成功。这就象大力士,不管你力气再大,你也不能把自己举起来。

  有的人不解缘起法,执着真如为体,要亲证真如,真如是共相真理,怎么去亲证常恒不变的真如呢?真如是不可亲证的,若真如能亲证,那么真如也成假的了。佛既然能亲证,那么,佛一定是假的。

  有人不解缘起法,说智能本具,智能常恒不变,若真的这样的话,有什么能障碍智能?若没有能障碍智能的,那么我们本来就该解脱。是不是无明障碍了智能呢?若无明连智能都能障碍住,那么我们还怎么来断二障?若没有什么可以断障,我们就没法子解脱了!这个呢,请大家看看《圆觉经》等。

  有的人执着境,认为若无境,那是不可思议的,但有境的话,境该怎么亲证呢?没法儿,于是,就把空性弄成了顽空,一顽空,就什么都没了,无境无识,无因果无缘起。本来,佛在有些地方是讲无境无识,但是,那是破你的想的,这是破想(见)不破法。他们说,境是有的,但境是不可以亲证的,所以真实是没办法证得的。

  乱七八糟的还有一些。

  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缘起呢?缘起唯能识!这是真正的缘起。那么,真如呢?真如也只是假名而已,但是,虽然真如只是假名,但佛陀安立这个假名,可也不是闹着玩的,“亦非无事而为宣说”,自有深意。二障是缘起,圣道也是缘起,当障尽的时候,真实自然显现,到那时,有就见其有,无就见其无。

  我们要想求得正见,就该依止圣教,远离我见、我慢,怎么办?就要象婴儿学说话那样,不管懂不懂,只管学就是了,妈妈教“你好”,你就学“你好”,至于“你好”的含义,你不要管;邻居教“他妈的”,你就学“他妈的”,到底“他妈的”是什么意思,你不要管……你学多了,自然就学会了说话,学会说话了,慢慢的就明白了。就象小学生学习一样,你只管记住老师教给你的1+1=2,别管为什么1+1=2,这就够了。

  

  

《佛学讲座 依正教立正见》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