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慈法法师与大学生谈社会生活谈根本需要

  慈法法师与大学生谈社会生活谈根本需要

  2005年6月,随上慈下法恩师从东北回云南途经北京,杜博士请我们在某素菜馆用午斋,和博士一起过来的还有几个即将毕业的北京理工大学的男学生,随后几个做营销的年轻人也赶来见法师,引发一段很有趣但又很认真对话,以下是根据当时录音整理的文字。文字初步整理出来不知不觉已四年了,偶尔读到,心灵都如同受了一次新的洗涤和梳理,也曾萌生把他供养出来,与有缘者分享,特别是即将走上社会或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但一直没付诸行动。感谢杭州的智安老师促成这个因缘,以了愧疚之心。

  一出家衲子谨记于杭州湿地 2009年7月

  ……

  法师:杜博士说你们就要面对社会,面对社会的生活,其实我们一直都在面对社会,但要自己走上社会是另外一种感受,是要独立地生活了。是应该是制定一个模式,还是保持个人特色?

  学生:比方说,毕业后就要找工作,工作后有各种各样,比如有男女朋友,还想找一份好的工作,但现实并不是这种样子,我们通过做一些活动,发现人和人与学校里不一样,学校里有大家都特别好的,喜欢谁和不喜欢谁都很容易交往,(社会上不一样)他表面对你特别好,是有目的对你特别好,但最终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去做,我们自己就有两种选择,要么就跟他一样,虚情假意,跟他交往,要么我们还保持自己,不跟他交往,但不跟他交往的话,事情就会作不了,目的就会达不到,有时就会觉得心里乱,原先的观念跟实际的问题冲突。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会有一个目标,目标设定之后,我们就会努力去做,会碰到这种情况,在目标没有达到之前,在努力的过程中,会有一种恐惧感,甚至会睡不着觉,特别的苦恼,并不是说自己没有用功努力,但确实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法师:好,这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矛盾心里的问题,我们的想法跟社会的现状不相应,这是一对矛盾,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要解决这对矛盾,我们生活的历程中也是为了认识这对矛盾,基本是这样的。这矛盾产生第二个问题,对社会不了解的畏惧,对人生不了解的畏惧,对事情结果不了解的畏惧,这畏惧也是很有味道,他常常让你睡不成觉,让你惶惶不安,让你很痛苦,这个畏惧根本的来源还是得失的问题。

  学生:那这没法解脱吗?

  法师:有法解脱,很简单就可以解脱了。

  这是主动和被动的问题,往往被动就会有莫名的畏惧,主动就会变得有生机,有压力的事情可能是你成功的动力,所以说一个莫名东西反而使你产生愿意了解它的渴望,畏惧主要是因得失心的侵害和压力带来的。

  学生:有时候太注重结果,很多东西不能看得很开,放不下,特别困惑,每一步都光想着达到既定的目标。

  法师:既定的目标完成以后是个什么?完成以后又有什么意义?

  学生:目标达成以后没有想得太多,目标达成之前心里产生那种恐惧,害怕会不会出现其他的意外,会设计种种概率,好像最终没有实现似的。

  法师: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不明白自己,不明白自己人生的需求,只是在被一种大家共同在做的事情推动着。就是一个事情的目的,事情的得失不是我们人生的需要,一个结果也不是人生的需要。好比你毕业了,需要一个好的妻子,好的家庭,好的工作,这是一般人都需要的,对吗?你在我们这个社会上真正见到一个好的家庭了吗?真正好的家庭,大家人人都满意的家庭,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家庭,不坏的家庭。

  学生:我见过一些吧。

  法师:我没有見过,我告诉你!都是对比出来的,相对而言的。人的欲望没办法满足,你知道吗?今天感到妻子很好,明天就可能不会这样想的,你相信吗?今天觉得家庭很满意,一旦生活遇到问题,可能就会变的,好只是相对的东西,最麻烦就是这个。往往我们把目的建立在一个变异的东西上,变异的结果上,寄托在一个不能把持的目的上。我年轻从部队回来之后(注:八十年代中期),对生活也是特别向往,好的这个,好的那个,包括家庭,用东西也要用最好的,一直那样认为。五年以后再也不去做了,对最好的家电再也没有感觉了,用最好的什么、什么,都没有感觉了,因为它永远都不是最好的!永远在变化着,其实就是我们对真正稳定的渴望,真正在一块载负我们的大地上,我们没有认同她,我们没有确知她,却在一些变异不能捉摸的结果上去捉摸,去实践。结果在一些事情上浪费自己的一生,太多这样的人了,大家基本都是那样做,就是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需要。自己真正的需要,你能告诉我你真正需要什么吗?

  学生:我没想太多,是内心那种平静?

  法师:噢,内心的平静,这是相对稳定的一个需要了,内心的平静来源于什么?

