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P10

  ..续本文上一页道智不偏真俗二边,双遮双照,相当于一切种智。[大品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摩诃止观卷三上、观音玄义卷下]

  276“

  (第二十六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金刚那罗延身”就是不坏身。哎呀,太好了,往生彼国,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啊!金刚那罗延身。我们这色身太恍惚了,你知道吗?一碰就死了,经不住招,真是这样子的。你看看练武的他们那个电影,砰!一拳打死了,砰!一枪打死了,太弱了。金刚那罗延身是不可毁坏的,因为顺应这个圆满的心智所设立,随着佛的这个正觉阿弥陀佛,这都是因为正觉所化生啊,莲花生身,他这个色身是不可击毁的。金刚那罗延身,在一切世间的魔恼中不可散坏,从立相不可散坏。要是看看这,我们这个色身一对比,哎呀,阿弥陀佛了。这色身太薄了,太脆弱了。

  我得病的时候我想,哎呀,去OK好呢?还是去坏了好呢?后来受点苦,OK,病好了。对,金刚啊。所以说我们,佛以种种善巧,好比说对那些天人啊,这些都是对那些菩萨啊,对那些修行者啊,对那些有一定威德的人说的,因为他这个身的修持就非一大劫二大劫的修持了,对,往生彼国即得金刚那罗延身,对。

  

  (第二十七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这就说的性德所成就的庄严,阿弥陀佛顺性修德的庄严,一切有情,乃至有天眼的有情,不可总说,不可总辨,实际我们一顺性德遍布法界,一尘一刹,尘尘刹刹,无尽刹土,你咋能总说呢?极乐世界无量光佛刹亦复如是,你虽然可知可见,但你不能总说。

  我对这个呢挺有感觉的,以前有时候会打打坐什么的,有一点影像、境界什么的,有时候就是,人说啊,吹牛啊,在一起聊天啊,就想说一说,但说不了两句就感觉恶心想吐,因为啥?说不出来,就是表达不准确,就是看看周围找不到对比的东西,想一想自己脑袋瓜子意识中也找不到对比的东西,咋说呢?就是总是这个概念,就是不好表达。读过《华严经》,说拿《华严经》上这个句子能做一点对比性的说法,再从世俗中呢很难找到类比的东西。

  我有一次在北京的时间,他们拿来一束花,那个白色的百合花,那个香气太(浓了),我受不了,我身体弱那时间,一闻就晕,一闻就晕。我说不行,我坐一会儿,坐一会儿闭上眼睛了,进入了一个状态中,哎呀,都是百合花,怎么都看不到头,都是百合花,全部都是百合花,没有边,没有际,什么都是百合花,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你知道吗?就很难述说这个东西。就是我们这小小的一个梦境都不好说,况且是佛的国土呢?没法说,就是不可总说,这是真实言,这是佛的真实言,有体会······名数也不可辨啊,就是有多少数量啊,有多少莲花啊,没法说!对。

  

  (第二十八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那少功德,“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我们都知道的往生彼国的有情是多种多样的啊,就是有的累计功德,有的往生彼国了还会精进的。这个地方就是往生彼国不修功德的人、少功德的人,那么无量的光色呢一样可见,一样能知的。实际说就是他的功德并没有差别,还是说泯除了差别相,以平等回施、顺性安立的这个教法呢,随时随地就表达出来了,对。我们凡夫的这个对比取舍心呢,随时随地也在表现,所以佛说四十八愿呢随时随地用清净平等、顺性平等回施,来印契我们的心,来启发我们、满足我们。

  

  (第二十九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讲啊:在极乐世界的有情,或者说安心的有情,读诵经法也好,什么也好,都会得辩才之智,这是决定无疑的。我遇到很多佛教徒都是希望自己辩才无碍,说教无碍,行法无碍。但是看看无碍的人呢还是不太多。极乐世界里人人都无碍,真实不虚,因为这个平等的回施是真实不虚的。这个还是一个很清晰的提示。对!