  学生:我觉得永远没法达到……

  法师:哈哈哈哈哈!(哄堂大笑)

  学生:当初对佛的认识是看西游记观世音菩萨和……,高一、还是高二……当时是一种研究的心态,想知道学佛的人学的是什么东西。大学后,一边做俱乐部的活动,对社会接触多一些,心里有很多蹊跷,整天特别忙碌,一个目标完成了,接着又做,做的时候有恐惧,目标完成之后就高兴,就喜悦,然后再树一个目标,再去做。

  法师:那就劳碌吧,就忙碌吧,永远没有止境的。

  学生:对!

  法师:那为什么要为他忙碌呢?因为迷失了自己的心,我们每个人要是不知道自己心里的需要,只是在事相上忙,那就象一个被事相催熟的奴才一样,被它奴隶,不断奴隶,最后就是苦啊!心里不能安定,为什么不能安定,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心里根本的需要呢?生命最终的需要呢?现在人谈终极的多。

  学生:我想原定的

  法师:什么原定的,是你想像的问题

  学生:我想年轻的时候能多读些书,

  法师:你能知道会不会年老呢?

  学生:我肯定会老。

  法师:你怎么知道能活到老呢?有什么权利?这世界是为你建立的吗?

  学生:不是

  法师:那你怎么知道能活到年老呢?很多人可以活到老,很多人不能活到老你知道吗?许许多多人都活不到老。有时我们自己在强化自己的意识,还认为自己怎么样,其实很多认识不相应,或者说概率没那么高,这次海啸中论年龄吗?所消失的这些生命中,论不论年龄,你告诉我?

  学生:不论

  法师:这年龄中,不管是大是小,海啸统一面对的是吗,在海啸中人最需要什么?你能不能告诉我?

  学生:逃命

  法师:人共同的愿望是求生问题,一般人面对生存问题比较多一些,你说很多东西,但都是生存的问题,对吗?不管年龄大小,不管你是否年轻。你不要设计年轻,我告诉你,设计年轻是没有意义的,还是生存,所以庸俗一些,但他很实际,很多人认为自己年轻,但到实践生活中就不会认为自己年轻了,认为我要吃苦,过去有个《青春之歌》,描述学生时代比较浪漫的那种心智的东西比较多,其实生活中是不分年龄的,都需要生存。

  学生:——如果大家都一样面对生活的时候,肯定有一些人使的心是好的,有的使坏的,我不知是否有善恶和好坏之分。

  法师:——你说你妈是男还是女的

  学生:——是女人

  法师:——对,这我们都知道,母亲可以养育我们,父亲也可以养育我们,善法可以载负我们,恶法也在教育我们,

  学生:——就是善恶都是世间既定的一种规则,关键是我们怎么看他。

  法师:——你能不能把恶性的东西杀完。

  学生:——不能。

  法师:——你能不能把善性的东西存放起来。

  学生:——不能。

  法师:——那就是这个社会,是吗?怎么面对这个社会,只是有的人过分强调了所谓的善恶,心中产生了虚伪的东西,伪装自己是个善人,或者大家共同认许的东西。做人要踏实起来最好,不要认为自己年轻,第一点先不要认为自己年轻。

  学生:——如果在做事的时候,使善心,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用了不怎么的手段,这之间(的区别)?

  法师:——好比一个人做事的结果问题,你作善,就是善的好的觉受和过程,作恶就是恶的觉受和过程。不管别人的事情,我们正确理解自己做事情的过程是最重要的,怎么来如实观察这个过程?人生的味道,生命的味道。

  学生:——如果反过来,别人拿恶的手段来对我呢?损害我呢?

  法师:——你心智要是畅明的,别人是损害不了你的,你心智要是自私的,别人侵害你是正常的。

  你有两个问题没有回答,我希望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审视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来思维思维,好像我们中午这一餐,是不是多吃了一餐呢。人饥饿的时候,这一餐最重要,是在这一阶段的重要性,那吃过这一餐呢,我们在不断的需要中,捕捉一个安稳的东西会很痛苦,所以你要找到你人生根本的需要,我觉得特别重要。人生大的目标可能就找到了。

  学生:我怎么知道人生最需要的是什么?比如我的事业和人生目标,还有对我未来的爱人的标准,还有对其他人的期望,我怎么知道是怎样子?

  法师:——你是不是永远要受别人的教育呢?

  学生:——应该这么说……

  法师:——那我们永远受别人教育,遇到什么事情都问别人,我应该怎么做?按着别人的教育来做事情,是吗?

  学生:——我觉得也不完全是这样子,

  法师:——那你要思考你的根本需要,把你的根本需要找到了,你就会知道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不需要问别人,没有真正找到根本需要的时候,很多问题都要问别人,一旦清晰了我们根本的需要,所有的周边的需要都会变为根本主要的扶持者,所以不需要问别人,很轻易就出来,不需问别人。就像大的洪水一样,冲下去的时候,把附带的都一起带下去,大的目标就载负着生命,小的问题都搞不清楚,大的问题又怎能搞清楚,所谓大小是你不清晰,不清晰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是小的,细微的,所以把一个问题放大,看一看,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我们这一生需要什么?我们这一阶段需要什么?我们可以把它分开来来观察,为了我们这一生…

《慈法法师与大学生谈社会生活谈根本需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常受斋戒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