  

  (第三十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可能这两个是相续的。

  

  (第三十一愿)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见十方世界、十方诸佛,清净可见,若不是如是呢,佛不成佛。这太好了!我们现在呢想见哪一个世界,拿个天文望远镜想看哪一个星星,只能在一个孔,对不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会给我们带来无量的方便,可以明确了知十方世界,天亲菩萨在他的《往生论》上这么讲的,什么“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对,观十方无碍,这些地方呢就是观十方无碍的实际内容,能见十方诸佛。

  

  (第三十二愿)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觉。

  

  这是以香气来做佛事,对。宫殿楼阁池流华树等等,就是不光是地下、虚空皆以杂宝众香合成,众生闻到这个香味就能修佛行。因为我们这人懈怠,你看啊,我们自身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都看得到的,睡懒觉没问题吧?不做事情没问题吧?放逸没问题吧?尽量地想偷偷懒没问题吧?这个放逸太······但在极乐世界呢,像《阿弥陀经》讲啊,什么什么风声刮来了,念佛、念法、念僧;什么鸟叫了,念佛、念法、念僧,反正什么都给我们带来修法的机会、教法的机会。那么这个香气呢令你正行,远离懈怠,实际人太懈怠了,娑婆世界不光是修行机会少,正知正见少,退堕的机会多,放逸的机会更多,在娑婆世界我们的放逸的习惯要是还有,那么他不断地提醒我们,提醒。闻香正行。

  

  (第三十三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个呢是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的一个誓愿了。“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你说我们被这个光······有人说触过没有呢?有禅修的人真是能出光,身体有变化的。那你说我不出这个光,好比说我们以教理感知教法之光,清净平等圆满无碍,安详于世,实际这也是光明的,也能令我们身心柔软,自然向上,三垢消除。因为极乐世界,像阿弥陀佛这种说法呢就是说的他方世界啊,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蒙我光明,就是他这光普照于十方世界的。那我们现在闻到这个教法了,这是教法之光,那会圆满回施给我们,我们能身心安乐,一样可以身心调柔的。那当然你要修般舟三昧也好,你修念佛三昧也好,能见佛身相,见佛光明,那你身心调整的,你自然会清晰。对,阿弥陀佛的誓愿啊,誓愿,以利众生,十方众生,这是利他方世界的一个誓愿,对。(其它誓愿)很多是往生彼国的一个誓愿。对。

  

  (第三十四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这两个愿是回施十方、他方世界众生的,就是闻名字不得菩萨无生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这一个誓愿呢我们要多了解的,因为很多人学习净土他并不了解佛的愿力,令我们得菩萨无生忍,得总持法门。闻名啊,闻万德之名,闻性德之名,闻无碍之名,闻阿弥陀佛的这个报德之名。这两个愿呢我们就看到这个是他方世界,对他方世界的直接利益了。

  

  第三十五愿,也是这样一个誓愿:

  (第三十五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那么这一类呢,就是他方世界,并没有说往生不往生的事情,但是厌患女身,闻到这个佛的名字,欢喜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与往生不往生可能还没关系了。就是在闻到佛名,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此人必然来世转女成男。不要小看这个事情,很多女居士、或者学佛的人说:“女人有什么不好呢?”不是这个概念。在佛法的教法中呢,它认为女身的障碍比较多的。多不多呢?我们平时可以对比一下,(居士:八十四态。)八十四态那是一个说法,女性的这个情绪化与多变,真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起码我们都领教得太多了。当然你们自己领教不领教你们知道的,对吧?不可思议。

  这里面呢就是你厌患这呢,你闻到名号呢你这一次发心。那有的人她就没有愿意往生咋办?她厌患女身必然转女成男。说的“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这是对女同胞讲的了。

  

  (第三十六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那么这个地方呢也是没有往生与不往生,是讲的他方的菩萨,那我们再持戒、行菩萨道、闻阿弥陀佛名,常修梵行,直至菩提,也不会退转的。那这就有味道了,这里面还有不愿意往生的摄化。没往生,但你要常行菩萨道,常发菩提心,这样在阿弥陀佛名号功德的加持下呢,我们直至成佛无有退转。这几个愿都是对他方世界的众生、菩萨而言。

  因为佛的名字能令菩萨得不退转,所谓的的常修梵行,立这样的直至成佛道的这样的加持力,这说的佛的名号呢就含有性德之加持、不退之加持、圆满之加持、相续之加持。嗯,他方菩萨。

  

  (第三十七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那要是我们真有这样的修…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当善思维善观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